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路径图发送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5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基本路径作者:李霞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1年第09期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教材在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上都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专业的教材也会因学校办学侧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流程却是基本相同的。
一般情况下,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流程需要经历“进行前期调查→确定教材目标→制定教材编写方案→进行教材编写→统稿→出版”六个步骤。
一、进行前期调查当需要进行职业教育某门课程的教材开发时,第一步就是针对这门课程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调查和同类教材调查。
1.课程调查鉴于教材和课程的密切关系,在开发教材之前要先对与之相关的课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教学要求、教学评价和考核等。
通过课程调查,一方面可以提高教材的适配性,另一方面可以对课程进行总结反思,优化课程并为即将开发的教材打下基础。
2.同类教材调查相同课程的教材常常已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开发教材之前要对同类教材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时间变迁中的同类教材比较和国际国内的同类教材比较。
通过同类教材的调查,可以发现教材的共性和差异性、适用性和局限性,找到开发教材的方向和创新点。
二、确定教材目标为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完成前期调查后,需确定教材目標。
通过课程调查和同类教材调查获得全面了解,结合整理分析的结论,可以确定本次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目标,包括:本教材区别于其他同类教材的创新点、本教材与课程的匹配度和互补度、本教材对教学活动的推动力度。
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材为例,探讨确定教材目标的基本要素:1.本教材区别于其他同类教材的创新点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编写这门课程的教材之前,通过对同类教材的调查发现,目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理实融合度不高、先进性体现困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等问题。
浅谈UML中常用的几种图1 UML简介2 UML常见图分类3 用况图(用例)4 类图简单类图使用举例5 其他辅助用图●时序图(顺序图)●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communication Diagram)/通信图●状态图●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6 组件图(ComponentDiagram)、配置图(Deployment Diagram)1 UML简介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又称标准建模语言,是始于1997年的一个OMG标准,它是一个支持模型化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图形化语言,为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包括由需求分析到规格,到构造和配置。
‘UML感兴趣的可以阅读UML 1规范,包含了UML 的所有知识内容。
注:OMG, Object Management Group 对象管理组织2 UML常见图分类UML从考虑系统的不同角度出发,定义了用况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状态图、活动图、序列图、通信图、构件图、部署图等10种图。
分类:面向对象动态建模,用于建立行为的实体间行为交互的四种图:状态图(Stage Diagram),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协作图(Communication Diagram),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
“序列图”与“协作图”表述的是相似的消息,“活动图”是“状态图”的一种。
•静态结构图Static Structure Diagram•类图Class Diagram•对象图Object Diagram•用况图Use Case Diagram•交互图Interaction Diagram•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状态图State chart Diagrams•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s•实现图Implementation Diagrams•构件图Component Diagram•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3 用况图(用例)用例图,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actor)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双减”背景下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校本课程开发内容提示:“双减”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变基础教育的面貌,中小学校要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更新教育观念,寻求学校发展的新路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依据这一理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建立一个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为每位学生拟定出一张智能结构的多彩光谱,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个性化,这样就可以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增强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校本课程课程结构多彩光谱个性化学校所注重的是侧重记忆的语言智能和侧重推理的逻辑——数学智能,为了应付考试和提高升学率,很多学校都削弱了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科目的教学,又忽视了学生的社团活动,这些行为无疑阻滞了学生其他类型智能的发展。
使一大批在这些智能领域有相当潜力的学生被湮没了。
皮亚杰有这样的见解:“在许多文明的社会里,正常的智力和道德的发展要到十五岁才能完成。
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有可能显露出各人才能的准确差别,而在这个年龄之前,一切定向都只具有偶然性,并会有忽视重要潜能的危险。
”这两项被看重的智能类型真的就战无不克,所向披靡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更多地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的工具,但对于触发创造性活动的意念、勾画创造性活动的蓝图、实施创造性活动的组织管理,其功效则付诸阙如。
