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726.00 KB
- 文档页数:19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方法技巧
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简便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计算,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首先,要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
这些定律是简便计算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合理地拆分、组合数字,简化计算过程。
其次,利用凑整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某些数字进行凑整,使得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例如,在计算234 + 36 + 66 时,可以将36 和66 相加凑整为100,然后再与234 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第三,利用分与合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某些数字进行拆分或组合,使得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例如,在计算125 × 88 时,可以将88 拆分为80 + 8,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第四,利用转化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某些数字或问题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使得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例如,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可以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
最后,要养成验算的习惯。
验算可以帮助学生们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在验算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确保最终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计算。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应该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乘除法篇一、乘法:1.含有25和125的因数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可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因为25×4=100.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例如②:25×32,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例如③:72×125,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重点例题:125×32×25=(125×8)×(4×25)2.含有5或15、35、45等的因数算式:例如:35×16.我们可以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
如果是56×132—56×32,同样提出56,算式变成56×(132-32)。
注意:56×99+56应该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或者56×101-56=56×(101-1)。
另外,可以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36×(58+41+1)。
4.乘法分配律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可以先将102拆分成100+2,算式变成(100+2)×47.然后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我们将99变成100-1,算式变成(100-1)×69.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125÷8,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125×8)=÷1000.2.例如:630÷18,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6300÷63÷5.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246+158+254.我们发现254和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因此交换158和246的位置,变成254+246+158.同样地,对于365+458+242这个算式,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将后两个加数相加成整百数,变成365+(458+242)。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一、加法简便运算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 b + a)。
-例如:(25 + 36 = 36 + 25)。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a+(b + c))。
-例如:((25 + 36)+64 = 25+(36 + 64))。
二、减法简便运算1.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b + c))。
-例如:(100 - 25 - 35 = 100-(25 + 35))。
三、乘法简便运算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 b×a)。
-例如:(25×4 = 4×25)。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
-例如:((25×4)×3 = 25×(4×3))。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a×c + b×c)。
-例如:((25 + 4)×4 = 25×4 + 4×4)。
四、除法简便运算1.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
-例如:(100÷25÷4 = 100÷(25×4))。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0的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数学的几种简便运算:一、“凑整”先算,就是将能够凑成整数的先凑起来算,这种方式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了,也就是凑十法的拓展。
下面我们来看到例题:计算:28+54+4628+54+46=28+(54+46)=28+100=128这样想:因为54+4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练习题:(1)63+18+19 (2)28+28+28 (3)43+38+57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这个在后面就叫交换律。
现在只要让孩子理解可以互换就好。
这个学校老师也是应该有讲的,而且在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也是比较广泛。
计算:85-17+1885-17+18=85+(18-17)=85+1=86这样想:把+18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7的前面.然后先算18-17=1.练习题:(1)45+18-19 (2)55+29-28 (3)67+12-13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这种在奥数的运用比较广,这样在计算的时候会节省很多时间。
由于中间有除法,人教版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第二种的一半,家长需要费心下。
其他版本的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套用。
这种方法推广到100,到1000一样可行,即对后面的三年级起同样受用。
