三沟式氧化沟有哪些工艺及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34.10 KB
- 文档页数:4
深圳滨河污水厂三槽氧化沟工艺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为滨河厂),占地面积13.60hm2,日处理能力30×104t,是深圳市主要污水处理厂之一。
工程服务面积27.5km2(含罗湖及福田两区的部分地区)、人口约45万人。
滨河厂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达标后出水就近排入深圳河。
整个工程分三期建成,一、二期各25×104t/d(1988年投产),三期25×104 t/d,1996年系统建成投入运行。
滨河三期工程具有处理规模大、占地面积小、主要设备自控系统较为先进、基建费用低等特点。
三期污水处理流程见图1。
1.三期工程工艺流程的选择①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和污水量不断增加,深圳水体污染加剧,深圳河(湾)水质日趋恶化。
因此,三期工程的处理标准比一、≤10mg/L,并增加二期(常规活性污泥法)高,要求出水SS≤10mg/L,BOD5了除磷脱氮的要求。
为适应规模比较大、处理标准高、建设用地紧的情况,设计单位做了4个方案,综合各方案的优点确定其主体工艺为AB法,B段三槽交替氧化沟具有除磷脱氮的功能。
② AB法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分为二段串联,各自形成自己的生物优势。
A段以极高的有机负荷和很短的泥龄运行,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初期的吸附降解作用,约0.5h内去除大量有机物。
经A段处理后的污水进入B段,B段是在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泥龄状态下运行,经过有机物的分解、硝化、反硝化,达到出水要求。
AB法具有处理时间短、去除效率高等特点。
A段由曝气池、中间沉淀池及回流污泥泵房组成。
B段采用三槽式氧化沟工艺。
2.三槽式氧化沟运行及基本原理三槽式氧化沟是带有沉淀功能的氧化沟,同建在一起的三个氧化沟组成一个单元。
在每个氧化沟中均布置有一定数量的转刷,以达到曝气和环流的要求。
三个氧化沟通过配水井相互连通,该配水井有三个自动控制的出水堰,可调节进入每沟的流量。
基本运作方式分为六个阶段:阶段A:通过调节配水井堰门,污水进入第一沟,沟内转刷以低速运行,仅沟内污泥在悬浮状态下环流,所供氧量则不足以使沟内有机物氧化。
三沟式氧化沟污泥分布不均的改善三沟式氧化沟属于合建式交替运行氧化沟,由三条同容积的环形沟并联组成,两侧边沟各有一方形连通孔与中间沟相连。
运行时根据设定的时序,通过配水井向各沟配水,并控制各沟的反应状态。
中间沟一直作曝气池,两侧边沟交替作缺氧池、曝气池、沉淀池和澄清池使用。
三沟式氧化沟流程简单、构思巧妙,既有一般氧化沟工艺的处理效果好、耐冲击力强、处理设施少等优点,又具有SBR工艺的非稳态、适应性强的特性。
然而,三沟式氧化沟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设备利用率低、三沟的污泥浓度相差大、容积利用率低、除磷效率不高等。
特别是研究污泥分布不均的成因、机理和改进方法,对三1 枣庄市污水厂简介枣庄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东南部汇泉东路,是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成的淮河流域第二座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
该厂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7×104m3/d。
共设有两组氧化沟,每组氧化沟沟长为139 m,宽为65 m,水深为3.5 m,池容积为30530m 3,两侧边沟各设有5台双速曝气转刷,中间沟设有6台高速曝气转刷,根据溶解氧量控制转刷开启的数量,同时设有4台水下推进器,防止转刷开启数量过少时污泥发生沉积。
工艺控制采用硝化—反硝化运行模式,8h为一个运行周期,每个运行周期分为8个阶段,各阶段运行情况见表1。
高速* 高速* 高速* 高速* 高速* 高速* 高速* 高速**表示电机在高2 污泥分布试验为了研究三沟式氧化沟中污泥浓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做了如下试验:利用便携式光电污泥浓度仪(测量精度为0.1 mg/L)对氧化沟正在运行的侧边沟(另一侧边沟正处于澄清状态)和中间沟混合液连续采样分析。
由于三沟式氧化沟运行具有的对称性,只进行半个运行周期(14h)的取样分析即可。
每隔10 min进行一次测量,采样点固定在液面下1m。
试验结果见图12000年2月和4月,分别把反硝化阶段的时间改为75 min 和120 min 。
氧化沟工艺1 氧化沟工艺概述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
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
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
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沟内平均流速:0.3-0.5m/s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
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
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
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
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
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
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
