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探讨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提高,给居住小区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作为居住小区整体设计中的重点环节,理应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文特结合工程实例,重点探讨了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的综合设计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日后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对策一、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内容简述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的综合设计,主要是指对居住小区室外各类管线的铺设位置与管道平面及縱向高程等方面的设计布置工作。
设计内容主要涉及管线的平面布置,另外是管线纵向高程的协调工作,可分为管线综合方案设计与综合施工图设计两类。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种类多、总量大,新的标准规范也赋予了综合设计的较难任务,即为充分优化协调各类专业管理的平面位置与纵向高程,确定专业管线走向,使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又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进而为整体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二、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及对策1、电力管线管位设置问题对策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室外管线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仍为电力管线管位问题。
自高压电缆输出3根左右钢管,到配电室输出管线多达20余根,且呈3层并排出现,需要占用的地下空间又宽又深;且电力电缆井盖较大,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困难较大。
因此就要充分考虑变配电室的位置设置,必须具备充足的空间保障敷设进出管线使用。
但是,实际居住小区室外区域有限,如何合理优化电力管线管位设计,成为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设计规划时,就要选择居住小区中,较为空旷、管线较少的区域,如果有条件能够满足均匀或是分开敷设最好;且要充分考虑电力管线电缆井的大小,以留足适当的管位间距,供其正常安装需求。
综合以上而言,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管线大小及数量,预先设计出管线走向,留出足够合理的空间。
如果暂时无法获取相关依据,要本着在最边缘安排电力管线的原则,给其周围留足延展空间,避免后续现场安装限制问题,以灵活调整管位。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住宅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住宅小区的管线系统作为其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小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小区的整体运行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住宅小区管线系统进行综合规划设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综合规划设计的必要性1.提高管线系统的效率住宅小区的管线系统包括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多个方面,它们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是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
通过综合规划设计,可以在不同管线系统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局,提高系统的效率,避免出现系统冗余或者管线交叉等问题。
2.提升管线系统的安全性管线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合规划设计可以通过科学的布局和设计,降低系统的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提升管线系统的安全性。
3.优化管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综合规划设计可以在管线系统的建设初期就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问题,合理设计燃气、供水等管线的布局和连接方式,方便后期维护和管理,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科学性原则综合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管线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布局情况,科学分析小区的人口密度、居民需求等因素,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经济性原则综合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力求在保证系统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管线系统的经济性。
3.可行性原则综合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具有可实施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落地并得到有效的实施。
4.灵活性原则综合规划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小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变化的需求,方便后期的扩建和改造。
1.管线系统的布局设计供水、供电、燃气等管线系统的布局设计是综合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
