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耦合器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3
什么是定向耦合器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定向耦合器是微波测量和其它微波系统中常见的微波/毫米波部件,可用于信号的隔离、分离和混合,如功率的监测、源输出功率稳幅、信号源隔离、传输和反射的扫频测试等。
它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微波功率分配器,更是近代扫频反射计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通常有波导、同轴线、带状线及微带等几种类型。
图1为其结构示意图。
它主要包括主线和副线两部分,彼此之间通过种种形式小孔、缝、隙等进行耦合。
因此,从主线端上“1”输入的功率,将有一部分耦合到副线中去,由于波的干涉或叠加,使功率仅沿副线-一个方向传输(称“正向”),而另一方向则几乎毫无功率传输(称“反向”)图2为十字定向耦合器,耦合器中端口之一终端接一内装的匹配负载。
定向耦合器的应用1、用于功率合成系统在多载频合成系统中,通常会用到3dB的定向耦合器(俗称3dB电桥),如下图所示。
这种电路常见于室内分布系统,来自两路功率放大器的信号f1和f2经过3dB定向耦合器后,每路的输出均包含了f1和f2两个频率分量,每个频率分量的幅度减少3dB。
如果将其中一个输出端接上吸收负载,另外一路输出可以作为无源互调测量系统的功率源。
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隔离度,可以外加一些器件如滤波器和隔离器。
一个良好设计的3dB电桥的隔离度可以做到33dB以上。
定向耦合器用于功率合成系统一定向沟壑区作为功率合成的另外一种应用见下图(a)。
在这个电路中,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得到了巧妙的应用。
假设两个耦合器的耦合度均为10dB,方向性均为25dB,则f1和f2端之间的隔离为45dB。
如果f1和f2的输入均为0dBm,则合成后的输出均为-10dBm。
与下图(b)中的Wilkinson耦合器(其隔离度典型值为20dB)相比,同样输入OdBm的信号,合成后还有-3dBm (未考虑插入损耗)。
作为间样条件下的比较,我们将图(a)中的输入信号提高7dB,这样其输出就和图(b)—致了,此时,图(a)中f1和f2端的隔离度“降低”为38 dB。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嘿,你问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呀,那咱就来聊聊呗。
定向耦合器呢,就像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小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在信号传输道路上的“分流器”。
当信号在传输线中跑的时候,定向耦合器就会从这条传输线上“偷偷”地分出一部分能量来。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它里面有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耦合线或者孔洞之类的。
这些东西就像小“窗口”,让一部分信号能通过它们“溜”到另一个通道里去。
而且它还很“聪明”地只让信号按照特定的方向分流哦,所以才叫定向耦合器嘛。
比如说,信号从左边往右边传,它就能按照设定好的方式把一部分能量准确地引导到旁边的通道里,而如果信号从右边往左边传,它可能就不会让那么多能量“溜”过去啦,是不是有点神奇那它有啥作用呢?作用可不少呢!首先,它可以用来检测信号的强度。
就好比你想知道水流有多大,放个小水表在旁边测一测一样。
定向耦合器能把传输线上的信号分出来一点,然后通过一些测量手段,你就能知道信号有多强啦。
这在很多通信系统里都很重要哦,要是信号太弱了,可能通信质量就不好,就得想办法调整啦。
其次,它还能用来实现信号的分配和合成。
比如说,你有一个信号源,想把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送到不同的地方去,定向耦合器就可以帮你做到。
它把信号按一定的比例分出来,然后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反过来,如果有几个信号要合成一个,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忙哦,就像把几条小水流汇聚成一条大水流一样。
还有哦,在一些测量和测试设备中,定向耦合器也大有用处。
比如在射频测试中,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测量各种参数,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我给你讲个例子吧。
有一次在一个通信基站的维护中,工作人员发现信号传输有点问题,怀疑是某个部件出了故障。
他们就用定向耦合器来检测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它,找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比较大的地方,最后发现是一根传输线老化了。
换了新的传输线后,信号就恢复正常啦。
所以你看,定向耦合器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在很多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你明白了不。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电磁波从一个波导或传输线路中耦合到另一个波导或传输线路中的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耦合结构中的电磁场相互作用来实现能量传输。
一种常见的定向耦合器是方向耦合器,主要由两个波导或传输线路、相互交叉的耦合结构和一个调整器件组成。