王者天下建设家园海纳百川制作目录1概况 51.1污水厂设计污水量 51.2设计水质 51.3水文、气象、工程资料 51.3.1水文资料 61.3.2 气象资料 61.3.3 工程地质资料 61.3.4 污水进厂干管资料 61.3.5其它 6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72.1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72.2 常见的水处理方案工艺对比 72.2.1 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72.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92.3 具体工艺流程的确定16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62.4.1 格栅172.4.2 进水闸井172.4.3 污水泵房172.4.4 沉砂池182.4.5 氧化沟192.4.6 消毒202.4.7计量设施202.4.8 浓缩池202.4.9污泥脱水213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一)213.1 进水闸井的设计213.1.1 污水厂进水管的设计213.1.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223.1.3 启闭机的选择223.2 进水格栅间的设计233.2.1 设计参数233.2.2 中格栅的设计计算243.2.3 格栅选择283.3 细格栅的设计 283.3.1 设计参数283.3.2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293.3.3 格栅的选择313.4 污水泵房的设计313.4.1 一般规定313.4.2 选泵参数计算323.4.3 选泵333.4.4 吸、压水管路实际水头损失的计算333.4.5 集水池353.4.6 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和污水泵站的布置35 3.4.7 泵房高度的确定363.4.8 泵房附属设施及尺寸的确定374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二)394.1 沉砂池394.1.1 沉砂池的类型394.1.2 曝气沉砂池的394.2 氧化沟· 434.2.1 概述434.2.2 设计参数464.2.3 设计计算474.3 消毒 534.3.1 消毒的注意事项534.3.2 液氯消毒的设计计算534.3.3 加氯机的选择534.3.4 氯瓶的选择544.3.5 加氯间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544.4 接触池544.4.1 设计参数544.4.2 .设计计算554.5 计量槽554.5.1 设计参数554.5.2 设计计算564.5.3 计量槽的选择575 污泥系统处理工艺设计575.1 工艺流程的选择575.1.1 概述575.1.2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585.1.3 污泥处理流程585.2 污泥泵房 585.2.1 剩余污泥量585.2.2 选污泥泵585.2.3 污泥泵房集泥池595.2.4 泵房的布置595.3 浓缩池的设计 595.3.1概述595.3.2 设计参数595.3.3 设计计算595.4 贮泥池及提升污泥泵615.4.1 贮泥池615.4.2 污泥泵的选择615.5 污泥脱水机房 625.5.1概述625.5.2 选择压滤机625.5.3 脱水机房的布置636 构筑物的计算636.1 鼓风机房 636.1.1 概述636.1.2 鼓风机房的布置646.2 配水井的计算 646.3 厂内给水排水以及道路 647 污水厂总体布置657.1概述657.2 平面布置 667.2.1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667.2.2 布置方式667.2.3 平面布置的内容667.3 高程布置 667.3.1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考虑事项67 7.3.2污水厂高程布置677.3.3 构筑物间的确定677.3.4计算方法697.4 平面布置 717.5 厂区竖向布置 718 电仪表与供热系统设计728.1 变配电系统728.2 仪表的设计738.2.1 设计原则738.2.2 监测内容738.2.3 供热系统的设计739 工程概预算及运行管理739.1定员739.1.1 定员原则739.1.2 污水厂人数定员749.2 工程概算 749.2.1 概述749.2.2 水厂的工程造价749.2.3 污水处理成本计算769.3 安全措施 769.4 污水厂运行管理779.5 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771概况1.1污水厂设计污水量已知平均流量Q=8万吨/天=80,000 m3/d=925.926L/s=0.926m3/s 已知总变化系数K z=1.2,则:最高日污水量:Q d=Q×K d=80000×1.2=9.6×105m3/d=1094.02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Q h=Q×K z=80000×1.3 =1203.704L/s=1.204 m3/s详细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 污水水量计算1.2设计水质进出水水质如表1-2所示:表1-2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1.3水文、气象、工程资料1.3.1水文资料(1)排入水体河流最小流量29.5 m3/h,流速0.6m/s,水位标高282m;(2)河流最高水位时流量45 m3/h,流速0.75m/s,水位标高284m;(3)河流常水位时流量37m3/h,流速0.65m/s,水位标高283m;1.3.2 气象资料(1)气温:年平均13℃,夏季平均33℃,冬季平均-6℃;(2)年平均降雨量:630mm;(3)年平均冰冻期60天。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3):210~212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三沟式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的性能分析周 律 钱 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水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文 摘 以生产性10万m3/d规模的三沟式氧化沟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满足BOD5和悬浮物浓度小于30mg/L出现的频率分别为92%和96%;剩余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污水处理的比能耗为1.20kW・h/去除kg BOD5;另外还观察到反硝化运行和硝化运行的时间比t DN/t N对调节三沟式氧化沟脱氮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就三沟式氧化沟改扩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三沟式氧化沟 工艺性能 城市污水Analysis of process performance for triple oxid ation ditch system treating municipal w astew ater.Zhou Lu,Qian Y i (State K ey Joint Laboratory on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De 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2 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8,18(3):210~212 Abstract—A full2scale triple oxidation ditch(T2ditch),100,000m3/d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in China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2ditch process combined with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can achieve a high quality effluent in BOD5and SS,and is reliable in opera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It is shown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that the frequences of the appearance in BOD5and SS below30mg/L are92%and96%res pectively.The excess sludge from T2ditch is stabilized to some extent.The energy consumed in removing1.0kg BOD5is1.20kW.It was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denitrification phase time and nitrification one,t DN/t N,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improve nitrogen removal.Finally,suggestions to reconstruct T2ditch system are provided.K ey w ords:triple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performance municipal wastewater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流程简单、管理方便的工艺,在我国污水处理中日益受到重视〔1〕。
氧化沟工艺有哪些特点
氧化沟工艺的特点有∶
①氧化沟结合了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池型的特点,避免了短流现象并提高了缓冲能力,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难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②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可按要求设计成厌氧、缺氧和好氧区,完成同步脱氮除磷效果。
③曝气装置的作用除提供活性污泥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外,还可以提供沟渠内不小于0.25m/s的水流速度,以维持水流的循环及保持活性污泥的悬浮状态。
通过调节曝气器的转速或水深,可以改变曝气强度和水流速度。
④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6h)和污泥龄(大于15d)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长,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稳定。
氧化沟工艺可以不设初沉池,污泥也不需要厌氧消化。
⑤由于不需要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时还将氧化沟和二沉池合建,使污水厂占地面积大为减少。
看懂氧化沟工艺的特点缺陷及应对措施氧化沟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中的有机废水处理。
它的特点、缺陷及应对措施如下:特点:1.适应性强:氧化沟工艺适用于处理各种有机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等。
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水质和水量。
“氧化沟反应池”内可兼容设备的类型和形式多样。
2.经济实用:氧化沟工艺相对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而言,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
它不需要额外的化学药剂,仅需要较少的机械化设备,易于维护和操作。
3.处理效果好:氧化沟工艺在去除有机物质、氮和磷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
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有机物质得以转化为较简单的无机物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4.占地面积小:氧化沟工艺相对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而言,占地面积较小。
由于氧化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灵活的组合和容量划分,因而对土地要求较低。
缺陷:1.氮、磷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氧化沟工艺对氮和磷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氮磷除磷等处理,以满足废水排放标准。
2.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相比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工艺的处理时间较长。
这是由于氧化沟内的微生物需要一定时间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3.无碳氮平衡:氧化沟工艺中由于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后会释放出较多的氨氮,容易造成碳氮平衡失调。