我们的学生其智能轮廓大体相同,缺少多样性,并使其人格特征多呈现为扁平化的特征,不够丰满完整。
有少部分学生的智能结构适合现今的学校教育,成为“学习”方面的成功者,但由于缺少其他类型智能的支持和滋养,其所擅长的这种类型的智能的发展也缺乏后劲,不可持续。
由此仅从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言,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我们从三个维度六个矢向讨论课程的横向组织。
OMMERCIALC A CCOUNTING118学科建设审计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发初探——基于元素凝练、内容设计与实践路径【摘要】 为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审计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文章从思政元素的凝练、思政内容的设计、教学实践的路径三方面提出审计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构想。
具体介绍了审计学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结合审计学典型教学案例,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面阐述了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审计学;课程开发;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 F239;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24-0118-03冯晓双(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基金项目】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0年院级教学改革课题“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审计学》课程思政探索研究”(项目编号:JGKT20XM09)。
A10所高校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
一、引言审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审计失败、审计职业道德沦丧事件,向高校的德育教育敲响警钟。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随后,我国各个高校迅速开展起“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杨详认为,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而是方法,是把思想教育元素融进各类课程中,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方法,也是使各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同向同行,又消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的方法。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认为,课程思政是在非思政课的平台上,通过激活或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培养与立德树人相得益彰的教学形态。
基于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作者:王朝辉李哉平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基于“文化立校,山水育人”的办学目标,以“立足乡土,放眼世界”的教育视野,以地域山水文化传承为核心,循序渐进,本着“优质开发,优化设计”的设计理念,遵循“整体设计,全程开发”的开发原则,我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路径;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24-04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提出来的,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
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即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也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家长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下面就以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宁溪小学《山水宁溪》(系浙江省精品课程)为例来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一、前期规划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作出周密的前期规划。
具体做法包括:(一)提炼育人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发展的基本落脚点应该是学生发展,一个明晰的育人目标可以达成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
回顾宁溪小学校本课程《山水宁溪》的开发历程,伊始就要有准确的育人目标定位。
通过对乡土文明的反复涵泳,觉得“山水宁溪”的文化特质十分鲜明。
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水育人,应该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文明的回溯和开掘,学校提出了“山水育人,文化立校”、“仁厚大气,智慧灵性”、“动手动脑,静心研读”、“亲耕好学,砥砺心志”等文化育人的教育主张。
高中语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究【摘要】语文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情感资源,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开发与利用素养资源,给学生以审美享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路径【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在语文课标中,要求教师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由自身做起,充分开发与利用自身的情感资源、体态资源、素养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典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开发与利用情感资源,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是重要教学因素之一,影响教与学的效果。
由新课标教学要求来看,教师除了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外,还需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由语文教材来看,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可启迪学生思想,熏陶学生情感。
