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 方法验证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26.64 KB
- 文档页数:19
硅酸盐岩石检测方法
硅酸盐岩石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矿物学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定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和结构,从而确定是否为硅酸盐岩石。
常用的方法有薄片镜检、X
射线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
2. 化学分析:通过测定岩石中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元素的相对比例,从而确定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类型。
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
析等。
3. 物理性质测定:通过测量岩石的密度、硬度、抗压强度、热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质,从而确定岩石的性质和类型。
常用的方法有比重测定、岩石强度试验、热膨胀系数测定等。
4. 放射性测量:硅酸盐岩石常含有一定的放射性元素,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放射性强度来确定其类型和成分。
常用的方法有伽马射线测量、辐射计测量等。
5.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包括稀土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等,从而确定岩石的形成环境、演化历史和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等。
总之,硅酸盐岩石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矿物学分析、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定、放射性测量和地球化学分析等多个方面。
不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岩石类型和研究目的。
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原理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成分是SiO2,Fe2O3,Al2O3,CaO和MgO分析方法:用称量法,分光光度计法,配位滴定法相结合综合分析SiO2的检测,首先将式样以无水碳酸钠烧结,用盐酸溶解,加固体氯化铵于沸水浴上加热蒸发,使硅酸凝聚。
滤出的沉淀用氢氟酸处理后,失去的质量为纯二氧化硅量。
可溶性SiO2在pH约 1.2时,钼酸铵与水中硅酸反应,生成柠檬黄色可溶的硅钼杂多酸络合物〔H4Si(Mo3O10)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黄色与二氧化硅的浓度成正比,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其吸光度与可溶性硅酸含量成正比即光的吸收定律A=abc(A:吸光度;a:吸光度系数;b:吸收池系数;c:溶液吸收度)加上滤液中比色法收回的二氧化硅量即为总二氧化硅量。
上述方法中得到处理后的滤液用于SiO2,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
用EDTA 分步滴定,当溶液中不止存在一种金属离子时通过控制滴定酸度是其中一种金属离子能与EDTA定量络合,而其他离子基本不能与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同时也不能与指示剂显色。
在PH为1.8––2.0,温度为60到70℃的溶液中,以磺基水杨酸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测出三氧化二铁的量。
于上述溶液中,调整PH值至3,在煮沸条件下用EDTA-铜和PA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测出三氧化二铁的量。
在PH 为13以上的强碱性溶液,以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用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测出氧化钙的量。
以氢氟酸-高氯酸分解或用硼酸里熔融-盐酸溶解式样的方法制备溶液,用锶盐消除硅、铝、钛等对镁的抑制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285.2nm处测定吸光度,即可测出氧化镁的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试剂:1:无水碳酸钠2:盐酸3:盐酸溶液(1+1)盐酸溶液(1+11)、盐酸溶液(1+10)、盐酸溶液(1+2)、盐酸溶液(3+97)4:硝酸5:氯化铵6:硫酸溶液(1+4)7:体积分数95%的乙醇8:氢氟酸9:硝酸根溶液(5g/L)10:焦硫酸钾11:氨水溶液(1+1)12:三乙醇胺溶液(1+2)13:高氯酸硼酸锂14:硫酸溶液(1+1)15.钼酸铵溶液(50g/L):将5克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过滤后储存于塑料瓶中。
辽河东部凸起山西-太原组泥页岩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孙莎莎;刘人和;吝文【摘要】以辽河盆地东部凸起下二叠统山西组-上石炭统太原组暗色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方法研究页岩稀土元素REE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泥页岩样品中∑REE、∑LREE、∑HREE都相对北美页岩(NASC)、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和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成分(uCC)富集.化学参数及REE配分曲线表明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程度的Eu负异常、弱Ce异常和极明显的Tm负异常,配分曲线平行表明各岩样物源基本一致.Ce异常值及Eu异常值表明研究区泥岩沉积时气候湿润,水体呈氧化还原过渡环境.