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区的地形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计管线的布局,确保管线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管线系统的连接设计不同管线系统之间需要有合理的连接设计,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相协调和配合。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的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常常面临着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挑战。
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是指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管线(如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等)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本文将针对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管线的布局。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等各种管线的布局,合理确定管线的走向和布置。
在住宅小区中,给水管线和排水管线的布局应尽量避免交叉和纵横交错,以减少管线施工和维护的难度;燃气管线和电力管线的布局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管线的干扰,以确保安全供应和使用。
在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管线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避免产生冲突和隐患。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管线的节能环保。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需要注重管线的节能环保,促进管线的可持续发展。
在住宅小区中,可以设置给水管线的节水阀和排水管线的雨水收集设施,以节约用水和利用雨水;可以设置燃气管线的节能器和电力管线的光伏发电装置,以节约能源和利用太阳能。
在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管线的节能环保措施,促进管线的可持续发展。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管线的布局、互联互通、安全保障和节能环保。
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加强对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住宅小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管线支持。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小区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管线的规划设计和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从宏观上看,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给水管线的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给水管线需要满足居民正常使用的需求,包括冷水、热水、消防水等。
规划时应考虑到小区的居民数量、居住结构类型和用水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管线的走向、规格和容量等。
首先是安全性。
管线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居民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比如防止火灾、煤气泄漏等情况的发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线的材质、防火措施、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等方面。
其次是可持续性。
管线的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环保等方面。
比如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或者使用高效的供热、供冷系统,减少能源浪费。
再次是经济性。
管线的设计应尽量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
比如可以考虑统一布局和设计,减少管线的长度和材料的使用量;或者选择经济实用的材料和设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住宅小区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居民的需求、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和安全使用各项管线设施。
住宅室外管线综合的个人心得简析综述了住宅小区室外管线设计的设计内容,探讨了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一些要点和方法,并就时下新建住宅小区的特点总结了笔者的一些设计心得。
标签:管线综合;住宅小区;室外管综住宅小区因其室外管线类型众多,且各类管线与单体的接入点和排出点也密集复杂,无疑是各类建筑中室外管线综合最为复杂的一类。
如今新建住宅小区的主体形式,早已由原先的无地库多层住宅转变为带有大底盘地下室的高层住宅。
而相对应的小区管线综合设计,在难度和深度上也大为提高,并成为住宅设计中越来越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1 住宅室外管线综合的布置原则根据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中相关规定,室外管线布置基本上遵循以下几大原则:压力流避让重力流、柔性管避让刚性管、支管避让干管、小管径管避让大管径管、临时管避让永久管。
2 前期方案的管综设计思路管线综合在项目的方案阶段亦需要参与进来。
只有前期考虑充分,在将来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时就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而不是受种种条件掣肘导致管综设计时的艰难。
2.1 住宅前后的预布线思路对于东西向分布的条形住宅而言,雨污水全部向南或向北排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实际上大多数住宅户型的厨房在北侧,洗衣阳台在南侧,污废水全部向单侧排放,那么污废水底层横管在地下一层路途较长,对地下一层给水消防管及电气桥架的敷设影响也比较大,很多时候污废水仍需考虑双侧排放。