应对措施:1.引入额外的处理单元:为了提高氮和磷的处理效果,可以将氧化沟工艺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如A2-O工艺、SBR工艺等,以进一步去除氮、磷。
2.加强氧化沟运行管理:通过合理的运行管理,如调整好池内溶解氧浓度、温度等条件,优化投加量和投加时间以提高处理效果。
3.增加后处理环节:在氧化沟出水后,将其送入一定的沉淀池或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和过滤,以去除残余的氮和磷物质。
综上所述,氧化沟工艺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表现出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
通过引入额外的处理单元、加强氧化沟运行管理和增加后处理环节,可以有效应对氧化沟工艺的缺陷,提高其处理效果。
三沟式氧化沟原理
三沟式氧化沟是一种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用于处理有机废水。
其原理是通过在沟内布置一定数量的生物膜,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同时通过沟内水流的循环和混合,加速有机物降解的速度,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三沟式氧化沟由三个平行的沟道组成,中间为曝气沟,两侧为沉淀沟和进水沟。
废水从进水沟进入曝气沟,经过曝气头进行曝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从而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同时,废水也通过沉淀沟和曝气沟的循环和混合,使得微生物在沟内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经过曝气处理后,废水进入沉淀沟,通过沉淀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沉淀到沟底,并通过排水口排出。
最后,经过中间的曝气沟再次曝气处理,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的降解。
三沟式氧化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氧化沟的主要形式讲义与特点氧化沟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废水处理方式。
它是一种类似于人工湖泊的处理系统,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槽、池或沟渠组成,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来净化废水。
在氧化沟系统中,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氧化沟,其中包括固液分离和粗筛过程。
废水在氧化沟中呆留一段时间,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出水进行二次处理或直接排放。
下面将详细介绍氧化沟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1.通流式氧化沟:通流式氧化沟是最简单和常见的氧化沟形式。
废水沿着氧化沟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流动,通过底部的开口排出。
这种形式的氧化沟适用于低浓度和低负荷的废水处理,如农村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
特点如下:-设计和建造成本较低,易于维护和运行。
-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处理效果稳定,对氧化沟结构变化的容忍度高。
-通流速度较快,对氧化沟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效率高。
2.弓形氧化沟:弓形氧化沟是一种将通流式氧化沟变形的形式。
它的槽体呈弓形,适用于较密集的城市或工业废水处理。
弧形的设计使得氧化沟在单位面积上具有更大的水力负荷和更充分的混合效果。
特点如下:-弧形设计提高了水力效应,使水流更充分地接触微生物,促进了污染物的降解。
-处理能力较强,适用于高浓度和高负荷的废水处理。
-适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压力。
3.曝气氧化沟:曝气氧化沟将气泡曝气工艺引入氧化沟中,通过将氧气供应给微生物以促进降解反应。
废水通过氧化沟时,底部设有鼓风机和气泡导管,产生气泡线,使溶解氧进入水中,提供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曝气增加了氧化沟内的溶解氧量,有利于微生物的降解反应。
-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或需较高水质要求的废水处理。
-曝气氧化沟的处理效果稳定,对高浓度污染物具有更好的降解能力。
在氧化沟系统中,除上述主要形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变体形式,如曝气通流式氧化沟、级联氧化沟等。
不同的氧化沟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废水处理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形式。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及特点氧化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连续循环完全混合工艺,是用延时曝气法处理的一种环形渠道,平面多为椭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以上。
在沟渠内安装与渠宽等长的机械式表面曝气装置,常用的有转刷和叶轮等。
曝气装置一方面对沟渠中的污水进行充氧,一方面推动污水作旋转流动。
氧化沟多用于处理中、小流量的污水和工业,可以间歇运转,也可以连续运转。
1、氧化沟工艺的特点:(1)氧化沟的沟渠长度较大,污水在氧化沟内停留的时间长,污水的混合效果好。
可以不没初沉池,有机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2)氧化沟的曝气装置具有两个功能:供氧并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循环流动。
污泥的BOD负荷低,同延时曝气法。
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3)污泥龄长,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在氧化沟内可产生硝化反应;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的程度,不需要再进行硝化处理,可直接进行浓缩脱水。
