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 格式:pdf
- 大小:113.45 KB
- 文档页数:5
您值得信赖的个性化辅导机构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 题 有理数的乘方 1.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熟练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进一步感受大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 10 的数; 4.知道一个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一个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一个负数的偶次 幂是正数; 5.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的概念,掌握乘方与幂的表示法; 重点:理解幂的符号法则,会根据定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会进行乘方、乘、除的简单混合运算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知识回顾1.有理数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a、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b、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 减 去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c、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
(2)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 。
(3)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有理数乘除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 ,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 都得 。
(2)有理数乘法步骤:先判断结果符号,再计算结果。
(3)多数相乘结果符号判断: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 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的 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4)倒数: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 。
(2)两数相除, , ,并把 相除,0 除以任何 一个不等于 0 数,都得 0。
(6)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新课知识知识点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重点) 1.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您值得信赖的个性化辅导机构2.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记作 a n ,读作 a 的 n 次方.当将 a n 看作 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 a 的 n 次幂,如 32 读作“负3的2次方”或“负3的2次幂”. 3.在 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如 53 中,-5为底数,3为指数.(1)一个数可以看作是自身的一次方.例如:3就是 31 ,m 就是 m1 ,通常指数1省略不写. (2)当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再在其右上角写上指数,指数要写得小些. 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5×5×5×5=4×5 C. B. 43 34 D. 2 2 2 2 24 ,所以只有 D 符合条件,故选 D.2 2 2 2 3 3 3 33解析:一般地,n 个相同因数 a 相乘,记作 a n ,即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及性质(重点) 1.负数的奇数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0的0次幂无意义.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零数的奇次幂仍然互为相反数, 即 a+b=0,则 a 2n1 b2n1 0n为 自 然 数 ,a 0.b 0 a 0.b 0(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零数的偶次幂相等,即若 a+b=0,则 a 2n b2n n为 自 然 数 , (3)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奇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都是1. (4)任何数的偶次幂(排除 00 )都是非负数(比较常用的是二次方,如 a 2 0 ). (5)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和1;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和±1. 例2.不做运算,判断下列个各运算结果的符号:(1) 1111 ;(2) 224 ;(3) 1.72013 ;(4) ;(5) 223 ;(6) 0 2014 . 思路引导:根据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直接判断即可.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大括号内的. ① 乘方是三级运算,乘除是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要从高级到低级依次计算.4 35您值得信赖的个性化辅导机构 ② 含有多重括号时,去括号内的一般方法是由内向外,即依次去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例 3.计算 32 2 1 33 1 23解析:首先要计算的是乘方的运算,然后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 解:原式 9 1 1 2 27 8 1 2 16 15 3 3知识点四:科学记数法(重点) 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 10n 的形式(其中 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 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 学记数法,如 567 000000 = 5.67× 108 . 2.对于小于-10的数也可以类似表示 - 567 000000 = -5.67× 108 . 科学记数法中 a 和 n 的确定 学法指南 (1)确定 a 时,要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规定,使它为只含有一位整数的数(即 a 大于或 等于1且小于10); (2)确定 n 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整数的位数来求 n,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如3500是一个4位整数, 则 n=3. 方法二:看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n 就等于几,如从3500到3.5,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3位,则 n=3. 3.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化成原数(重点) ①把科学记数法 a 10n 中的指数加上 1 就得到原数的整数位数,从而确定原数 . 如在 3.4×104 中, n=4,n+1=5.所以原数的整数位数是5,即3.4×104 =34000. ② 科学记数法 a 10n 中的 n 是多少,就把 a 中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多少位,不够的添0,从而确定原数. 如7.5×106 的指数是6,只要把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即可化为7500000. 例4.