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农科院博士考试高级植物病理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3.95 KB
- 文档页数:10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5分,每空0.5分)1、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4种类型:(普遍型)、(急性型)、(调萎型)、(黄叶型)。
2、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数量抗病性)、(褪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
3、稻瘟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草)和(病种)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4、甜菜丛根病的发病程度与土壤中带毒的甜菜多黏菌的(休眠孢子)或(游动孢子)的量成正相关。
5、烟草野火病最突出的特点是(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6、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虫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
7、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
8、菜豆炭疽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
9、(土壤)带菌是茄子黄萎病的主要侵染源。
此外,病菌也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该病靠(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传播。
三、选择题(15分,每题1分)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a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d )a .三环唑b .粉锈宁c .敌克松d .井风霉素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c )。
a .分生孢子b .担孢子c .游动孢子d .芽孢子4、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d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 .经常性换种c .以药剂防治为主d .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5、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b )。
a.种子、粪肥b.土壤和种子c.土壤、病残体、种子d.种子、土壤、粪肥6、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b )后,再要侵染茎秆。
a.叶片b.花瓣c.根部d.果荚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de )。
a.小麦锈病菌b.玉米小斑病菌c.油菜霜霉病菌d.玉米丝黑穗病菌e.小麦白粉病菌8 、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 d )。
一、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1、构成稻瘟病常发区的基本条件是 C 。
a.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b.旬平均气温20℃以上,阴湿多雨c.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雾多,日照少d.病菌越多容易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 B 。
a.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b.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栽培措施c.加强肥水管理d.种子处理3、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型(普通型)的症状特点是 A 。
a.病斑从叶缘和叶尖发展成长而宽的枯斑,常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b.病斑细而短,全叶分布 c.病斑细而长,菌脓少而大 d.病斑半透明,油浸状4、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A 。
a.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 b.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 c.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 d.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5、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B 。
a.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b.孢子平直,脐点突出 c.孢子弯曲,脐点突出 d.孢子平直,脐点平截6、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C 。
a.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变为黑粉b.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 c.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 d.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7、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D 。
a.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经常性换种 c.以药剂防治为主 d.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8、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关键措施,在南方为 B 。
a.药剂浸种b.用高温大屋窖方法贮藏 c.防治地下害虫d.田间药剂防治9、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D 。
a.以菌核在茎秆中 b.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 c.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d.以菌核在土壤中10、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 A 。
a.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雅安的高山区 b.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c.海拔较高的地方 d.西北地区11、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B 。
植物病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 植物生长环境
B. 植物形态结构
C. 植物生理代谢
D. 植物的病害及其防治
2. 下列哪种病原体属于细菌?
A. 真菌
B. 病毒
C. 真核寄生虫
D. 真核微生物
3. 植物病原菌寄生于植物体上的部分称为:
A. 孢子
B. 生理小种
C. 菌丝
D. 梭状体
4. 引起哈维病的病原菌是:
A. 煤污病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细菌性软腐菌
D. 火星菌类
二、简答题
1. 请描述火星病的病征特点及其引起的原因。
2. 绿脓杆菌主要通过哪几种途径感染植物?
3. 请简要叙述赤星病菌的寄生生活史。
4. 植物病害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请就目前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谈谈未来发展的方向
和重点。
可结合实际案例或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四、综合题
以某一植物病害为例,详细叙述其发病机理、病程、病原特征、危
害以及防治措施。
请提供相关图片或图表,以便更好地说明你的观点。
以上为植物病理学试题,请根据要求作答。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植物的生长发育B. 植物的遗传变异C. 植物的病害及其防治D. 植物的生态分布答案:C2.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侵入B. 潜伏C. 扩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包括: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农业防治D. 基因工程答案:D5. 植物病害的诊断主要依靠:A. 肉眼观察B. 显微镜观察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植物病害的流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病原物B. 寄主植物C. 环境条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中,以下哪项不是预防措施?A. 选择抗病品种B. 轮作C. 喷洒农药D. 土壤消毒答案:C8. 植物病害的诊断中,以下哪个不是病害症状?A. 变色B. 坏死C. 畸形D. 落叶答案:D9.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中,以下哪个不是真菌?A. 灰霉病菌B. 霜霉病菌C. 根瘤菌D. 锈病菌答案:C10. 植物病害的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化学防治方法?A. 喷洒杀菌剂B. 使用生物农药C. 喷洒杀虫剂D. 使用抗生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包括以下哪些?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选择抗病品种B. 喷洒农药C. 轮作D. 土壤消毒答案:ABCD3.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肉眼观察B. 显微镜观察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化学检测答案:ABCD4. 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病原物的变异B. 寄主植物的抗性C. 环境条件的变化D. 人为干预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______。
