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谐振器作本振信号的RX3310接收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295.00 KB
- 文档页数:4
1、RX3310A芯片简介RX3310A是由台湾HiMARK公司生产的一个可工作在甚高频(一般250MHZ~450MHZ)的无线接收芯片,它在内部集成了高频放大电路(RF AMP)、混频电路(MIXER)、中放电路(IF AMP)、中频滤波器(IF FILTER)、限幅器(LIMITER)以及由比较器构成的(ASK)解调电路等.因其低功耗、高集成度、高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2、RX3310A封装格式RX3310A有两种类型的封装分别为18脚的SOP封装和20脚的SSOP封装。
3、RX3310A芯片及其相关引脚功能说明图1为18引脚的RX3310A芯片图2为20引脚的RX3310AX芯片图3 相关的引脚及其功能说明4、RX3300A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外接电路分析RX3310A芯片的内部电路从上面的内部电路图可以知道大概可以分为这几个模块1) RF AMP 射频放大器作用将由VIRF(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由VORF(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2) MIXER 混频器作用将由集成电路内部的振荡器OSC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和MIXIN(混频器的输入端)引脚输入的信号进行混频即产生两个频率相差比较悬殊的信号,并将结果输入给IF AMP.3)IF FILTER 低通滤波器作用将混频器产生的两个频率相差悬殊的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选择出中频信号并从FO(中频率波输出)引脚输出4) LIMITER 限幅放大器作用将由LIN(限幅放大器的输入)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并过滤过其他干扰信号5)ASK 解调器作用相当于一个比较器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为CPA 反向输入端为CPB 一般情况下两个输入端都需外接电容,并且两个电容值相差悬殊,如当反向输入端的电容值远大于正向输入端,使得反向端得电压就是ASK的平均值,正向电压随着ASK的变化而变化,当ASK信号幅度较大时比较器输出正电压,当ASK信号幅度较小时输出负电压从而实现解调功能。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电路————————————————————————————————作者:————————————————————————————————日期:简易无线遥控发射接收设计--- 315M遥控电路OOK调制尽管性能较差,然而其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汽车、摩托车报警器,仓库大门,以及家庭保安系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这样的电路。
早期的发射机较多使用LC振荡器,频率漂移较为严重。
声表器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频率稳定性与晶振大体相同,而其基频可达几百兆甚至上千兆赫兹。
无需倍频,与晶振相比电路极其简单。
以下两个电路为常见的发射机电路,由于使用了声表器件,电路工作非常稳定,即使手抓天线、声表或电路其他部位,发射频率均不会漂移。
和图一相比,图二的发射功率更大一些。
可达200米以上。
图一图二接收机可使用超再生电路或超外差电路,超再生电路成本低,功耗小可达100uA左右,调整良好的超再生电路灵敏度和一级高放、一级振荡、一级混频以及两级中放的超外差接收机差不多。
然而,超再生电路的工作稳定性比较差,选择性差,从而降低了抗干扰能力。
下图为典型的超再生接收电路。
超外差电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以做得很好,美国Micrel公司推出的单片集成电路可完成接收及解调,其MICRF002为MICRF001的改进型,与MICRF001相比,功耗更低,并具有电源关断控制端。
MICRF002性能稳定,使用非常简单。
与超再生产电路相比,缺点是成本偏高(RMB35元)。
下面为其管脚排列及推荐电路。
ICRF002使用陶瓷谐振器,换用不同的谐振器,接收频率可覆盖300-440MHz。
MICRF002具有两种工作模式:扫描模式和固定模式。
扫描模式接受带宽可达几百KHz,此模式主要用来和LC振荡的发射机配套使用,因为,LC发射机的频率漂移较大,在扫描模式下,数据通讯速率为每秒2.5KBytes。
固定模式的带宽仅几十KHz,此模式用于和使用晶振稳频的发射机配套,数据速率可达每秒钟10KBytes。
433m无线模块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433M发射模块主要技术指标:1、通讯方式:调幅AM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3、频率稳定度:土75KHZ4、发射功率:<500MW5、静态电流:<0.1UA6、发射电流:3〜50MA7、工作电压:DC 3〜12V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
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
当电压大于I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