(La/Yb)N比值与配分模式曲线表明样品整体沉积速率较慢,距物源区较远,沉积速率从下至上逐渐升高.据物源和构造背景图解,山西·太原组泥岩物源为沉积岩与玄武岩的混合成因,源岩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切割的岩浆岩.【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31【总页数】6页(P130-135)【关键词】辽河;东部凸起;山西-太原组;稀土元素【作者】孙莎莎;刘人和;吝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廊坊06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53;P595稀土元素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可以作为良好的地球化学指示剂在金属矿产、泥岩、煤、油页岩等沉积物中进行地质成因、物质来源、古湖泊、古气候、古构造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1—8]。
辽河盆地东部凸起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系的山西-太原组地层厚度大,但勘探程度较低。
前人对研究区的认识多从地震、地化、钻井和测井资料中分析得到[9—12],但从碎屑岩稀土元素特征角度研究文献并不多见。
论岩石矿物中硅酸盐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论岩石矿物中硅酸盐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硅酸盐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就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硅酸盐原理进行了相关探讨,认为对岩石矿物中硅酸盐的系统分析可以做到更好的定性定量,从而可以更好的效劳于工业开采,所以下文中笔者将主要对岩石矿物中硅酸盐的系统分析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微波消解法进行主要阐述与研究,根据微波作用原理阐释了微波消解作用的特点,并结合试验说明用微波消解法来分解硅酸盐试样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在生产控制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岩石矿物;硅酸盐;系统分析方法引言硅酸盐并不是某一种单纯的花和物,而是岩石矿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其代表的是一类化合物,指的就是硅(Si)、氧(O)与其他几种化学元素(主要包括Al、Fe、Mg、K以及Ca等元素)结合而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总称。
经勘测,硅酸盐在地壳中的分布是十分广泛的,它是地壳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物质,是构成多种岩石与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几乎存在土壤和岩石的地方就存在硅酸盐。
所以如果充分的对于硅酸盐的性能加以研究和利用,可以开发出大量的可用原料来效劳于我们的工业生产,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工业原料紧缺的现状,还有利于新型工业产品的研发。
据有关资料统计,硅酸盐的总体储量约占地壳质量的80%以上,是我们解决生产原料的一个理想选择。
从化学性质上看,硅酸盐种类较多且多数熔点较高,同时性质十分稳定,这些特征都有利于硅酸盐应用于工业生产当中,就目前来看,一局部硅酸盐的成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科研以及实际的生活之中,其开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由此可见,加强对于硅酸盐的性质的研究和化学分析,无论是对企业生产还是社会生活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岩石矿物中的硅酸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工作,以便为原料的开采和应用打下良好的根底,就目前学界对于硅酸盐的化学分析的研究成果来看,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也研发出看多种硅酸盐的消解方法和技术。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3.03.011淮南煤田刘庄矿区A组煤底板灰岩地热资源特征分析张 帅,李 静,张克松,高志强(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蚌埠,233000)摘 要:对淮南煤田刘庄矿区A组煤底板灰岩地热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建立了地热概念模型。
研究区煤层底板灰岩具有典型的热传导型层状热储特征,通过钻探与测井取得热储层顶底板温度,估算其地热资源储量为171.17×1016 J,折合标准煤58.48×106 t;抽水试验结果表明热储层富水性弱,涌水量小且热损失大致出水温度低。
提出进一步详查及煤热共采等建议。
关键词:地热资源;热储层;煤层底板灰岩;煤热共采中图分类号:P641.4+61;P3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3)03-0068-06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淮南、淮北两大煤田,其中淮南煤田煤层埋藏较深且开采利用时间较早,按可采煤层埋藏与开采条件分为A、B、C、D、E五组,A组煤是最下面的一个层组,各生产矿区随着采煤深度的增加,“热害”问题逐步突显,已对矿井生产及井下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至此,科研人员发现煤矿区不单单只有煤炭这一种资源,还有地热资源这一清洁能源未引起重视加以研究。
因此,安徽省地质工作者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以淮南煤田为研究对象,从2000年以后陆续开展了淮南煤田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以及煤、热共采技术研究。
