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地球知识——经纬网
- 格式:pptx
- 大小:59.87 MB
- 文档页数:9
经纬网及其应用一、经纬线与经纬度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同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增加,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增加北纬的度数愈向北增加,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增加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重要的经纬度(1)20°W、160°E为东西经界线;(2)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 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4.经度的判断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下图)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二、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1.经纬网的类型类型图示经纬线特点经纬度判读备注侧视经纬网图①经线为竖弧线,连接南北两极;纬线为横弧线或横直线,与赤道平行;②经线完整,图中纬线为纬线圈的一半①赤道(图中最长横直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②经度值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①最大圆为一经线圈,经度值互补;②经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经度差=180°/份数(如图中经度差为:180°/6=30°)极地经纬网图①圆心为极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状;②纬线圈完整,经线为从极点至赤道的部分①如图,极点为北极点,图中纬度均为北纬;②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增大则为东经,数值减小则为西经①最大圆不一定是赤道;②经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经度差=360°/份数(如图中经度差为:360°/8=45°)方格状经纬网图①横直线为纬线,竖直线为经线;②图中经纬线垂直相交①经度值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②纬度值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虚线为回归线或极圈)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经纬线间隔相等(如图中经度差90°)2.经纬网的判读(1) 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经纬网知识点经纬网(Meridian lines)是指覆盖地球表面的一系列经线和纬线,用于划分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和测量地理坐标的系统。
经纬网的建立对于地理学和导航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与经纬网相关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纬度(Latitude)和经度(Longitude)。
纬度是指位于赤道(Equator)周围,由南到北一系列平行线,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位置与赤道的角度。
而经线则是连接地球两极的一系列线,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位置与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的角度。
纬度和经度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坐标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地理位置。
与纬度和经度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赤道是地球的中心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而本初子午线则是经过英国伦敦的那条经线,被选为经度的起点,也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参考线。
纬度和经度的单位是度(°),纬度的取值范围为-90°到+90°,其中0°对应赤道,+90°对应北极,-90°对应南极。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180°到+180°,其中0°对应本初子午线,+180°和-180°对应同一条经线。
除了纬度和经度之外,地球上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其他系统来表示,比如地址、邮政编码等。
但是经纬度系统是全球通用的,被广泛用于地图、导航、飞行等领域。
利用纬度和经度,我们可以实现对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定位和导航。
如今,许多智能手机和导航系统都内置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功能,可以根据经纬度来帮助我们找到目的地。
此外,航海、航空等行业也需要准确的经纬度信息来进行航行计划和导航。
纬度和经度的概念还引申出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和时区(Time Zone)。
国际日期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将世界分为东西两个日期,当你跨越该线时,日期会发生变化。
第一章 地球知识——经纬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所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1-1-1地球的大小地轴、两极和赤道1-1-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轴的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正对北极星的点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
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赤道全长约4万千米。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弧线叫经线..。
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上标注的度数叫经度..。
1-1-3经线和东西经度的划分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起始,向东和向西各划分为180︒,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简称东经和西经。
东、西经180︒是重合的一条经线。
以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读图思考:1-1-4经线与地轴1-1-5东西半球的划分1-1-6东西半球图经度1︒的长度在赤道上约为111千米,向两极逐渐缩短,极点为0;在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1°的长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纬线和纬度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小成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上标注的度数叫纬度..。
1-1-7纬线和南北纬度的划分赤道为0︒纬线,向北为北纬度,向南为南纬度,简称南纬和北纬。
南、北纬各划分为90︒,北极点为北纬90︒,南极点为南纬90︒;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通常把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1-1-8南北半球的划分1-1-9南北半球图1-1-10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在任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距离都约为111千米。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称为经纬网...。
经纬网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形状: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半径差21km)大小:极半径---6356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km→赤道上经度1°相差约111km。
2经纬线与经纬度2.1经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间隔位置关系经线半圆都相等南北方向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纬线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方向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级递减互相平行由上表可知: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
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2.2经纬度的特点(1)纬度的特点(如下表)名称起点范围度数大小(度)表示字母度数增大方向半球划分北纬赤道赤道以北0~90 N 向北增大以赤道为界。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赤道赤道以南0~90 S 向南增大(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名称起点范围度数大小(度)表示字母度数增大方向半球划分东经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0~180 E 向东增大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东半球;西经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西0~180 W 向西增大2.3纬度的判断由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
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第一课时——地球(经纬网)【基础知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大小: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二、地球仪1.概念: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2.地轴和两极。
(1)地轴:(假想的)地球的旋转轴。
(2)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3)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3.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概念: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①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相同的纬线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点;②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③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④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⑤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
(3)纬度:线面角,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 ),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
赤道是0°纬度,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4)特殊的纬线: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度是南回归线。
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极圈。
4.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经线 (2)经线的特点: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为半圆; ②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③所有经线均指示南北方向;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 ⑤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一讲第1课时地球和经纬网含解析第一讲经纬网和地图[考纲展示] 1.经纬网及其意义;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
命题点经纬网地图和区域地图中距离的计算、方向的判断、最短航线的判断、比例尺及其计算,等高(深)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地形的判断、河流的判断、生产实践应用等。
题型设置直接考查经纬网、地图、等高(深)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时,以选择题为主;以经纬网地图、区域地图、等高(深)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知识时,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命题。
考查形式以热点地区、重大地理事件、经纬网地图、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距离的计算、方向的判断、最短航线的判断;以某区域等高(深)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河流流向、流速的判断、地形部位及地形特征的判断,等高(深)线地形图的生产实践应用是高考关注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农业生产布局、交通线路选择、港口布局、水利工程建设、行进路线的选择等。
第1课时地球和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错误!略鼓的椭球体。
2.经纬网及应用(1)经纬网的特点①图一为地球侧视图;图二为地球错误!俯视图,图二为错误!北半球。
所有经线相交于错误!南北两极,所有纬线相互错误!平行.②相等的.图一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错误!30°,图二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错误!45°。
③所有经线长度错误!相等,约为错误!2万千米;纬线长度由错误!赤道向两极递减.④经线指示错误!南北方向,纬线指示错误!东西方向。
(2)重要经纬线及其意义①赤道-—错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的分界线.②南北纬错误!30°和南北纬60°—-错误!低、中、高纬分界线。
③错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错误!五带分界线。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错误!20°W和错误!160°E,东西经的分界线是错误!0°和错误!180°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