(4)如采用一体式氧化沟,可不单独设二次,使氧化沟与二沉池合建。
中间的沟渠连续作为曝气池,两侧的沟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二次,污泥自动回流,节省了二沉池与污泥回流系统的费用。
2、我国较常采用的氧化沟系统我国较常采用并应用较好的氧化沟系统有:(1)多沟串联氧化沟系统,如广西省桂林东区污水处理厂的4廊道氧化沟系统,日处理能力4万立万米。
每组沟渠内安装一台表面曝气器,靠近曝气器的下游为富氧区,上游为低氧区,外环可能成为缺氧区。
(2)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一体式氧化沟),如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引进丹麦的三沟氧化沟系统,日处埋能力6.6万立万米。
污水顺序从三沟进入,两侧边沟交替作为曝气池和。
转刷有时高速充氧,有时低速搅拌不充氧,有时停机沉淀,池中污水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状态。
氧化沟工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格栅和曝气沉沙池组成的预处理部分、氧化沟生物处理部分和污泥脱水部份。
作者:沈冬猛摘要:三沟式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流程简单,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是适合我国中小型城市使用的简便、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改进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流程特点问题前景1.概述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也称氧化渠,又称循环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是50年代荷兰pasveer首先设计的。
最初一般用于处理在5000m3以下的城市污水。
三沟式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是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的一种典型构造型式,目前采用的三沟式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工艺,是丹麦在间歇式运行的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基础上开创的,它实际上仍是一种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只是将曝气、沉淀工序集于一体,并具有按时间顺序交替轮换运行的特点,其运转周期可根据处理水质的不同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运行操作更趋于灵活方便。
这种工艺流程简单,无需另设一次、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使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工艺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为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我国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
2.三沟式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的工艺流程三沟式onclick="g('氧化沟');">氧化沟工艺主要按下面六个阶段轮换运行。
三沟式氧化沟有哪些工艺及特点
摘要:三沟式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流程简单,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是适合我国中小型城市使用的简便、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改进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流程特点问题前景
1.概述
氧化沟也称氧化渠,又称循环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是50年代荷兰pasveer 首先设计的。
最初一般用于处理在5000m3以下的城市污水。
三沟式氧化沟是氧化沟的一种典型构造型式,目前采用的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是丹麦在间歇式运行的氧化沟基础上开创的,它实际上仍是一种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只是将曝气、沉淀工序集于一体,并具有按时间顺序交替轮换运行的特点,其运转周期可根据处理水质的不同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运行操作更趋于灵活方便。
这种工艺流程简单,无需另设一次、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使氧化沟工艺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为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氧化沟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我国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
2.三沟式氧化沟的工艺流程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主要按下面六个阶段轮换运行。
阶段A:污水经配水井进入沟Ⅰ,沟内转刷以低速运转,转速控制在仅能维持水和污泥混合,并推动水流循环流动,但不足以供给徽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
此时,沟Ⅰ处于缺氧状态,沟内活性污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则利用前一段产生的硝酸盐中的氧来降解有机物,释放出氮气,完成反硝化过程。
同时沟I的出水堰自动升