由于研究区内的以往地质工作大多未涉及到A组煤底板灰岩富水性及地温分布规律和地温梯度特征,因此本研究以淮南煤田刘庄矿区A组煤底板灰岩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重点查明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为矿区煤热共采提供基础依据。
1 地质概况及地温场分布特征1.1 地质概况淮南煤田主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向西延伸至阜阳东部地区,地表水系发育,淮河水对煤田水文条件有直接影响。
方法验证报告检测项目:硅酸盐岩石中锂、铍、钪等44个元素量测定方法名称及编号: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GB/T 14506.30-2010二O二O年三月一、方法依据:根据GB/T 14506.30-2010电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硅酸盐岩石中锂、铍、钪等44个元素的含量。
二、方法原理样品用氢氟酸和硝酸在封闭溶样器中溶解,电热板上蒸发赶尽氢氟酸,再用硝酸密封溶解,稀释后用ICP-MS外标法直接测定。
三、仪器、试剂及标准物质3.1 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安捷伦7700感量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烘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2 试剂3.3 标准物质四、样品4.1 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HJ/T166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采样和保存,样品采集和保存应使用塑料或玻璃容器,采样量不少于500g,新鲜样品小于4℃时可保存180天。
4.2 样品的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置于风干盘中自然风干,适时压碎、翻动,检出砂砾、植物残体。
在研磨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压碎,过孔径2mm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匀,用四分法取两份,一份留样保存,一份用作样品细磨。
用于细磨的样品混匀,再用四分法分成四份,取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074mm筛,装袋待分析。
4.3 样品前处理称取约0.025g(精确到0.0001g)样品,置于50ml聚四氟乙烯(PTFE)消解罐中,加1ml氢氟酸,0.5ml硝酸,密封,将溶样器放入烘箱中,加热24h,温度控制在185℃。
冷却后取出内罐,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蒸至近干,再加入0.5ml硝酸蒸发尽干,重复操作此步骤一次。
加入5.0ml硝酸,再次密封,放入烘箱中,130℃3h。
冷却后取出消解罐,将溶液定量转移至塑料瓶中,用水稀释,定容至25ml,摇匀。
此溶液直接用ICP-MS测定。
4.4 实验室空白试样:随同样品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取自同一瓶,加入同等的量。
岩石元素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岩石元素分析是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岩石中元素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形成过程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利用现代仪器和分析技术,对一种未知岩石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成因及成分特征。
实验方法1. 石样的制备首先,将未知岩石样品进行切割和粉碎处理,得到符合分析要求的岩石粉末样品。
2.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岩石样品进行分析。
该仪器利用溶液样品通过X射线激发,产生的荧光进行元素分析。
在实验中,将样品放入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记录荧光光谱曲线,并根据荧光强度,采用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含量。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利用ICP-MS对岩石样品进行分析。
该仪器利用高能等离子体将样品中的元素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实验中,将样品溶解成溶液,然后利用ICP-MS分析仪器进行元素测定。
通过设置标准溶液并测量其相对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浓度。
实验结果经过XRF和ICP-MS分析,我们得到了未知岩石样品中主要元素的含量数据。
其中,XRF结果显示样品中Si、Al、Fe、Ca等元素的含量较高,与基性岩石成分相符;ICP-MS结果显示样品中Na、K、Mg、Ti、Mn等元素的含量也较高。
这些结果表明样品可能为一种含有较高含水量、属于基性岩石的样品。
具体元素含量如下表所示:元素XRF含量(%)ICP-MS含量(ppm)- -Si 50.2 4200Al 15.3 2800Fe 10.5 1800Ca 8.7 1500Na - 990K - 820Mg - 740Ti - 540Mn - 320结果分析通过XRF和ICP-MS分析,我们得到了未知岩石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含量数据。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岩石样品属于含有较高含水量、基性岩石。
其中,Si、Al、Fe和Ca等元素含量较高,表明样品中含有较多的硅酸盐矿物和铝镁矿物;而Na、K、Mg、Ti和Mn等元素含量也较高,进一步表明样品可能含有钠钾长石、黑云母、斜长石等成分。
GB_T1450630_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硅酸盐岩石是一类重要的地质岩石,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对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了解和研究硅酸盐岩石的化学成分,需要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的第30部分,即44个元素的量测定。
