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生命奇妙的旅程》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8
生命——奇妙的旅程活动设想小学阶段是学生对生命形成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时期,加强学生对生命知识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通过活动、故事、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创造性地实现人生价值并不断完善自我。
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理解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2、引导学生体会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奇妙,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奇妙,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过程一、导入1、观看视频:《植物生命脉动》2、思考:看过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3、荒凉的星球和美丽的星球,你喜欢哪一个?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原,洁白的冰雪……这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到处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二、探究过程(一)生命是独特的1.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2.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当我们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清新空气,百花芳香,就能感受到万物的欣欣向荣,世界充满了生命力和无限希望。
整个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3.填一填:(1)生命是——宝贵的(2)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4.小结:人类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构成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世界。
(二)生命来之不易1.生命孕育的过程(1)孕育生命的艰辛:人类孕育一个生命需要约40周,即通常说的十月怀胎。
这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一个生命的诞生并不容易!(2)我们一出生,家人就开始为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感动,生命成长过程中,爱的伴随让我们更有力量。
2.请把“小海”换成你自己的名字,说一说:小海来到这个世界……小海的妈妈有了一个儿子,小海的爸爸有了一个儿子,小海的爷爷有了一个孙子,小海的奶奶有了一个孙子,小海的姥姥有了一个外孙,小海的姥爷有了一个外孙,小海的姑姑有了一个侄子,小海的舅舅有了一个外甥,小海的邻居小妮有了一个小伙伴,……3.小结: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属于社会。
教案: 生命一一美丽的旅程设计理念: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们对生命缺乏最根本的了解和思考..为生命而教育,培养生命的成长,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无视的重要环节.用爱心呵护学生,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为生命而教育,让生命沉着的融合到生活中让我们沿着生命之路上下求索,共同撑起生命教育的一片蓝天.活动目标:1、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治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 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 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荣耀.2、目标在于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问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开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3、通过签订生命盟约,达成珍惜生命的承诺,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重点;提升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熟悉到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多么的美丽,从而学会珍惜生命.难点: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熟悉,如何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对生命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生命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可以采取的对策.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引入课题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 又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的爸爸在草原上迷路了,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上,你要一点点的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1、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学生会有各种答复,预计会涉及:生命,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意义等〕根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抓住关键的词语,逐词出示课题:生命,美丽的旅程2、引入:世上的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生命旅程,只有经历所有的历程,我们的生命才算完整.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一起走进这个旅程,一起畅想,一起去经历美丽的生命旅程.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初步熟悉生命的意义,唤起学生探索本次主题的需要和愿望.二、展示美丽画面,欣赏生命1、首先让我们走进丰富美好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欣赏大千世界的视频分享:欣赏了这样的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用优美的画面音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唤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感受生命的美好可爱.三、生命体验游戏,激发对生命的珍爱1、音乐冥想从你出生开始,你的生命旅程就开始了,现在请保持最舒服最放松的姿势坐好,然后闭上眼睛.请随着音乐,跟随老师的提示,对自己不同生命阶段的自己的生命状态进行想象.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形象的体验自己生命的美丽旅程, 使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发现和感受自我存在的过程,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人生,并为下面的抉择游戏做好铺垫.2、心理体验游戏——?生命的抉择?①从你现在的年龄开始算,你的人生之路还有漫长的60年、70年甚至80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想做些什么事情〔请学生答复〕生命数轴: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00〔岁〕②请选择其中的6件事写下来一一这6件事应该是你经过思考后,发自内心的认为是你人生中最应该去做、最有必要做、最值得做的事情.想好后,请用简短的语言快速地写下来.写的文字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不需要告诉别人.〔播放音乐,请学生动笔完成.〕③进行抉择游戏.教师渲染:*受日益恶劣的环境威胁,你只能再拥有30年的生命了.生命缩短,你能做的事情也只剩4件了,请用笔把另外2件划掉.划掉的事情将永远不再有时机完成,即使是你十分不愿割舍的,也再不能实现了.*由于疾病的侵扰,你被迫还要在舍弃将近20年的生命,从余下的4件事情中再减掉2件吧.请开始行动,划掉的事情今生将与你无缘了.*由于战乱的原因,你的生命只有1年的时间了,短短的一年中,你只能做好1件事情,请你把你无力去做的事情划掉.划掉意味着永远的舍弃.*由于灾难的不期而至,你的生命只有1天了,你已经无力再做任何事情了, 请舍弃最后一件事情吧.这件事情的消失意味着,你什么事情都无法实现了.3、分享:生命旅程中你曾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可是现在它们都无法实现了, 你愿意吗你有什么感想呢能跟大家分享吗设计意图:失去后才知道他的珍贵.这个游戏让学生在艰难的选择中, 切身体验生命既美好又短暂、既有目标又不可预见,唤起学生好好把握和珍爱生命四、悦纳生命,呵护生命1、启发思考生命是如此珍贵、丰富而又不可重复,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呢①出示不珍爱生命的有关图片.看到这些揪心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②欣赏舞蹈?千手观音?这些舞者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精彩2、分享感受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升华对生命的熟悉, 使其熟悉到痛苦和磨难是生命的重要一局部,有生命就有乐趣,从而懂得悦纳生命,呵护生命,让生命更精彩.五、生命盟约1、感悟生命以“生命,我想对你说……〞开头,用一句话谈谈对生命的感受.2、感受升华教师出示几位国内外文学大家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最后一秒?、?假设再给我一次生命?、?谈生命?〕3、生命契约生命如此珍贵,如此美丽,对生命你有什么承诺根据分享,把承诺立成契约,全部签订.设计意图: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根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无视的一环.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 在一些兴旺国家,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程,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 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有篇报道讲述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 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没有向老师报告, 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而不幸遇难, 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这个在我们看来“真正〞的英雄,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更谈不上“追认〞,反而校方由于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分.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
主题班会资源《生命的旅程》 ----五年级主题班会课题开发者:张华萍陈淑丽邵利君工作单位:威海文登天福实验小学生命的旅程【活动背景】: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它既是一份期望,又是一种责任。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美好的,然而生命也是脆弱的。
一些突如其来的灾难,会给生命造成威胁;而学业负担的繁重、家庭关系紧张、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老师、父母的一次批评都有可能让一个年幼孩子放弃自己的生命……类似事件屡有发生,就不得不令我们进行反思和重视。
一方面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健康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孩子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是失而不能复得的,不会出现像童话故事里那样的复活。
生命是有限的,不会像电脑程序那样一直存在。
【学情分析】:“生命的旅程”是以探索生命的历程为线索,让孩子体会获得生命的神奇、幸福、美好;其中婴儿出生前后这一段时光,是学生记忆和认知的盲区,如何让学生在与自身生活相隔甚远的时空体验母亲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艰辛与幸福,家人细致呵护小生命的苦心与快乐;如何引领九、十岁的学生在感悟生命不易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都有待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去思考与突破!为了了解孩子对生命的认识及态度,课前我们对本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对“生命属于谁”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58%的学生认为生命属于自己,22%的学生认为生命属于父母,少数孩子认为属于社会;在回答“你是如何理解死亡现象”这个问题时,竟然有9名学生认为通过一定的方式人能够死而复生,2名学生认为死亡就是睡觉或做梦。
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形式迫在眉睫。
【活动目的】活动重点:1.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2.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
活动难点:认识到生命是美好也是脆弱的,自己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期待,更关系着家人的欢乐与幸福,深刻领会“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从而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