而由教师教学而言,则想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开展独具个性化风格的情感教学,以情导学,以情激趣,点燃他们对课本的真实感受,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使其与作者心灵交汇、情感共鸣。
如教学《直面苦难》时,教师可利用生动语言、优美图画等来激发学生情感,使其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譬如教学分析本文的第6—7段时,因这两段文字较为抽象,有着深刻内涵,学生难以快速感受文本深意。
此时,教师可利用图片,并配上语言文字加以解说,通过学生熟悉的画面与情境来引起学生心中的悸动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随着音乐响起,利用多媒体缓缓呈现两组对比图片,语文老师深情旁白:当史铁生经历了在最狂妄的年龄被截去双肢的彷徨后,仍可以拾起生活的勇气,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海啸来临时,有人为失去的一切痛心疾首,等一切风平浪静后,他们又重拾信心再建家园。
因此,有时人在苦难尤其是自然悲剧面前是脆弱的,但唯有在软弱中显现的承受与尊严才是最令人动容的!过渡:那么,当这些人经历苦难之后,随时间流失,其内心深处是否会忘却曾经的伤痛,变的更加的超脱呢?我们该如何怎看待这些人呢?请默读第8段,利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问题。
封皮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计算机网络是多个计算机的集合,在网络中的计算机若想互相通信就需要用到Ethernet 设备。
Ethernet 设备有自己全球唯一的MAC地址,它们以MAC地址来传输Ethernet数据包,但他们却不能识别IP包的IP地址。
所以,在Ethernet中进行IP通信时就需要一个协议来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ARP协议中对于这种情况会发送Arp数据包用来寻找目的主机并建立对应关系用于下次传输。
关键字:物理帧 ARP帧 ip地址 mac地址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要求 (1)三系统开发语言及环境的选择 (1)四相关知识………………………………………… 1-3 1.ARP协议的工作原理……………………1-22.ARP的包格式 (2)3.ARP包的填充………………………………2-3五课程设计过程……………………………………3-111.流程图………………………………… 3-42.源程序代码…………………………… 4-103.程序运行结果分析……………………10-11六课程设计小结 (11)七参考文献………………………………………11-12一课程设计目的1) ARP协议用于完成IP地址与MAC地址间的转换。
2) 熟悉ARP协议对于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封装与发送ARP帧,了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与ARP帧的结构。
二课程设计要求根据后面介绍的ARP包结构,编写程序封装并发送ARP包。
1)以命令行形式运行:arpsend src_ip src_mac dst_ip dst_mac flag其中arpsend作为程序名。
各参数意义:src_ip: 源IP地址。
src_mac: 源MAC地址。
dst_ip: 目的IP地址。
dst_mac: 目的MAC地址。
Flag:0表示ARP请求;1表示ARP应答。
例如: Arpsend 192.168.1.1 FA:01:02:03:04:05192.168.1.2 0D:E1:02:03:B4:06 12)输出内容:ARP帧的各字数值,包括源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等。
148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具体工作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其教学过程通常为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
它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得到提升。
因此一体化课程对于培养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必要性随着汽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的加快,汽修市场对汽修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汽修岗位要求汽修人才不仅要懂汽车的一般修理技能,还要懂汽车的诊断分析和检测维修。
而一些陈旧的课程体系与真实的工作过程缺乏紧密联系,所以对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理念与路径2.1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是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文件,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须遵循的基本思想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是学习载体;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逻辑规律;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合一,校企合作。
由于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学习任务须在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下完成,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下,让学习者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源。
经过课程教学试验、教学评价等闭环调整,最终正式运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3 汽修专业“三段式”一体化课程开发实践3.1 第一阶段:课程框架的确立(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以汽修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主管、汽修骨干员工、汽修专业毕业生等为调研对象,设计不同的调研内容,获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岗位所需要胜任工作任务、行业新技术、员工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
研究得出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某区域内各大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等企业,企业具有国企或民营性质,从事机电维修、车间主管、技术总监等岗位(岗位群)工作,能胜任汽车快修、汽车常见故障维修(小修)、事故车大修、电气诊断、车辆编程等工作任务。
七张图终于把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区别说明白了
课程设计与开发是培训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南哥在项目交流中发现对于这两种关键技术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分歧,也导致了企业在采购相关培训的时候,经常将培训目标搞错,那么到底什么是课程设计,什么是课程开发呢?南哥借由7张图与大家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设计课程目标,也就是说在课程之后,学员应该有怎样的具体行为转变,课程开发就是按照课程设计说明及要求完成课件制作的过程!
课程设计的过程就是设计施工蓝图的过程,按照蓝图用5号钢筋,6号水泥将大楼盖起来的过程!