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和=中间数X 个数1+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练习题:(1)1+3+5 (2)2+4+6(3)3+6+9 (4)4+8+12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和=(首数+末数)X 总数的一半1+2+3+4+5+6=(1+6)×3=7×3=21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计算:2+4+6+8四、拆数法如:101×9可以把101拆成100+1,所以得到:101×9=(100+1)×9=100×9+1×9=900+9=909五、25×4 特殊数法25×4=100,125×4=500 ,125×8=1000……75=25×3,125=25×5……12=4×3,16=4×4……。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例如:a×b×c=a×c×ba÷b÷c=a÷c÷ba×b÷c=a÷c×ba÷b×c=a×c÷b)例如:(一)加括号法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
1.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例:8×(12.5+125)=8×12.5+8×125=100+1000=1100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9×8+9×2=9×(8+2)=9×10=90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99=8×(100-1)=8×100-8×1=800-8=792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10000-1)+(1000-1)+(100-1)+(10-1)=(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四年级简便运算汇总:第一类:加法(思考:如何凑整。
)方法:利用加法的交换和加法的结合律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129+235+171+165 17+145+23+35 999+99+9+3第二类:减法(思考:如何凑整。
)方法1: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的延伸。
258-42-58 545-167-145 478-47-178方法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方法3: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那两个数。
344- (144+37) 236-(177+36) 432-(135+47)第三类:乘法之特殊数字(思考:特殊数字2和5、4和25、8和125,因为它们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方法:使用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特殊数字结合在一起8×(125×13)(250×125)×(4×8) 25×4×88×12542×125×8×5 72×125 125×64×25第四类:乘法之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思考:哪一个乘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方法:将这个乘数变形为整十、整百、整千加几或减几后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76×103 99×9 99×78第五类:乘法之乘法分配律(思考:几个几加减几个几)方法:将算式变形为几个几加减几个几后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5×37+37×55 28×21+28×79 17×23- 23×738×46+64×38 99×32+32 46+46×59167×2+167×3+167×5 39×8+6×39- 39×4 99×22+33×34第六类:除法(思考:除以谁更方便)方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两个数的积。
简便方法是指用较短、快速、简单的方式进行计算,避免繁琐的步骤,提高计算的效率。
在四年级数学中,有许多简便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解决乘法口诀等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
一、加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预先拆分:当计算两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47+28,可以先将28拆分为20+8,然后进行计算:47+20+8=67+8=752.向前进位:当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大于等于10时,可以向前进位。
例如,计算38+25,可以将25的个位数5向前进位到十位数,然后进行计算:38+20+5=58+5=633.竖式加法优化:竖式加法可以通过调整加法顺序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96+23,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进行计算:23+96=1194.利用倍数关系:当计算的两个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利用倍数关系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28+42,可以将42拆分为40+2,然后进行计算:28+40+2=28+40=68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零头凑整:当计算两个数相减时,可以先将其中一个数的个位数凑整到十位数,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85-37,可以将37的个位数7凑整到十位数,然后进行计算:85-30-7=55-7=482.借位运算: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可以向前借位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94-67,可以将94的个位数4向前借位到十位数,然后进行计算:94-60-7=34-7=273.借位加法:当减法计算中出现被减数、减数相同的情况时,可以将减号换成加号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87-87,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87+13=100。
三、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利用交换律,我们可以将乘法顺序调换,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48×5,可以将48×5调换为5×48进行计算,即240。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特别是重要的乘法运算,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掌握和掌握乘法运算的几种简单运算方法:一、对称运算法1、分解乘数:将乘数分解成小的数相乘,有利于学生正确计算,例如:12×8=(10+2)(8+0)=100+16=1162、乘数翻倍法:学习者可以减少算法的计算量,较少的运算量可轻松完成,例如:6×8=6×4×2=243、乘数分解:分解乘数分别乘半,有利于学生减少算法的计算量,例如:12×8=6×16=96二、用图形运算法1、用积形表示乘法:通过绘制乘法积形,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从而更好地完成乘法的计算,例如:6×8=6个8,用积形表示就是:(图片)2、用动线表示乘法:可以画动线图,表示乘法的积,更好地学习乘法的概念,有利于完成乘法的计算,例如:6×8=6个8,用动线表示就是:(图片)三、合并结果法1、预先计算:如果乘数中有小数,可以将乘数先进行计算,然后合并结果,以减少计算量,例如:2.6×8=2.3×8+0.3×8=18.42、用近似数计算:使用近似数进行计算,以减少算法的计算量,例如:4.6×9=4.5×9+0.1×9=40.5四、比例内积法1、利用比例:根据比例进行计算,使用比例内积法,可以减少算法的计算量,例如:2:7=2:2+0.7,则2:7×8=2:2×8+0.7×8=16+5.6=21.6。
2、利用因子:利用因子进行计算,因子可以使乘法计算更加简单,减少算法的计算量,例如:a×b×c=a×b+c,则4×6×8=4×6+8=48+8=56。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乘法运算的几种简便的运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习数学,熟练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胜利!。