而雨水管单侧排放则较易做到,在屋面整体朝南或朝北找坡即可。
给水和电气进线则可以考虑在绿化带较宽的一侧进线,水表井和电井均可设置在绿化带中,美观隐蔽。
2.2 化粪池和雨水收集池等室外给排水构筑物的布置考量对于带有大底盘地下室的住宅小区而言,无法设置在地库内、也无法设置在地库上方的化粪池和雨水收集池,需要在方案阶段就考虑好布置位置。
当地库占地过大,化粪池和雨水收集池无放置空间时,应及时提出问题,调整方案。
同时,应确认地库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原则上不小于5m,为雨污水干管的敷设留出足够空间。
住宅楼室外地下管线工程规划设计探讨张学杰(河南省陕县房地产管理局,河南-r7峡472100)(}商要]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应结合市政管线条件和住宅楼自身用途、档次、地质、地形条件等,按照现行室外给水、排水、供电、采暖等规范进行规翔J设计。
地下管线.最怕渗漏。
特剐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管线防渗设计是第一要务。
[关键词]住宅楼室外管、线;规划;方案探讨现阶段,住宅楼室外地下管道主要包括:给水管(细分为自来水管、中水管)、排水管(细分为污水管、雨水管)、暖气管、燃气管等。
地下线路包括:供电线路、有线电视线路、宽带网络线路、通讯线路(主要为电话线)、小区智能化楼宇管理线路等。
根据自己多年工程建设实践,现对住宅楼室外地下管线规划设计总结如下:主地沟、支地沟应设置综合地沟,其余管线单独布置。
1主地沟及管线1.1主地沟主地沟,一般位于住宅楼厨房、卫生间、单元出入口一侧,即通俗讲的“楼前”。
主地沟应设置综合地沟,将给水管、污水管、强弱电线路等适宜综合的管线布置到其中。
主地沟应与住宅楼纵向平行布置,并应距离住宅楼外墙3.0米以上。
地沟中心线宜距离楼前路外边缘1.5米左右,最好处于楼前路中心线附近,以免重车碾压损坏盖板及井盖。
主地沟应选择抗渗、整体性好的管沟型式,按防水级别依次为砖壁砼底板、砖壁砼槽型底板、砖壁钢筋硷槽型底板等。
在保证沟内底纵向通畅、不存积水、纵坡大于8%o条件下,砖壁砼槽型底板形式、甚至砖壁砼底板形式都可满足使用。
主地沟应方便检修,在将给水管、污水管、强弱电线路设置到沟内时,净宽应不小于1.o米,净深应不小于10米。
12主地沟中管线1)污水管宜采用套接双壁U P V C波纹管,布置在沟底中线位置:每1,5米设置每侧超出管外径5cm以上、净厚度6cm以上、长02米的C15细石砼管座。
污水井,应与支地沟污水管对齐布置:井室净尺寸不小于1D米,M75水泥砂浆砖砌方检查井,井底C15细石砼能留槽,井底周边及四角应高于溜槽边缘5c m、并与并壁抹成圆角,内壁防水砂浆三遍抹灰。
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初步探讨内容摘要:摘要:结合几年的设计经验,从管线综合设计的任务和设计阶段、管线综合布置的基本原则以及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居住小区;管线综合;管线协调0 前言近年来居住小区室外管线工程作为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新建小区室外管线一般都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而小区道路的地下能够通行管线的空间极其有限,如果各专业管线部门各行其是,势必产生不同管线的相互交叉碰撞、相互阻碍。
本文就此对新建居住小区埋地管线综合设计进行如下探讨。
1小区室外管线综合的基本任务小区内常见的室外配套管线主要有给水、雨水、污水、强电、弱电、路灯、燃气等,各类管线在走向、平面布线、竖向高度上均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小区室外管线综合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各专业管线的走向,在符合现行各个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地协调安排各专业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相关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干扰,为各专业工程管线进行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并对管线施工及今后的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2小区室外管线综合的阶段和工作内容2.1小区管线综合初步设计小区管线综合初步设计是依据小区详规及区内各建筑单体的建筑、管线、结构等施工图以及各专业管线规划,并结合小区周边的市政管线资料,进行各类管网的布置。
此时小区单体建筑的管线系统和小区各专业管线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管线综合初步设计首先对各专业管线的初步设计进行汇总、整理,综合过程中原则上遵从各专业管线的走向和各构筑物的位置,当专业管线的布置不尽合理或相互之间有矛盾冲突时作适当微调,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
管线综合初步设计一般是编制平面图、横断面图、确定管线交叉时的避让原则。
平面图中标明各建筑单体的底层平面、采用不同的线型及符号表示出各专业管线及构筑物、标明小区管线与市政管线的接口位置、标明小区管线与建筑物入户管线系统的接口位置等。
浅谈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及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摘要:探讨了住宅小区工程管线规划的特点,并对住宅小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必要性、规划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综合管网;管网设计;住宅小区引言:新建居住小区内的各类管线一般铺设于小区道路或住宅前后的绿地下,是小区日常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
解决各工程管线在建设过程中的冲突和相互干扰,为管线设计和施工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创造高水平现代化小区的有效保证。
下面就对小区管线综合设计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管道平面布置设计优化1、坚持“四让”原则。
即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埋管浅的管道让埋管深的管道,单管让双管,柔性材料管道让刚性材料管道,按照这个原则,按当地要求,从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排列,小区管网布置顺序基本是:排水管-供水管-煤气管-通讯及智能管线-供热管道-电力管线。