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
收藏!经典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简单到可自制由分离元件组装的FM接收机中,超再生式具有灵敏度比较高、电路比较简单、制作和调试比较容易。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超再生式FM接收机,是很多爱好者动手制作必做的机型。
1、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是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
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电路的左边,是高频三极管组成的超再生检波器,能将调频信号变为调幅信号,并检波得到音频信号。
电路的右边,是有VT2和VT3组成的音频放大器,对检波得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VT3构成射极跟随器输出,以便驱动低阻抗的普通耳机。
超再生的检波原理如下图所示。
超再生的检波原理三极管VT1与极间分布电容C0、谐振回路(L1、C1、C2)、反馈电容C5构成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
L2是高频扼流线圈,R2、C6在此处构成阻塞振荡,从而产生控制电压,使电路工作在超再生状态。
调频信号被调谐回路接收后,在回路两端形成与调频信号相对应的电压,经过VT1检波后,在R2上得到音频信号。
2、元器件选择与制作调谐回路L1的自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调谐回路L1的制作用直径1.5mm的镀银铜线(如无法找到,普通单股铜丝也行,只是效果稍差。
)在直径10mm的钻头柄上绕2匝,匝间距1mm,然后脱胎成空心线圈。
高频扼流线圈L2的自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高频扼流线圈L2的自制方法用直径0.1mm左右的高强度漆包线,在一个200kΩ的电阻上,密绕50匝,线圈的引线焊在电阻的引脚上。
其余部分没有特别之处,用常规方法自制即可。
3、电路调试电路调试第一步,调试工作点。
如下图所示,是调节VT3和VT1的工作点。
调节VT3和VT1的工作点调节R3使VT3的集电极电流在10mA左右。
调节R1使VT1的集电极电流在1.8mA左右。
此时转动可变电容C1,应该能听到“丝丝”白噪声,说明VT1已经起振,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如果没有起振,可以重新调节R1,直到起振。
电路调试第二步,调整覆盖频率。
这个调整,如果有信号发生器,会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只能配合一台收音机来参照调整。
声表滤波器和声表谐振器的作用与差别声表滤波器(通常简称SAW)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利用输入与输出换能器(Transducer)将电波的输入信号转换成机械能,经过处理后,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的信号,以达到过滤不必要的信号及杂讯,提升收讯品质的目标。
声表滤波器和声表谐振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无线通讯系统、电视机、录放影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上替代LC谐振电路,用于级间耦合和滤波。
主要功用在於把杂讯滤掉,比传统的LC 滤波器安装更简单、体积更小。
其缺点是插入损耗比LC谐振电路大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作用在于产生原始的时钟频率,这个频率晶振经过频率发生器的放大或缩小后就成了电脑中各种不同的总线频率。
以声卡为例,要实现对模拟信号44.1kHz或48kHz的采样,频率发生器就必须提供一个44.1kHz或48kHz的时钟频率。
如果需要对这两种音频同时支持的话,声卡就需要有两颗晶振。
但是娱乐级声卡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都采用SRC将输出的采样频率固定在48kHz,但是SRC会对音质带来损害,而且现在的娱乐级声卡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晶振一般叫做晶体谐振器,是一种机电器件,是用电损耗很小的石英晶体经精密切割磨削并镀上电极焊上引线做成。
这种晶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如果给它通电,它就会产生机械振荡,反之,如果给它机械力,它又会产生电,这种特性叫机电效应。
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其振荡频率与他们的形状,材料,切割方向等密切相关。
由于石英晶体化学性能非常稳定,热膨胀系数非常小,其振荡频率也非常稳定,由于控制几何尺寸可以做到很精密,因此,其谐振频率也很准确。
根据石英晶体的机电效应,我们可以把它等效为一个电磁振荡回路,即谐振回路。
他们的机电效应是机-电-机-电..的不断转换,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是电场-磁场的不断转换。
在电路中的应用实际上是把它当作一个高Q值的电磁谐振回路。
由于石英晶体的损耗非常小,即Q值非常高,做振荡器用时,可以产生非常稳定的振荡,作滤波器用,可以获得非常稳定和陡削的带通或带阻曲线。
800米四通道遥控设计:手持式微型无线编码遥控模块的使用距离一般为50~100m,对某些需要四五百米甚至更远操作距离的应用场合,这类遥控模块便显得无能为力。
