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找规律一
- 格式:pptx
- 大小:341.24 KB
- 文档页数:9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含答案)人教新课标一、填一填。
1.第5个图形中有()第()个图形中有100 2.看图找规律,填一填。
①2=1×2②2+4=()×()③2+4+6=()×() ④2+4+6+8=()×()根据上面的规律写一写。
2+4+6+8+10=()×()=()2+4+6+8+10+12+14+16=()×()=()3.乐乐、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5人相互打电话,如果每两人之间都要打一次电话,那么一共要打()次电话。
二、计算题。
1+3+5+7+9+11+13116+132+164+1128+12561+2+3+4+5+6+7+8+9+8+7+6+5+4+3+2+1三、小美、小华、淘淘、小薇和小阳5人进行围棋比赛,每两人都要下一盘。
小美已经下了1盘,小华下了3盘,淘淘下了2盘,小薇下了4盘,小阳一共下了几盘?分别是和谁下的?四、将一张正三角形的纸按下图形状折叠,展开后沿折痕剪开,就得到了4个正三角形,这是第一次操作;然后拿出其中的一个正三角形,同样剪成4个正三角形,这是第二次操作;再拿出其中的一个正三角形,同样剪成4个正三角形,这是第三次操作……1.根据操作的情况完成表格。
2.如果这个操作可以一直继续下去,那么第n次操作后,一共有多少个正三角形?第几次操作后,可以剪出40个正三角形?五、观察与思考。
1.运用图形割补、等积变换的思想,观察下面两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请用算式写出来。
发现1:82-22=(8+2)×(8-2)=______发现2: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含答案)人教新课标一、填一填。
1.第5个图形中有()第()个图形中有100 2.看图找规律,填一填。
①2=1×2②2+4=()×()③2+4+6=()×() ④2+4+6+8=()×()根据上面的规律写一写。
例2 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1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则第100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多少张?练习:1、贝贝和甜甜用小木棒搭三角形,下面是贝贝搭出的三角形。
由上图可看出,每多摆1个三角形就要增加()根小棒,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要()根小棒,甜甜有91根小棒,可搭出()个三角形。
2、用小棒搭正方形:由上图可看出,每多搭一个正方形,就要增加()根小棒,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小棒,用76根小棒可搭出()个这样的正方形。
3、摆放易拉罐,如图:(1)、摆两层一共有:1+2=3个,摆三层一共有:1+2+3=6个,摆四层一共有:()个。
摆五层一共有()个,摆六层一共有()个。
(2)、用n表示摆的层数规律是()4、找出规律:(1)搭10层一共需要()个三角形。
(2)搭n层一共需要()个三角形。
(3)搭()层一共需要49个三角形。
5、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从上图中可看出,每多摆一张桌子可多坐()人,这样摆10张桌子可坐()人。
摆n张桌子可坐()人,有70人用餐需要这样摆()张桌子。
6、(1)摆10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2)有38人用餐,需要多少张桌子?7、按规律填空:8、9、如图:用“十”分割法分割正方形。
(1)看图找规律:(2)如果分成481个小正方形,计算用“十字法”分割了几次?10、(1)观察规律完成表中空格:(2)摆77个这样的八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3)用2010根小棒可摆几个这样的八边形?11、按规律填空:12、按规律填空:(1)像这样,用5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像这样,用m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3)像这样,用()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82厘米。
13、如图所示,观察小圆圈的摆放规律,第一个图中有5个小圆圈,第二个图中有8个小圆圈,第100个图中有()个小圆圈。
14、找规律,下列图中有大小相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则第4幅图中有()个菱形,第n 幅图中有()个菱形。
数学智力冲浪题1、我的前面有7人,我的后面有3人,这支队伍一共有()人。
2、从前面数笑笑排第4,从后面数笑笑排第8,这支队伍一共有()人。
3、想一想,画一画。
4、看图找规律,接在后面画一组。
(1)●●●●●●()(2)○○○○○○○○○○○○()(3)△△△△△△△△△△△△()(4)●○●●○●●●○()5、妈妈吧20个草莓放在4个碗里。
小明吃掉了两个碗里的草莓,他最多吃了()个,最少吃了()个。
6、写出6道得数等于4的算式。
7、同学们排队,每两个男同学中间站一名女同学。
男同学有8名,一共站了()个同学。
8、欢欢比笑笑大3岁。
艳艳比欢欢小1岁。
艳艳比笑笑大2岁。
根据这三句话,你猜一猜,()的年龄最大,()的年龄最小。
9、画一画,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8时3时半12时6时10、★+○+○=9 ○+○+○+★=10 ★=( ) ○= ( )11、△+○=9 △+△=2 △=()○= ( )12、◎-△=5 8-◎=2 ◎=( ) △=()13、( )+( ) = 5+5= ( )+( )=( )+( )14、爷爷要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每锯一次要用1分钟,爷爷把木头锯完,一共要用()分钟。
15、在○里填数,使每一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0。
16、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
17、A+A+A=12 A+B=9 A=()B=()A+B=17 A-B=9 A=()B=()18、把0、1、2、3、4、5这六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19、7个人排成一排,从前面数起,小明排第5,从后面数起,小明排第()。
20、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
(1)○=3△=1 ○+△= ( ) ○+△+△= ( )(2)☆+☆= 4 ☆+□=2☆= ( ) □= ()。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根据规律接着画:
(1)○△○△○△○△、;
(2)□□○□□○□□○、、;
(3)★■■★■■★■■、■;
(4)○△□○△□○△□、、;
2、看图找规律,根据前3幅图的规律,横线上应怎样画?
