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3.99 MB
- 文档页数:90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以及它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区别,掌握应用文体写作的特点。
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设想:教学重点:1. 了解主题的含义,掌握应用文主题表现的方式;2. 学会积累材料、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3. 了解应用文的结构要素与要求;4. 理解语言运用的要求,掌握应用文专用语言。
教学难点:对主题的理解和应用文专用语言的掌握教学方法:实例讲解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产品,都是由一定的因素构成的,由它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一个统一体,应用文书也不例外。
各种文体的写作都要确定主题和选用材料,都要合理安排结构和表述语言。
因此,文章的基本要素是主题、材料、结构、语言。
主题与材料针对“写什么”,是文章的内容要素,而结构与语言解决“怎么写”,是文章写作的具体过程,是文章的形式要素。
人们经常用下面的比喻来说明应用文书四要素的关系——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
[新授]第一节应用文的主题一、主题的含义写作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
主题,又称主旨、立意、中心等,具体地说,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不同文体对主题有不同的提法。
在新闻和文学作品中一般用“主题”;在理论文章中通常称为“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在应用性文章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等。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文章,都是作者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材料的加工及提炼中产生出的一种思想。
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应用文的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1.主题先行性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
第2章应用写作概述上一章,我们简单认识了一般写作过程,知道了所谓写作,就是一种人们用语言符号把感受、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有选择地记录、表述出来的精神活动。
而应用写作,是写作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应用写作以应用文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
应用写作,是以实用性为明确目的的写作。
应用写作,是从事银领工作尤其是办公室工作等需要具备的一种写作才能。
应用文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很不相同,它是以实用为目的,不需要多加修饰,用最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所要陈述的问题。
准确,严谨,简练是应用文的几个重要特征。
应用文要求在逻辑上一定要严密,无懈可击,没有破绽,特别是合同等等,每个字词句都必须要准确,经得起推敲。
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议论和叙述,一般不用描写,对话,抒情等等表达方式。
也不需要用修辞手法,一切以实用为目的。
本章教学及学习建议:可以适当补充介绍一点应用文沿革的知识;对应用文的分类历来分歧较大,重点介绍本教材的分类情况即可,不必在理论上作过多纠缠;介绍应用文的特点时,可与文学作品的特点对照,以增强感性认识。
第一节应用文书应用文不是今天才产生的,而是“古已有之”。
晚清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商时期刻在甲骨上的“卜辞”,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应用文。
春秋时期从《尚书》起,把上古的应用文统称为“书”。
此后,秦代的制诏谕奏,汉代的表疏律令,唐宋以来的条法律例等,都是应用文。
另外,不少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实际上也是一种应用文。
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就是书信,晁错的《论贵粟疏》、贾谊的《论积贮疏》就是建议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就是报告,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的名称以及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现代社会对于应用文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其分类也呈现出多样性,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一、应用文书的涵义及写作原则应用文书,顾名思义,就是以应用、实用为目的的文书,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的,用以处理公或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而撰写的具有一定的惯用体式的实用性文章。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2.主题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表现得明显与否来划分,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形式。
应用文多采用直接表现的方法。
3.应用文主题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标题显意、开宗明义、文中点意、篇末结意。
4.应用文的材料,是指为了写作应用文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作主题的事实和观念。
5. 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两种形式:公文式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
6.应用文常用的层次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因果式、时序式、三段式。
三段式式结构指公文常常采用的“发文缘由、事项、尾语”三层次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 BCD2.D3.A4.D三、名词解释1. 材料:是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搜集、积累以及写在文章中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根据,其内容包括人、事、景、物、情、理、数据诸方面。
2.结构,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也叫布局、格局或谋篇,是作者根据表意和审美需要,对材料进行的组合安排。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作者对客观事物、事理认识的反映。
