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
- 格式:pptx
- 大小:942.35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2)
在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中,亚洲国家是主要的客源国。
以下是对一些亚洲国家的分析:
1. 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日本游客数量稳定增长。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旅游交流逐渐增加,旅游便利化措施的推进也促进了两国间的旅游往来。
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吸引了许多日本游客。
2. 韩国:韩国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客源国。
中韩之间的旅游交流也在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直航航班数量增加,旅游签证便利化也推动了旅游往来。
中国的美食、购物和文化吸引了许多韩国游客。
3. 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是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的旅游资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中国游客对这些国家的旅游需求量大。
同时,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增加,他们更能负担起出国旅游的费用。
此外,中国在非洲和欧洲等地也有一些重要的客源国。
比如,非洲国家如埃及、南非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一部分中国游客。
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等也吸引了中国游客,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欧洲的旅游兴趣增加。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但在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份额。
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便利化的推进,中国海外客源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客源国概况1.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a.人数持续增长b.旅游者素质不断提高c.内容更加多样化d.科技发展体现在旅游业中。
2.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a.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
b.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c.旅游活动遍及全球d.旅游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e.旅游业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大产业f.旅游业的国内管理和国际协调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现状特征:客源构成分析:(1)从客源来分析,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另一部分是外国人(包括已加入外国国籍的海外华人)。
近几年来,港,澳,台同胞和华侨一直是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主体。
(2)从区域来分析:中国海外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太平洋市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
目前,中国的海外客源市场主体为亚洲太平洋市场,其次为欧洲和北美市场。
(3)从国籍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客源国主要是日本,苏联及东欧国家,80年代以后,客源国剧增,遍布世界各大洲,其中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菲律宾,太过,马来西亚,新加坡成为我国十大稳定的客源市场。
2005年列入前五位的客源国依次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
(4)从旅游目的来分析,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休闲,参加会议及从事商务活动。
(5)从性别来分析,男性仍是我国客源市场的主体。
(6)从年龄来分析,中青年仍是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主力军。
(7)从入境方式来分析,乘飞机仍是主要入境方式。
(8)从旅游者在华消费水平来分析,依次是外国人,我国香港同胞,台湾同胞,澳门同胞。
(9)从职业来分析,来华旅游的成分比较复杂,分布比较比较广泛,商人偏多。
(10)从来华停留时间来分析,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较短,外国人,台湾同胞停留时间较长,香港同胞。
澳门同胞停留时间较短。
(11)从入境月份来分析,来华游客较多集中在8-11月,是旅游旺季,特别是10月份形成高峰,而1,2,12月较少,是旅游淡季。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客源国概况》是旅游管理专业自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介绍了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前景和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并能全面掌握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
扩展学生知识面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共六章,各章均列入考试范围。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了解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总体概况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格局,全面掌握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兴起的原因、和世界人文概况,掌握世界旅游市场的主要分区、格局和发展前景。
二、内容提要第一节世界旅游业概况1、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2、世界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第二节世界旅游区概况非洲I、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东和南亚第三节世界人文概况1、人口和人种2、民族和语言3、宗教第四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1、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2、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前景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掌握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划分、特点和前景。
二、内容提要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2、中国旅游业的现状第二节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1、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划分2、中国旅游业的外国客源市场3、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点4、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开发的前景第三章亚太地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亚太地区所有客源国的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特别是日本、韩朝等相邻国家。
《旅游客源国概况》习题1一、填空题(每空1 分,计10 分)1.按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标准,全球分为六个旅游区:非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和__________。
2、唐招提寺里的鉴真塑像用的是_________方法做的.3、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金铜佛像是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
4、大韩民国于1948年由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会议长____________立国。
5、美国的国鸟是_____________。
6、奔牛节的正式叫法是_____________。
7、加拿大国旗上的红色枫树叶有_____________个角。
8、丹麦的首都是_____________。
9、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最吸引人的喷泉是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50分)1、日本与中国在文化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请简要说明日本与中国习俗的异同。
2、俄罗斯大部分国土都在亚洲,但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国家,请问这是为什么?3、请简要介绍西班牙的斗牛节,并说明自己对这个节日的看法。
4、英国的人文旅游旅游资源最丰富且最具有特色,请简要介绍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代表。
5、请简要介绍德国的独特的民族性格。
三、论述题(每题20 分,计40分)1、韩国近年来影视事业发展异常迅速,请问这对于韩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吗?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经验有哪些?2、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在21世纪将如何发展?请从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总体格局变化和各客源国(区)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
《旅游客源国概况》习题2一、填空题(每空1 分,计10 分)1.泰国的首都在_____________。
2.英国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
3.在沙特阿拉伯境内有着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麦加和_____________。
4.“枫叶之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
5.美国的汽车城是指_____________。
《客源国概况》主要授课内容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
第一节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节国际旅游市场消费结构特点及其趋势
第二章中国国际旅游海外客源市场
第一节中国国际旅游业
第二节我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第三节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
第三章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
第一节东亚太旅游区概述
第二节日本
第三节韩国和朝鲜
第四节蒙古
第五节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
第六节澳大利亚
第四章南亚旅游区
第一节南亚旅游区概述
第二节印度
第五章中东旅游区
第一节中东旅游区概况第二节埃及
第三节沙特阿拉伯
第六章欧洲旅游区第一节欧洲旅游区概述第二节俄罗斯
第三节英国
第四节德国
第五节法国
第六节意大利
第七节荷兰
第八节西班牙
第七章美洲旅游区第一节美洲旅游区概况第二节美国
第三节加拿大
第八章非洲旅游区第一节非洲旅游区概述第二节南非
参考文献。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特点⏹了解中国国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掌握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主要标准⏹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与基本格局⏹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点⏹了解入世对我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的影响及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风光多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
古代中国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唐代的长安(今西安),元、明、清时的北京,曾有四方使臣、客商、高僧、名士云集,可称东方旅游的中心。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中国虽有旅行游览活动,但没有,也不可能有作为经济产业的旅游业。
本世纪初,英国的通济隆洋行、美国的运通公司和日本的国际观光公社,在上海、天津和广州等沿海城市设立了分公司,经营中外人士在中国的出入境旅游。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了“旅游部”,开始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主要范围在沪、宁、杭地区。
1927年6月,该部改名“中国旅行社”。
其总社设在上海,全国有22个分社、9个支社、7家旅馆,并在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出版有《旅行杂志》(1927~1954年)。
“中国旅行社”开创了中国人自办旅行社的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旅游业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建国初期,福建、广东先后成立华侨服务社,免费或低费为华侨出入境服务。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作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正式成立。
1957年3月全国各华侨服务社合署办公,命名为“中国旅行社”。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959年1月到1965年2月,先后举行5次全国翻译导游工作会议。
中国的旅游事业逐步发展。
然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政治经济体制下,旅游活动和管理属于外事接待和统战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经济产业。
“文革”十年动乱期间,正是世界旅游业迅速举步之时,作为政治活动一部分的旅游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中国的旅游事业与世界旅游业由此更拉大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