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发霉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饲料加工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饲料加工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益。
然而,在饲料加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饲料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饲料加工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颗粒度不均匀颗粒度不均匀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的不合理设计或操作不当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是优化设备结构,确保饲料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均匀受力,避免颗粒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二是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操作的技能和经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饲料发霉饲料发霉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原料质量不好、储存条件不当或加工过程中受潮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原料的质量检测,确保原料的干燥度和卫生状况符合要求;二是改善储存条件,确保饲料在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干燥和通风;三是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防霉剂,防止饲料发霉。
三、饲料营养成分不均衡饲料营养成分不均衡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选择不当、配方不合理或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原料的选择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符合要求;二是优化配方,根据不同畜禽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营养配比;三是加强加工过程的控制,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四、饲料消化率低饲料消化率低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选择不当、加工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或饲料的颗粒度不合适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原料的选择,选择易消化的原料,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二是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对饲料的消化性能造成影响;三是调整饲料的颗粒度,确保饲料的颗粒大小适中,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总之,饲料加工技术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饲料的质量和效果。
不要喂食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以免对鸭子的健康造成伤害。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养殖业也在逐渐关注动物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
饲料作为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来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然而,有些饲养者在给家禽喂食时常常忽视饲料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喂食发霉或变质的饲料。
这种行为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鸭子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并避免喂食发霉或变质的饲料。
首先,我们要了解饲料发霉的原因。
饲料发霉主要是由于储存不当和过期使用导致的。
在饲养过程中,饲料往往需要存放一段时间才能使用,这就需要我们有相应的储存措施。
如果储存不当,比如暴露在阳光下、防潮措施不到位或者不适当的密封,就容易导致饲料潮湿,从而容易滋生霉菌。
此外,如果使用过期的饲料也会增加饲料发霉的风险。
其次,发霉饲料对鸭子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饲料发霉后,霉菌中会产生一种叫做霉菌毒素的有毒物质。
这些毒素会通过饲料直接进入鸭子体内,严重影响它们的健康状况。
鸭子食用发霉饲料后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引发中毒和死亡。
尤其是对于小鸭子来说,它们的饲料消耗量相对较大,摄入的霉菌毒素也就更多,因此受到的伤害更严重。
因此,喂食发霉饲料对鸭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危害,是绝对不可取的。
为了避免喂食发霉或变质的饲料,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选择可靠的饲料供应商。
饲料供应商的信誉和质量保障是我们选择饲料的首要考虑因素。
正规的供应商往往有完善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其次,我们要严格储存饲料,防止饲料潮湿和发霉。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且无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饲料与水分接触。
同时,应该定期检查饲料的保质期,并优先使用即将过期的饲料,以免饲料过期变质。
此外,定期清洁饲料储存容器和喂食器也非常重要,以保持饲料环境的卫生。
最后,我们要对发霉饲料保持高度警惕。
如果发现饲料存在发霉迹象,比如出现结块、异味或有明显的霉斑,就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清理和更换新鲜的饲料。