四、简答题1.试简单介绍观察的方法。
答:观察的方法主要有点面结合法,即对客观事物既要有“面”(全局)的了解,又要有“点”(局部)的深入,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由表及里法,即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既要观察它们的各种表象,体验它们的各种情景,又要透过现象分析、认识其本质;方位程序法,即根据客观事物的方位确定观察点进行观察。
2.新颖的材料来自哪里?答:新颖的材料大致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情或新近提出的观点,包括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产生的新信息、新成就、就观念、新思想等,这类材料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较大的反响;二是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或新近提出的观点,但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给人以新鲜感;三是老材料翻新意,从过去的材料中变换不同的角度发掘新意,并赋予它们时代的精神,仍能给人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篇: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应用写作基础知识ϖ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为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达意愿所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体。
ϖ应用文写作的作用:1)管理、指导作用2)沟通、协调作用3)宣传、教育作用ϖ 4)凭证资料作用.ϖ.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材料比作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ϖ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
ϖ求职信:求职信是个人向单位,部门谋求工作,请求聘用时使用的一种专用文书,用书信的方式介绍和推销自己.区别:求职信是在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聘人的情况下自荐求职, 应聘信是在获知用人单位公开招聘职位的情况下自荐求职。
ϖ写一封求职信.ϖ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机关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上级部署的任务和实际情况,为了完成某些或某项工作任务而事先拟定明确目标,制定出具体措施和行动步骤的一种书面文件。
ϖ.计划正文的前言:背景、目的、指导思想、总目标。
ϖ主体:任务要求、方法措施。
ϖ结尾:发出号召,表示决心。
ϖ计划是一个大的概念,规划,纲要,打算,安排,设想,方案,要点等都属于计划的范畴,主要体现在适用时间的长短、适用范围的大小和内容详略上的要求不同。
ϖ打算/安排的异同:同,时间短异,打算内容粗略,安排具体部署.ϖ设想/规划的异同:同,时间长异,设想只是想法,不一定实现.规划,定方向,定规模,目标明确,会一步步实现.ϖ方案:内容单一,任务单一ϖ计划的作用:1、明确目标,指明方向2.提高效率,保证成功ϖ3、加强管理,规范制度4.衡量成绩,检验工作ϖ.ϖ工作计划的特点: 预见性、指导性、可行性.ϖ工作计划的标题由1、单位 + 时间 + 内容 + 文种组成.ϖ2、时间 + 内容 + 文种ϖ3、内容 + 文种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把计划改为规划.ϖ××大学二○一二年招生工作规划.把二○一二年改为2012,规划改为计划.ϖ第一季度××公司关于销售计划.改为:××公司第一季度销售方案.ϖ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人们对某一时期或某个方面的工作加以分析、研究、肯定成绩、找出经验、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将工作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掌握工作规律,用以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应用文.。
第一章: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一)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这个理由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应用文的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二是既可以用于处理公务活动中的事务,也包括用于人们生活、交际等;三是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
与应用文相关的概念比较多主要有应用文体,应用写作,文书,公文,文件等。
应用文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的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文书是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它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包括机关发出和收到的公文,内部使用的文件以及其他书面或附注文字说明材料。
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应用价值的文字材料等。
公文必须由法定的作者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定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有特定的体式和一定的形成和处理程序,必须有关公务,并具有现行的效用。
(二)应用写作有微观特点和宏观特点。
微观特点包括价值的直接实用性,材料的完全真实性,构建的直管规范性,表述的直白简约性。
应用文的材料要做到完全的真实,至少要做到三真:一是选用的材料本身必须是真实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生活现实的;二是写作时,运用材料的方式得当的,反映给阅读者受众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三是材料的选用与事实核心或实质是一致的。
应用文的模式化构成的原因有一是约定俗成,二是法定使成。
宏观特点包括社会性,科学性,中介性。
应用文与生俱来就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一是应用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应用写作的内容、载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变化的;三是应用写作从撰写、颁布、实施到反馈的过程,无不反映的应用写作的社会性。
应用文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应用文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是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二是应用文对真实的要求也是其科学性的表现;三是应用文的结构,格式,语言的都有特殊要求,都讲求一定的规范性,要遵循有关的规范或规定,这也是应用文科学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