2、每种市政管线都有各自具体的专业要求,都自遵循不同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当发生平面和竖向矛盾时。
应该从整体出发,综合布置,使各类管线的布局经济、合理。
在进行管线综合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以及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应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
第二、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地形、交通运输、生产安全、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济技术经较后择优选定。
二、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规划设计1、合理布置管道顺序管网与小区道路与绿化的关系总结如下:给水、消防、燃气等压力管道位于道路下: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位于道路两边:电力、电信等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2、局部管道优化设计针对项目地下管线需跨越地库、小区环路、市政道路,小区雨污水管无法直接排入市政管网,设计上选用跌水井。
局部地库边界线给雨污水专业的跌水井让出空挡。
3、供水管应避开雨污水管,其水平最小间距应不于小80CM,垂直不小于10CM,防止水质污染。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的建设更加注重综合管线规划设计,以确保居民生活的便利和安全。
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是指对小区内的供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通信管道等各类管线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社区设施的需要。
一、综合管线规划设计的重要性1. 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供水管道是小区内最为重要的管线之一,必须合理规划布局,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和充足性。
还需要考虑供水管道的维护和保养,防止管道老化、渗漏等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2. 确保排水畅通。
排水管道的设计和规划要考虑到小区的地势和水文情况,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避免因排水不畅而造成的污水倒灌和积水等问题。
3. 安全合规的燃气管道设计。
燃气管道是小区内的另一个重要管线,在设计规划时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和合法标准,以确保居民的用气安全和燃气系统的可靠性。
4. 合理布局通信管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通信管道的布局和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要考虑到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和网络,以满足居民对通信设施的需求。
1. 便捷性原则。
合理布局各类管线,以确保居民的生活用水、用气、通信等各类设施的便利性和便捷性,减少管线设施对小区环境和人员活动的影响。
2. 安全性原则。
规划设计要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考虑到不同管线设施的安全距离和隔离要求,以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可维护性原则。
管线的规划设计要考虑到维护保养的方便性,确保管线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 环保性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各类管线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保护小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1. 管线的合理布局。
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和规划布局,对各类管线进行合理布局,确保各类管线设施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2. 管线的安全保护。
对各类管线设施进行安全保护,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管线因外力破坏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安全隐患。
3. 管线的合理交叉和穿越。
摘
当前
2
南京
设计单位机电专业
施工图审查通过后
管综扩初阶段设计重点综施工图设计以景观设计施工图为底图
3
雨污水管线应充分利用周边市政条件
室外管综应采用国家高程
4
小区设有地下停车库时)、
(下转第107页)
调整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大学作为培育未来建筑师的教育机构筑教育的主流Sustainable Approach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 ronmental Science Experiential Values As Promoters For Emerging Views On Sustainable Design Education Design Soc 作者简介(上接第105页)
室外管线在庭院内由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顺序应避免在小区”、“”、“”、“)、(
综上。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住宅小区的建设和规划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小区内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方面。
对住宅小区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小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小区内居民的生活品质。
合理的供水、供电、燃气管线布局设计可以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用电和用气。