(1)●●●●●●;
(2)◎◎◎◎◎◎◎◎◎◎◎◎、;
▲▲▲▲▲
(3)▲▲▲▲▲▲▲、;
(4)●○○○○●○○○○●○。
3、根据图中的规律,判断“?”处应从右面方框中选择哪个图形补上,并在相应的图形下面话“√”。
4、解决问题
(1)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小动物们来比赛跑步,跑在小猴前面的有3只,跑在小猴后面的有5只,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只。
算式:
答: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只。
(2)一队小鸡叫喳喳,队里混只唐老鸭,顺着数数它第五,倒着数数它第四,请你帮忙算一算,一共有()只小动物。
算式:
答:一共有()只小动物。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根据规律接着画:
2、根据规律把后面的图形补充完整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仔细观察前面两幅图,看第三组的空白处应该画什么/
2.仔细观察图形,第四幅图应该画什么/
3.仔细观察前几幅图的变化规律,把第(6)第(7)幅图中缺少的部分画出来。
4.圈出合适的图形。
第1篇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在幼儿园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智力测试。
这些题目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相信你们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一、谜语猜猜乐1. 小孩不用刀,能切能分,能磨能削,不用换刀头。
(答案:剪刀)2. 身穿绿衣裳,头戴红帽帽,没有手和脚,走路慢慢跑。
(答案:蜗牛)3. 一物生来头上红,白天黑夜忙不停,只闻其声不见影,请你猜猜它是什么?(答案:蚊子)4. 一只小船水中游,白天黑夜不停留,不用摇桨不用桨,请你猜猜它是什么?(答案:月亮)5. 身穿黑白衣,头戴绿帽帽,不用脚走路,不用手爬山,请你猜猜它是什么?(答案:蜘蛛)二、数字智力题1. 1+2+3+...+100的和是多少?(答案:5050)2. 一个数加上4,再乘以2,再减去8,最后除以2,结果是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5)3. 有5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小红吃了3个,还剩几个苹果?(答案:0)4. 1+2+3+...+100的和与1+2+3+...+99的和相差多少?(答案:100)5. 一个数乘以3等于7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24)三、图形智力题1. 下列哪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A. 正方形B. 矩形C. 三角形D. 圆形答案:C2. 在下列图形中,哪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A. 圆形B. 三角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答案:A3. 下列哪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A. 正方形B. 矩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答案:C4. 在下列图形中,哪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A. 圆形B. 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长方形答案:B5. 下列哪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A. 正方形B. 矩形C. 等腰梯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C四、故事智力题1. 小明去动物园,看到了老虎、狮子、长颈鹿和熊猫。
请问,他至少看到了几种动物?(答案:4种)2. 小红有3个苹果,小蓝有4个苹果,小明有2个苹果。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画图专项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根据规律接着画:(1)○△○△○△○△()、();(2)□□○□□○□□○()、()、();(3)★■■★■■★■■()、()■;(4)○△□○△□○△□()、()、();2、看图找规律,根据前3幅图的规律,横线上应怎样画?(1)●●●●●●;(2)◎◎◎◎◎◎◎◎◎◎◎◎、;(3)▲▲▲▲▲▲▲▲▲▲▲▲、;(4)●○○○○●○○○○●○。
3、根据图中的规律,判断“?”处应从右面方框中选择哪个图形补上,并在相应的图形下面话“√”。
(1)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小动物们来比赛跑步,跑在小猴前面的有3只,跑在小猴后面的有5只,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 )只。
算式:答: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 )只。
(2)一队小鸡叫喳喳,队里混只唐老鸭,顺着数数它第五,倒着数数它第四,请你帮忙算一算,一共有( )只小动物。
算式:答:一共有( )只小动物。
一年级数学上册选择题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比9大5的数是( )A、4B、14C、152、与12-3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 12+3B、13-2C、2+73、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A、8B、17C、714、1个十,3个一组成的数是( )A、13B、31C、45、14 里面有( )A、1个十和4个一B、1个一和4个十C、14个十6、最大的一位数是( )A、10B、9C、17、11比6多几?正确的列式是( )A、6+5=11B、 11-6=5C、11-5=68、和16相邻的数是( )A、16、17B、15、16C、15、179、比12大,比16小的数是( )A、12、13、14B、13、14、15C、14、15、1610、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A、13B、14C、411、黑兔子有6只,白兔子有7只。