硅酸盐岩石的化学分析主要通过几种方法来进行,包括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
其中,光谱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测量岩石样品的光谱特征来推断其元素组成。
化学分析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定量分析样品中各个元素的含量。
仪器分析则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化学仪器来进行元素分析。
在硅酸盐岩石的化学分析中,通常会选择一些重要的元素来进行定量测定。
这些元素包括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其中主量元素是岩石中含量较高的元素,而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则是含量较低的元素。
主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氧气燃烧-红外吸收法、湿法化学分析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对于不同的元素,其测定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含量较高的元素,可以使用湿法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而对于含量较低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则需要使用更敏感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总结起来,硅酸盐岩石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
在进行化学分析时,通常选择一些重要的元素进行测定,其中包括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不同元素的测定方法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地了解和研究硅酸盐岩石的化学成分。
作业指导书硅酸盐岩石分析实验室作业文件文件编号:硅酸盐全分析第45页共37页第四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08年 1 月 5 日DZG93-08 一、烧失量1.方法提要:样品经1000℃灼烧后所失去和增加重量的代数和即为烧失量。
2.分析步骤:准确称取0.5g样品经105-110℃烘干的试样于已恒重的瓷坩埚中,将坩埚置于高温炉中,由低温开始,慢慢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灼烧一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半小时)称重。
并灼烧至恒重。
3.结果计算:烧失量%=(G1/G)×100G1:灼烧后重量,g;G :样品重量,g。
4.注意事项:一般矿石经灼烧后,失去的组份主要为二氧化碳,化合水及少量有机物及硫、氟、氯等。
此温度下黄铁矿失去硫而转化成氧化铁,部份硫可氧化成硫酸根,如有碳酸钙存在硫酸根和氧化钙化合成硫酸钙,此硫酸钙在高温下开始分解。
试样含有氧化亚铁和二氧化锰等物质,灼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含氧化亚铁高时则出现负值。
因此烧失量可以被看成是在高温下各种化学反应重量增加或减少的代数和。
灼烧时,挥发份的损失和温度及灼烧时间有密切关系。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灼烧时间。
温度不能超过1000℃,否则三氧化二铁会转化成四氧化三铁和氧气。
灼烧后的试样吸水性很强,称重必须迅速。
DZG93-08 二、吸附水的测定1.分析步骤:称取1-2g样品于已恒重的称样瓶中,半开瓶盖,放入105-110℃温度的烘箱中烘2小时,取出放置片刻,再移入干燥器里冷却30min称重,至恒重为止。
2.结果计算:H2O-%=[(A-B)/G]×100A:称量瓶及样品总重,g;B:烘干后的试样和称量总重,g;G:样品重量,g。
3.注意事项:一般岩石和矿石含水有两种,一为吸附水(非结晶水)用H2O-表示,一为化合水(结晶水)用H2O+表示。
小于110℃时所测定的水份可计算吸附水,大于110℃所测定的水份可计算为化合水。
吸附水份不是矿石中所固有的,它随着试样粉碎细度和大气温度不同而变化。
化学全分析指导书工程系化学教研室编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2013年3月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陶瓷原料中Si、Al、Fe、Ti、Ca、Mg、K、Na以及烧失量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分析的各项操作技术。
3、了解陶瓷原料中各组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二氧化硅的测定(动物胶重量法)P32、二氧化铝的测定(氟化钠取代EDTA络合滴定法)P43、三氧化二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P64、二氧化钛的测定(二胺替比林甲烷法)P75、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P96、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P107、灼烧减量的测定P12下面进行分述:SiO2的测定——动物胶重量法一、目的1.了解用动物胶重量法测定硅酸盐试样中SiO2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碱融熔分解试样的操作技术。
3.掌握非晶形沉淀的过滤、洗涤、燃烧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硅酸盐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其绝大多数硅酸盐是不溶于酸的,因此,试样通常需用碱熔融法分解。
试样可用NaOH熔融分解,经分解后,硅的化合物将化为易分解的硅酸钠,金属氧化物转为氢氧化物,熔融物以适当的热水和浓盐酸浸取,则金属氧化物转为氯化物,硅酸钠转化为硅酸。
大部分以水凝胶状的SiO2·xH2O析出,带有不定数的结晶水,这些结晶水需经高温燃烧才能除尽,有少部分硅酸仍以水溶胶状留在溶液之中。