植物病理专业博士生资格考试题目1. 你知道爱尔兰大饥馑吗?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植物病害的控制有哪些启示?其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2. 简述利用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途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3.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常用的微生物有哪些?生物防治的机制是什么?4. 我国水稻上有哪些重要病害,目前江苏水稻最重要的病害有几种,其关键的防治技术是什么?5. 植物病害诊断的原则是什么?大豆田里出现了成片的叶片黄化,如何确定原因与对策?6. 简述近20 年来关于基因对基因学说研究的重大进展,指出目前的重大课题与今后5 年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举例阐述你熟知的互作体系,针对某个问题,论述你的研究思路。
7. 简述你所在实验室(需指出实验室真实名称)近五年的主要科研内容、主要发现及其意义,在哪那些方面需要调整或重点投入研究?8. 设想今后20 年植物病理学将在哪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9. 植物与病原菌之间也进行着“军备竞赛”,谈谈你对植物与病原生物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军备竞赛的认识?10. 已测序的植物病原物基因组有哪些?选择你熟悉的植物病原物基因组,简要说明其特征?病原生物基因组学的进展对你的研究有哪些帮助?11. 以一个植物病原细菌的无毒基因AvrPto 为例,谈谈其编码蛋白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12. 谈谈基因沉默的原理及在植物保护上的可能应用?13. 谈谈植物病毒病害传播与流行的方式?控制的一般原则?14. 土传病害与气传病害的控制重点有什么差别?15. 谈谈你对植物抗病反应的信号途径的了解?16. 举出对我国农作物生产危害最大的五种病害?并详述其我国对其研究的成就?控制的特点等?17. 谈谈你对我国植保的科研、管理、推广体系的了解?有哪些问题?改进的意见?18. 对一种新的病害,如果希望通过抗病品种来进行控制,有哪些工作需要做?19. 克隆植物病原物致病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哪些?选择一种说明原理。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1.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病害的病原体?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昆虫2. 植物病害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病原体B. 寄主植物C. 环境条件D. 人类活动3. 下列哪种病原体主要通过风传播?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线虫4. 植物病害的症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变色B. 畸形C. 腐烂D. 发光5.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6. 下列哪种真菌病害主要影响植物的根部?A. 白粉病B. 锈病C. 根腐病D. 叶斑病7. 下列哪种病毒病害主要通过昆虫传播?A. 烟草花叶病毒B. 马铃薯Y病毒C. 番茄斑点萎蔫病毒D. 水稻条纹病毒8. 下列哪种细菌病害主要影响植物的叶片?A. 细菌性软腐病B. 细菌性叶斑病C. 细菌性根瘤病D. 细菌性枯萎病9. 下列哪种线虫病害主要影响植物的根部?A. 根结线虫病B. 茎线虫病C. 叶线虫病D. 花线虫病10.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白粉病B. 锈病C. 病毒病D. 根腐病11.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细菌引起的?A. 细菌性软腐病B. 细菌性叶斑病C. 病毒病D. 细菌性枯萎病12.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烟草花叶病毒B. 马铃薯Y病毒C. 真菌病D. 番茄斑点萎蔫病毒13.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线虫引起的?A. 根结线虫病B. 茎线虫病C. 真菌病D. 叶线虫病14.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昆虫引起的?A. 蚜虫病B. 叶蝉病C. 真菌病D. 螨虫病15.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A. 冻害B. 干旱C. 真菌病D. 盐害16.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A. 农药过量B. 不当灌溉C. 真菌病D. 过度施肥17.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A. 遗传性病害B. 真菌病C. 病毒病D. 细菌病18.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非生物病害19.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A. 冻害B. 干旱C. 真菌病D. 盐害20.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复合病害21.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复合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单一病害22.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内部病害23.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外部病害24.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直接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间接病害25.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间接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直接病害26.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病害27.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病害28.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病原体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病原体29.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病原体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病原体30.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寄主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寄主31.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寄主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寄主32.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环境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环境因素33.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环境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环境因素34.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人类活动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人类活动35.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人类活动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人类活动36.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遗传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遗传因素37.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遗传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遗传因素38.