而通信网络的完善也可以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做好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对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促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管线综合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小区的未来发展需求,合理规划管线布局可以为小区未来的扩建和改造留下空间。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二次施工的浪费,也可以为小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保护环境和资源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到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合理规划设计可以减少管线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1.供水管线规划设计供水是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供水管线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供水管线的布局、管径、供水压力、供水质量等因素,以满足居民生活和消防等方面的需求。
2.供电管线规划设计供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合理的供电管线规划设计可以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力设备的布局、电缆的敷设、用电负荷的预测等因素,以确保住宅小区的用电安全和可靠性。
3.燃气管线规划设计燃气是居民生活中常用的能源之一,而燃气管线的规划设计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燃气管线的敷设方式、阀门、泄漏报警系统等设施,以确保居民使用燃气的安全。
4.通信管线规划设计通信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信管线的规划设计也非常重要。
民建小区室外管线设计问题探讨(全文)所谓管线综合设计指的是确定管道横断面范围内各种管线的铺设位置及管道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相协调的工作。
简单地说也就是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管线的平面布置,另一个是管线竖向高程的协调。
管线综合的任务就是在符合现行各个规范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使工程管线在居住小区道路地下空间中占有合理的位置,为各种专业管线工程的设计起指导性作用,并对管线施工及今后的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室外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主题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构筑物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
一般情况下,居住小区的室外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中水管、热力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有线电视电缆、路灯电缆、消防信号线等智能化管线,还有检查井、排洪沟、化粪池等构建物。
给水管又分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且生活和消防给水又分市政直接给水管及二次加压供水管;消防给水又分消火栓给水及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管线;电力管一般分高、低压两种。
如果小区有集中直接饮水系统或集中生活热水系统时,还要有直接饮水管、热水管及其回水管;中水也有可能分市政直供管及二次加压中水管线等。
这么多的管线要敷设,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把这些管线安排就绪,这是摆在设计者前面的一道难题。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根据管线的种类、道路的宽度、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等要素,安装管线的布置原则,合理有效地把所需要的各种管线各就各位。
1布置原则1.1室外主要管线布置原则(1)由于居住小区的用地所限,雨水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中心线上。
雨水管管径往往比较大,一般为DN300~600,小区内主干道上管径可达DN800甚至更大。
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可远离其他管线,有利于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此外道路两侧雨水口较多,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有利于道路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杭州市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探讨摘要:分析了杭州市住宅小区工程管线规划的特点,并对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必要性、设计原则、设计要点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区,管线综合,设计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hangzhou city residential project lines plan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plan for utilities design, design principles, main points of design, etc.Keywords: village, pipeline integrated, design1 引言城市小区内的各类管线将城市各类管线和小区内的各建筑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维系着小区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使建筑内各种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区建筑使用功能越来越趋于完善,小区内各种管线越来越多,各种管线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杭州市一般住宅小区内的管线主要有雨水、污水、给水、强电、弱电、燃气、热力等。