硅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溶液中带有负电荷,而动物胶是一种富有氨基酸的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盐酸介质中吸附H+离子而带正电荷,根据胶体相互聚沉的原理,在浓盐酸介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动物胶,利用它的正电荷与硅酸的负电荷产生的胶聚作用,使硅酸沉淀完全。
硅酸沉淀即使经灼烧,还可带不挥发性杂质的铁、铝等化合物,所以,在精密的分析中,经灼烧的沉淀还需用氢氟酸和硫酸处理,使SiO2转化为SiF4挥发“逸出”,再经灼烧、称重,以两次称量之差得到纯SiO2的重量。
GB/T 14506.30-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0部分:44
个元素量测定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icate rocks―Part 30:Determination of 44 ele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0/11/10
【实施日期】2011/2/1
【修订日期】2010/11/10
【中国标准分类号】D53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8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14506.1
适用范围&文摘
GB/T 14506的本部分规定了硅酸盐岩石中44个元素量的封闭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硅酸盐岩石中锂、铍、钪、钛、钒、锰、钴、镍、铜、锌、镓、砷、铷、锶、钇、锆、铌、钼、镉、铟、铯、钡、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铪、钽、钨、铊、铅、铋、钍和铀等44个元素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土壤、沉积物样品中上述元素量的测定。
本部分不适用于三氧化二铝含量高于20%的样品中元素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见附录A。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8.14•【文号】环发[2013]92号•【施行日期】2013.08.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13]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多个地区接连出现以颗粒物(PM10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是科学、有效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为指导各地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环境保护部特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是定性或定量识别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系统的技术性工作。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涉及多种技术方法、模型选择、样品采集与分析、化学成分谱的科学构建、模拟运算以及解析结果评估与应用等,必须强化技术要求和科学规范。
各地应根据空气污染现状、工作基础和污染防治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可行性,科学选择适宜的来源解析技术方法;同时,也要按照标本兼治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长期性和专业性要求,加强针对性监测,注重数据积累,增强科学研究,加快人才培养,加强能力建设,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提升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颗粒物来源解析精度。
附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硅酸盐岩石快速分析法近年来,硅酸盐岩的快速分析方法已有很大进展。
由于这些方法都利用了近化分析化学的新成就,因此,方法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又由于避免烦琐的化学分离手续,除了能缩短分析时间外,同时也减少了引进误差的机会,相对地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使快速方法达到日臻完善的进步。
其中用来测定二氧化硅的有动物胶重量法,氟硅酸钾容量法或硅钼兰比色法;测定氧化铝的有EDTA容量法,酒石酸钾钠一氟化钾容量法;测定氧化钙一般用EDTA容量法(但所用指示剂不同);测定氧化镁用EDTA容量法或8羟喹啉容量法。
我所分析组为了制定一种设备简单,效率又高的硅酸盐岩石分析方法,对上述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取长补短,作了部分改进。
下面介绍改进后的分析方法。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1. 方法提要试样经NaOH熔融分解,硅的化合物转化为易于分解的的硅酸钠,而金属氧化物则转化为氢氧化物。
熔融物以适量热水及浓盐酸浸取,金属氢氧化物即转化为热氯化物,硅酸钠转化为硅酸,部分仍以水溶胶状留在溶液中。
然后,在浓盐酸溶液中加入动物胶,促使硅酸凝聚、沉淀:此后过滤、灼烧,即得二氧化硅。
按照胶体相互聚沉的原理,当用动物胶凝聚可溶性二氧化硅时,试液的酸度、凝聚时的温度、动物胶的浓度都会影响动物胶对硅酸的凝聚作用。
因此,凝聚二氧化硅溶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 试液中浓盐酸的量应维持在30%以上(体积百分比)。
② 加动物胶时试液温度控制在60-70o C,温度高于80时,动物胶的凝聚作用会大降低。
③ 动物胶加入的数量过多或不足,不仅对二氧化硅水溶胶会失去凝聚作用,甚至反而会保护水溶胶。
2. 所需试剂① 氢氧化钠A.R(固体粒状)② 盐酸 A.R(比重1.19g)③ 1%动物胶水溶液:取1克动物胶溶于100毫升热水中(随配随用)④ 5:95的盐酸洗液3.分析手续精确称取研细并在105-110o C下干燥过的试样0.5-1.0克于银钳埚中,慢慢加入5克NaoH,在低温炉或酒精灯上以小火加热,使NaOH溶化,然后逐渐升温至600-650o C进行熔融,保持10-15分钟(附注①)。