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A.105000=10.5×104 B.-4200=-4.2×103 )您值得信赖的个性化辅导机构C.-10010000=1.001×107D.1010=0.101×104解析: 科学记数法要求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写成 a×10n 的形式, 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所以 A,D 错误;选项 C,原数是个负数,而写成科学记数法后丢了负号,所以错误;选项 B,-4200 是个负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后 a=-4.2,小数点向左移动了3位,10的指数是3,正确. 答案:B 例 5.下列各数的原数是:5.18× 10 =3; 1.02 10 =5。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 0 小的数正数:比 0 大的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 a 表示正数时, -a 是负数;当 a 表示负数时, -a是正数;当 a 表示 0 时, -a 仍是 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 +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 +”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 +”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 8℃表示为: +8℃;零下8℃表示为: -8 ℃3.0 表示的意义⑴0 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 表示一个确切的量。
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 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 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 -2,-4,-6,-8 ⋯也是偶数,-1,-3,-5 ⋯也是奇数。
2. 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 ( 0 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 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 0 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 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1④负有理数、 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 +b=b+a ; 加法结合律:(a +b)+c=a +(b+c);乘法交换律:a b=b a ; 乘法结合律:(a b)c=a (bc);乘法分配律:a (b+c)=a b+a c这个算式里,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定如下: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③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注意:①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今后将会学到)叫做第三级运算。
②可以应用运算律,适当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简便。
②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③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
三、课堂小结: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关键是运算的顺序,运算法则和性质,为此,必须进一步对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和性质的理解与强化,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对其运算顺序也应熟知,只要这两个方面学的好,掌握牢在运算过程中,始终遵循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为了提高运算适度,要灵活运用运算律,还要能创造条件利用运算律,如拆数,移动小数点等,对于复杂的有理数运算,要善于观察,分析,类比与联想,从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至此,便可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稳操胜卷。
1、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3)多个有理数相乘:a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b :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0的个数决定,当0的个数为奇数,则积为负, 当0的个数为偶数,则积为正。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基础知识知识点1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1.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如:(-11)-(+7)+(-4)-(-3)=(-11)+(-7)+(-4)+(3)2.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11)+(-7)+(-4)+(+3)=-11-7-4+33. 和式的读法: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11,-7,-4,+3的和”二是按运算意义读作“负11,减7,减4,加3”.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1)(-26)-(-7)+(-10)-(-3);(2)(-30)-(-8)+(-12)-(-5).分析: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和加号.小结:在把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时,符号容易变错,做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变化.知识点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加法和步骤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加减法变化为加法,写成省略加号,括号的代数和.2.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这里应注意的是:通常把同号(指同正、同负)的结合,整数与整数结合,同分母分数或容易通分的分数结合,互为相反数的结合,几个加数能凑整的结合在一起相加;对于特殊结构的计算题要灵活运用运算律.例2 计算:(-47111)-(-5)+(-4)-(+3)分析:加减混合运算应注意有条理按步骤进行,把同号的数相结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二、典型题解析(一)基本概念题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1)-2-(+3)-(-5)+(-4);(2)(+8)-(-9)+(-12)+(+5).分析:先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和加号.小结:(1)和式中第一个加数若是正数,正号也可省略不写;(2)第一种读法中“的和”两字不要漏掉.(二)知识应用题例2 从-50起逐次加2,得到一连串数-48,-46,-41,-44,-40,…,问:(1)第50个整数是什么?(2)你能巧妙地运用规律计算这50个整数的和吗?小结:在求和时,找出互为相反数的数,再计算出其余的数的和,能用简便算法的尽量用简便算法.(三)学科综合题例3 小彬和小丽在一起玩游戏,游戏规则是:(1)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取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小的为胜者,小彬抽到了下面的4张卡片:红-13,白7,红-5,白4,小丽抽到了下面的4张卡片:白3.2,白-2.7,红-6,白-2问:获胜的是谁?(四)拓展创新题例4 埃及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人处理分数与众不同,他们一般只使用分子为190个埃及分数:你能从中挑出10个,加上正负号,使他们的和等于-1吗?