这里介绍一种800米四通道遥控接收模块,它的特点是:发射器内部采用了声表面谐振稳频技术,可靠性达到工业级水准,空旷地实测有效距离可达800m,是目前性能较好,距离较远的遥控产品。
800米四键遥控器也可以选购遥控器挂座,可以方便地固定在墙体或其他物体上,属于选配件,每个2元。
800米四键遥控器每个16元(频率315MHZ/振荡电阻1.5M,)(含A23电池一节)发射器体积体积32x17x85毫米,带有23厘米长的金属拉杆天线,使用A23电池供电,背后有活动的电池舱盖,可以方便地更换电池。
这是800米四键遥控器的内部结构,采用SC2262编码芯片,红色箭头所指的是振荡电阻,我们采用1.5M(155),电池上方是1~8位地址码切换区域,客户可以自行用焊锡短路的方法设置地址码。
发射机内部采用进口声表谐振器稳频,频率一致性非常好,稳定度极高,峰值发射功率0.25W,工作频率315MHZ频率稳定度优于10-5,使用中无需调整频点,特别适合多发一收等无线电遥控系统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电遥控模块一般仍采用LC振荡器,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度变化及震动也很难保证已调试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造成发射距离缩短。
上图为发射器外形,面板上有A、B、C、D四位操纵按键及一个发射指示灯。
因为要满足远距离遥控,所以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比较大。
接收模块:接收模块从工作方式分,可以分成超外差接收板和超再生接收板。
超再生式接收机具有电路简单、性能适中、成本低廉的优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
声表面波谐振器在无线电遥控中的应用电路图快速瓶劲识别-更好的负载测试方法振荡电路也不是声表振荡电路的唯一形式。
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设计开发了多种可满足不同需要的声表稳频振荡发射电路,从耗电微瓦级微功率的发射机到输出功率达数瓦的单级大功率发射机,以及从ASK(幅度键控)或FSK(频移键控)调制方式的数传或遥控用发射机到AM(调幅)或FM(调频)方式的语音及图像传送用发射机均已开发成功。
现将一套发射/接收都用声表稳频的、在开阔地上最大遥控距离可达3000米的高性能无线电遥控电路介绍给广大电子爱好者。
一、发射机这是一个带地址编码的四键微型超远程遥控发射机,电路原理见图2所示。
R11~R13、Q1、Q2组成电子开关式调制电路,当编码器输出为高电平时Q1导通,振荡发射级工作;当编码器输出为低电平时Q1截止,振荡发射级停止工作,从而完成ASK调制。
R14、Q3、C1、L1、L2及声表谐振器SAW组成315MHz的功率振荡级,Q3为高频功率场效应管,在450MHz下可输出1。
5W的功率,其中L1、L2及C1组成SAW所需要的移相选频及匹配网络,使Q3与SAW在很高的效率下工作。
L3、C2及C3组成天线匹配网络,使天线阻抗与振荡级匹配,确保其稳定工作。
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工作电压范围:3V~12V;2)工作频率:315MHz±100kHz,也可选择其它频率;3)频率稳定度:优于10-5;4)峰值发射功率:0。
5W;5)工作温度范围:-20℃~+80℃;6)地址码数:6561组不重复;7)工作方式:间断工作;8)外形尺寸:73mm×37mm×15mm。
本机编码及按键控制部分与一般遥控发射机相似,特色部分为调制级和振荡发射级采用的是本人独创的单级中功率振荡发射电路,这是本机微型化、低功耗和远距离遥控的保证。
二、接收机接收机是用声表谐振器稳频的超外差式成品板,电路原理。
接收机以集成电路RX3310为核心元件,组成ASK制解调的超外MHz式接收机,其灵敏度为-105dBm。
433m无线模块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433M发射模块主要技术指标:1、通讯方式:调幅AM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3、频率稳定度:±75KHZ4、发射功率:≤500MW5、静态电流:≤0.1UA6、发射电流:3~50MA7、工作电压:DC 3~12V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
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
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
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
用途DF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这是DF发射模块,体积:19x19x8毫米,右边是等效的电路原理图主要技术指标:1。
通讯方式:调幅AM2。
工作频率:315MHZ (可以提供433MHZ,购货时请特别注明)3。
频率稳定度:±75KHZ4。
发射功率:≤500MW5。
静态电流:≤6。
发射电流:3~50MA7。
工作电压:DC 3~12V315MHZ发射模块 8元一个433MHZ发射模块 8元一个DF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DF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比如用PT2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DF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DF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