当电磁波从一个波导传输到耦合结构时,会发生与相邻波导的能量耦合。
耦合结构的设计保证了能量在不同波导之间的传输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调整器件可以改变波导之间的耦合强度,从而控制能量的传输。
具体来说,通过调整器件的位置、形状或参数等方式,可以改变波导之间的相位差,从而影响耦合效应。
通过适当的调整,可以实现不同耦合强度的定向耦合。
定向耦合器在微波和光纤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将电磁波从一个波导或传输线路中耦合到另一个波导或传输线路中,实现能量的传输和分配。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整,定向耦合器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传输,有助于实现复杂的通信和传输系统的正常工作。
定向耦合器相关图片编辑词条参与讨论所属分类:基本物理概念天体物理学电子电子技术电子术语通信通信技术定向耦合器是一种通用的微波/毫米波部件,可用于信号的隔离、分离和混合,如功率的监测、源输出功率稳幅、信号源隔离、传输和反射的扫频测试等。
主要技术指标有方向性、驻波比、耦合度、插入损耗。
用来分配或合成微波信号功率并具有定向耦合特性的微波元件。
它是在主、副两根传输线(简称主、副线)之间设置适当的耦合结构组成的。
定向耦合器采用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金属波导或介质波导等各种型式。
耦合结构有耦合孔、耦合分支线和连续结构耦合等型式。
目录·• 工作原理·• 网络特性定向耦合器-工作原理主线中传输的功率通过多种途径耦合到副线,并互相干涉而在副线中只沿一个方向传输。
图1 图2 图3图1为矩形波导定向耦合器的三种典型耦合结构。
a是相距1/4导波长的双孔耦合;b是间距和长度都等于1/4导波长的双串联分支线耦合;c是在裂缝区域内TE和TE两种传播模式的连续耦合。
以a和b两种结构为例,从端口①输入的信号分两路耦合到副线后,朝端口④方向因行程相等而同相叠加,有输出;朝③方向则行程相差1/2导波长而反相抵消,被隔离而无输出。
图2为微带定向耦合器的两种典型的耦合结构。
a是间距和长度都等于1/4导波长的双并联的分支线耦合,b是在平行区域内电场和磁场两种结构连续耦合。
以b的结构为例,从端口①输入的信号由电场耦合在副线的两个端口上产生同相感应电压,磁场耦合则产生反相感应电压。
结果在端口④处相加而有输出,③处则抵消而呈隔离无输出。
此外,也可构成其他传输线的定向耦合器(图3)。
定向耦合器-网络特性定向耦合器可被看作为四端口网络,其特性可用散射矩阵【s】表示,即其中各端口的反射系数s ii(i=1、2、3、4)的值很小(理想值为零),表示各端口的匹配情况;衰减系数s13=s31=s24=s42的值也很小(理想值为零),表示隔离情况;s14=s41=s23=s32是耦合系数,其值根据需要而设计。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波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耦合器。
它可以将输入信号耦合到特定的输出端口上,而忽略其他端口的信号。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相互作用的波导。
通常,一个主波导拥有一个或多个辅助波导。
输入信号通过主波导输入,并根据耦合器的设计,耦合到特定的辅助波导上。
定向耦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特定的耦合比例。
耦合比例决定了输入信号在辅助波导中的功率分配情况。
通常,定向耦合器被设计为在几个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实现理想的耦合比例。
当输入信号通过主波导时,它会遇到与辅助波导的耦合结构相互作用。
这个相互作用通常是通过耦合窗口或者耦合插入件实现的。
耦合窗口或耦合插入件被设计为在特定频率范围内产生最大的垂直耦合效率。
定向耦合器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是其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输入信号在经过耦合器时损失的功率。
通常,设计者会尽量降低插入损耗,以便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总之,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常用的耦合器,它通过特定设计的主波导和辅助波导相互作用,将输入信号耦合到特定的输出端口上。
它在微波和光纤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实现理想的耦合效果和较低的插入损耗。
定向耦合器是指能够将输入信号从一个端口转移到指定的输出端口的设备。
在设计和使用定向耦合器时,需要考虑其耦合度、隔离度和定向度。
这些参数对定向耦合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耦合度耦合度是定向耦合器传输信号中的一种重要参数,指的是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能量传输。
耦合度越高,输入端口的能量会更多地传输到输出端口,实际上就是指定向耦合器所提供的端口之间传输能量的程度。
耦合度的计算公式为:C = 10 * log10(Ws/Wi)其中C表示耦合度,单位为分贝(dB),Ws表示输入端口的能量,Wi 表示输出端口的能量。
通常情况下,耦合度的取值范围一般在20dB 至50dB之间,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所需的耦合度也会不同。
选择合适的耦合度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隔离度隔离度是定向耦合器的另一个重要参数,用来描述输入端口和其他端口之间的隔离程度。