方法验证报告检测项目:硅酸盐岩石中锂、铍、钪等44个元素量测定方法名称及编号: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GB/T 14506.30-2010二O二O年三月一、方法依据:根据GB/T 14506.30-2010电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硅酸盐岩石中锂、铍、钪等44个元素的含量。
二、方法原理样品用氢氟酸和硝酸在封闭溶样器中溶解,电热板上蒸发赶尽氢氟酸,再用硝酸密封溶解,稀释后用ICP-MS外标法直接测定。
三、仪器、试剂及标准物质3.1 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安捷伦7700感量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烘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2 试剂3.3 标准物质四、样品4.1 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HJ/T166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采样和保存,样品采集和保存应使用塑料或玻璃容器,采样量不少于500g,新鲜样品小于4℃时可保存180天。
4.2 样品的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置于风干盘中自然风干,适时压碎、翻动,检出砂砾、植物残体。
在研磨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压碎,过孔径2mm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匀,用四分法取两份,一份留样保存,一份用作样品细磨。
用于细磨的样品混匀,再用四分法分成四份,取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074mm筛,装袋待分析。
4.3 样品前处理称取约0.025g(精确到0.0001g)样品,置于50ml聚四氟乙烯(PTFE)消解罐中,加1ml氢氟酸,0.5ml硝酸,密封,将溶样器放入烘箱中,加热24h,温度控制在185℃。
冷却后取出内罐,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蒸至近干,再加入0.5ml硝酸蒸发尽干,重复操作此步骤一次。
加入5.0ml硝酸,再次密封,放入烘箱中,130℃3h。
冷却后取出消解罐,将溶液定量转移至塑料瓶中,用水稀释,定容至25ml,摇匀。
此溶液直接用ICP-MS测定。
4.4 实验室空白试样:随同样品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取自同一瓶,加入同等的量。
4.5 结果计算与表示计算固体样品中待测物的量:m Vcw0⋅-=)ρ(ρ)(式中:W C—样品中待测元素的量,μg/g;ρ—试样中元素的质量浓度,μg/L;ρ0 —空白试样中元素的质量浓度,μg/L;V—消解后试样的定容体积,ml;m—被称取样品的质量,g;五、校准曲线5.1 锂、铍、钒、锰、钴、镍、铜、锌、镓、砷、锶、镉、钡、铊、铅、铋标准曲线取 5.00ml 100mg/L 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GSB 04-1767-2004(196046-1))于100ml容量瓶,以1%硝酸定容,得5.00mg/L 标准中间液。
取5ml 5.0mg/L的标准中间液浓度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定容,配制标准使用液浓度为500μg/L,取10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05、0.10、0.50、1.00、2.00、4.00、5.00、10.0、20.0ml的500μg/L 标准使用液,以1%硝酸定容。
得浓度为0.00、0.50、1.00、5.00、10.0、20.0、40.0、50.0、100.0、200.0μg/L的标准系列直接上机测定。
测得的线性结果见表3。
5.2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Th标准曲线取5.00ml 100mg/L 17种元素标准溶液(N2-MEB 674903)于100ml容量瓶,以1%硝酸定容,得5.00mg/L 标准中间液。
取5ml 5.0mg/L的标准中间液浓度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定容,配制标准使用液浓度为500μg/L,取8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05、0.10、0.50、1.00、2.00、4.00、5.00ml的500μg/L 标准使用液,以1%硝酸定容。
得浓度为0.00、0.50、1.00、5.00、10.0、20.0、40.0、50.0μg/L的标准系列直接上机测定。
测得的线性结果见表4。
5.3钼、铌、钛、钨、锆标准曲线取5.00ml 100mg/L 9种元素标准溶液(N2-MEB667241)于100ml 容量瓶,以1%硝酸定容,得5.00mg/L 标准中间液。
取5ml 5.0mg/L 的标准中间液浓度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定容,配制标准使用液浓度为500μg/L,取8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05、0.10、0.50、1.00、2.00、4.00、5.00ml的500μg/L 标准使用液,以1%硝酸定容。
得浓度为0.00、0.50、1.00、5.00、10.0、20.0、40.0、50.0μg/L的标准系列。
测得的线性结果见表5。
5.4铪标准曲线取5.00ml 100mg/L 10种元素标准溶液(N2-MEB 667237)于100ml容量瓶,以1%硝酸定容,得5.00mg/L 标准中间液。
取5ml 5.0mg/L的标准中间液浓度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定容,配制标准使用液浓度为500μg/L,取8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05、0.10、0.50、1.00、2.00、4.00、5.00ml的500μg/L 标准使用液,以1%硝酸定容。
得浓度为0.00、0.50、1.00、5.00、10.0、20.0、40.0、50.0μg/L的标准系列。
测得的线性结果见表6。