6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4年 第2期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耿 梅1,宋春阳(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长,饲料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及使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残留、混入或产生霉菌和霉菌毒素,饲料霉变问题成为饲料生产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
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抑制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动物的免疫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
据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调查结果,全国饲料原料中玉米一般带菌量为 102个/g ~105个/g ;颗粒饲料为 102个/g ~103个/g,粉状饲料比颗粒饲料霉菌数高10倍。
在适宜的条件下,霉菌就大量繁殖,引起饲料及原料的发热、霉变,影响饲料品质。
据世界粮食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受到霉菌的侵害,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本文综述了霉变的原因、危害及主要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及饲料生产者提供参考。
1 饲料霉变的原因1.1 水分水分是影响霉菌毒素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在饲料中包括结合水和游离水,当饲料水分含量>11.5%时可出现游离水;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霉菌易于生长;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5%时,霉菌生长十分迅速。
一般玉米、稻谷、麦类等原生态谷物的水分应不高于14%;大豆、次粉、糠麸类、豆粕等的水分应低于13%;棉粕、菜粕、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项目作者简介:耿梅(1987-),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E-mail: 987675749@通讯作者:宋春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songchunyang2006@花生粕、鱼粉、肉骨粉、骨粉等的水分应小于12%。
颗粒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和相应措施颗粒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和相应措施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长,饲料霉变问题成为夏季困绕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
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
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各厂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霉变原因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原料验收入库到饲料成品到达养殖现场整个物流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
下面就每一个环节可能引起霉变的因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分别加以分析:一、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严重的饲料质量问题几乎都与原料有关。
饲料原料中允许一定量的水分、霉菌和仓虫存在,但是数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数量后,原料的价值迅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原料霉变。
变质的原料被生产成饲料后容易诱发霉变,即使饲料不发生霉变也会影响饲料的卫生指标和适口性。
因此在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环节需要作好以下工作:1、原料在采购前,除检测其营养指标之外,还应控制原料的水分、微生物指标和仓虫的种类数量。
水分是霉菌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般玉米、稻谷、麦类等原生态谷物的水分应不高于14%;大豆、次粉、糠麸类、豆粕等的水分应低于13%;棉粕、菜粕、花生粕、鱼粉、肉骨粉、骨粉等的水分应小于12%。
水分超标的原料不耐储存,容易发霉。
对于棉粕、菜粕等经加工过的原料还需要关注局部水分有无超标,因为即使平均水分很低但由于生产厂家的工艺缺陷等原因常造成局部水分超标产生结块进而霉变。
可以通过霉菌检测了解原料中的霉菌总数是否超标。
对于没有条件进行霉菌检测的企业,可通过了解原料的生产日期、生产工艺、贮存条件;观察原料的颜色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结团现象;用嗅觉判断原料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用手或温度计测定原料是否有发热现象等措施来判断原料是否发生霉变。
在夏季仓虫不仅是某些储存原料损耗加大的直接原因,而且它们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会严重污染粮食。
128猪霉变饲料中毒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作者:任利坤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期1 病因分析气候与季节。
在一定条件下霉菌才会生长,且当环境温度和湿度等都适宜的情况下,霉菌会大量开始繁殖,也就是说当地的气候条件与霉菌的生长繁殖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饲料中在大约25℃温度下比较容易生长霉菌。
通过实践发现,黑龙江省在每年5~9月份的气温和湿度都较高,因而饲料通常在该阶段出现霉变。
原料含水量高。
当饲料原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在储存过程中相对比较很容易出现霉变。
如果这种原料在用于生产配合饲料前没有经过一定处理,就会造成产品所含水分明显超标,导致产品也容易发生霉变。
当稻谷、麦类和玉米等饲料原料中的含水量达到17%~20%,就很容易出现霉变。
饲料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没有严格管理。
在生产颗粒饲料过程中,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存在异常而造成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或者饲料温度较高,将其装袋后就非常容易出现霉变。