起,污水和污泥混合液进人沟Ⅱ.沟Ⅱ内的转刷以高速运行,保证沟内有足够的溶解氧来降解有机物,并使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完成硝化过程.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沟Ⅲ,沟Ⅲ中的转刷停止运转,起沉淀池的作用,进行泥水分离,由沟Ⅲ处理后的水经自动降低的出水堰排出。
阶段B:进水改从处于好氧状态的沟Ⅱ流入,并经沟Ⅰ和Ⅲ沉淀后排出。
同时沟Ⅰ中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转,使其从缺氧状态变为好氧状态,并使阶段A进入沟Ⅰ的有机物和氨氮得到好氧处理,待沟内的溶解氧上升到一定值后,该阶段结束。
阶段C:进水仍然从沟Ⅱ注入,经沟Ⅲ排出.但沟Ⅰ中的转刷停止运转,开始进行泥水分离,待分离完成,该阶段结束。
阶段A、B、C组成了上半个工作循环.阶段D:进水改从沟Ⅲ流入,沟Ⅲ出水堰升高,沟Ⅰ出水堰降低,并开始出水。
同时,沟Ⅲ中转刷开始低速运转,使其处于缺氧状态.沟Ⅱ则仍然处于好氧状态,沟Ⅰ起沉淀池作用。
阶段D与阶段A的水淹方向恰好相反,沟Ⅲ起反硝化作用,出水由沟Ⅰ排出。
阶段E:类似于阶段B,进水又从沟Ⅱ流入,沟Ⅰ仍然起沉淀他作用,沟Ⅲ中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转,并从缺氧状态变为好氧状态。
阶段F:类似于阶段C,沟Ⅱ进水,沟Ⅰ沉淀出水。
沟Ⅲ中的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
至此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通常一个工作循环需4-8小时,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中间的沟始终处于好氧状态,而外侧两沟中的转刷则处于交替运行状态,当转刷低速运转时,进行反稍化过程,转刷高速运转时,进行硝化过程,而转刷停止运转时,氧化沟起沉淀池作用。
不难看出,若调整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就可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目前运行的这种工艺,大部分是预先将各阶段的运行时间,根据具体的水质、水量,编入运行管理的计算机程序中,从而使整个管理过程运行灵活、操作方便。
3.三沟式氧化沟的优点
美国EPA对不同类型生物处理法的运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出水BOD5小于20mg/L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百分数分别是:氧化沟90%,鼓风曝气70%,生物滤池60%。
由此可见,氧化沟的处理效果比其它生物处理方法稳定。
氧化沟的特点是低负荷运行,因此有机物可以有效去除,COD去除率在90%以上。
而且对氨氮完成硝化。
氧化沟运行操作简便,基建和运行费均低于活性污泥法。
当要求污水脱氮时,氧化沟比其它生物脱氮工艺费用低、TN去除效率高,因为它的循环运行方式非常适合生物脱氮的过程,不需要为反硝化而增设回流系统。
4.三沟式氧化沟运行及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A:存在的问题
邯郸三沟式氧化沟为例,邯郸三沟式氧化沟的根据下列数据设计处理生活污水:
进水:
BOD5=130 mg/L
NH3-N=22 mg/L(T=10 0)
TN=42 mg/L
SS=160 mg/L
碱度=280 mg/L(以CaCO3计)
出水:
BOD5<15 mg/L
NH3-N< 2~3 mg/L(T=100)
TN< 10~12 mg/L(T=100)
TN=6~8 mg/L(T=25 0)
TSS< 20 mg/L
最低温度=10o(最高温度=25o)
清华大学周律等人[2,3]对邯郸氧化沟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测定工作,总结起来也是以下三个问题:
①停留时间与反应时间问题:出水NH3-N偏高,通过实验发现延长硝化停留时间,可以降低出水的NH3-N。
这说明原设计的停留时间虽然对于BOD的去除充分,但对于脱氮其停留时间是不够的。
上述问题可能也与污泥龄和运行方式有关。
②污泥停留时间问题:通过污泥耗氧速率和悬浮物干重损失率等评价污泥稳定化实验方法,对其污泥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污泥尚未得到稳定。
③三沟式氧化沟的容积利用率问题:从前面的讨论可知三沟式氧化沟本身的容积利用率较低(58%)。
在邯郸测得三沟中MLSS为5.3 、2.0、5.0 kg/m3。
fa=0.40与上述的理想状态相差很大。
三条沟的MLSS分布与设计的分布情况有较大差距。
这是三沟式氧化沟运行及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
B 改善三沟式氧化沟运行的一些考虑
从邯郸污水厂几年运行来看,进一步完善工艺操作以达更为优化的运行是可能的。
如下主要是以改进出水水质为目标的完善。
邯郸污水厂目前的进水水质与设计值不全相符,这对其出水水质有一定影响,主要反映在
脱氮效果不太理想。
这与水质组成,如进水的碳氮比有很大关系,也与操作有一定关系。
从三沟式氧化沟硝化—反硝化的操作模式中可以发现,反硝化操作与硝化操作的运行时间相比较短,在一个周期内这一比值为1∶2。
前置式A/O流程,反硝化与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比采用1∶3~4。
在实践中还发现,出水的NH+4-N常有偏高的现象。
针对上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小型试验,发现如果适当提高硝化的运行时间比例可降低出水NH+4-N值,并使脱氮的效果有所改进。
由于自养型的硝化菌生长速度慢,其生长环境条件影响硝化速率及含氮有机物和氨氮的
去除,只有硝化菌的正常代谢才能为脱氮提供NO-3-N。
异养型反硝化菌生长环境要求低,代
谢速度也较快,不仅在硝化过程中利用适宜的微环境进行同时反硝化,还可利用边沟5h的澄
清和沉淀过程进行反硝化。
实践中发现,边沟的脱氮效果一般为10%左右。
5.三沟式氧化沟的应用前景
三沟式氧化沟是新一代氧化沟工艺的典型代表,这种氧化沟工艺结合了许多新的污水处
理操作方式,如A/O法,SBR法等。
通过对生产性三沟式氧化沟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工艺
处理效果十分稳定,满足BOD5和悬浮物浓度小于30mg/L的频率分别为92%和96%。
而且,氧化沟排放的剩余污泥可满足EPA推荐的B级污泥病原菌排放标准。
其反硝化运行和硝化运行的时间比TDN/TN对调节三沟式氧化沟脱氮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关键的运行参数,针对不同的污水水质,调节TDN/TN可达到比较好的氮去除效果。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是适合我国中小型城市使用的简便、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