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冷战的缘起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51
第14课“冷战"的缘起问题导学“冷战”的缘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与波兰之后,其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参战前增至200万人,1945年时已达1 217。
5万人,一跃而为头号军事强国,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德、英的总和,而且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除了现役军人之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2)材料二中斯蒂芬·安布罗斯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基辛格博士在所著《大外交》中说:“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英、法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角色来维持和平……每个体系都能反映出企图通过有共同价值观的胜利者同盟,来维持平衡.”(3)概括20世纪国际格局中心的变化,并评价材料三的观点.材料四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斯大林(4)指出材料四中斯大林言论的含义。
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美苏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的原因1.力量对比的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双方都具备超群的实力,为“冷战"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2.社会制度的对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由来已久,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3.国家利益的不同: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看作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苏联把确保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高二历史选修三学案沈阳市第26中学班级:小组:姓名:编号:选修3-14编写人:周丽苹审核人:曹羿使用时间:第14课“冷战”的缘起【课程标准】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课标解读】通过对“冷战”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冷战”决非是美国统治者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的。
通过考察“冷战”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雅尔塔体制冷战形成的原因【知识梳理】一、雅尔塔体制确立1.背景(1)战后世界安排:随着二战局势的日益明朗,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2)三国首脑会议: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和多次进行会晤,就的建立、处置等战后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2、基本含义:美、苏等大国依据等国际会议,建立的。
3、主要内容:(1)处置,以防止东山再起。
(2)重新确立战后的政治地图,重新划定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3)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
(4)建立,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的机构。
4、历史评价(1)进步:有利于加速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的渴望。
(2)局限:建立在战时基础上,具有和彩。
(3)影响:结束了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美、苏实力超群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1)原因:遭到严重破坏,力量大大削弱;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破坏,成为“”(2)表现:急剧膨胀,处于绝对优势,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
(3)影响: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2、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1)背景:为做出了卓越贡献,大大提高。
(2)表现:迅速恢复,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和,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之一。
(3)影响:东欧各国走上道路,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三、世界战略的对立1、历史背景(1)俄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政权。
第14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冷战”的缘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冷战”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冷战”决非是美国统治者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的。
通过考察“冷战”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冷战”局面形成原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实力是决定其国际地位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从而使学生明了为了国家的富强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雅尔塔体制。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苏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冷战”局面形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这是我们都已耳熟能详的了。
全世界有84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先后被卷入,军队和民众伤亡总数超过1亿人,财产损失达4万亿美元。
其中,日本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民族灾难,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以上。
1951年9月27日,德国阿登纳总理声明,纳粹以德国人民名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德国有义务进行物质赔偿,他还首先对法国郑重道歉,赢得了法国人民的宽容。
1970年勃兰特总理出访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
1985年5月8日,魏茨泽克总统在法西斯德国投降40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中,毫不含糊地谴责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要求德国人永远牢记历史教训。
他提出经5月8日“战败日”定为“解放日”,并达成了共识。
1993年,值希特勒篡夺政权60周年之际,德国人民在勃兰登堡门前用烛光组成“决不允许法西斯卷土重来”的字样,表达了他们警惕法西斯的决心。
赫尔佐克总统1994年在波兰举行的纪念反法西斯华沙起义仪式上再次诚恳地向波兰人民谢罪,在参观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时说“人们决不会忘记纳粹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惨剧,德国决不允许右翼恢复第三帝国”。
第14课“冷战”的缘起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归纳:什么叫雅尔塔体制?你能尝试着给“雅尔塔体制”下一个定义吗?1、雅尔塔体制的定义二战后期,美、英、苏根据自身战略利益和维持世界和平的需要,通过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起来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2、对雅尔塔体制作用的评价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有助于:加速战争胜利进程;体现和平共处精神。
雅尔塔体制体现了:美、苏、英大国的利益和意志;打上了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烙印。
二、美苏实力超群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1)表现:经济: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工农业、黄金储备)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典范、反法西斯大国,拥有巨大影响力军事: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核武垄断、广泛驻军(2)原因:美国自身:基础雄厚、本土未受破坏;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民主国家兵工厂”;世界:法西斯强国被打倒、西欧普遍衰落;回忆: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能成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也非朝夕之功。
你能回忆起美国成长为世界大国历程中的一些大事来吗?1、1775—1783年独立战争,1781年正式独立,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为其迅速发展奠基。
2、1861—1865年南北战争废除阻碍工业资本主义的种植园奴隶制,与西进运动一起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起飞。
3、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4、一战前期,美国利用中立国身份发战争财。
战后,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纽约。
5、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企图利用建立国际联盟来主导世界事务,遭到英法抵制而受挫。
但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平起平坐的海军强国地位,获得了对亚太事务的主导权。
6、20世纪20年代利用道威斯计划等方式加强对欧洲的资本输出7、二战参战较晚,本土基本未受破坏,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二战后,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第14课“冷战”的缘起-岳麓书社版选修三教案一. 引言“冷战”指二战后苏美两国的对抗局势,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是当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冷战”的产生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冷战”的缘起。
二. 二战背景二战爆发的背景是德国法西斯政权上台和外交政策的错误。
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逐渐掌握国家权力,在德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8年3月3日,德国占领奥地利,彻底打破冬青协定,引起国际舆论哗然。
同年的9月,德国又侵略捷克,并一步步向东扩张,准备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加入了二战。
整个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直到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和长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三. 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二战后,战胜国就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美国和苏联成为最大的两个超级大国,两者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这也是二战后形成“冷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 西方国家担心苏联的扩张二战后,西方国家担心苏联继续扩张。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了著名的《杜鲁门主义》声明,宣布美国愿意承担起维护全球自由和民主的责任。
而苏联则试图通过共产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世界。
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威胁他们利益的国家,因此开始了遏制苏联的政策。
五. 原子弹的出现1949年苏联成功进行了原子弹试验,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以此宣布了自己也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
美国政府认为,若苏联拥有核武器,将给美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从而开启了核军备竞赛的历史。
六. 贸易战冷战时期,美国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得许多国家难以进入美国市场,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
苏联也成为了受害者之一,双方之间的贸易逐渐减少,加剧了彼此的敌对关系。
七. 结论综上所述,包括民主制度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同,原子弹的出现以及贸易战等因素都促使了“冷战”的产生。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留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遗产对于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