其中强电管道包括电力、路灯等;弱电管道包括有线电视、电话线路、小区智能系统、监控、背景音响、宽带网络等。
这些管线通常由不同部门、不同专业来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2 管线综合设计的必要性最近几年,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受宏观调控及其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往往在方案阶段就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审批出的征地面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小高层。
考虑到建设成本因素,小区地下车库覆土一般不超过1.5米,这样就导致小区化粪池不能设置在地下室上,而只能布置在地下车库线外的范围内。
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车位的需求增多,现在的小区地下车库往往占用大量的红线面积,而留给化粪池、埋深较深的重力流管线等的空间就非常少,最佳位置就更少了,故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内要把小区管网这么多的地下管线全部布置上就更加困难了。
关于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探讨论文关键词: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论文摘要:指出在住宅小区前期规划阶段,应该进行室外管线综合的规划,包括系统的综合规划,文中主要阐述了管线综合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等。
现在住宅小区建得很多,卖得也好,可是好多买房人多数只关心户型、结构、朝向,很少有人问津小区配套的供水、供暖、供电的保障性及安全性等,而等人住后才知道这些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头等大事是多么的重要。
现有房地产商动辄规划上万平米的住宅小区,甚至是上百万平米的住宅小区,配套可谓先进,齐全,诸如此类的住宅小区多数地上为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或是配套的商业建筑,地下部分则是地下车库、人防等建筑,还有地下化粪池、地下消防水池、半地下室水泵房、换热站、变配电室等,如何合理规划这些附属配套设施,保证各座建筑的正常安全的运行显的尤其重要。
而就小区的管线而言,至少有给水、雨水、污水、中水、供暖一次网、二次网、弱电(网络、通讯、有线电视、安防、监控、消防报警等)、强电、燃气等,每一种管线有的多则好几条,如此多的管线,在有限的空间如何合理布置,既节约土地,又缩短管线,还要避免相互交叉在竖向上的矛盾,所以必须提前规划各种管线的方位、大孝走向、标高等。
在住宅小区前期规划阶段,应该进行室外管线综合的规划,包括系统的综合规划。
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各管线之间与建筑之间的平面相对位置的规划,另一方面是各管线之间与地下地上建筑之间在竖向上的距离。
一般住宅小区室外管线规划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1)市政外网接入点的方位,大校比如自来水,市政供水管网的接入位置,是在本小区的主出入口还是边角地带,需要敷设较长的一次侧供水管道;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水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区供水方案的设计,是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供水还是二次加压供水,市政供水管网的接口大小,流量压力也直接关系到小区的室外消火栓系统的布置,如市政管网引入小区接人点有两处,且水压、供水量可以满足小区供水水量及水压,小区的室外消火栓系统可以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成环状,形成环状的低压室外消火栓供水管网系统,满足规范对室外消火栓系统的要求,而不用专门敷设室外消火栓管网及在泵房设置专门的室外消火栓泵,从而降低了造价,减小了日后运行维护费用,而小区的水池进水可以从室外自来水管网直接引接。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是小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水、电、气、通信等管线的规划和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管线的准确布局,合理选用管道材料和接头,从而确保小区管线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
一、管线布局与规划
管线布局是指将管道、设备等有机地组合、排列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目的是为了方便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在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区的整体规划,包括道路、绿地、住宅建筑等,合理布置各管线的管道材料、排布范围等,从而避免管线堵塞或交叉的情况的发生,并为管道维护和保养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二、管道材料和接头的选用
在小区管线的设计中,管道材料的选用非常重要。
合适的管道材料可以保证管道的耐腐蚀性、抗压能力等,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对于不同材料的管道,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接头,以确保管道的密封性,避免水、气、电等管道发生泄露。
三、配套设施设计
在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各种配套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例如,小区供水管道系统需要饮水污水处理设备、水泵房、水箱等等,小区天然气管道系统需要安装监测仪器、通风设施、安全标识等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以便于用户日常使用和维护。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主要从布局规划、管道材料和接头选用和配套设施设计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小区管线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住宅小区室外地下综合管线敷设中存在问题浅析住宅小区室外地下综合管线敷设中存在问题浅析住宅小区外场地下综合管线敷设施工一般在住宅小区收尾阶段,施工中共涉及到配套的外场工程包罗:生活、消防给水、雨水及污水排水、化粪池、供电、管道煤气、通讯、宽带、安防网络、绿化、小区道路等。
