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仪表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教师仪表形象规章制度一、服装规定1. 教师须着正装上班,男教师应穿西服、衬衫、领带,女教师应穿职业套装或裙装,不得穿着休闲服装上班。
2. 教师须保持服装整洁,不得穿着有污渍、破损或过于花哨的衣服。
3.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服装,如会议时应着正装,课堂上可着便装但要求整洁。
4. 教师不得穿着露背、露腿、过于暴露的服装。
5. 教师应搭配适当的配饰,但不可过于繁琐或夸张。
二、发型及化妆规定1. 教师的发型应保持整洁,不得太过随意或太过张扬。
2. 教师的头发颜色应自然,不可染发成过于夸张的颜色。
3. 女教师可适当化淡妆,但不可浓妆艳抹,男教师应保持面部整洁。
4. 教师不得戴夸张的首饰或化妆过于浓重。
三、体态仪态规定1. 教师应保持优雅端庄的体态,不可嬉笑打闹或过于轻佻。
2. 教师在教学时应保持正坐、端坐,不可懒散倚靠在讲台上。
3. 教师走路要保持整齐划一,不可摇摆或走路时玩手机等行为。
4. 教师的声音应洪亮清晰,不可沉闷或低沉,控制音量适中。
五、个人卫生规定1. 教师每天应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等日常卫生习惯。
2. 教师应保持衣着整洁,每天更换内衣内裤、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
3. 教师不得在校园内吸烟喝酒,禁止吃口香糖或携带香烟等行为。
六、言行举止规定1.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保持礼貌用语,不可使用粗话或语言暴力。
2. 教师不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争吵,保持温和礼貌的言行。
3.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不可有煽动不良行为或言论。
以上规章制度除了关乎个人形象外,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校整体形象及教学氛围。
教师仪表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每一位教师都能严格遵守规定,注重自身形象的提升,才能向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希望全体教师能意识到仪表形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身魅力的重要途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最终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教师仪表基本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
教师的仪表作为师者风范的主要体现之一,对于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结合我校开展的教师行为文化建设活动,特对教师仪表做如下要求。
1、衣着整洁雅致、端庄大方,衣服扣戴整齐,熨烫妥帖。
教师在校时间不准穿背心、拖鞋。
不得穿过露过透的服装。
2、服饰大方,服装式样庄重、清新、自然,应以素雅、含蓄为佳。
教师服饰色彩不能过于艳丽、刺眼、花哨,不准着奇装异服。
3、教师举止要稳重端庄,注意公众形象。
教师不得染彩发,发型典雅不夸张。
男教师不留胡须,不留长发和异样发型。
4、梳妆打扮自然得体,健康向上。
女教师可着淡妆。
教师不得着浓妆、异妆,不得文身、留长指甲、涂彩色指甲。
男教师不得佩带耳饰,女教师不得佩带除耳钉之外的其他耳饰。
5、教师工作日期间必须佩带校徽。
教师仪容仪表
教师的仪容仪表对于形象的塑造和教学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教师仪容仪表
的建议:
1. 穿着整洁:教师应该穿着整洁、干净的衣物,避免衣服过于花哨或露出过多的肌肤。
衣服可以是职业装或者正式的休闲装,要与学校的规定相符。
2. 着装合适:教师的着装应该合适,既要考虑到舒适度,也要考虑到专业性。
避免穿
着过于休闲或过于正式。
3. 注意卫生: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保持整洁的发型、修整好的指甲和
干净的皮肤。
此外,要注意口气和体臭,保持清新。
4. 笑容可掬:教师应该保持微笑,给学生们温暖和友好的感觉。
尽量避免冷漠或生气
的表情,即使遇到困难或挫折也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5. 姿态得体:教师的姿势和步态应该得体,显得自信和专业。
保持直立的姿势,避免
低头或者驼背。
6. 不过度化妆:女教师的化妆应该适度,不要过度艳丽或浓妆艳抹。
保持素颜或淡妆,突出自然美即可。
7. 注意仪表细节:教师应该注意细节,如指甲的清洁度,发型是否整齐,鞋子是否干
净等等。
这些小细节都能影响整体形象。
总之,教师的仪容仪表应该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尊重,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信。
这
不仅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一、仪容仪表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者,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加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教育仪容方面的要求。
教师应该整洁干净,穿着得体,发型整齐,不宜过于花哨,不宜过于保守;不得佩戴过多饰品,不得吸烟、喝酒;应该保持面带微笑,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教师教育仪表方面的规定。
学校可以规定教师穿着规范的服装,如西服、衬衣、裙子等;可以要求教师统一佩戴校徽或校徽章;可以限制教师染发、化妆等行为;还可以规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得有侮辱、挑衅等不良行为。
五、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仪容仪表是敏感的,他们会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如果教师的仪容仪表不佳,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六、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可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可以增加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可以促进教师的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七、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合理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良好的教育仪容仪表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因此,对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进行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八、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实施难点。