分析: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要从90个埃及分数中挑出10个,使它们的和等于-1,不能被题目所举的例子束缚了思维,必须要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培优练习1.下列化简正确的是( )A.(-7)-(-3)+(-2)=-7-3-2B.(-7)-(-3)+(-2)=-7+3-2C.(-7)-(-3)+(-2)=-7-3+2D.(-7)-(-3)+(-2)=-7+3+22.下列各式中与a-b-c的值不相等的是( )A.a-(b-c)B.a-(b+c)C.(a-b)+(-c)D.(-b)+(a-c)3.负数a减去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 )A.0B.2aC.-2aD.以上都可能4.使等式|-7+x|=|-7|+|x|成立的有理数x是( )A.任意一个正数B.任意一个非正数C.小于1的有理数D.任意一个有理数5.在数轴上,点x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那些点,那么|x-3|+|x+3|等于( )A.6B.-2xC.-6 D2x6.填空题(1)小于5而大于-4的所有偶数之和是________;(2)-14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5的相反数的差是________;(3)若|x-3|+|y-2|=0,则x+y=________,x-y=________.7计算①(-1.5)+1.4-(-3.6)-4.3+(-5.2) ②(-1)-1+(-2)-(-3)-(-1)③-12-[10+(-8)-3] ④(-4)-(-2)-{(-5)-[(-7)+(-3)-(-8)]}⑤|-0.1|-|-0.2|+|-0.4|-|-0.2|-|+0.1|+0.48、在数1,2,3,4,……,2003,2004前添加“+”或“-”,然后求代数和,使求得的结果为最小的非负数;9.定义新运算a*b=a+b-1,如3*(-2)=3+(-2)-1=0.请你计算(-1)*(-3)*2=_________.10.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b a 11+,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 .11.已知有理数x 、y 满足|x -2y|=-2|x -4|,求4x 2-3y 的值.12.已知|a|=6,|b|=3,|c|=5,且c <0,a+c >0,求a+b+c 的值.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一、基础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3.乘方:4.处理好符号仍然是有理数乘法、除法及乘方运算的关键。
1.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一、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典例精析】例1计算:①5+16 ;②(-180)+(+20);例2计算:(1) (+26)+(-18)+5+(-16) (2) (-2.8)+(-3.6)+(-1.5)+3.6例3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4,2.5,3,-0.5,1.5,3,-1,0,-2.5.求这10 筐苹果的总重量.【举一反三】一、选择题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A、正数B、负数C、零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绝对值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为A、6 ,B、-6C、±6D、0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二、判断1.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3.如果某数比-5大2,则这个数的绝对值是3 ( )三、计算;1. 2. 6.8+(-2)+(-4)+1+(-3)四、解答题1、小虫从某点O 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5, -3,+10, -8, -6, +12, -10. 试问:小虫最后能否回到出发点O?2、农贸市场里一名摊贩一周中每天的盈、亏情况(盈余为正,单位:元)如下:128.5,―25.6,―15,27,―7,36.3,97。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乘方(3种题型)1.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判断幂的底数,掌握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2.理解科学记数法的表示,会正确算出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结果;一.有理数的乘方(1)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 n读作a的n次方.(将a 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2)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方法指引:①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②由于乘方运算比乘除运算又高一级,所以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应先算乘方,再做乘除,最后做加减.二.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偶次方具有非负性.任意一个数的偶次方都是非负数,当几个数或式的偶次方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三.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2)规律方法总结: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一.有理数的乘方(共11小题)1.(2022秋•鼓楼区校级期末)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是()A.+32与+23B.﹣23与(﹣2)3C.﹣32与(﹣3)2D.|﹣3|3与(﹣3)3【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32=9,23=8,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3=﹣8,(﹣2)3=﹣8,故选项B符合题意,∵﹣32=﹣9,(﹣3)2=9,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3|3=27,(﹣3)3=﹣27,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2022秋•盐都区期中)计算:=.【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法则进行计算便可.【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记有理数乘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2023•南京二模)与(﹣3)2的值相等的是()A.﹣32B.32C.(﹣2)3D.23【分析】将原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3)2=9,A.﹣32=﹣9;B.32=9;C.(﹣2)3=﹣8.D.23=8.∴与(﹣3)2的值相等的是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乘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4.(2022秋•仪征市期末)若一个数的立方为﹣27,则这个数是()A.﹣3B.3C.±3D.﹣9【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3)3=﹣27,∴这个数是﹣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本题属于基础题型.5.(2023春•泰兴市校级月考)计算:()3=.【分析】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由此即可计算【解答】解:()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6.(2022春•灌南县期中)已知83=a9=2b,试求b a的值.【分析】根据83=(23)3=29,即可确定a和b的值,进一步求解即可.【解答】解:∵83=a9=2b,又∵83=(23)3=29,∴a=2,b=9,∴ba=92=81.