另外,如果饲料在生产过程中较长时间积存在管道中,也可能出现霉变,将其脱落后直接装入成品袋就容易导致整批颗粒饲料都出现霉变。
此外,原料仓长时间没有进行清理,积存过多的原料也容易出现霉变。
2 临床症状急性中毒。
该类型相对较少发生,主要特征是出现神经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基本正常,垂头弓背,精种萎靡,停止采食,排出干燥的球状粪便。
形成异食癖,往往出现啃食淤泥、石块等现象。
部分还会表现出明显兴奋,大量流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慢性中毒。
通常是由于给猪饲喂含有较低水平毒素的饲料,但饲喂时间过长,导致毒素不断蓄积而引起中毒。
病猪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走动无力,行走不稳,被毛粗乱,体质消瘦,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且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
另外,不同猪发生中毒后还具有不同的症状,小母猪如果食入赤霉菌毒素会导致阴道、阴户发生肿胀,阴唇明显张开,呈发情状态;空怀母猪能够导致不孕;妊娠母猪会发生流产和死胎;哺乳母猪长时间采食霉变饲料,会导致泌乳量减少,严重时分泌的乳汁中也含有霉菌毒素,从而导致后代哺乳仔猪发生慢性中毒,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公猪则会导致包皮发生水肿。
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河南大台农饲料有限公司协办和GE含量升高的另一原因。
韩建荣等[15]研究灵芝固态发酵降解玉米淀粉发现,EE含量由发酵前的10.35%下降到发酵后的8.5%,而在发酵后期与中期相比,EE含量升高可能是由于干物质损失造成的粗脂肪浓缩效应。
发酵并不能直接改变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但是却能显著降低植酸磷的含量,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利用植酸磷,降解成无机态磷,使有效磷含量升高[6],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纤维素由于分子排列紧密,非反刍动物难以将其消化利用,酵母菌和霉菌混合使用发酵饲料后,粗纤维降解率提高,使得CF显著降低[5]。
4 结论微生物发酵以湿豆渣为主要原料的饲料,降低饲料pH,减少饲料中的DM、OM、NFE、CF及Ca的含量,升高EE、CP、GE及P含量,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1] 王春林,喜斌,于炎湖,等.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J].饲料工业,2000,21(9)﹕12-14.[2] 陆熹,李霞,仲小兰,等.微生物发酵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56-157.[3] 李永凯,毛胜勇,朱伟云.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J].畜牧与兽医,2009,41(3)﹕90-93.[4]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5] 陈娟,刘军,张云鹏,等.微生物降解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7)﹕40-42.[6] 魏金涛,赵娜,杨雪海,等.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2)﹕129-133.[7] 李文立,孙振钧,任慧英.组合微生物发酵提高豆粕品质的方法与优化工艺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3,28(1)﹕88-92.[8] 王小明,吕爱军,杨在宾,等.饲料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变化分析[J].猪业科学,2016,33(4)﹕86-87.[9] 魏炳栋,党修利,邱玉朗,等.乳酸菌固态发酵酶解对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粗蛋白质、pH、酸度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4, 41(11)﹕107-114.[10] 甘晶.乳酸菌发酵生产酸豆乳营养成分的分析[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11] 许镨文,李元晓,庞有志.液体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12)﹕2105-2108.[12] FENG J,LIU X,XU Z R,et al.The effect of Aspergillus oryzae fer-mented soybea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bility of dietary components and activities of intes-tinal enzymes in weaned piglet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4(3)﹕295-303.[13] ZAMORA R G,VEUM T L.Whole Soybeans Fermented with and for Growing Pig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79,48(1)﹕63-68.[14] 刘晓明,李玉霞,杨在宾.母猪全价配合饲料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变化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2014(11)﹕8-10.[15] 韩建荣,赵文婧,高宇英.灵芝固态发酵降解玉米淀粉的初步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7)﹕59-61.(收稿日期:2017-05-26)高温高湿季节饲料厂如何确保产品质量陈静波(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深圳 518103)在每年5-9月份期间,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饲料产品在保质期内极易出现霉变、氧化、生虫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货架期,往往给饲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预防饲料发霉一、选用和培育抗菌的饲料作物品种。
不同的饲料作物对霉菌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选用和培育抗菌的饲料作物品种,可降低霉菌的侵害,这也是饲料防霉的直接途径。
而生物基因工程的逐步扩大应用,可培育岀抗菌的饲料作物品种。
二、选择科学的种植和收获技术。
试验表明,从花生中分离出的黄曲霉有80-90%能产生霉素,高于从其它作物中分离出的黄曲霉。