教师的仪容仪表涉及到个人形象和自由意愿,有时可能与个人的审美观念相冲突。
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时,需要保持科学公正,充分考虑到多样化的个体差异。
九、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可行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举办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榜样的形象;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十、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必要性。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教师礼仪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语言、职业行为与职业交往等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可以帮助教师内强职业素质,外塑职业形象,并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教师的仪容仪表很重要,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教师有哪些仪容仪表的规定。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要求1.仪表、仪容、仪态礼仪仪表要求:教师服饰要求整洁、文雅、大方、美观。
切忌过露、过透、过紧。
夏天忌穿背心、吊带衫、超短裙和拖鞋。
表情要求:教师要有职业微笑的意识。
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
仪容要求:男士不留长发;女士可适度淡妆,发型要大方得体,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和过分夸张的发色。
仪态要求:立姿要挺拔、自然;走姿要从容、自信;坐姿要端庄、文雅。
2.教师课堂礼仪(1)进教室前,教师应备好课、准备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静音状态。
(2)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普通话教学。
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不侮辱幼儿人格,不挖苦讽刺幼儿,不对幼儿体罚或变相体罚;认真、耐心地倾听幼儿说话。
仪态举止优雅,避免不雅举止,关注每一个学生。
工作礼仪(1)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丢课,不缺会,不旷职,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坚守岗位,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以“老师”相称。
(2)保持办公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主动打扫卫生,下班关闭电源、门窗。
保持整洁安静,不在办公室内高声谈笑,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3)工作日不喝酒;严禁在教室内吸烟,不在幼儿面前吸烟,不乱丢烟头。
(4)遵守网络道德。
工作时间不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看电视电影等;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的、非法的、低俗的网站和内容;恪守公德,诚信为本,做到尊重他人隐私,不造谣、诽谤、谩骂和制造流言等,不损害或搅乱他人工作与生活,确保网络为教学服务。
(5)当有幼儿的情况下,幼儿身边必须有教师,幼儿不可脱离教师视线。
与学生家长交往礼仪(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见家长时的礼仪)尊重家长,对学生家长热情有礼。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1、注意教师仪表,着装得体,坐正立直,举止行为稳重、文雅、不松垮,作风严谨、正派、不懒散。
2、在公共场合保持良好的师表形象,做到“三不四坚持”,即不浓妆艳抹,不穿奇装异服,不恶语伤人,坚持讲普通话,坚持写规范字,坚持整洁着装,坚持礼貌待人。
3、女教师不染彩发、不留披肩发、不佩带夸张饰物。
4、女教师可以淡妆,不浓妆。
服饰应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身份,不穿紧、透、露或过于新奇艳丽的时装,裙子一定要及膝,夏天忌穿背心、吊带衫、超短裙和拖鞋。
5、男教师要衣冠整洁、不留长发,不蓄胡须,颜色要庄重。
男教师不穿背心,短裤进课堂和办公室。
6、男、女教师不留长指甲,女教师上班期间不涂除本色外的其他颜色的指甲油,不做美甲。
7、体育教师上班时间穿运动裤、运动鞋,不穿皮鞋。
8、注意讲究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保持教室、办公室整洁有序。
9、不在教学场所、学生面前饮酒、吸烟,不在背后谈论他人,在各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1。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教师是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教师,理应注重维护教师的形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一、仪容仪表要求1.穿着整洁:教师的着装应当整洁、得体、端庄,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浮夸。
对于男教师,应穿着干净整齐的正装,搭配得体的领带和鞋子;女教师应穿着得体的套装或连衣裙,不宜佩戴过多的饰品,妆容轻淡。
2.仪态端庄:教师应保持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立或坐立端正,保持双脚平行,不宜乱动或趴在课桌上;坐姿应端庄,不宜趴在讲台上;走路时应保持直立,不应缓慢或匆忙。
教师的动作应轻柔流畅,不应过于夸张或嘈杂。
3.用语文明:教师言语应文明得体,不应使用低俗或粗鄙的语言。
在与学生交流时,应用亲切的语气传授知识,尽量避免批评或贬低学生。
在与同事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思想,不应冲动或咄咄逼人。
4.面带微笑:教师应面带微笑,给学生和同事以和善、亲切的印象。
