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赏析-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6.95 MB
- 文档页数: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鉴赏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建筑为主,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泛东亚建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
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
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
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
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
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
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
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
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
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
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置,以及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歇山顶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
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
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
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
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中国古建筑欣赏和设计中国古建筑欣赏和设计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
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
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
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
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
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
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
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
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
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
中国古代建筑鉴赏
古代建筑的背景与发展
1.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
2.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
3.建筑材料与技术的演进
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
1. 宫殿与皇家建筑
•故宫在北京的建筑
•郑州博物馆中的商代宫殿
2. 寺庙与道观
•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
•道教道观的布局与构造
3. 城墙与城楼
•西安的古城墙
•燕京八达岭的长城
4. 园林与庭院
•苏州园林的风格与特点
•北京故宫的宫廷庭院
古代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艺术
1. 巧妙运用对称与比例
•故宫中的对称构造
•寺庙中的神圣比例
2. 精湛的木结构建筑
•各地传统建筑的木构造方式
•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相互关系
3. 独特的彩绘与装饰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古代建筑的彩绘与雕塑
4.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庭院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
•寺庙与山水的完美结合
古代建筑的现代价值与保护
1.古代建筑的历史价值
2.文化传承与现代利用的平衡
3.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结论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辉煌成就。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探索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
够从中找到一些对现代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有启示意义的元素。
不断传承与保护古代建筑,是我们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的责任与使命。
问题:故宫建筑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哪些特点?并举例说明。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故宫内的建筑数量众多,形式各样,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精美而科学的木框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故宫的宫殿都是木构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墙倒屋不倒”。
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榫卯连接富有韧性,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
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另外故宫宫殿灵活的运用了木框架房屋的结构件,如梁、柱、枋、台基等等。
而前朝三大殿下的白色石台基就是其中的例子。
二、各种形式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繁多,有严格的等级区别。
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样式主要包括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
例如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了重檐庑殿顶。
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做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了重檐攒尖顶。
保和殿:是皇帝举行酒宴和进行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了歇山顶。
另外交泰殿采用了攒尖顶。
而故宫的角楼是十字脊式屋顶,是由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
屋顶装饰主要包括反宇飞檐、鸱吻、翼角、仙人走兽等。
其中吻多由陶或琉璃制成。
重要的宫殿、殿堂等建筑中,大多使用琉璃吻,故宫的主要宫殿正脊两端的吻都是琉璃制品。
太和殿屋脊上的大吻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另外在故宫建筑的屋脊上,除了正脊两端的吻之外,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因为它们的形象都非凡间可见,所以也称为“神兽”。
在宫殿上所用神兽的数量,其最高等级是十个,外加一个跨风仙人。
按顺序分别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斗牛、獬豸、行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