一、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二、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97+89+11 (2)85+15+41+59 (3)168+250+32三、加减法的运算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简便运算: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a-b-c=a-c-b例:198-75-98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例:(1)369-45-155 (2)896-580-120 (3)344-(144+37)性质③: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同时加上一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另外两个数的差。
字母表示:a-b+c=a-(b-c)例:571-128+28四、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1)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2)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956-197-56 (3)85-17+15-33(4)89+997 (5)103-60 (6)876-580+220一、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数学运算定律是指数学中常用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逐步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
下面是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一、加法的运算定律:1.交换律:a+b=b+a,即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两个数的顺序无关。
2.结合律:(a+b)+c=a+(b+c),即三个数相加,先加哪两个数结果都一样。
3.加法的零元素:a+0=a,任何数与零相加等于这个数本身。
二、减法的运算定律:1.减法的定义:a-b=c,即c+b=a。
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加减法可以相互转化。
3.减法的零元素:a-0=a,任何数减去零等于这个数本身。
三、乘法的运算定律:1.交换律:a×b=b×a,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两个数的顺序无关。
2.结合律:(a×b)×c=a×(b×c),即三个数相乘,先乘哪两个数结果都一样。
3.乘法的零元素:a×0=0,任何数与零相乘等于零。
4.乘法的一元素:a×1=a,任何数与一相乘等于这个数本身。
四、除法的运算定律:1.除法的定义:a÷b=c,即c×b=a。
2.除法与乘法的关系:a÷b=a×(1/b),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3.除法的零元素:0÷a=0,零除以任何非零数等于零。
4.除法与零的关系:a÷0无定义,任何数除以零是无意义的。
以上就是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
在运算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进行计算。
下面是几个简便计算的方法:1.复数的交换计算法:在加法和乘法中,两个复数相加或相乘时,可以先交换两个复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的步骤。
2.零的运算特点:在加法和乘法中,任何数与零相加等于这个数本身,任何数乘以零等于零。
因此,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与零相关的运算,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结果。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_公式总结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简便计算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我们要注意: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加号要变减号【例如:56– (40+12)去掉括号就变成56–40-12】、减号要变成加号【例如:56– (40-12)去掉括号就变成56– 40+12】。
我们必须要知道以下这些常用的简便运算方法。
加法:(1) A + B = B + A 加法交换律 (2)(A + B )+ C = A +(B + C )加法结合律 减法:(1) A -B -C = A -(B + C )(2)A -B+ C = A -(B-C )★例1:运用加法中的凑整,计算(1)98 + 37 [分析与解答]:98接近100,98 + 37可以看成100 + 37,多加了2,所以最后还要减去2。
(2)9999 + 999+ 99 + 9 (2006年第二届“希望杯”数学大赛试题)训练快餐:① 68 + 103 ②109 + 98 + 8★例2:运用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计算 34 + 45 +66[分析与解答]:观察这些数,34和66可以凑成100,所以把他们先加34+66+45=100+45=145。
训练快餐:① 27 + 29 + 21② 83 + 19 + 17 329 + 67 + 233 + 271④345 + 27 + 655 + 373★例3:运用减法中的凑整,计算 (1)400-99[分析与解答]:把99看作100,多减了1,所以得数要加1,即原式=400-100+1=301。
(2)323-98 训练快餐:①562-205 ②534-109★例4:运用减法的性质,计算(1)184-(89 + 84)(2)44 +(146 –89)[分析与解答]:(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减去这两个数,所以=184-89-84=184-84-89 =100-89=11。
(2)44和146可以凑整,由于括号前是加号,所以原式=44+146-89=190-89=101。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中,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运算定律涉及到数学运算中的规律和性质,而简便计算则是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来简化计算的过程。
下面是对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分类总结复习。
一、加法运算定律1.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c,有(a+b)+c=a+(b+c)。
2.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b,有a+b=b+a。
3.元素0:对于任意数a,有a+0=a。
4.逆元素:对于任意数a,有a+(-a)=0。
二、减法运算定律1.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c,有(a-b)-c=a-(b+c)。
2.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b,有a-b≠b-a。
3.元素0:对于任意数a,有a-0=a。
4.逆元素:对于任意数a,有a-(-a)=0。
三、乘法运算定律1.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c,有(a*b)*c=a*(b*c)。
2.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b,有a*b=b*a。
3.元素1:对于任意数a,有a*1=a。
4.元素0:对于任意数a,有a*0=0。
5.逆元素:对于任意非零数a,有a*(1/a)=1四、除法运算定律1.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c,有(a/b)/c=a/(b/c)。
2.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b,有a/b≠b/a。
3.元素1:对于任意数a,有a/1=a。
4.元素0:对于任意非零数a,有a/0=∞。
5.逆元素:对于任意非零数a,有a*(1/a)=1五、简便计算方法1.同余求和法:将一个较长的加法式化简为多个同余式,便于计算。
2. 消去法:简化乘法表达式,如ab+ac=a(b+c)。
3.倍数简化法:将一个乘法式中的一些因数换成较为便利的倍数。
4.四舍五入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保留特定位数的有效数字,并根据需要进行四舍五入。
5.近似数计算法:在进行复杂的计算时,可以将数值进行近似,简化计算过程。
综上所述,对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进行分类总结复习,可以对这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