一共有( )只兔子。
A、6+7B、7-6C、13-6D、13-712、被减数是12,减数是8,差是( )A、20B、 4C、 613、减数和被减数都是8,差是( )A、16B、4C、014、汽车上原来有17人,到站后下车了9人,又上车了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算式是( )A、17-9-5B、17-9+5C、 17+9+515、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 )A、13B、15C、1716、20里面有( )个十。
7 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第1篇前言智商(IQ)测试是评估儿童认知能力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
以下是一套适合儿童智商测试的题目,分为几个部分,涵盖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空间感知、语言理解等多个方面。
请注意,这些题目仅供参考,实际测试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一部分:逻辑推理1. 动物分类:请将以下动物分别归类到它们所属的类别中:- 马鹿、猫、猴子、老虎、金鱼、鸽子、蝴蝶、乌鸦。
2. 物品匹配:在下列物品中,哪个与其他三个不同?- 钥匙、手表、书、电脑。
3. 物品顺序:请按照以下顺序排列下列物品:- 鸟蛋、小鸟、小鸟蛋。
4. 找规律:在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不符合规律?- 1、4、9、16、25。
5. 物品用途:下列物品中,哪个不能用来刷牙?- 牙刷、铅笔、肥皂、牙线。
第二部分:数学能力1. 数字比较: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并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5、32、58、27、50。
2. 加减法: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7 + 8 = ?- 36 - 15 = ?3. 乘除法: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4 × 6 = ?- 48 ÷ 8 = ?4. 数字连线:将相同的数字用线连接起来:- 1——1、2——2、3——3。
5. 找规律:在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不符合规律?- 2、4、6、8、10、12、14。
第三部分:空间感知1. 拼图:将下列拼图按照正确的顺序拼起来:- 拼图块有6块,形状分别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
2. 图形分类:请将以下图形分别归类到它们所属的类别中:-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五边形。
3. 图形旋转:请将下列图形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4. 图形匹配:在下列图形中,哪个与其他三个不同?-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5. 图形翻转:请将下列图形进行水平翻转:-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第四部分:语言理解1. 找反义词:请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 小——?- 高——?- 低——?2. 句子理解: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我今天很______,因为妈妈给我买了新玩具。
2024年6月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考试一级真题试卷(含答案)分数:100 题数:37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音乐Video Game1的时长将近8秒,点击一次角色,下列哪个程序不能完整地播放音乐两次(D)。
A.B.C.D.2.水果盲盒角色有6个造型,其中星星造型表示神秘大礼,程序运行前的造型是葡萄,运行一次下列哪个程序后能得到神秘大奖(B)。
A.B.C.D.3.舞台有四个背景,运行程序前为第一个背景,运行程序后,会换成下列哪个背景(C)。
A.动物园B.游泳馆C.杂货店D.舞台4.在矢量图模式下,绘制了如左图所示的三个圆球,选中紫色圆球,点击一次下列哪个选项就可以将左图变为右图(C)。
A.B.C.D.5.周末要开展一场篮球比赛,选择下列哪个背景比较合适(B)。
A.B.C.D.6.三角龙初始位置如下图所示,运行下列哪个选项可以使它远离火山(D)。
A. B. C.D.7.蜻蜓初始位置如下图所示,运行程序后,要想让蜻蜓最后停在石桌上,下列哪个选项能实现(D)。
A.B.C.D.8.想要让音频中间部分“没有声音”,可以如何操作(D)。
A.直接单击“静音”按钮。
B.选中中间部分音频,单击“快一点”按钮。
C.选中中间部分音频,单击“慢一点”按钮。
D.选中中间部分音频,单击“静音”按钮。
9.下列哪个选项能够实现:点击切换按钮,切换舞台背景(A)。
A.B.C.D.10.运行下列哪个程序后,小猫会一直说着“你好!”(D)。
A.B.C.D.11.初始舞台和角色如下图所示,下列哪个程序可以实现:Abby向前移动50步,向老师问好的效果(B)。
A. B. C. D.12.下列哪个程序能实现:单击“停止”按钮,停止所有声音(C)。
A.B.C.D.13.看图找规律,请问下图?号处是(C)。
A.B.C.D.1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全屏模式按钮,可以全屏显示舞台区。
B.地球仪按钮,可以改变界面显示语言。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1教材分析:我所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第八单元给“图形找规律。