所以,在连续种植花生的地块里,花生受黄曲霉的污染率较高,其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也较高,破碎的花生易污染黄曲霉,也利于霉素的生成,如果采取轮作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收获方法,可降低霉菌毒素的汚染。
另外,收获和贮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虫咬、鼠啃、磨压,避免玉米、花生等谷物饲料的表皮和外壳受损伤,破碎的籽粒应除去。
三、严格控制贮藏饲料的水分含量。
引起饲料霉变的主要因素有湿度、温度和氧气浓度。
如果能控制好湿度,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饲料霉变。
一般情况下,把水分控制在安全线以下是最简便易行的贮藏方法,故饲料作物收获以后应迅速进行干燥,旦必须保证干燥一致。
稻谷中的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玉米在12.5%以下,花生在8%以下。
四、改善贮藏条件,抑制霉菌生长。
饲料霉变多数是贮运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在贮运过程中采用防霉技术是防止饲料霉变的重要措施。
1.物理防霉法。
主要有: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密闭隔氧贮藏、气调贮藏、低温通风贮藏以及辐射法等。
据试验,将脱粒后的玉米装入内衬塑料袋中,尽量装满并扎紧袋口。
由于玉米本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袋中的氧气,不仅黄曲霉素难以生长,其它霉菌也受到限制,是经济简便的防霉方法。
现在常用低温通风贮藏法,釆取低温与机械通风相结合,使饲料达到安全水分含量以下,不仅适用于颗粒饲料,而且对水分含量较高的粉料,应用效果也较明显。
随着食品辐射技朮的发展,辐射处理将应用于饲料的贮藏。
2.化学防霉法。
就是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
此法适合干饲料生产企业。
作为饲料防霉剂,必须既有抑制霉菌的作用,又要对人畜无害,使用方便、可靠且价廉。
霉变饲料对猪群的危害饲料霉变的解决办法-养猪技术霉变饲料是指饲料的贮存不当而感染霉菌的饲料,当猪采食到发生霉变的饲料后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繁殖性能下降,抵抗力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的发生,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猪饲料是生猪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发霉饲料也是对生猪危害最大的,其中霉菌毒素更是生猪的头号公敌。
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霉变饲料对猪群的危害饲料霉变的解决办法。
1、霉变饲料的危害饲料发霉后会对猪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会影响到猪的生长、生产,导致繁殖力和免疫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猪死亡。
饲料中含有任何剂量的霉菌毒素均会对猪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当饲料中含有两种以上的霉菌毒素,就会发生相互的作用,进一步对猪产生更为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毒的种类较多,其中对养猪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新月霉菌毒素、麦角毒素、念珠镰孢霉和增生镰孢霉等。
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素是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两种霉菌毒素。
霉变的饲料对生猪养殖带来的危害较多。
当猪采食发霉的饲料后,摄人大量的霉菌毒素而发生慢性中毒。
霉菌毒素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会使免疫系统受到干扰,免疫力降低,从而对多种疾病易感,从而诱发多种疾病。
另外,霉菌毒素还会对猪的肝脏以及肾脏造成危害,使猪的肠道健康受到威胁,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猪采食发霉的饲料后还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出现繁殖障碍,使繁殖力低,而出现母猪发情延迟、产程长、母猪在产后食欲不佳等现象,公猪则会表现为性欲低下,睾丸萎缩,精液的质量下降,死精的数量增多。
如玉米发霉后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会引起青年母猪提前发情,出现早熟性的乳房发育,引起成年母猪不发情或者出现假妊娠,导致妊娠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流产等。
生猪在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后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使猪的采食量下降,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摄入的营养不足而使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延长了猪的生长周期。
另外,当猪采食霉变饲料后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猪发生腹泻、厌食等也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迟缓。
青贮饲料变霉原因及解决方法
周世明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7(000)007
【摘要】1含水量过低发生霉变 1.1发霉原因如果青贮饲料秸杆收获过晚,就会出现含水量过低(低于60%),在装窖时,很不容易压实,并且饲料堆层中也容易使空
气进入,青贮饲料在发酵时,饲料中微生物十分活跃,呼吸性非常强烈,然而使温度急剧升高,在高温作用下,所有厌氧发酵菌和乳酸菌已被高温杀死,逐渐使青贮饲料发霉腐烂。
当打开窖时,就会看到整体饲料象火烧一样,呈焦黑色或深褐色。
用手掂量和搓
揉时,感觉轻飘而干燥。
将它散到地面时,有不紧实的感觉。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周世明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万州404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站用变系统改造核相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2.综合变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3.青贮饲料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青贮饲料为什么酸度变高?