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
PT2262/2272红外遥控集成电路PT2262/2272是一对带地址、数据编码功能的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芯片。
其中发射芯片PT2262-IR将载波振荡器、编码器和发射单元集成于一身,使发射电路变得非常简洁。
接收芯片PT2272的数据输出位根据其后缀不同而不同,数据输出具有“暂存”和“锁存”两种方式,方便用户使用。
后缀为“M”为“暂存型”,后缀为“L”为“锁存型”,其数据输出又分为0、2、4、6不同的输出,例如:PT2272-M4则表示数据输出为4位的暂存型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PT2262-IR引脚功能说明:Pin1-Pin6(A0-A5): 地址输入端,可编成“1”、“0”和“开路”三种状态。
Pin7、Pin8、pin10-Pin13(A6/D0-A11/D5): 地址或数据输入端,地址输入时用Pin1-Pin6,做数据输入时只可编成“1”、“0”两种状态。
Pin14(TE):发射使能端,低电平有效。
Pin15、Pin16(OSC1、OSC2): 外接振荡电阻,决定振荡的时钟频率。
Pin17(Dout): 数据输出端,编码由此脚串行输出。
Pin9、Pin18(VDD,Vss): 电源+,-输入端。
PT2272引脚功能说明:Pin1-Pin6(A0-A5): 地址输入端,可编成“1”、“0”和“开路”三种状态。
要求与PT2262设定的状态一致。
Pin7、Pin8、pin10-Pin13(D0-D5): 数据输出端,分暂存和锁存两种状态。
Pin14(DI): 脉冲编码信号输入端。
Pin15、Pin16(OSC1、OSC2): 外接振荡电阻,决定振荡的时钟频率。
Pin17(VT): 输出端,接收有效信号时,VT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Pin9、Pin18(VDD,Vss): 电源+,-输入端。
PT2262/PT2272电气参数PT2262/PT2272电气参数PT2262/PT2272极限参数PT2262/PT2272工作原理:PT2262-IR 发射芯片地址编码输入有“1”、“0”和“开路”三种状态,数据输入有“1”和“0”两种状态。
摘要近几年以来,伴随着4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需求量猛增。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每部智能手机中使用声表面波滤波器及双工器的数量达几十颗之多。
市场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声表面波滤波器行业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对器件的尺寸、电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对于频率越低的滤波器,芯片的尺寸要求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Band13(RX)滤波器的尺寸要求为1.1mm×0.9mm,对于芯片设计和工艺设计都具有较大的难度。
因此,Band13(RX)的研发成功将为同类产品的研发积累经验,补全手机用声表面波滤波器部分频段产品的缺失,为更好地开拓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着重研究在42°Y-X钽酸锂压电材料上设计手机用BAND13频段接收声表面波滤波器及其工艺实现方法。
首先,在对声表面波基础理论和滤波器的各种设计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结合器件的电性能指标、尺寸、可靠性的要求,确定采用DMS加串联谐振器的结构进行设计。
其次,通过建模与联合仿真,得出器件的电性能仿真结果,根据仿真结果调整与优化设计结构,得到最优电性能指标和输出版图。
然后,对器件的芯片制作和CSP小尺寸封装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芯片上,使用剥离的方法获取精细的叉指线条,通过高可靠搭桥工艺缩小芯片尺寸,金属电极使用Ti打底层与Cu掺杂合金工艺,提升金属电极粘附性和功率耐受能力。
封装上,通过金球焊接,使芯片与HTCC基板牢固的结合,使用注塑工艺进行密封,使器件达到良好的可靠性。
最后,按照行业标准,对器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电性能和可靠性测试,测试结果最终印证了产品设计模型和工艺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关键词:BAND13;SAW滤波器;DMS结构;CSP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4G networks, the demand for smart phones has soa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ere are dozens of SAW filters and duplexers used in each smart phone. The market demand brings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W filter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siz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SAW RX filter in BAND13 for mobile phones on 42°YX LiTaO3 