微笑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够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仪表礼仪要求1.尊重他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同事,不应随意挖苦、嘲笑或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对于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不应歧视或偏袒学生;对于同事,教师应相互尊重,多一些谅解和包容。
尊重他人是维护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的前提。
2.注重卫生:教师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清洁整洁的状态。
教师在教学时要洗净双手,指甲要修剪干净,不应带有异味或过多的化妆品。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及时刷牙漱口,注意口气清新。
3.维持距离:教师应跟学生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过于亲密的关系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质疑。
教师要善于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确保个人尊严和职业形象。
4.遵守公共秩序: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违法乱纪,从事无关的活动。
教职工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教职员工应遵守学校着装规范,仪表得体,衣着整洁,端正大方,整洁美观,体现出稳重、干练、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1、发式:头发整洁,发型大方,不染彩发.男教师头发不过耳,不理光头除特殊原因外,女教
师发式端庄大方,不留奇异发型,不披头散发.上课期间不得裹头巾、戴帽子.
2、面容:精神饱满,保持清洁.女教师化淡妆,不浓妆艳抹,不得戴耳环;男教师不留胡须,
装扮淡雅得体,能给人以良好印象.
3、手:不留长指甲,保持清洁,除手表、结婚戒指外,不戴其它饰物.
4、衣服:男教师不得穿无袖衫、背心;女教师不得穿无袖装、低胸衫、吊带和过于紧身的
衣服.
5、裤装:女教师不得穿超短裙、低腰裤、短裤,男教师不得穿短裤进校园.
6、鞋:不得穿拖鞋、凉拖鞋、光脚穿鞋上班.
7、教职工穿着服装颜色、款式应与工作环境相协调,教职工要注意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保
持整洁美观.在重要场合或特殊活动时,按要求着装.
8、教职工着装不整或不符要求者,学校应对其提出批评,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者应按照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予以严肃处理,并扣出其适当师德考核分.。
教师仪容仪表
教师仪容仪表是指教师在工作中的仪表端正、举止得体的形象表现。
以下是一些教师应遵守的仪容仪表准则:
1. 穿着整洁得体:教师应穿着干净整洁、得体合适的服装。
避免穿着过于潮流或暴露的衣物,要注意衣着的色彩搭配,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鲜艳的颜色。
2. 仪表端正:教师应重视自己的着装和仪容,保持整洁、清爽的形象,注意头发的整齐、面部的清洁和妆容的适度。
要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姿势。
3. 注意言谈举止:教师在言谈中要注意措辞得体、文明礼貌,避免使用粗俗、恶言恶语的措辞。
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保持谦虚、和蔼可亲的态度,以示教师的师者风范。
4. 保持良好的仪容习惯:教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和口腔健康。
5. 重视个人形象:教师要注意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塑造,避免发布不当的照片或信息。
要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形象表现,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
这些都是教师应当遵守的仪容仪表准则,通过良好的仪容仪表表现,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和个人魅力,对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
文华中学师德教育篇(二)仪表美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要素,与知识渊博相得益彰,从而作用劳动的对象——学生,起到难以言表、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之不得不为人师表教师注意和重视。
教师的仪表是学生视野中一幅移动的画面,是体现校园文化的一种突出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看,仪表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自己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肢体语言等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意向的形式。
教师的发式、衣着、谈吐、表情要体现鲜明特色,是对教师仪表的最基本的要求。
这种仪表特色能充分展现教师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明媚阳光的心态,慈母严父的心理,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文明的情操;而教师身上所体现出的能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美学享受,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和启发。
不论社会如何进步,不论时间如何改变,我想,教师的仪表形象都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教师的仪表应具有美感。
教师是社会的教师,是一定历史范畴中的社会角色。
教师的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天职是通过自身德、智、体、美、劳的素质影响教育下一代,每时每刻通过自己的情态、语言、服饰、行为精雕细刻一件件社会需要的艺术品;同时自己又是一件由上一代人塑造而成的传播美的艺术媒体。
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展现自己的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力。
学生每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学校与各位老师相处,他们好奇地对每位老师进行观察,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学习。
