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 格式:ppt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6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52页例3。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经过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求一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内容求一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目标1.能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借助图形去思考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解决问题,并在第一课时初步认识了倍的概念。
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倍的问题,对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分析基础,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于三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在教学时通过数形结合,几何直观,小组合作、交流、生生质疑等活动,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示表示数量关系,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图的方式理解“倍”数量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 复习旧知看图思考: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多少根?生回答结束后,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用倍的问题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将倍的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后续性进行连接,为新课的学习找到着眼点,通过直观图示对乘法意义和倍的关系进行回顾,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准探究的“起始点”2.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熊二摘了多少个苹果?二、引导探究,经历画图的过程1.出示主题图:熊大摘了8个苹果,熊二摘的个数是熊大的3倍。
熊二摘了多少个苹果?2.读题,你读懂了什么?3.你能将题上的信息和问题用图表示出来吗?4.学生尝试在本子上画图。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流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一、说教材1、说内容。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冀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7页至第28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倍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开始,又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编写思路、结构特点。
这是教材第二次安排“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乘法问题,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乘法问题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综合练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地运用口诀计算的目的。
教材呈现了一幅情境图(大海边站立9只企鹅,空中盘旋一群海鸥)情境图,通过蓝灵鼠的问题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4、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计算9的乘法.能够解答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收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观察思考的习惯.5、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学情小学二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愿意与人合作,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解决问题。
而且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初步建立有关倍的含义了。
本课时在此基础上学习倍数问题,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有一定的基础,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知识与技能: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提问:“这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2)学生回答:“苹果的重量是1个单位。
”(3)教师再出示一个香蕉,提问:“这个香蕉的重量是苹果的几倍?”(4)学生回答:“香蕉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
”2.理解概念(1)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概念。
(2)学生举例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掌握计算方法(1)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
4.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5.实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个实例:“小明的年龄是5岁,小红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2)学生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进行计算。
6.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小华的身高是1.5米,小强的身高是小华的几倍?(2)一辆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一辆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几倍?2.请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设计一道数学问题,与同学分享并讨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乘法和除法、认识了倍,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教材中“分析与解答”环节,让学生学习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理解题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回顾与反思”环节,通过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1/ 8教学目标:1.借助线段图,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探索过程,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建立计算方法的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2/ 8②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组织交流方法。
提问:他是怎么想的?独立思考,尝试先画一画,再列式解决,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交流分享:①8×4=32(元)他用8根小棒代表军棋的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所以象棋是4个8根,就是32根小棒,也就是32元,用算式表示就是8×4=32(元)。
②她是用一个圈代表军棋的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所以象棋就是这样的4个圈,求象棋的价钱,那也就是8×4=32(元)。
③她用一个长方形代表军棋的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所以象棋就是这样的4个长方形,求象棋的价钱,那也就是8×4=32(元)。
依次交流画图的方法,注重完整的说理过程,在多人说理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法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
3/ 83.对比发现。
提问:这些画图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线段图就是我们数学学习中非常简洁、明了的画图方法,今后我们会经常使用它。
提问:认真观察线段图,你有什么发现?④他用一条线段代表军棋的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所以象棋就是这样的4段,求象棋的价钱,那也就是8×4=32(元)。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几即可解答.故答案为:错误。
乘法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
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进行解答。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扩展资料: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例如:300÷25÷4=300÷(25×4)=300÷100=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帮助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与提出研究目标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摆图形的游戏吧!请根据下面的图式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师:今天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呢?a、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b、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研究成果1.小组内个人展示: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并与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展示:1)例2:学生动手摆小棒,用小棒摆正方形。
师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摆两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可以说成几个4根?然后让学生反复说出“4的3倍是几个几”,并尝试摆出4的3倍。
2)例3:学生根据图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例如第二行应该怎样摆?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回答问题。
3)例4:师提出问题“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线段图表示的意思,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拓展知识外延1.学生自主摆图形并解决问题,例如教材76、77页的做一做。
2.师提出实际问题,例如“老爷爷昨天买了2个鸡蛋,今天他买的是昨天的3倍,请你算出他今天买了几个鸡蛋?”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自己的思路。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初步理解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他们也培养了问题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乐学数学的情感。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对不对
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例我年龄今年40岁,我的
年龄是你2倍,40÷2=20岁,你的年龄是20岁;如果知道一
个数是几,求另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例一个数为12,求另一个数是已知数的3倍是多少?12x3=36,另一数是36。
如果两数之积是定值,其中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例一个是2,积为16,则另一数是以知数的几倍。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用乘法计算)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是求一个加数几倍的积
比如: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思路:关键句是“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关系式为:已达标人数÷六年级人数=120/160=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概念和含义。
2. 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 应用“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4. 案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 内容:“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概念和含义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应用“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一些基本的计算题,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挑战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教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仪、圆片、小棒.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抢答形式.2.口述算式和得数(出示投影片).(1)3个2的和是多少?(2)5个7的和是多少?3.导入.(1)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指导学生明确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圆片,摆了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2)导入新课.如果已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你们知道第二行摆几个圆片吗?板书课题应用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可演示动画“应用题”或演示课件“应用题”】(1)引导学生在第一行摆2个圆片,教师同时在磁力板上也摆2个圆片.(2)第二行要摆的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应怎样摆?要摆几个圆片?学生边摆边说,教师巡视.(3)分组讨论:第二行应怎样摆?要摆几个圆片?(4)一人到磁力板上摆圆片,并口述摆的过程.(5)指导学生把例3填完整.2.完成教科书80页的“做一做”.【可演示课件“应用题”】(1)指导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教师巡视.(2)引导学生口述摆小棒的过程.(3)教师引导学生把此题填完整.3.教学例4.【可演示课件“应用题”】美术小组做黄花7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红花?(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明确:这题的已知条件是黄花7朵,红花是黄花的5倍,问题是红花多少朵?(3)教师提示:红花是黄花的5倍,也就是红花有5个7朵那么多,为了加深理解,今天我们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用一条线段表示7朵黄花,用5个线段的长表示红花的朵数,教师板书并同时演示课件“应用题”画线段图.(4)从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红花是黄花的5倍,红花多,黄花少,也就是求5个7是多少.(5)启发学生回答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口述解题思路.(朵)或(朵)答:做了35朵红花.(6)引导学生把例4填完整.4.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2题.【可继续演示课件“应用题”】妈妈买了4米白布,买花布的米数是白布的3倍,买了多少米花布?(1)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通过移动投影片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3)学生口头列式之后,指导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三、全课小结.通过学习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四、随堂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1题.【可继续演示课件“应用题”】3.列式计算(出示投影片)(1)5个8相加是多少?(2)5的8倍是多少?(3)4个7相加是多少?(4)4的7倍是多少?五、布置作业.1.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2.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客车有8辆,卡车有多少辆?板书设计应用题教案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二第3-9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教材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第一行摆了5个○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多少个○?5×3=15(个)。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建立倍的意义表象基础上会解答有关倍的现实问
2、经历探究倍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倍的意义表象,理解数问题的实质。
3、进一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理解倍数问题的实质。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你喜欢大海吗?为什幺?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