【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幂的乘方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2023•海陵区一模)﹣32的值等于()A.﹣9B.9C.6D.﹣6【分析】利用有理数的乘方判断.【解答】解:﹣32=﹣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乘方.8.(2022秋•鼓楼区校级期末)如图,A,B,C,D,E是数轴上5个点,A点表示的数为9,E点表示的数为9100,AB=BC=CD=DE,则数999所对应的点在线段上.【分析】先根据AB=BC=CD=DE,计算出每一个线段的长度,再把AB的长度与999﹣9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A点表示数为9,E点表示的数为9100,∴AE=9100﹣9,∵AB=BC=CD=DE,∴,∴B点表示的数为,∵=,∴>0,∴数999所对应的点在B点左侧,∴数999所对应的点在AB点之间,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掌握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估算出的大小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9.(2023春•宿豫区期中)已知3=m5=()n,求m+n的值.【分析】根据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解决此题.【解答】解:∵310=m5=()n,∴310=95=m5=3﹣n.∴m=9,n=﹣10.∴m+n=9+(﹣10)=﹣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已知|x|=5,y2=16,且x+y>0,那么x﹣y=.【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定义,乘方运算确定x、y的可能取值,再代入数据求x﹣y的值.【解答】解:∵|x|=5,y2=16,∴x=±5,y=±4,∵x+y>0,∴x=5,y=±4,x﹣y=5﹣4=1,x﹣y=5﹣(﹣4)=9,∴x﹣y的值为1或9.故答案为:1或9.【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加减,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绝对值的定义.11.(2023春•吴江区期中)规定两数a,b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a,b);如果a c=b,那么(a,b)=c.例如:因为23=8,所以(2,8)=3.(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3,9)=,(,16)=2,(﹣2,﹣8)=;(2)有同学在研究这种运算时发现一个现象:(3n,4n)=(3,4),他给出了如下的证明:设(3n,4n)=x,∴(3n)x=4n即(3,4)=x,∴(3n,4n)=(3,4).②若(4,5)=a,(4,6)=b,(4,30)=c,请你尝试运用上述这种方法证明a+b=c;②猜想[(x﹣1)n,(y+1)n]+[(x﹣1)n,(y﹣2)n]=(,)(结果化成最简形式).【分析】(1)根据规定,利用乘方的运算解答即可;(2)①根据规定,利用同底数幂乘方的运算法则证明即可;②根据规定,利用同底数幂乘方的运算法则,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解答即可.【解答】解:(1)∵32=9,∴(3,9)=2;∵42=16,∴(4,16)=2;∵(﹣2)3=﹣8,∴(﹣2,﹣8)=3.故答案为:2,4,3;(2)①∵(4,5)=a,(4,6)=b,(4,30)=c,∴4a=5,4b=6,4c=30,∴4a×4b=5×6=30=4c,∴4a+b=4c,即a+b=c;②设[(x﹣1)n,(y+1)n]=p,[(x﹣1)n,(y﹣2)n]=q,由上述结论,知(x﹣1)p=y+1,(x﹣1)q=y﹣2,且[(x﹣1)n,(y+1)n]+[(x﹣1)n,(y﹣2)n]=p+q,∵(x﹣1)p×(x﹣1)q=(y+1)(y﹣2),即(x﹣1)p+q=y2﹣y﹣2,∴[(x﹣1),(y2﹣y﹣2]=p+q,∴[(x﹣1)n,(y+1)n]+[(x﹣1)n,(y﹣2)n]=[(x﹣1),(y2﹣y﹣2].故答案为:(x﹣1),(y2﹣y﹣2).【点评】本题以阅读理解形式考查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整式的乘法等运算,理解题意,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共7小题)12.(2022秋•姑苏区校级期末)如果|a+3|+(b﹣2)2=0,则(a+b)2022的值是.【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求出a,b,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因为|a+3|+(b﹣2)2=0,所以a+3=0,b﹣2=0,所以a=﹣3,b=2,所以(a+b)2022=(﹣3+2)2022=(﹣1)2022=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非负数的性质,涉及到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13.(2022秋•鼓楼区校级期末)已知|ab﹣2|+(b+1)2=0,则(a﹣b)2023=.【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求出a,b,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因为|ab﹣2|+(b+1)2=0,所以ab﹣2=0,b+1=0,所以ab=2,b=﹣1,解得a=﹣2,b=﹣1,所以(a﹣b)2023=(﹣2+1)2023=(﹣1)2023=﹣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求值、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14.(2022秋•射阳县月考)已知(x﹣3)2+|2x﹣3y+6|=0,求x﹣y的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x﹣3)2+|2x﹣3y+6|=0,(x﹣3)2≥0,|2x﹣3y+6|≥0,∴x﹣3=0,2x﹣3y+6=0,解得x=3,y=4,∴x﹣y=3﹣4=﹣1.【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15.(2023春•东台市期中)若(x﹣1)2+|2y+1|=0,则x+y的值为()A.B.C.D.【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x﹣1)2+|2y+1|=0,∴x﹣1=0,2y+1=0,解得:x=1,y=﹣,则x+y的值为: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6.(2022秋•仪征市期末)若|a﹣2|+(b+3)2=0,则b a=.【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2|+(b+3)2=0,|a﹣2|≥0,(b+3)2≥0,∴a﹣2=0,b+3=0,∴a=2,b=﹣3,∴ba=(﹣3)2=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代数式求值,熟知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2023春•东台市期中)已知|x+2y+3|与(2x+y)2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y=.【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个数等于0,即可列出关于x和y的方程,求得x和y的值,进而求得代数式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原式=1+2=3.故答案是3.【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个数等于0,理解性质是关键.18.(2022秋•江阴市期中)如果|a+2|+(b﹣1)2=0,那么代数式(a+b)2021的值是()A.1B.﹣1C.±1D.2021【分析】首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然后再代值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得:a+2=0,b﹣1=0,即a=﹣2,b=1;所以(a+b)2021=(﹣1)202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0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0.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三.