5.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牲畜脱肛治疗病因分析1.饲料霉变原因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饲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阳光照射或存放于阴暗处,导致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产生发臭味的醛铜类物质,致使饲料发霉变质。
2.体质虚弱原因由于长期饲喂霉变饲料或者饲喂饲料单一,导致牲畜各种维生素摄入不足。
治疗方法首先排除发病原因,停喂原有的饲料,改用新的全价配合饲料。
1.封闭治疗用0.9%的生理盐水洗净患部,如有黏膜坏死部分应以剪刀剪除,再用冰镇生理盐水(收缩毛细血管防止出血)洗净脱出部分,然后涂以润滑剂,接着将脱出的肛门完全复位,再以75%的酒精加等量的25%的普鲁卡因,进行封闭注射。
方法是:距肛门周围1厘米~2厘米处,上、下、左、右分4点注射,每点注射1毫升~2毫升,进针方向与直肠平行,刺入深度0.5厘米~2厘米。
一般封闭一次即可治愈。
2.缝合(手术)治疗严重患畜进行手术治疗前应控制患畜的采食量,并且采取一些控制的泻药(如:硫酸镁、人工盐)促使排空粪便及尿液。
手术时将患畜倒提或抬高臀部,加以保定。
方法是:用肥皂水将肛门周围皮肤及尾根、腿部洗净,再以0.1%高锰酸钾水溶液或2%~5%的明矾水冲洗消毒,消除脱出的直肠粘膜。
通过挤压,放出水肿液,然后涂以红霉素软膏或青霉素粉,用浸泡过生理盐水的纱布垫敷。
按住肛门部位,使脱出的肛门复位,随即进行肛门荷包式或十字式缝合,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排便,过松易引起二次脱肛。
术后护理术后,肌肉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一日两次,连用3天,用药量按每公斤体重3万单位~4万单位,日粮中再加入0.1%的金霉素抗菌消炎。
控制采食量1天~2天,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患畜营养和抗应激能力,期间饲喂一些流质性饲料或青绿色多汁饲料。
最后,做好牲畜圈舍的消毒、卫生、干燥和保温工作。
霉脱霉脱霉剂2013级畜牧6班吴和201303011623摘要:南方的春季到来之时,伴随着一段长时间的“回南天”,或是初夏到来之际的梅雨季节来临时,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这些时段中到处都是霉迹斑斑。
古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
猪场中的饲料或原料发霉甚至产生毒素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尤其在“回南天”及“梅雨”季节,且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发霉已经产生霉菌毒素经常是无法用肉眼所能识别的。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一般在原料和饲料中加入防霉剂、脱霉剂以防止饲料发霉及对霉菌毒素脱毒。
关键词:霉;脱霉剂;脱霉剂使用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1】。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这些毒素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畜牧业的周围,对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一、霉变的原因1、霉菌的种类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
2、温度和湿度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生长,温度高于49℃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75%时霉菌就能生长,在80%-100%时快速生长,在湿度低于75%时生长受到抑制。
3、饲料的含水量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易于霉菌生长,当饲料水分>15%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产生也相应增加,饲料水分为10%-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
4、饲料的加工工艺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饲料流程设备中没有及时清理,会在设备的一些死角积存发霉变质的料块,特别是在生产全价饲料过程中,当这些物块回流到新料中后,易引起饲料霉变。