其中还有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口部等。
室外施工单位一般有:土建、水电、通讯、电讯、煤气、网络、供电、园林苗圃等单位。
一、日前在住宅小区地下管线敷设中存在的问题1、设计方面不合理。
首先,一般开发建没单位只注重房子的品位、风格、环境等,地下看不见的东西往往疏于考虑,对地下管网设计重视不够。
其原因为,在政策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缺失。
日前还没有居住区地下管网规划设计、治理办法或制度,地下管网设计、建设、施工比较随意和无序。
地下管线不像地上建筑一样有设计寿命。
其二,当前我市的市政给排水、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等地下管线一般都由行业部门自行托付设计,其治理权分散于建设、供电、电信、燃气、供水、有线电视等多个部门,居住区市政管线接口资料全由相应各行业部门掌控。
室外管线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一般由建筑设计单位和管线专业设计单位分别设计。
至使以各单项管线工程设计为基础,缺乏统筹,综合管线设计中综合协调工作很难全面到位。
很难实现从总体上全面考虑各工程管线的技术条件、技术经济合理性,以及将场地内建(构)筑物、道路系统及全部的综合管线系统合理安排在住宅小区场地内,使它们在平面、竖向上彼此协调,在这种分散治理缺乏综合调节的情况下,必定会导致各种管线争抢空间的矛盾产生。
甚至造成不同种类管线间的彼此交叉碰撞,最起码的安全间距不能保证,管网迂回曲折、频繁交叉、层层叠叠等。
其三,由于受外场施工的各分项工程图纸出图较晚等因素的制约,各专业单位(供电、电信、燃气、供水、有线电视等)片面追求专业设计、施工便利,而忽视与其他各种管线的合理设置,至使综合施工图设计质量不高,设计深度不够,在现有管线设计中,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垂直)净距(表1),多数不能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及对策探讨建筑工程场地中管线种类比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每种管线的性质、用途、技术要求和管径大小都是不同的,负责不同部分管线设计的专业也有所不同。
进行室外管线综合设计能够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进行工程管线位置的合理铺设,协调管线和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绿化之间的关系,为管线的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进行室外管线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室外管线;管线设计;问题及对策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住宅小区的要求越來越多。
目前的居住小区,地下管线的数量多,种类繁杂,规格也有很多,而且还会继续增加。
地下管线一般是沿路铺设,但是,小区道路下可供地下管线铺设的空间并不大,再加上不同管线的负责部门各自行事,每个部门在铺设时都只注重自己,所以就会导致管线的相互影响,也对小区的规划和后期管理带来困难。
所以我们更应该进行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结合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解决。
1 室外管线设计概述室外管线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确定道路横断面范围内各种管线的铺设位置和道路平面布置相匹配,和竖向高程相协调。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任务主要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使工程管线的铺设位置科学合理,指导各种专业管线的铺设,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为管线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室外管线的铺设方式最好采用地下铺设。
地下管道的铺设走向应该最好沿着道路或者主体建筑平行布置,管线要尽量短捷顺直,尽量避免转弯,管线的铺设不要十分分散,要尽量集中,管线之间尽量不要交叉,管线和道路之间交叉的次数也要尽量减少,管线在铺设时应该尽量不要影响主体建筑,构筑物的布置不能影响主体建筑的安全性,以免管线和构筑物受到腐蚀、沉陷、重压等情况。
一般来说,室外管线包括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以及各种电缆,还有检查井、化粪池等构筑物。
给水管包括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这两种给水还分为市政直接给水和二次加压给水。
关于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探讨
室外市政管线是小区一项重要的配套设施,针对其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对管线综合设计的意义、前期规划、设计原则、与景观的协调等进行探讨。
标签管线综合设计;市政;小区
1 管线综合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住宅小区内室外的管线种类很多,有给水、雨水、污废水、电力电缆、燃气、弱电(通讯、有线电视、安防、监控、消防报警、可视对讲、远程抄表、背景音乐等)、景观水电等。
室外管线承担着小区配套的供水、排水、供電、安保等重任,与住户的生活密切相关。
现在住宅小区的地下室占地块面积的比重较大,而一般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地下室开挖不深,顶板的覆土往往少于1.5米,有的甚至不到1米,高档住宅小区内往往有丰富的景观水系和景观小品,这些都占用了管线的布置空间,造成室外管线布置的难度很大。
管线综合设计指的是确定各种管线的平面铺设位置及各管线竖向高程相互交叉时协调的工作。
管线综合的任务就是在符合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既要缩短管线的长度,还要避免竖向相互交叉的矛盾。
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各种管线。
2 前期规划
现在很多前期规划设计没有对室外管线综合引起充分的重视,给其留出足够布置空间,造成后期管线相互交叉打架,相互间的距离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由此带来很大的施工和后期运行维护难度。
因此,在住宅小区前期规划阶段,应该进行室外管线综合的规划,包括系统的综合规划。
