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激光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2009年9月~2013年2月间应用激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85例临床资料。
结果:切口一期愈合,无局部复发,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单、易操作、安全的方法,较原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愈合快,效果确切明显的特点。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激光【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72-0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疾病中,多见于从事长久站立的职业及体力劳动者,以青壮年发病居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传统治疗方法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手术创伤大、切口多,常造成患肢皮下出血和血肿,术后恢复慢、痛苦大,留有疤痕多影响美观。
为克服这些缺点,我科2009年9月~2013年2月,采用激光治疗原发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85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5例均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39例,女46例;左下肢25例,右下肢30例,双下肢30例,共115条患肢;年龄35~78岁,平均56岁;病程2~30年。
术前症状:下肢无症状22例,酸坠不适36例,色素沉着12例,有慢性溃疡者4例,伴有患肢小腿肿胀22例,所有患者术前分别先行股腘静脉彩超检查,个别行泛影葡胺深静脉顺逆行造影。
本病例组均无深静脉功能不全。
1.2 手术设备及器械levas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5f导管,超滑导丝,光纤。
1.3 手术方法术前站立位,用标记笔沿患肢曲张静脉走行标记,采用硬膜外麻醉。
先于患肢腹股沟卵圆孔向下斜行做一2-3cm切口。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属支,距股静脉0.5cm处双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抬高患肢自远端向近端驱血。
远端顺大隐静脉内踝上方处做16号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拔出针芯穿入超滑导丝,向上至卵圆孔结扎线处,助手可扪及。
[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流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是以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存在诸多的弊端,如创伤大、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等。
EVL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其原理是激光通过光热作用将周围的组织吸收转化为热能,使血管壁蛋白质或酶变性,破坏静脉壁的结构,使内膜粘连,造成损伤的显微性修复,闭塞病变的静脉干,使静脉血管收缩闭合[1],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年3月~xx年10月应用激光治疗仪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xx年3月~xx年10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9岁,平均45±岁。
病史3个月~35年,平均13±年,均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深静脉通畅试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彩超检查多存在股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大隐静脉存在中、重度返流。
手术平均时间分,平均住院5天。
术前护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患者,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交代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以及手术的过程和治疗效果,消除其精神上的紧张。
手术配合:①术前准备:物品准备DIOMED半导体激光机、260mm超滑导丝、5F导管、激光光导纤维、18号套管针、大清创包器械。
激光防护镜,防止眼睛损伤。
②麻醉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
③体位:采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利于治疗。
巡回护士配合:首先将患者提前接入手术室,与患者交流,安抚患者心理,使情绪保持平稳,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
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完备,将手术仪器与电源连接,防止线路的缠绕,激光仪放在与手术部位同侧。
使用前检查仪器的功能状态,协助手术医生佩戴防护镜,熟悉激光仪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过程,然后将光导纤维接在激光仪上,自检完成后将激光仪调整为“待机”状态,然后准备开始手术。
手术开始后,变手术间为暗视野,与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患者体位由平卧位改为头底脚高位,开始手术。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有什么作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是一种高科技的治疗方式,该仪器是使用低强度的激光照射人的血液,从而引发血液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有的人在做完手术之后,身体会变得很虚弱,手术留下的伤口还可能会出现炎症,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据介绍,这种高科技治疗方法有很多优点,比如非常安全可靠,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在当今的临床医学上被广泛使用,下面详细介绍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诸多好处。
★第一、消炎作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能够激活或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半导体激光照射可抑制或降低炎症致痛作用。
★第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半导体激光直接照射血流减少的疼痛部位或间接照射支配此范围的交感神经节均可引起血流增加,促进致痛物质代谢,缓解疼痛。
★第三、激活脑内啡肽系统机体接受半导体激光照射后可增加脑肽代谢,使脑内类吗啡样物质释放加快,而缓解疼痛。
★第四、抑制神经系统传导半导体激光不仅抑制刺激的传导速度,亦抑制刺激的强度及冲动频率。
激光对疼痛刺激引起的末梢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强度及冲动频率均有抑制的作用★第五、激活下行抑制系统激光照射刺激可上行性传导至脊髓后角,同时又激活下行抑制系统。
★第六、组织修复激光照射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和肉芽组织增生,刺激蛋白质合成。
毛细血管是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完成伤口愈合的前提条件,肉芽组织毛细血管越丰富,组织供氧量越充分,有助于各种组织修复细胞的代谢和成熟,促进胶原纤维的产生、沉积和交联。
★第七、生物调节激光照射后,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对血液细胞还可达到双向调节作用。
设备购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申请配置的必要性和依据众所周知,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之一,约有10%~15%的成年男子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
欧洲和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接近1/3,21世纪初统计我国大约有1亿的静脉曲张患者,目前的统计发病率在10%~40%,据此推算,应该有超过2亿的患者,随着微创手段在静脉曲张治疗领域的进展,传统手术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而微创化的手术操作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
按照20%的发病率来算,石家庄及周边郊县1000万人粗算,也有200万的发病人群,需要采取治疗手段的按照60万人来算,如果我们每年能能吸引其中的2000人来计算,那收入也相当可观。