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共4小题)19.(2023•苏州)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为3.5厘米,即实际距离为28000000厘米.数据2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分析】将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据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8000000=2.8×107,故答案为:2.8×107.【点评】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科学记数法是基础且重要知识点,必须熟练掌握.20.(2023•镇江一模)2023年2月15日春运结束,春运40天,全国发送旅客约15.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5%,其中,数据15.95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解答】解:15.95亿=15.95×108=1.595×109.故答案为:1.595×109.【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1.(2023春•吴江区校级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称为光年.(1)1光年约是多少千米?(一年以3×107s计算)(2)银河系的直径达10万光年,约是多少千米?(3)如果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1000km/h,那么光的速度是这架飞机速度的多少倍?(1m/s=3.6km/h)【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出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出即可;(3)先化单位,再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出即可.【解答】解:(1)3×108×3×107=9×1015(米),9×1015米=9×1012千米.答:1光年约是9×1012千米;(2)10万=100000,100000×9×1012=9×1017(千米),.答:银河系的直径达10万光年,约是9×1017千米;(3)3×108m/s=1.08×109km/h,1.08×109÷1000=1.08×106,答:光的速度是这架飞机速度的1.08×106倍.【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2.(2022春•仪征市校级月考)某银行去年新增加居民存款10亿元人民币.(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经测量,100张面值为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厚0.9厘米,如果将10亿元面值为100元的新版人民币摞起来,大约有多高?(2)一台激光点钞机的点钞速度是8×104张/时,按每天点钞5小时计算,如果让点钞机点一遍10亿元面值为100元的新版人民币,点钞机大约要点多少天?【分析】(1)先算出10亿元人民币的张数,然后再用张数乘以一张人民币的厚度即可;(2)用10亿元人民币的张数除以速度,再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进行计算.【解答】解:(1)10亿=1 000 000 000=109,∴10亿元的总张数为109÷100=107张,107÷100×0.9=9×104(厘米);(2)107÷(5×8×104),=(1÷40)×(107÷104),=0.025×103=25=2.5×10(天).【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法运算、科学记数法,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先求出10亿元人民币的总张数.一、单选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54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5.471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答案】A【分析】根据小于0的数是负数,对各选项计算后再计算负数的个数. 【详解】因为22−=,()2=2−−,()202311−=−所以负数有112−,()20231−,共计2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负数的概念,解题关键是利用了小于0的数是负数的概念.【答案】D【分析】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列出算式,求出x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2510x x y −+−−=,∴50x −=,10x y −−=, ∴5x =,4y =,∴()()20232023514x y −=−=,故选:D .0,则其中的每一项都为0. 4.(2022秋·江苏盐城·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计算结果相等为( ) A .43和34B .43−和4|3|−C .25−和2(5)−D .2022(1)−和 2024(1)−【答案】D【分析】根据乘方运算法则和绝对值的意义逐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A .∵4381=,3464=,且8164≠,∴选项A 不符合题意;B .∵4381−=−,4|3|81−=,且8181−≠,∴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2525−=−,2(5)25−=,且2525−≠,∴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202211−=,2024(1)1−=,且11=,∴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绝对值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和绝对值的意义,准确进行计算.5.(2022秋·江苏扬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633...33⨯⨯⨯÷−个的结果为( )A .73B .73−C .53 D .53−【答案】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与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原式633=−÷ 53=−.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方与除法,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答案】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求出x 、y 即可解答. 【详解】解:∵x 、y 、z 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 ∴y=x+1,∵x2=44944=2122, ∴x=212, ∴y=213,∴y2=2132=45 369,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7.(2022秋·江苏苏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 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 【答案】 1± 0 1和0 1±和0【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相反数的定义、平方、立方的意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 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0, 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0, 故答案为:1±;0;1和0;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倒数、相反数、平方、立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 8.(2022秋·江苏淮安·七年级淮阴中学新城校区校考期末)数字192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 【答案】91.9210⨯【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解决.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详解】解:91920000000 1.9210=⨯. 