”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只有构建具有创新学习要求的课堂教学策略,规范数学教学过程,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特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的方法。
”在这里充分强调了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活动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设计组织好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
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采用了我们学校提出的自主参与式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诱发学习欲望。
情境教学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有机结合,体现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诱发主动性,促进儿童发展。
这就是我在上课一开始设计了有关春天主体画面的初衷。
以动入境。
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物的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学习数学知识。
本环节是一堂课中的主要部分,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根据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有目的的进行小组讨论、操作实验、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
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帮助者、点拨者、激励者。
就此我设计了从生活中发现规律和随数字娃娃走入智慧宝塔两个活动,并努力的从这两个活动中体现以上的理念。
(三)、联系生活,运用规律——理清知识脉络。
《找规律》说课稿3篇篇一:《找规律》说课稿篇一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
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现规律,接着老师表扬(__你真棒__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一年级数学图形题、找规律画图练习题亲爱的小朋友们,先自己动手画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1 2 3 ()__________________2 4 6 ()__________________1 3 5 ()_____________1 2 () 4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现规律。
请看下图: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
练习题1、根据规律接着画:(1)○△○△○△○△___、___;(2)□□○□□○□□○___、___、___;(3)★■■★■■★■■___、___■;(4)○△□○△□○△□___、___、___;(5)○△○△○△○△○△__(6)↓↑↓↑↓__ ↓↑(↑↓)(7)♀♂♀♂♀♂__ __ __(8)○○◇○○◇○○◇__ __ __2、看图找规律,根据前3幅图的规律,在横线上画图形。
(1)●●●●●●__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_。
拓展题1、○=1 △=2 □=3○+□=()□+△=()○+△=()2、■+▲=18 9-■=5 ■=()▲=()3、◆+◆=8 19-◆=●9+★=●◆=()●=()★=()4、△+□=12 ○-△=1 △+△+△=15△=()□=()○=()5、排队知人数。
(1) 幼儿园运动会开始了,小朋友们来比赛跑步,跑在前面的有3人,跑在后面的有5人,参加比赛的小朋友一共有()人。
(2)一队小鸡叫喳喳,队里混只唐老鸭,顺着数数它第五,倒着数数它第四,请你帮忙算一算,一共有()只小动物。
考点名称:看图形找规律看图形找规律的题目也是比较常见的题目,作这种数学规律的题目,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
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
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看图形找规律题步骤:①寻找数量关系;②用代数式表示规律;③验证规律。
解题方法: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一年级上册数学实践活动
——找规律画图
1、根据规律接着画:
(1)○△○△○△○△、;
(2)□□○□□○□□○、、;
(3)★■■★■■★■■、■;
(4)○△□○△□○△□、、;
2、看图找规律,根据前3幅图的规律,横线上应怎样画?
(1)●●●●●●;
(2)◎◎◎◎◎◎◎◎◎◎◎◎、;
▲▲▲▲▲
(3)▲▲▲▲▲▲▲、;
(4)●○○○○●○○○○●○。
3、根据图中的规律,判断“?”处应从右面方框中选择哪个图形补上,并在相应的图形下面话“√”。
(1)
?
(2)☆○△
△☆○☆○△
○△?
4、排队知人数。
(1) 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小动物们来比赛跑步,跑在小猴前面的有3只,跑在小猴后面的有5只,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只。
算式:
答: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只。
(2)一队小鸡叫喳喳,队里混只唐老鸭,顺着数数它第五,倒着数数它第四,请你帮忙算一算,一共有()只小动物。
算式:
答:一共有()只小动物。
作业用时:是否自查: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