隔离度越高,表示输入端口与其他端口之间的干扰越小,这对于提高定向耦合器的性能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隔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I = 10 * log10(Ws/Wi)其中I表示隔离度,单位也是分贝(dB),Ws表示输入端口的能量,Wi 表示其他端口的能量。
隔离度的取值范围一般在20dB至40dB之间,隔离度越高,输入端口和其他端口之间的干扰就越小。
三、定向度定向度是描述定向耦合器在将能量从输入端口传输到指定输出端口时的效果的参数。
在使用定向耦合器时,需要考虑定向度的大小,定向度越高,表示定向器在传输时的效果越好。
定向度的计算公式如下:D = 20 * log10(sqrt((1 - |S21|^2) * (1 - |S31|^2)))其中D表示定向度,S21和S31表示定向耦合器的S参数,用来描述能量在端口之间的传输情况。
定向度的取值范围一般在20dB至30dB 之间,选择合适的定向度能够确保定向耦合器在实际使用中能够高效地传输信号。
总结在设计和使用定向耦合器时,需要充分考虑耦合度、隔离度和定向度这些重要参数。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通用的微波/毫米波部件,可用于信号的隔离、分离和混合,如功率的监测、源输出功率稳幅、信号源隔离、传输和反射的扫频测试等。
主要技术指标有方向性、驻波比、耦合度、插入损耗。
基本简介
定向耦合器是微波系统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微波器件,它的本质是将微波信号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功率分配。
定向耦合器由传输线构成,同轴线、矩形波导、圆波导、带状线和微带线都可构成定向耦合器,所以从结构来看定向耦合器种类繁多,差异很大。
但从它的耦合机理来看主要分为四种,即小孔耦合、平行耦合、分支耦合以及匹配双T。
定向耦合器是把两根传输线放置在足够近的位置使得一条线上的功率可以耦合到另一条线上的元件。
它的两个输出端口的信号幅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一种应用特别广泛的耦合器是3dB 耦合器,这种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的幅度是相等的。
在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几乎所有的微波设备都采用金属波导和同轴线电路,那个时候的定向耦合器也多为波导小孔耦合定向耦合器,其理论依据是Bethe小孔耦合理论,Cohn和Levy等人也做了很多贡献。
随着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要求微波电路和系统做到小型化、轻量化和性能可靠,于是出现了带状线和微带线。
随后由于微波电路与系统的需要有相继出现了鳍线、槽线、共面波导和共面带状线等微波集成传输线。
这样就出现了各种传输线定向耦合器。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定向耦合器由H. A. Wheeler在1944年设计实现,Wheeler使用了一对长为四分之一中心频率波长的圆柱来实现电场与磁场的能量相互耦合,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实现一个倍频程的带宽。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功率耦合(分配)元件。
它是一种四端口元件,通常由称为直通线(主线)和耦合线(副线)的两段传输线组合而成。
直通线和耦合线之间通过一定的耦合机制(例如缝隙、孔、耦合线段等)把直通线功率的一部分(或全部)耦合到耦合线中,并且要求功率在耦合线中只传向某一输出端口,另一端口则无功率输出。
如果直通线中波的传播方向变为与原来的方向相反,则耦合线中功率的输出端口与无功率输出的端口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是说,功率的耦合(分配)是有方向的,因此称为定向耦合器(方向性耦合器)。
定向耦合器作为许多微波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系统之中。
它可以被用来为温度补偿和幅度控制电路提供采样功率,可以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完成功率分配与合成;在平衡放大器中,它有助于获得良好的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VSWR);在平衡混合器和微波设备(例如,网络分析仪)中,它可以被用来采样入射和反射信号;在移动通信中,使用
90°电桥耦合器可以确定π /4移相键控(QPSK)发射机的相位误差。
耦合器在所有四个端口均匹配于特性阻抗,这使得它可以方便地被嵌入到其它电路或子系统之中。
通过采用不同的耦合结构、耦合介质和耦合机制,可以设计出适合各种微波系统不同要求的定向耦合器。
工作原理
主线中传输的功率通过多种途径耦合到副线,并互相干涉而在副线中只沿一个方向传输。
图1为矩形波导定向耦合器的三种典型耦合结构。
a是相距1/4导波长的双孔耦合;b是间距和长度都等于1/4导波长的双串联分支线耦合;c是在裂缝区域内TE和TE两种传播模式的连续耦合。
以a和b两种结构为例,从端口①输入的信号分两路耦合到副线后,朝端口④方向因行程相等而同相叠加,有输出;朝③方向则行程相差1/2导波长而反相抵消,被隔离而无输出。
图2为微带定向耦合器的两种典型的耦合结构。
A是间距和长度都等于1/4导波长的双并联的分支线耦合,b是在平行区域内电场和磁场两种结构连续耦合。
以b的结构为例,从端口①输入的信号由电场耦合在副线的两个端口上产生同相感应电压,磁场耦合则产生反相感应电压。
结果在端口④处相加而有输出,③处则抵消而呈隔离无输出。
图一图二图三
此外,也可构成其他传输线的定向耦合器(图3)。
网络特性
主要参数
定向耦合器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
1、直通参数:根据散射矩阵可知由S21表征。
2、耦合参数:根据散射矩阵可知由S31表征。
3、隔离参数:根据散射矩阵可知由S41表征。
4、反射参数:根据散射矩阵可知由S11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