故答案为:91.9210⨯.【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关键是理解运用科学记数法.9.(2022春·江苏宿迁·七年级统考期中)如果ab =c ,那么我们规定[a ,c ]=b .例如:因为23=8,所以[2,8]=3.若[3,5]=n ,[9,m ]=n ;则[3,m +2]=_______. 【答案】3【分析】根据规定可得3n =5,9n =m ,从而得到m =25,然后设[3,m+2]=x ,则3x =m+2=27,再由33=27,即可求解.【详解】解:∵[3,5]=n ,[9,m]=n , ∴3n =5,9n =m , ∴9n =(3n )2=52=25, ∴m =25,即m+2=27,设[3,m+2]=x ,则3x =m+2=27,∴33=27, ∴[3,m+2]=3,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逆运算的应用,理解新规定是解题的关键.10.(2022秋·江苏南京·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情景描述的结果与52相符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①把一张报纸沿同一方向连续对折5次得到的后折痕条数;②把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一根长条后,连续拉扣5次得到的面条根数③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由2个分裂成4个,以此类推,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5次形成的细胞个数.【答案】②③/③②【分析】根据题干叙述分别计算找出对折的次数与折痕的条数,拉扣的次数和面条的根数,分裂的次数和细胞个数的规律,判断是否符合规律即可.【详解】①把一张报纸沿同一方向对折,对折一次有1条折痕,对折两次是3条折痕,以此类推,对折5次后有12481631++++=条折痕,不符合题意.②把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一根长条后,拉扣一次时有两根面条,两次有4根面条,以此类推,拉扣5次有52根面条,符合题意.③由题意可得,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5次形成细胞个数为52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②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应用,清楚理解幂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2023春·江苏宿迁·七年级统考期中)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泗阳总人口约1063000人,数据106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 【答案】61.06310⨯【分析】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确定a 值,根据整数位数减一原则确定n 值,最后写成10na ⨯的形式即可. 【详解】∵61.010*******=10⨯, 故答案为:61.06310⨯.【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熟练掌握把小数点点在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的后面确定a ,运用整数位数减去1确定n 值是解题的关键.【答案】3【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 、n 的值,再相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得,10m −=,20n +=, 解得,1m =,2n =−, 所以1(2)3m n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必为零,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代入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解:()2130x y ++−=,10x ∴+=,30y −=,解得:=1x −,3y =, 3(1)1y x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掌握非负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正确解答的关键.14.(2021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无锡市东林中学校考期中)若|2|a −与()21b +互为相反数,则a b −=___________.【答案】3【分析】由题意得知:|a-2|+(b+1)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2|+(b+1)2=0, ∵|a-2|≥0,(b+1)2≥0, ∴a-2=0,b+1=0, ∴a=2,b=-1,∴2(1)3a b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反数定义,利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5.(2023春·江苏泰州·七年级姜堰区实验初中校考阶段练习)记(1)2M =−,(2)(2)(2)M =−⨯−,(3)(2)(2)(2)M =−⨯−⨯−,……()2(2)(2)(2)n n M −=−⨯−⨯−个相乘,(其中n 为正整数)(1)计算:(5)(6)M M +; (2)求(2022)(2023)2M M +的值; (3)说明()2n M 与(1)n M +互为相反数. 【答案】(1)32 (2)0 (3)见解析【分析】(1(2)根据已知条件及乘方的运算,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可得到正确结果; (3)根据已知条件及乘方的运算,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解:∵(1)2M =−,(2)(2)(2)M =−⨯−,(3)(2)(2)(2)M =−⨯−⨯−,∴()()552M =−,()662M =−,∴(5)(6)M M +()()5622=−−+()()5212⎡⎤=−−⎣⎦+()()521=−−32=;(2)解:∵()2(2)(2)(2)n n M −=−⨯−⨯−个相乘,∴()()202220232M M +()()20222023222=−−+()()2022222=−−⎡⎤⎣⎦+0=;(3)解:∵()2(2)(2)(2)n n M −=−⨯−⨯−个相乘,∴()12n n M M ++()()1222nn =−−++()()222n=−−⎡⎤⎣⎦+0=,∴()2n M 与(1)n M +互为相反数.【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理解乘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答案】数轴表示见解析,()()21301232−−<<−<<−−【分析】先把各数化简,然后再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求解. 【详解】解:33−−=−,()211−=,()33−−=,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为()()213012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能熟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一般地,把c aa a a a÷÷÷÷个(a ≠0Ⅰ.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答案】(1)3,﹣27;(2)C ;(3)Ⅰ.9;(5 )4;28;Ⅱ.a ⓝ=(a )n ﹣2;Ⅲ.131−.【分析】(1)根据新定义运算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2)根据新定义运算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答案;(3)Ⅰ.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Ⅱ.结合前面的具体计算进行归纳总结可得答案;Ⅲ.根据新定义运算,逐一先计算除方,再转化为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概念学习:(1)由新定义运算可得:3③=3÷3÷3=13,(13−)⑤=(13−)÷(13−)÷(13−)÷(13−)÷(13−)=﹣27. 