piezoelectric material and its fabrication realization.Firstly, after deeply studying the basic theory of SAW and all kinds of design structures of the SAW filter, the structure of DMS plus a series resonator i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siz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Secondly, through modeling and co-simulation,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simulation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design structure is adjusted and optimized, and the optimal electrical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and the layout of the device is outputted. In this thesis, various simulation models of SAW devic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imulation of COM model is emphasized.Then, the chip fabrication of the device and the small-size packaging technology of CSP are deeply studied. On the chip, the fine inter digital lines are obtained by lift-off method, and the chip size is reduced by high reliable bridging process. The metal electrode uses Ti in the bottom layer and Cu-doped alloy process to improve the adhesion and power tolerance of the metal electrode. In package, the chip is tightly combined with HTCC substrate by gold ball welding and sealed by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so that the device can achieve good reliability.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y standard, the electric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 are tested in all directions. Finall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duct design model and process design scheme is verified by the test results.Keywords: BAND13;SAW filter;DMS structure;CSP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SAW技术的发展历史 (3)1.3 SAW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7)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7)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8)第二章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原理 (9)2.1 叉指换能器 (9)2.1.1概述 (9)2.1.2叉指换能器的反射和三次行程信号 (10)2.1.3 叉指换能器的 函数模型 (11)2.1.4 等效电路模型 (12)2.1.5 COM耦合模型 (12)2.2 声表面波谐振器 (13)2.2.1 单端声表面波谐振器 (14)2.2.2双端声表面波谐振器 (15)2.3 梯形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 (17)2.4 DMS双模声表面波滤波器 (21)2.5 本章小结 (24)第三章压电基片材料的选择 (25)3.1 压电材料的特性 (25)3.1.1 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25)3.1.2 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 (26)3.1.3 机电耦合系数 (27)3.1.4 频率温度系数 (27)3.1.6 介电常数 (28)3.2 压电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29)3.3 压电单晶 (31)3.3.1 石英单晶 (31)3.3.2 铌酸锂 (32)3.3.3 钽酸锂 (33)3.4 本章小结 (34)第四章Band13(RX)声表面波滤波器设计方案 (35)4.1 电性能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 (35)4.1.1 总体要求 (35)4.1.2 中心频率 (35)4.1.3 插入损耗 (36)4.1.4 阻带抑制 (36)4.1.5 带内波动和驻波比 (38)4.2 外形尺寸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 (39)4.3 最大额定值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 (40)4.3.1 功率寿命 (40)4.3.2 静电等级 (41)4.3.3 直流电压、工作和储存温度、潮敏等级 (42)4.4 产品结构设计方案 (42)4.4.1 滤波器结构采用双DMS级联+中间串联谐振器 (42)4.4.2 压电基底材料选择42°Y切钽酸锂还原片 (43)4.4.3 差指电极薄膜为铝铜合金材料 (44)4.4.4 换能器间隙连接处采用渐变指设计结构 (44)4.4.5 叉指换能器叉指条与假指之间的间隙 (45)4.4.6 加厚叉指换能器的互连金属和汇流条的金属层 (46)4.4.7 中间接地电极采用“搭桥”结构设计 (46)4.5 工艺设计方案 (47)4.5.1 晶片材料的还原工艺 (47)4.5.2 叉指换能器金属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 (48)4.5.4 采用金球倒装注塑工艺进行封装。
40kHZ超声波收发电路原理图大全[导读]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1)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之一,由F1~F3三门振荡器在F3的输出为40kHZ方波,工作频率主要由C1、R1和RP决定,用RP可调电阻来调节频率。
F3的输出激励换能器T40-16的一端和反向器F4,F4输出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1)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之一,由F1~F3三门振荡器在F3的输出为40kHZ方波,工作频率主要由C1、R1和RP决定,用RP可调电阻来调节频率。
F3的输出激励换能器T40-16的一端和反向器F4,F4输出激励换能器T40-16的另一端,因此,加入F4使激励电压提高了一倍。
电容C3、C2平衡F3和F4的输出,使波形稳定。
电路中反向器F1~F4用CC4069六反向器中的四个反向器,剩余两个不用(输入端应接地)。
电源用9V叠层电池。
测量F3输出频率应为40kHZ±2kHZ,否则应调节RP。
发射超声波信号大于8m。
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2)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之二,电路中晶体管VT1、VT2组成强反馈稳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等于超声波换能器T40-16的共振频率。
T40-16是反馈耦合元件,对于电路来说又是输出换能器。
T40-16两端的振荡波形近似于方波,电压振幅接近电源电压。
S是电源开关,按一下S,便能驱动T40-16发射出一串40kHZ超声波信号。
电路工作电压9V,工作电流约25mA。
发射超声波信号大于8m。
电路不需调试即可工作。
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3)40kHZ超声波发射电路之三,由VT1、VT2组成正反馈回授振荡器。
电路的振荡频率决定于反馈元件的T40-16,其谐振频率为40kHZ±2kHZ。
频率稳定性好,不需作任何调整,并由T40-16作为换能器发出40kHZ的超声波信号。
电感L1与电容C2调谐在40kHZ 起作谐振作用。
本电路适应电压较宽(3~12V),且频率不变。
声表谐振器作本振信号的RX3310接收电路声表谐振器作本振信号的RX3310接收电路(图1)(图2)特点及应用:RX3310A是一个可工作在甚高频的无线接收芯片,它在内部集成了高频放大电路(RF AMP)混频电路(MIXER)、中放电路(IF AMP)、中频滤波器(IF FILTER)、限幅器(LIMITER)以及由比较器构成的(ASK)解调电路等。
图2是它的内部结构,利用RX3310可以和简单的发射电路和编解码电路相配合来实现无线门铃、无线玩具的无线遥控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其主要特点: 工作频率为250MHZ-450MHZ, 具有-106dB的高灵敏度;低功耗,正常平均工作电流为2.6mA; 集成度高,外围元件少;采用18脚SOP封装和20脚SSOP封装,体积小。
利用RX3310和很少的元件,可以构成比较可靠的无线接收电路,这里以315MHZ为例简单说明一下,电路如图1所示,这里,本振信号是用声表谐振器作为稳频器件,它的特点是频率很稳定,它的频率稳定度是10的负6次方,本振信号F1从RX3310A的1脚输入到内部混频器,和17脚的经过放大后的无线信号F2进行混频,混频后输出两个频率(F1+F2)(F1-F2),这2个频率因为差别比较大,所以很容易被RX3310里面的低通滤波器分离开来,这里被取出的有用信号是(F1-F2)的中频信号,该信号从FO脚输出后,从LIN脚输入到内部的限幅放大器LIMITER。
限幅放大器一方面可以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同时也可以消除一些干扰信号。
限幅放大器输出的是载波频率为(F1-F2)的ASK信号,该信号被直接输入到ASK解调电路。
ASK解调器是由一个比较器构成的。
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CPA和反向输入端CPB分别外接电容,由于CPA和CPB的容量差比较大,所以比较器的反向端电压就是ASK信号的平均值,而正向端电压将随着ASK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