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生物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生物因素39.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生物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生物因素40.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非生物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非生物因素41.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非生物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非生物因素42.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外部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外部因素43.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外部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外部因素44.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内部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内部因素45.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内部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内部因素46.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直接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直接因素47.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次要直接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主要直接因素48. 下列哪种病害不是由主要间接因素引起的?A. 真菌病B. 病毒病C. 细菌病D. 次要间接因素答案1. D2. D3. C4. D5. D6. C7. B8. B9. A10.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B18. D19. C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
植物病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病原物属于真菌?()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线虫2、植物病害的病状不包括()A 变色B 坏死C 腐烂D 抗逆性增强3、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为()A 子实体B 菌丝体C 菌核D 菌索4、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细菌性病害?()A 小麦锈病B 水稻白叶枯病C 棉花枯萎病D 玉米大斑病5、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不包括()A 昆虫传播B 汁液摩擦传播C 土壤传播D 种子传播6、植物对病原物的侵染反应分为()A 免疫和抗病B 感病和耐病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7、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素称为()A 病原物B 寄主C 环境D 侵染源8、真菌的有性孢子不包括()A 卵孢子B 孢囊孢子C 子囊孢子D 担孢子9、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线虫引起的?()A 番茄青枯病B 大豆胞囊线虫病C 烟草花叶病D 马铃薯晚疫病10、植物病害流行的三要素不包括()A 大量的感病寄主B 强致病性的病原物C 适宜的环境条件D 充足的农药供应11、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危险性病原物的传入和传出B 促进农产品的贸易C 增加农民的收入D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12、化学防治植物病害的优点不包括()A 见效快B 防治效果好C 不容易产生抗药性D 操作简便13、以下哪种病害属于土传病害?()A 黄瓜霜霉病B 番茄灰霉病C 辣椒疫病D 小麦全蚀病14、植物抗病机制不包括()A 避病B 抗侵入C 抗扩展D 促进病原物的生长15、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A 水稻纹枯病B 黄瓜炭疽病C 烟草黄瓜花叶病D 花生褐斑病16、真菌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 病状B 病症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7、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不包括()A 接触期B 侵入期C 潜育期D 收获期18、以下哪种病害属于气传病害?()A 小麦赤霉病B 马铃薯黑痣病C 棉花黄萎病D 西瓜枯萎病19、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优点不包括()A 对环境无污染B 不容易产生抗药性C 防治效果不稳定D 成本低20、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A 小麦白粉病B 白菜软腐病C 玉米瘤黑粉病D 葡萄霜霉病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一、名词解释(10分)1. CFU/ml(1分):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2.基因对基因学说(2分)在寄主植物中控制抗病性和感病性的基因与病原菌中控制无毒性和毒性的基因相互对应。
针对寄主植物的每一个抗病基因,病原菌迟早也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
毒性基因只有克服其相对应的抗病基因,才能表现毒性反应。
3. 过敏性坏死反应(2分)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
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的组织中。
4.植物病害的种,生理小种(2分)种是生物分类学上最基础的分类单位。
它具有遗传特征的稳定性,又存在一定的变异范围,是由一个模式个体为基础,连同一些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共同组成的群体。
生理小种是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区别,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特征和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生理小种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致病性不同。
5.革兰氏染色(2分)用于细菌的观察和鉴定。
其主要过程是将细菌固定,用结晶紫和碘液染色,用酒精脱色,如果不褪色即仍为紫色则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呈红色则为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反映了细菌的组成和结构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是细菌分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6.植物病程(1分)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即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二、多选题(5分)三、根据拉丁文或英文缩写写出中文(10个,5分)四、简答题(40分,5分*8)1.绘制田间病害调查表。
2.柯赫氏法则。
柯赫氏法则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守的原则。
其要点是:(1)在病植物上常伴有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的条件下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寄主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3.计算病情指数,并列出公式。
病情指数表示群体水平上病害发生的程度,公式如下:病情指数=∑﹝病级数×该级病叶(穗、株)数﹞/调查总数×最高病级值×100 举例: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计算,按照0-9级分级标准,共调查100片叶子,其中有40片叶子为0级, 20片为9级,30片严重度为6级,10片严重度为4级。
则:病情指数=∑(40×0+20×9+30×6+10×4)/(100×9)×100=44.444.如何诊断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1)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2)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3)进行治疗诊断。
5.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
线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
其中寄生植物的线虫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简称植物线虫。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同时植物寄生线虫对植物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分泌有毒物质和夺取营养的方式完成,与昆虫对植物的取食有很大区别,因此,习惯上把植物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