5、其它原因饲料霉变还与饲料的质量、贮藏和运输等因素有关。
当使用较差的包装材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易引起饲料霉变。
猪饲料为什么发霉猪饲料发霉的原因
现在猪价低迷。
开源是不可能开源的,那就只能节流了。
但不少猪场别说节流了,能不浪费就好了。
比如因为运营管理不当变色让饲料发霉。
在蛋白质饲料中不少饲料比如菜籽粕、棉籽粕、花生饼等非常容易发霉,想节流选择这些作为豆粕替代是没错,但管理不当的结果就是这些容易发霉的饲料发霉了这样饲料成本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
那么猪饲料为什么发霉?猪饲料发霉的原因。
猪饲料为什么发霉?猪饲料发霉的原因
饲料原料发霉变质
饲料原料中的玉米、豆粕、鱼粉等发霉变质,是导致霉菌毒素污染甚至中毒的直接原因。
全球气候的变化,为霉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玉米在收获季节雨水过多,收割前在地里可能已然发霉,收割后不能及早晾晒,导致发霉变质。
霉变玉米造成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等。
豆粕和活饵在保存过程中也会污染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
制霉菌素对以上霉菌毒素效果显著。
垫料污染
地面养鸡的垫料主要有花生壳、稻壳、麦秸、木屑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这些垫料容易变色。
在养殖中采食垫料或者掉在垫料上的饲料,就可以导致导致霉菌感染或采食入螨虫毒素。
这两个原因都是劣质非常容易导致饲料的变质的。
加上替代饲料就非常容易发霉这两者相遇饲料发霉那也就是理所应当了的,想要节约成本这管理就得做好。
饲料发霉的条件
饲料发霉的条件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湿度:过高的湿度是导致饲料发霉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饲料的湿度超过12%时,就有可能滋生霉菌。
2. pH值:畜禽饲料的pH值通常在5.5-8.5之间,若饲料中某些物质分解产生的酸,导致饲料pH值下降,霉菌很容易滋生。
3. 温度:霉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40°C,在此区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4. 氧气:霉菌生长必须消耗氧气,如果饲料被密封起来,可以防止霉菌的生长。
5. 饲料贮藏方式:容易进食的饲料常常比较容易霉变。
因为它们通常在空气和湿度中暴露的时间较长。
6. 饲料来源:饲料来源不同,品质也有所不同,而品质不好的饲料更容易出现霉变。
饲料发霉原因
饲料发霉原因的判断
(1)仅封口处发霉: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空气湿度大,空气中水分转移到饲料封口处,导致封口部位水分偏高,若温度高,则于封口处饲料极易发霉。
此类情况一般只见封口处有发霉现象,有霉块,成批发霉。
(2)袋子边缘发霉:袋子边缘发霉主要是由饲料和环境温差过大引起,温差过大,袋子内饲料水分转移到袋子边缘而使局部水分偏高,从而引起边缘发霉。
此类发霉一般在袋子边缘有霉块,堆垛底层和中间包装多见。
(3)袋内均匀发霉:此类发霉一般是在正常存放条件下,饲料水分高,或存放时间长引起。
成批饲料发霉。
(4)袋内有小霉块:可能是饲料加工过程中设备上脱落的霉块。
此种情况一般是个别包装发生,不会成批发霉。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一段,其实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表面现象,其实原因很多的,如果进入误区,找不到根源,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首先能够确认一下发霉时是否超出了保质期,如果在保质期内发霉肯定不能算是好饲料,更不是合格的饲料。
引起饲料发霉的原因主要
有:
1、饲料水分较高,但不一定超企标,但引起饲料整袋发霉,如果是水分未超标时的整袋发霉可考虑防霉剂是否添加够量,或者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2、饲料冷却不均匀或者热料包装导致的饲料局部发霉;
3、饲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包装材料差,特别是包装内膜在搬动过程中破裂后易吸潮引起饲料在破裂处发霉;
4、客户对开封后没有及时使用,在潮湿环境中吸潮发霉,属客户保管不周引起。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