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总体协调各附属构筑物及各种室外管线,使之更好地服务各栋建筑,为今后小区室外综合管线留出合理的路由,并达到环保、节能、降低造价、便于敷设及日后运行维护管理的目的。
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市政外网接入点的位置、规格及标高。
主要有市政供水管网的接入、高压电缆进线、燃气供气管的接入、通讯网络进线及市政雨废水的接入等,这些接入点的位置、规格及标高等数据,在地块建筑方案设计前期均需现场勘察测量,准确地提供给设计人员,以便确定室外管线进出的路由。
2.2 明确各种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及数量
应分专业工种对小区的各项负荷指标进行粗略计算,确定小区各种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及数量。
比如用电总负荷的大小,确定是否设开闭所及变配电室的数量及位置,而变配电室宜位于负荷中心,以利于缩短电缆长度和降低用电损耗。
以及对小区规模、用水指标的核算,以确定地下消防水池、生活水池、化粪池的数量和位置等。
其中,化粪池的数量对小区排水系统影响较大,如小区的规模较大,建议采用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集中厌氧式污水处理池,可以大大减少化粪池的数量,而且由于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的长度也可以减少。
布置各附属构筑物时应与小区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并根据负荷大小、服务区域方位统一考虑,尽量减少管线,降低造价,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3 确定综合管线的主要路由
对于小区的管线综合前期规划,需要明确有多少种类的管线需要敷设,初步明确小区的规模及规划档次,一方面分专业工种进行估算,确定小区本身的管网规模,比如自来水的用量,供电负荷,弱电的种类及敷设方式,是否有中水回用等。
并根据市政接入点的位置、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及小区内建筑物的平面布局,来确定综合管线的主要路由。
3 管线综合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室外管线综合时,管线的交叉是难以全部避免的,管线的交叉不仅增加今后施工的难度,而且由于竖向布局困难,管道覆土不够,在管道后期使用中造成破损。
故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管线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如电缆套管);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直埋敷设。
雨污水主管道宜布置在道路下方;燃气、通信管道宜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下面。
电力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面或绿化带内。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位置宜相对固定。
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
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及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
由于考虑到燃气管道的重要性,为避免燃气管道在施工后被损坏,燃气公司一般是最迟进场施工,因此燃气管线宜布置在管线较少的地方。
管线的布置应注意同时满足地面荷载的关系,以及各交叉管线之间的安全间距要求。
如管线敷设在机动车道下方时,应考虑汽车的荷载,穿越道路的管线,宜设计钢套管进行保护,在绿化带下方时可以不考虑荷载。
另外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盖也应有相应的载荷要求,在车道上的检查井应选用重型井盖。
管线布置还应与地下车库相协调,避开车库的出入口,以免大流量的车辆对管线和检查井造成损坏;考虑车库内各种管线的进出。
对于无法避开的管线交叉,比如雨污重力流冲突,一般设计交汇井予以解决。
小区内采用较多的是雨水交汇井,即雨水管断开,污水管不断,交汇井需要落底,以利于清淤,并且交汇井的尺寸要放大一级。
管线综合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要理清所有需接入室外管线系统的管线,包括建筑物、地下室、附属构筑物内进出的管线、车库入口截水沟排水管、道路及绿化带内的雨水口、水系溢流管等等,避免室外管线施工完成后出现漏接的管线。
4 与景观工程的协调
室外管线的合理布置关系着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的优劣,是评价小区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室外综合管线设计图纸应以景观图纸为底图,并纳入景观水电系统。
室外管线和检查井的布置应避开景观水系、小品、树池、亭台等构筑物。
在符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排水检查井,为避免大量的检查井影响景观效果,对于检查井井盖应有特殊处理。
位于绿化带内的雨污水检查井,宜采用内凹式复合树脂井盖,井盖内可以植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而位于地面铺砖(或花岗岩)内的检查井,宜采用带与地面材质相同的不锈钢框复合井盖。
另外需注意的是检查井要避开道路的侧石。
5 主管部门审查确认
各专业室外管线图纸是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基础资料,而这些专业管线基本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门,如电力、水务、燃气、通信等。
综合管线设计必定要对这些专业管线的原设计位置进行调整,因此除了要遵循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外,往往还要符合主管部门的一些地方性规定,比如温州地区有线电视与电信管道可以同沟,但不能同井。
因此,室外综合管线完成后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
6 结语
小区的市政配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综合管线设计是后期管线施工质量的前提保证,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合理、经济地安排各种管线的路由,尽量避免各自管道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互相交叉和冲突,从而保证小区整个室外管线功能的正常运行,为小区业主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