课程设计关注的是外界刺激对学员注意力水平的影响并编排好教学顺序,课程开发主要关注大脑对接受的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构建知识。
课程设计输出的是课程效果图+课程大纲;课程开发的具体课件: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演示文稿、讲师多媒体包(PS:课程效果图示例摘自学习路径图)
课程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定义课后的行为目标,基于学习的难度、知识点的特点及成人学习规律编排合理的教学顺序,然后基于成人注意力曲线规律及课程设计原则排列教学顺序,最后绘制课程心电图并撰写教学大纲;而课程开发的典型任务则是上图中的四个组成部分:开发教学事件、设计认知过程、开发课程学习材料、开发评价材料。
课程设计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以及标准性的东西,他对整个培训质量的贡献约占70%,而课程开发是一个执行与实现的过程,他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约30%。
课程设计的核心学科领域是行为心理学,而课程开发则更关注认知心理学,对于培训师以及课程设计师而言,这两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需要深入学习的。
具体可以参考《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以及《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以及皮连生的《学习心理学》三本书籍!。
第14章VC++6.0集成开发环境使用本章将学习到下列内容:●VC++6.0的安装●VC++6.0拷贝安装方法●VC++6.0的使用●VC++6.0的调试工具●VC++6.0的常见错误C++语言是在C 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增加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成为当今最流行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Microsoft Visual C++6.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面向Windows 编程的C++语言工具。
它不仅支持C++语言的编程,也兼容C语言的编程。
由于VC++6.0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编程,使用范围很广。
本章简要地介绍如何在VC++6.0下运行C语言程序。
14.1 VC++6.0的安装Microsoft Visual C++ 6.0是一个比较大的软件包,它的安装与Windows下其他应用程序的安装类似。
不过对于学习用的VC++6.0,安装时有时候会出错,导致后续安装不能成功。
当VC安装出现错误时,我们也可以不通过安装,而直接将VC拷贝到硬盘上,然后做相应的设置,即可以达到和安装同样的使用效果。
以下分两方面来介绍VC++6.0的安装。
●利用安装盘安装●直接拷贝14.1.1 利用安装盘安装要使用Visual C++6.0,必须运行windows95以上或windows NT4.0以上的版本(其他配置要求见Visual C++ 6.0文档)。
安装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硬盘安装也可以光盘安装,二者区别不大,现以光盘安装为例说明,安装步骤如下(整个安装的过程按提示进行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路按“下一步”按钮就行;如果在安装的过程出现提示java虚拟机版本不够的情况按提示升级虚拟机版本,重启后会自动安装)。
1.启动光盘,出现如图14.1所示界面表示安装程序启动。
2.接受用户协议,如图14.2所示。
3.输入产品号和用户ID,如图14.3所示。
4.安装选择(一般选自定义),如图14.4所示。
图14.4 安装选项5.选择安装的路径(可以在编辑框中修改,也可以通过”浏览”按钮来定位自己准备安装的位置),如图14.5所示。
课程地图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实施路径的思考◊方云艳[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也是课程改革关切的要点。
课程地图是一种课程开发与课程管理的工具,能够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课程地图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对课程的反思、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拓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地图;校本课程;实施路径自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以来,校本课程在中小学得到广泛开发与实践。
陈如平指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课程缺乏体系构建,课程碎片化、点状现象比较严重。
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只追求数量,忽略整体架构,尤其忽略了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应有一个整体的架构叫在此,将探讨如何通过课程地图这一课程开发与管理工具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使其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形成有效联结。
一、课程地图的概念辨析豪斯曼(Hausman)于1974年首次提出:“课程可以通过一个地图来呈现,用来展示个体自己的特殊需要、见解及价值观。
使用mapping—词来形容,是要寻找一种开发复杂程度和细节程度不同的地图的方法。
少英格里斯(F.W.English)于1980年首次提出“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概念,指出课程地图是所教课程的概览,以及教师对实际所教课程的重新建构味雅各布斯(H.H.Jacobs)进一步拓展了课程地图的内涵,认为课程地图可以成为教与学的枢纽,“通过将评估数据与课程地图数据融合,我们正在产生新的知识类型,从而为我们提供新的教学解决方案⑷”她所提倡的以行事历的形式记录所教课程的内容与授课时间的课程地图,能够帮助教师找出课程设置中的冗余以及空隙,从而对其进行修正。
哈登(Harden)指出,课程地图就像路线图一样,展示了课程的不同要素(课程内容、学习成果、教育经验、教育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