故答案为:13,﹣27;(2)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就是两个相同数相除,所以都等于1;所以选项A 正确; B 、因为多少个1相除都是1,所以对于任何正整数n ,1ⓝ都等于1;所以选项B 正确;C 、3④=3÷3÷3÷3=19,4③=4÷4÷4=14,则 3④≠4③;所以选项C 错误;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相当于奇数个负数相除,则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相当于偶数个负数相除,则结果是正数.所以选项D 正确; 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C ; 深入思考:(3)Ⅰ.(﹣3)④=(﹣3)÷(﹣3)÷(﹣3)÷(﹣3) ()1113333æöæöæöç÷ç÷ç÷=-´-´-´-ç÷ç÷ç÷èøèøèø=21319−=⎛⎫⎪⎝⎭; 5⑥=5÷5÷5÷5÷5÷511111=555555´´´´´ =(15)4; 同理得:(12−)⑩=28;故答案为:19;(15)4;28;Ⅱ:由新定义运算及(1)(2)归纳总结可得: a ⓝ=21n a −⎛⎫ ⎪⎝⎭;故答案为:a ⓝ=21n a −⎛⎫ ⎪⎝⎭Ⅲ.2112()3÷−④(2)÷−⑤1()3−−⑥33÷ =()()324311443332æöç÷¸-¸---¸ç÷èø()1144881279=´´--¸1283131=--=-故答案为:13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新定义运算,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理解新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并利用新定义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351−,,(2)①122x x −−,;②2BD PC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再根据数轴沿点C 折叠,点A 和点B 重合即点C 为AB 的中点进行求解即可;(2)①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出PC ,再求出点D 表示的数即可求出BD ;②分别表示出PC 和BD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解:∵()2350a b ++−=,()23050a b +≥−≥,,∴()2350a b +=−=,∴3050a b +=−=,, ∴35a b =−=,,∵数轴沿点C 折叠,点A 和点B 重合, ∴点C 为AB 的中点, ∴12a bc +==,故答案为:351−,,;(2)解:①由题意得1PC x =−,∵将数轴沿点P 折叠,数轴上与点A 重合的点记为D , ∴点P 是AD 的中点,∴点D 表示的数为()323x x x +−−=+⎡⎤⎣⎦, ∴2352222BD x x x=+−=−=−, 故答案为:122x x −−,; ②2BD PC =,理由如下:同①得1PC x =−,2221BD x x =−=−,∴2BD P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数轴上两点中点公式,非负数的性质,熟知数轴上两点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9.(2022秋·江苏南京·七年级统考期中)某公司培养绿藻细胞制作绿藻粉,该公司制作1克的绿藻粉需要60亿个绿藻细胞.(1)在光照充沛的环境下,1个绿藻细胞每20小时可分裂成4个绿藻细胞,且分裂后的细胞继续分裂.现从1个绿藻细胞开始培养,经过15天后,共分裂成4k 个绿藻细胞,求k 的值.(2)已知210=1024,请判断(1)问中的4k 个绿藻细胞是否足够制作10克的绿藻粉,并说明理由.【答案】(1)18;(2)足够,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1个绿藻细胞每20小时可分裂成4个绿藻细胞,可知经过15天,即360小时,分裂成184个绿藻细胞,故k 之值为18;(2)根据每1克的绿藻粉需要60亿个绿藻细胞, 60亿介于322与332之间,可得制作10克的绿藻粉需要600亿个绿藻细胞,且352<600亿362<,又()1818236422==,即得184个绿藻细胞足够制作10克的绿藻粉. 【详解】(1)解∶15天1524=⨯小时360=小时,∴3602018÷=,根据题意得,1844k =,∴18k =;(2)解:(1)问中的4k个绿藻细胞是否足够制作10克的绿藻粉.理由如下∶∵每1克的绿藻粉需要60亿个绿藻细胞,∴制作10克的绿藻粉需要6010600⨯=亿个绿藻细胞,∵352<600亿362<,而()1818236422==,∵600亿184<,∴184个绿藻细胞足够制作10克的绿藻粉.【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已知找到规律求出k 的值.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是( )A .(﹣3)2与﹣32B .|﹣3|2与﹣32C .(﹣3)3与﹣33D .|﹣3|3与﹣33【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 、(﹣3)2=9,﹣32=﹣9,9≠﹣9,故本选项错误;B 、|﹣3|2=9,﹣32=﹣9,9≠﹣9,故本选项错误;C 、(﹣3)3=﹣27,﹣33=﹣27,故本选项正确;D 、|﹣3|3=27,﹣33=﹣27,27≠﹣27,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要注意(﹣3)2与﹣32的区别.2.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补助资金169200000000元,将1692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0.1692×1012B .1.692×1011C .1.692×1012D .16.92×1010【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且n 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69200000000=1.692×1011.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确定a 与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3.在数学中为了书写简便,18世纪数学家欧拉就引进了求和符号“∑”,如记=1+2+3+…+(n﹣1)+n,(x+k)=(x+3)+(x+4)+…+(x+n);已知([x(x+k)]=9x2+mx,则m的值是()A.45B.63C.54D.不确定【分析】根据条件和新定义列出方程,化简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x+3)+x(x+4)+…+x(x+n)=x(9x+m),∴x(x+3+x+4+…+x+n)=x(9x+m),∴x[(n﹣3+1)x+]=x(9x+m),∴n﹣2=9,m=,∴n=11,m=5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根据条件和新定义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已知火星与地球的近距离约为550055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解答】解:55000000=5.5×107.故答案为:5.5×107.【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5.计算:﹣(﹣)3=.【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解决此题.【解答】解:﹣(﹣)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计算:(﹣5)2=.【分析】根据幂的意义求解即可.【解答】解:(﹣5)2=(﹣5)×(﹣5)=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知道(﹣5)2表示2个(﹣5)相乘.7.若有理数x,y满足x2=64,|y|=10,且|x﹣y|=x﹣y,则x+y的值为.【分析】根据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本题.【解答】解:∵x2=64,|y|=10,∴x=±8,y=±10.又∵|x﹣y|=x﹣y,∴x﹣y≥0.∴x≥y.∴当x=8时,y=﹣10,此时x+y=8+(﹣10)=﹣2;当x=﹣8时,y=﹣10,此时x+y=﹣8+(﹣10)=﹣18.综上:x+y=﹣2或﹣18.故答案为:﹣2或﹣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1根1米长的木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则第8次剩下的木棒的长为米.【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第一次截去一半,剩下,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剩下×=()2,如此下去,第8次后剩下的长度是()8=.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方,是基础题,理解乘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9.