二、申请设备的技术发展前景与其他微创手术如经导管硬化剂注射治疗、电凝治疗或射频治疗相比,EVLT经手术穿刺,通过小口径、可弯曲的光纤输送能量;激光能量穿透深度较浅,与完全依赖热能的能量来源相比,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已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也可应用EVLT治疗。
与超声引导的硬化剂治疗相比,避免了硬化剂误注射入动脉内及过敏反应等副用,可精确控制对静脉壁的损伤,降低再通率。
激光联合手术治疗,可扩大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申请设备对医疗机构临床、科研工作的作用(如为治疗设备,请写出技术操作路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防治及应急措施等)适应症:1. 原发大隐静脉和/或分支静脉曲张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或者患者有美观要求者,并且深静脉通畅,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或者轻、中度瓣膜功能不全者。
2.各种静脉曲张经治疗后复发,深静脉通畅,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或者轻、中度瓣膜功能不全者。
禁忌症:1.患侧深静脉阻塞。
2.患肢重度深静脉瓣膜功能个不全。
3.患肢有急性炎症病灶。
4.患者动脉明显供血不足者。
5.重要脏器(心、肺、脑、肾、肝等)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6.妊娠。
4.EVLT 大隐静脉激光电凝术术前检查及准备。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原理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来进行治疗的仪器。
它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通过注入电流来激发半导体材料产生激光。
激光通过透镜系统,聚焦成一束高能量、高密度、单色、一定方向的光束。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治疗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光生物刺激效应:激光照射到人体组织时,激光光子能量被吸收后会激发组织细胞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从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细胞功能。
2. 光热效应:激光能量在组织中的吸收会产生热效应,提高组织温度。
这种温度升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供应,有助于组织修复和愈合。
3. 光生物化学反应:激光照射能够改变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对炎症、免疫系统、细胞凋亡等产生调节作用。
4. 神经调节作用:激光照射神经组织可通过激活神经元,影响神经传导速度和正常功能。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患者应在治疗前进行基本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治疗的适应症。
同时,需准备好治疗仪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定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治疗的部位,将治疗仪器对准目标区域。
通常会使用引导器或标记物来辅助定位。
3. 调节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设置合适的激光功率、波长、脉冲宽度等治疗参数。
4. 开始治疗:将治疗仪器启动并照射到目标区域。
治疗时间一般根据病情而定,可以分为多个疗程进行。
5. 善后处理:治疗结束后,清洁治疗区域,并进行适当的观察和评估。
根据需要,可以给予其他辅助治疗或进行后续的康复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具体效果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参数的选择、治疗仪器的质量等。
因此,在使用治疗仪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并按照其指导进行治疗。
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05-05T02:54:21.73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4期作者:黄朝春[导读] 目的:讨论研究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黄朝春盐源县龙塘镇卫生院四川省盐源县 615700摘要:目的:讨论研究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10月期间诊治的12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采取随机法将其常规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常规组选择高位结扎抽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选择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
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几率进行比率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几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选择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能够提高病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手术指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腔内激光手术;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下肢大隐静脉为皮下浅静脉。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病发于小腿内侧,情况严重时会发展至大腿内侧。
导致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影响因素包括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工作或遗传因素等。
发病机制为静脉瓣缺损、静脉壁薄弱或静脉内压升高。
下肢大于静脉曲张患者初期症状表现为站立过久腿部酸胀,腿部出现疲劳乏力的感觉,通常情况下清晨不适症状较轻,经过忙碌之后夜晚临床症状表现明显。
患者足踝内侧存在疼痛感,可见曲张静脉团块。
患者病发后期症状为长期站立后双腿存在肿胀感,对日常行动产生影响,晚期甚至会足踝部溃疡,对患者日常工作及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现阶段,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首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有关医学报道提出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显著,为了对此进行探究,并对患者临床病情恢复产生促进作用,本文特将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如下研究工作,以供参考。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作用及原理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能量对人体进行治疗的医疗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领域,如皮肤美容、疤痕修复、炎症治疗、伤口愈合等。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光生物学效应、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等。
首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最主要作用机制是光生物学效应。
利用其产生的激光能量,可以刺激细胞内的光受体,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
激光能量的光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的色素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启动。
这些反应可以激活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细胞的免疫力、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等。
其次,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还可以通过光热效应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激光能量吸收后会转化为热能,使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速度,从而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组织修复和愈合。
同时,热能还可以刺激局部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