因此,当ASK信号幅度较小时,正向端电压小于平均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压;而当ASK信号幅度较大时,正向端电压大于平均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压,从而实现ASK解调而在输出端输出数据信号。
MC3363DW窄带调频接收电路工作原理:
载频信号从MC3363的Pin2输入,经内部的高放管进行高频放大后由Pin4输出,连接Pin4的是一个LC谐振高频变压器,中心频率为RF载频,经T1耦合到Pin1和Pin2进入第一混频级。
内部振荡电路与Pin25和Pin26的LC元件组成第一本振级,与载频RF输入信号在内部进行混频,其差频10.7MHz 第一中频信号经放大后由Pin23输出,经10.7陶瓷滤波器选频后由pin21送到内部的第二混频级。
内部的振荡电路及Pin5和Pin6的外接晶体和电容构成了第二本振级,频率选比第一中频低一个中频(即二中频455kHz)的10.245MHz。
10.7MHz第一中频信号与第二本振频率进行混频,其差频为:10.700-10.245=0.455MHz,也即455kHz第二中频信号。
第二中频信号由Pin7输出,由455kHz陶瓷滤波器选频,再经Pin9送入MC3363的限幅放大器进行高增益放大,限幅放大级是整个电路的主要增益级。
Pin13的外接的LC元件组成455kHz鉴频谐振回路,经放大后的第二中频信号在内部进行鉴频解调,并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后由Pin16输出音频信号
Pin12和Pin13为场强指示驱动电路的外接元件端,调整Pin12的200k电阻可改变场强指示驱动电路的增益。
MC3363内部还置有一级数据信号放大级,Pin17为输入端,Pin18为输出端。
可对数据波形进行整形和放大。
Pin10和Pin11为第二中放级的退耦电容。
以保证电路稳定地工作。
声表谐振器作本振信号的RX3310接收电路
声表谐振器作本振信号的RX3310接收电路
(图1)
(图2)
特点及应用:
RX3310A是一个可工作在甚高频的无线接收芯片,它在内部集成了高频放大电路(RF AMP)混频电路(MIXER)、中放电路(IF AMP)、中频滤波器(IF FILTER)、限幅器(LIMITER)以及由比较器构成的(ASK)解调电路等。
图2是它的内部结构,利用RX3310可以和简单的发射电路和编解码电路相配合来实现无线门铃、无线玩具的无线遥控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其主要特点: 工作频率为250MHZ-450MHZ, 具有-106dB的高灵敏度;低功耗,正常平均工作电流为
2.6mA; 集成度高,外围元件少;采用18脚SOP封装和20脚SSOP封装,体积小。
利用RX3310和很少的元件,可以构成比较可靠的无线接收电路,这里以315MHZ为例简单说明一下,电路如图1所示,这里,本振信号是用声表谐振器作为稳频器件,它的特点是频率很稳定,它的频率稳定度是10的负6次方,本振信号F1从RX3310A的1脚输入到内部混频器,和17脚的经过放大后的无线信号F2进行混频,混频后输出两个频率(F1+F2)(F1-F2),这2个频率因为差别比较大,所以很容易被RX3310里面的低通滤波器分离开来,这里被取出的有用信号是(F1-F2)的中频信号,该信号从FO脚输出后,从LIN脚输入到内部的限幅放大器LIMITER。
限幅放大器一方面可以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同时也可以消除一些干扰信号。
限幅放大器输出的是载波频率为(F1-F2)的ASK信号,该信号被直接输入到ASK解调电路。
ASK解调器是由一个比较器构成的。
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CPA和反向输入端CPB分别外接电容,由于CPA和CPB的容量差比较大,所以比较器的反向端电压就是ASK信号的平均值,而正向端电压将随着ASK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
因此,当ASK信号幅度较小时,正向端电压小于平均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压;而当ASK信号幅度较大时,正向端电压大于平均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压,从而实现ASK解调而在输出端输出数据信号。
现在市面上利用RX3310A的产品很多,有的用声表稳频,有的就用LC回路,如果LC 回路的调好了,效果是和声表稳频的差不多,但是如果本振频率有偏差的话,灵敏度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如果自己做的话,还是做声表稳频的电路,成功率会比较高,PCB布线,应该尽量短,这里的元件参数,已经全部调试好了,关键要买好的元件,元件质量保证,接线正确,肯定可以成功,如果还有问题,请联系孔雀石,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如果我们只要几个玩玩,那就没有必要自己做了,你最好还是买现成的,我这里就有。
灵敏度还是很高的,我曾经用该模块和普通的超再生的模块做过比较,它甚至比超再生的接收距离还要远,尤其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它的优异性能就完全能够体现出来了。
这里是它的照片,请看XBX3310.JPG。
当然,如果量很大的话(大于500),当然要考虑自己做,它的初次投资成本大
主要技术指标:
1。
通讯方式:调幅AM
2。
工作频率:315MHZ(声表上标注为316.8)(可以提供433MHZ,声表上标注为436,
购货时请特别注明)
3。
频率稳定度:±75KHZ
4。
接收灵敏度:-102DBM
5。
静态电流:≤5MA
6。
工作电流:≤5MA
7。
工作电压:DC 5V 8。
输出方式:TTL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