教师的仪表对
学生产生直接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一个班主任带一个班多年后,会发现不少学生说话、风度等与班主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趋同进化。
教师的仪表对教师获得威信有着重要的关系,与师生关系也有密切的联系。
就是说,教师注重自身的仪表美,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是爱己、爱人、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仪表使教育教学更有渲染力。
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陶冶,在美的气氛中成长,他们愿意自己美的同时周围也是美的,教师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
美育是个过程,情感渲染是它的特点,潜移默化是它的规律,没有情感渲染和潜移默化就没有美育。
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美的环境中,不断接受美的陶冶和滋养,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完美的高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向,增强了学生对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免疫力,会对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影响。
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师身上应该体现出时代气息,与时俱进,不能过于保守,因循守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当然,讲时代感,绝不是要老师处处赶“时髦”。
其次,教师的仪表要有职业感。
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教育教学的情调相适应,与教学环境相适应,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因素传情达意、交相辉映,使其能更好地与教育教学内容保持审美情趣上的协调一致。
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
教师的仪表行为对
教育是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仪表行为的每一变化,都逃不过受教育者的眼睛。
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慎重地把自己的仪表行为调整到符合受教育者的欣赏水平上,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服饰打扮整洁朴实、美观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言行举止,应谨慎谦和、文明礼貌;为人热情真诚、落落大方,给学生树立一个既值得尊敬、又和蔼可亲的形象。
教师的仪表行为还应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符,与年龄特点相符,与身材特点相符。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服饰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着装要同职业相适应,服饰灌注精神,重在协调。
如果将人与服饰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首先就应该考虑与背景协调。
在不同的场合着不同的服装,早已是很多人的共识,视具体情况,既可作“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也可作“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烘托,也可作“亭亭玉立一枝梅”之彰显,但无论怎样,所选服装的款式、色彩,都应与所处环境的整体气氛相协调。
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我们教师的着装应简洁大方、端庄典雅,既为人师表,又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应该说服饰的审美价值,一方面是通过服饰的整体设计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与穿着者完美结合而体现出来的,注意服饰的款式与搭配,不能混搭。
所以,应该对自身的各方面因素有整体的把握,使外在包装更好地体现出内在的神韵。
人的仪态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很难用某种模式框定出来。
只要自己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协调,便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装束,穿出个性、穿出风格,真正做到“衣如其人”。
其三,教师的仪表要有艺术感,面部略施粉黛、遮瑕避疵,服饰质高而雅,众而不俗,如:领带、丝巾、胸花、纽扣、眼镜等。
各种服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因此,首先应该讲究色彩的整体和谐。
不论是同种色、类似色的组合,还是对比色的搭配,都要有一个主色调,做到基调清晰、主次分明、相互辉映。
另外,服饰各部分的造型、发型也要注意协调统一,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完美。
曾经有一位女教师在上一堂公开课时穿了一条花裙子走进教室,学生思绪不够集中,发言也没有平时出色,上课的效果没有预期中的好,下课一打听,才知道很多学生上课都在数她的裙子上到底有多少只蝴蝶。
此类事例,举不胜举。
由此可见,播音员的仪表就是我们效仿的开模,教师着装,一定要注意细节。
①不能穿新衣服直接进教室上课,而应在上课之前,到教室里走一走,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新奇感。
②不能穿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服装、特别是禁止穿奇装异服进课堂。
③不能穿与课堂气氛形成强烈反差的衣服上课。
着装应与课堂氛围协调一致,比如上《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就不宜穿得太鲜艳,上朱自清的《春》却需要穿得鲜艳一点。
④要注意整洁规范。
整洁规范是教师着装的最基本的要求,诸如一粒扣子未扣等不合规范的细节,一旦被学生发现,都会成为议论的话题。
⑤建议我们老师在出门前留足自己,整理衣冠,略施粉黛的专门时间。
任何社会角色都必须自觉将自己置于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规范之中。
教师要力求做到仪表要整洁、举止要安详、表情要愉快、风度要文雅,在社会伦理道德所统辖的风俗、习惯、礼仪、时尚和社会生活所涉及的规章、制度、纪律及守则各方面成为“模特儿”。
讨论题:1. 教师上课要不要戴手镯?
2. 教师上课要不要穿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