因此,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炎症治疗、伤口愈合和疤痕修复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另外,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光化学效应也是其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选择恰当的激光波长和剂量,可以使光子与体内的光敏剂发生相互作用,引发光敏剂的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活性物质,如活性氧和活性氮等,从而起到杀菌、抗炎和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光化学效应在皮肤疾病治疗、抗菌消炎和光动力疗法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通过光生物学效应、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等多种作用机制对人体进行治疗。
它可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疤痕修复。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肢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手术护理配合体会发表时间:2016-08-02T16:01:32.7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4期作者:陈亮[导读] 在临床上,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高,其病理表现主要是隐静脉以及浅静脉明显伸长,并同时伴有迂曲情况。
陈亮(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900)【摘要】目的:系统地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激光治疗术中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激光手术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手术护理配合。
结果: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激光治疗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可普及。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手术护理配合;手术时间;并发症;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225-02 在临床上,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高,其病理表现主要是隐静脉以及浅静脉明显伸长,并同时伴有迂曲情况。
近些年来,伴随着微创疗法的日益成熟,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激光治疗术凭借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而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但是激光治疗术对于医务人员之间的配合密切程度要求较高,所以需要给予重视[1]。
为了系统地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激光治疗术中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我们特选取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以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5月~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激光手术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50例基线资料:男28例,女22例,年龄是33~82岁,平均年龄是(51.3±2.6)岁,病程是6个月~17年,平均病程是(8.1±1.5)年;观察组50例基线资料:男26例,女24例,年龄是35~85岁,平均年龄是(51.5±2.5)岁,病程是5个月~15年,平均病程是(8.5±1.5)年。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锋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目的:分析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明显都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69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27-01
大隐静脉曲张是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现大隐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高位结扎和静脉剥脱,这两种治疗方式会使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并且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活不便,使患者承受更多的疼痛感[1],所以本文将分析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50.1±5.5)岁,实验组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50.2±5.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其中,纳入标准为:①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均同意,并且一致签订同意书。
②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沟通能力完好,并且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疼痛、酸胀。
排除标准为:①患者有精神病史或者心脏病等致命性疾病。
②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取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
主要内容有:首先,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生素,并且调整患者的卧床姿势为平卧位,然后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用18G
套管针将患者的大隐静脉起始处刺穿,然后插入导丝,送至大隐静脉股骨上段处,打开半导体激光仪,设置发射功率为18瓦,脉冲时间为1秒,其速度大约为1厘米每秒[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持续观察4周,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损伤、湿疹、皮下硬结、浅静脉炎、水肿酸胀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用SPSS2
2.0对所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并且用x2检验,P
2 結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疼痛、酸胀等,可以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大隐静脉曲张,因为该疾病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3],所以本文研究了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通过以上简单讨论可以得知: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明显都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所以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利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率,进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 孔艳杰,黄乐刚. 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5, 18(12):968-970.
[2] 滕厚军,王守习. 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6, 10(6):449-451.
[3] 蔺正印,孙世伟,高和军,等. 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12):78-79.
[4] 朱俊军.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 9(22):113-114.
[5] 李孝成,潘光栋.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J].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15, 7(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