5.5 铷(Rb)、铟(In)、铯(Cs)、钽(Ta)标准曲线分别取 5.00ml 100mg/L 铷标准溶液(GNM-SRB-002-2013(20D4529))、5.00ml 100mg/L 铟标准溶液(GNM-SIN-002-2013(20D3694))、5.00ml 100mg/L 铯标准溶液(GNM-SCS-011-2013(20D2518))、5.00ml 100mg/L 钽标准溶液(GNM-STA-002-2013(20D4560))于100ml容量瓶,以1%硝酸定容,得5.00mg/L 混合标准中间液。
取10ml 5.0mg/L的标准中间液浓度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定容,配制标准使用液浓度为500μg/L,取10个50ml 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05、0.10、0.50、1.00、2.00、4.00、5.00、10.0、20.0ml的500μg/L 标准使用液,以1%硝酸定容。
得浓度为0.00、0.50、1.00、5.00、10.0、20.0、40.0、50.0、100.0、200.0μg/L的标准系列直接上机测定,测得的线性结果见表7。
5.6 铀标准曲线取5.00ml 100mg/L 铀元素标准溶液(GBW(E)08173-080187)于100ml容量瓶,以1%硝酸定容,得5.00mg/L 标准中间液。
取10.0ml 5.0mg/L的标准中间液浓度于100ml容量瓶中,用1%硝酸溶液定容,配制标准使用液浓度为500μg/L,取10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01、0.05、0.10、0.20、0.50、1.00、2.00、4.00、5.00ml的500μg/L 标准使用液,以1%硝酸定容。
得浓度为0.00、0.10、0.50、1.00、2.00、5.00、10.0、20.0、40.0、50.0μg/L的标准系列。
测得的线性结果见表8。
六、方法特性指标验证6.1 锂、铍、钒、锰、钴、镍、铜、锌、镓、砷、锶、镉、钡、铊、铅、铋特性指标验证6.1.1 检出限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0g各7份,分别置于21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9。
MDL=3.143×SD测定下限=4×MDL6.1.2准确度测定称取编号为GSS-31、GSS-24的质控样约0.0250g置于12个50ml 消解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0-1、表10-2。
6.1.3精密度度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12个50ml消解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1。
6.2 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Th特性指标验证6.2.1检出限的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14个50ml消解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2。
MDL=3.143×SD测定下限=4×MDL6.2.2准确度测定6.2.2.1称取编号为GSS-31、GSS-24的质控样约0.0250g置于12个50ml消解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3-1、表13-2。
6.2.2.2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6个50ml消解罐中,分别加入0.50ml25.0μg/L的17种元素标准混合液,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3-3。
6.2.3精密度度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14个50ml消解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4。
6.3钼、铌、钛、钨、锆特性指标验证6.3.1检出限的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7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称取7个石英砂作为空白加入标液0.50ml25.0μg/L9种元素混合标液置于聚四氟乙烯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检出限结果见表15。
MDL=3.143×SD测定下限=4×MDL6.3.2准确度测定6.3.2.1、称取石英砂各0.025g置于12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中,其中六个加入0.50ml25.0μg/L9种元素混合标液,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6-1。
6.3.2.2、称取编号为GSS-24的质控样约0.0250g置于6个50ml 消解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6-2。
6.3.3精密度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12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7。
6.4铪特性指标验证6.4.1检出限的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7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8。
MDL=3.143×SD测定下限=4×MDL6.4.2准确度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6个50ml消解罐中,分别加入0.50ml20.0μg/LHf标准溶液,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19。
6.4.3精密度度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12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20。
6.5 铷、铟、铯、钽特性指标验证6.5.1检出限的测定称取土壤样品约0.025g置于7个50ml聚四氟乙烯罐中,按步骤4.3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见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