(2020秋•滕州市期末)如果x n=y,那么我们记为:(x,y)=n.例如32=9,则(3,9)=2.(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2,8)=,(2,)=;(2)若(4,a)=2,(b,8)=3,求(b,a)的值.【分析】(1)这个定义括号内第一个数为底数,第二个数为幂,结果为指数,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及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即可;(2)根据定义先求出a,b的值,再求(b,a)的值.【解答】解:(1)因为23=8,所以(2,8)=3;因为2﹣2=,所以(2,)=﹣2.故答案为:3,﹣2;(2)根据题意得a=42=16,b3=8,所以b=2,所以(b,a)=(2,16),因为24=16,所以(2,16)=4.答:(b,a)的值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考核学生的运算能力,熟悉乘方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0.若|a+1|+(b﹣2)2=0.(1)求a2﹣b2的值;(2)求a b的值.【分析】(1)根据绝对值、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得a=﹣1,b=2,再代入a2﹣b2求值.(2)由(1)得a=﹣1,b=2,根据乘方的定义,代入求值.【解答】解:(1)∵|a+1|≥0,(b﹣2)2≥0,∴当|a+1|+(b﹣2)2=0时,a+1=0,b﹣2=0.∴a=﹣1,b=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加减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乘除运算乘方运算知识点1 加减运算一、法则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两数相加,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 b a b-=+-.二、运算律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b 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 b c a b c++=++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①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②省略加号与括号;③利用运算律及技巧简便计算,求出结果.四、加减混合运算技巧:(1)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2)凑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3)凑整:相加和为整数的两个数先相加(4)同分母:分数相加,同分母或易通分的分数先相加(5)同形:分数与小数均有时,化统一形式(6)带分数:带分数化为整数和真分数分别运算知识点2 乘除运算一、法则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多个有理数相乘:(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即“奇负偶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三、有理数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 ba(2)乘法结合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 c a bc =(3)分配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 b c ab ac +=+四、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五、负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整除:一个整数a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b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则我们说a 能被b 整除(或说b 能整除a ).知识点3 乘方乘方的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n a a a a ⋅⋅⋅⋅⋅⋅⋅个,记作,读作“a 的n 次方”;(2)在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3)当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读作a 的n 次幂.注意:()224-=,其底数为()2-,()()()22224-=-⨯-=; n a n a n a224-=-,其底数为2,()()222121224-=-⨯=-⨯⨯=-;239=749⎛⎫ ⎪⎝⎭,其底数为37,2333977749⎛⎫=⨯= ⎪⎝⎭; 239=77,其底数为3,23339777⨯==; 221391224⎛⎫⎛⎫== ⎪ ⎪⎝⎭⎝⎭,带分数的乘方运算,一定要先化成假分数后再运算.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15,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特别的,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 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1n -,10的指数比整数的位数少1.万410=,亿810= .。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一、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二、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有理数是我们在学习数学时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之一,它包括整数和分数。
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规则和性质。
一、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我们最常见的运算之一,下面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规则:规则1: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即正数加正数得正数,负数加负数得负数,正数加负数按两数绝对值相减取结果符号。
例如,2+3=5,-2+(-3)=-5,2+(-3)=-1。
规则2:加法交换律。
即a+b=b+a。
例如,2+3=3+2。
规则3:加法结合律。
即(a+b)+c=a+(b+c)。
例如,(2+3)+4=2+(3+4)。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看作加法运算的特例。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规则进行运算:规则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该数的相反数。
例如,5-3=5+(-3)=2。
规则2:减法的交换律不成立。
例如,2-3≠3-2。
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经常遇到的运算。
以下是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规则:规则1: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例如,2×3=6,-2×(-3)=6,2×(-3)=-6。
规则2:乘法交换律。
即a×b=b×a。
例如,2×3=3×2。
规则3:乘法结合律。
即(a×b)×c=a×(b×c)。
例如,(2×3)×4=2×(3×4)。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看作乘法的逆运算。
对于除法运算,我们有以下规则:规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例如,6÷3=6×1/3=2。
规则2:除法的交换律不成立。
例如,2÷3≠3÷2。
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指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运算。
以下是有理数乘方运算的规则:规则1:正数的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