7.植物病毒如何传播。
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移。
植物病毒从一个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他植株的过程称为传播。
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介体传播或非介体传播两类。
(1)介体传播:○1昆虫介体:主要为蚜虫、叶婵、飞虱类;○2土壤中的介体:主要为线虫、真菌等。
(2)非介体传播:○1机械传播:也称汁液摩擦传播;○2种子和花粉传播;○3嫁接传播;○4菟丝子传播。
8.品种抗性丧失的根本原因及对策。
原因:(1)农业种植区域化,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导致菌种致病性变异加快;(2)抗病基因单一化,通过定向选择,往往使其抗性迅速丧失。
(3)抗病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突变等因素会出现感病植株,多年累积后会导致品种退化。
(4)病原物变异速度快,品种抗性保持年限短。
(5)新的病原小种的产生,新病害的引入。
(6)环境条件的影响,凡对病原物有利而对植物抗病品种的环境条件不利的因素都会使品种抗病性发生变化。
对策:(1)提高自身抗病素质,扩大亲本来源,采用多抗品种;(2)改进育种目的:培育多抗或水平抗性品种,同时采用改革育种方法,采用抗病亲本作母本;(3)群选育种:因地制宜的选育抗病品种,避免环境条件对抗病品种的影响;(4)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抗病品种轮换种植,使抗病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具有连续性,防止单一化种植某一抗性品种;(5)加强提纯扶壮,不断提高抗病力;(6)改进栽培措施使环境条件有利于抗病性表现。
(7)在病原菌易变异地区及时用药扑灭新的病原物。
五、论述题(二选一作答)(40分)1.如果你发现一种新病害,设计研究方案。
(15分)发现一种新的病害,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研究。
一、病害的识别与诊断(1)根据田间调查以及侵染型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来判断病害属于哪种类型;(2)若为非侵染性病害,则判断发病原因,通过改善相应条件即可缓解或恢复。
(3)若为侵染型病害,则依据柯赫氏法则来诊断。
(4)利用植物病害诊断检测技术准确诊断致病病原物类型。
植物病害诊断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鉴定技术、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生物学测定技术、生理生化测定技术、免疫血清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及专家系统与网络远程诊断技术。
二、抗病品种的选育及抗病基因的定位(1)分离并纯化病原微生物,对现有品种进行抗性鉴定,选取抗病性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抗病育种种质资源;(2)基因定位:创建分离群体,BSA混池测序(RNA-seq),筛选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构建抗病基因的连锁图谱,扩大群体进行精细定位。
三、病原与寄主的互作研究(1)选择一对遗传背景相似但对病原物分别表现抗病和感病的姊妹系作为材料,接种后,取合适的时间点取样。
(2)利用转录组(RNA-seq)和蛋白组(itraq、质谱分析)技术,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筛选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找到病原与寄主互作的关键基因和关键蛋白。
对这些关键基因和关键蛋白可进行qRT-PCR,VIGS, Co-IP等实验验证。
2.阐述种传细菌病害的综合防治。
(15分)(1)植物检疫:严格检疫制度,加强产地检疫,杜绝病菌传播。
(2)农业防治:○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为确保无病种苗生产,必须建立无病种子繁殖制度。
种子生产基地需建设在无病或轻病地区,并采取严格的防病和检验检疫措施。
○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合理轮作,打断部分生态环境的连续性,中断病害循环。
○3保持田园卫生,田园卫生措施包括清除收获后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生长期拔除病株与铲除发病中心,施用净肥以及清洗消毒农机具等,这些措施都可显著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
○4加强栽培管理,如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子,改善栽培条件,调整播期,合理施肥等,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3)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在推广抗病品种时要注意选择抗病基因丰富的品种,还要注意对不同抗病基因品种的合理布局,减缓品种抗病性丧失程度。
(4)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病原菌的生防菌来进行防治。
(5)物理防治:指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防治植物病害,如热力处理、辐射处理、嫌气处理、汰除处理等。
(6)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用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包括浸种、拌种、包衣等方法。
○2土壤消毒: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对土壤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可有效抑制土传和种传病害。
植物病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统筹考虑多种因素,因时因地制宜,综合运用上述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3.农业防治的措施及原理。
试阐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一方针。
(15分)原理:农业防治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子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农业防治措施大部分都是农田管理的基本措施,可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
措施:(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病害传播,压低初侵染接种体数量。
(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可以调节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减少病原物存活,中断病害循环。
如与非寄主植物轮作,病原物因缺乏寄主而迅速消亡,中断病害循环。
(3)保持田园卫生。
田园卫生措施包括清除收获后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生长期拔除病株与铲除发病中心,施用净肥以及清洗消毒农机具等,这些措施都可显著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
(4)加强栽培管理,如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子,改善栽培条件,调整播期,合理施肥等,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总方针,也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极其重要,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阻止传播,通过检疫措施预防危险性病害的传播,控制其蔓延和危害;二是做好预防,在病害发生之前采取积极措施,把病害消灭在未发生前或初发阶段。
对于单循环病害,主要在病菌侵入之前做好预防,对于多循环病害,重点预防再侵染的发生,防止病害流行。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兼治多种病害。
4.以一种病害为例,阐述所有的防治方法。
(15分)小麦白粉菌是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主要侵染小麦的叶片、茎等地上部位。
现以白粉菌为例,阐述所有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严格检疫制度,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病原物的人为传播;(2)农业防治:○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病害传播,压低初侵染接种体数量;○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如与非寄主植物轮作。
小麦白粉菌是专性活体寄生菌,轮作使病原物因缺乏寄主而迅速消亡,中断病害循环。
○3保持田园卫生,田园卫生措施包括清除收获后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生长期拔除病株与铲除发病中心,施用净肥以及清洗消毒农机具等,这些措施都可显著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
○4加强栽培管理,如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子,改善栽培条件,调整播期,合理施肥等,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