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健身器材符合新国标安全_通用要求的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新标准介绍第一篇: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新标准介绍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新标准介绍《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 19272-2011)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是对室外健身器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存及管理维护等进行规范的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在《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 19272-2003)的基础上,历经1年多时间修订而成的。
新国标的编制由体育总局群体司牵头,参与单位包括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天津市体育局群体处、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10个健身器材生产厂家。
新国标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的相关标准,技术含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指导企业设计和生产健身器材的重要依据,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产品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室外健身器材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出台新标准的目的及必要性(一)满足群众对室外健身器材功能和质量的新需求。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意识增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开始频繁使用身边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对室外健身器材功能与结构的安全性、科学性、人本性、健身性、舒适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按原有国家标准生产、安装的器材已不能充分满足群众的这些需求,必须出台新的国家标准加以引导规范。
(二)适应我国室外健身器材生产技术的新进步。
因受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器材生产技术的制约,旧标准规定宽松、门槛过低,在规范室外健身器材生产、保障室外健身器材质量等方面存在局限。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新阶段,室外健身器材的生产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为通过出台要求更高、规定更严、门槛更高的新标准,消除旧标准存在的局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解决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室外健身器材行业与室外健身器材产品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包括:室外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良莠不齐,或者剽窃、抄袭其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或者在投标时竞相压价进行恶性竞争。
室外健身器材新国标分类总结室外健身器材行业令人关注的新国标GB19272-2011终于在2011年10月1日颁布执行。
为便于室外健身器材企业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执行新国标,笔者对新国标进行了仔细研读,结合多年从业经验,现将研读笔记进行修改后发表,供同行批评指正。
新国标凝聚了近年来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成果,对行业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制造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领航作用。
新国标增加了“材料要求”、“附加要求”和“管理维护”章节,提高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安全参数,具体如下(文章中未标注对比的数字的,或为原老标准没有涉及或为老标准原有数字未变):一、采购环节(对原辅材料要求)1、材料阻燃性要求:材料按规定检测方法按(新标准6.2.1)检验,材料表面留下的燃烧斑块直径不大于50mm。
2、材料有害物质要求:材料按规定检测方法按(新标准6.2.3)检验,材料有害物质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
3、材料特别要求: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产生运动摩擦部件不应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4、防盗盖要求:防盗盖在其安装面以上直角部分高度不超过3mm;防盗盖安装后其突出部分外角应不小于105o或不应有易钩挂形状。
5、钢材直径厚度要求:器材承载主立柱的钢管直径应不小于110mm,框架式和高度不大于1500mm的器材可适当减小钢管直径,钢管壁厚度应不小于2.75mm(旧标准2.5mm)。
6、把套要求:(1)整体把套:应清晰的刻(标)制有握持位置及纹理表面;(2)外加式把套:用70N的拉拔把套,把套应无移动;(3)旋转式把套:应采用机械锁定装置,并具有纹理表面。
7、轴承要求:按器材使用和受力条件进行选择且采取有效防水防尘措施。
8、链要求:链及环、扣等零件之间及其与器材连接时,间隙应小于8mm或不小于30mm。
9、绳索要求:(1)绳索直径应在25-45mm之间。
(2)用于攀爬绳、吊索、攀网时的纤维绳应使用柔软和不易滑脱的覆盖层覆盖。
(3)用于攀爬绳、吊索、坐垫时的包覆钢丝绳,每股钢丝绳应使用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包覆,包覆层应无断裂接口或单股断裂钢丝。
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代室外健身器材(以下简称“器材”)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要求、试验方法、安全警示、标志、标签、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二代室外健身器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5296.7-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第7部分:体育器材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 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 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铭、多澳联苯和多澳二苯醚)的测定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1187-2014体育用品电气部分的通用要求GB/T 34289-2017健身器材和健身场所安全标志和标签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HG/T 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3术语和定义GB 19272-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二代室外健身器材 second generation of outdoor fitness equipment general requirements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功能,并与安装环境相融合的室外健身器材。
4设计原则4.1器材应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应具有安全性、可操作性、舒适性和适应性。
室外健身器材国标摘要:1.室外健身器材的定义和分类2.室外健身器材的新国标GB19272-20113.新国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4.室外健身器材的种类和功能5.室外健身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正文:一、室外健身器材的定义和分类室外健身器材,又称为室外路径,是指在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们进行健身运动锻炼的器材和设施。
按照器材本身构造,室外健身器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力量型户外健身器材:锻炼力量的器械,与健身房的器械相似,如单杠、双杠等。
2.弹跳型室外健身器材:有助于双腿弹跳的器械,如竖立的高度牌、水平的横梁等。
3.灵敏型户外健身器材:锻炼人体灵敏性的器械,如摇摆板、平衡木等。
4.耐性型室外健身器材:锻炼人体耐力的器械,如跑步机、椭圆机等。
5.柔韧型室外健身器材:锻炼人体柔韧性的器械,如伸展器、瑜伽垫等。
二、室外健身器材的新国标GB19272-2011为了保障公众使用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我国于2011 年11 月28 日发布了新的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标准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新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安全规定,提升了对器材质量和档次要求。
新标准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1.增加了对有害物质的最大限量要求,尤其是对铅、镉等可能造成中毒、致病的物质加以限值规定。
2.扩大了手及手指剪切、卡夹伤害间隙禁区的数值范围。
3.将器材的安全使用寿命提高到8 年。
4.增加了主承载立柱的管材壁厚要求,从不小于2.5 毫米修订为不小于2.0 毫米。
三、室外健身器材的种类和功能室外健身器材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锻炼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室外健身器材及其功能:1.力量型器材:如单杠、双杠、肋木架等,用于锻炼力量和肌肉。
2.弹跳型器材:如竖立的高度牌、水平的横梁等,用于锻炼双腿弹跳能力和灵活性。
3.灵敏型器材:如摇摆板、平衡木等,用于锻炼人体灵敏性和平衡感。
4.耐性型器材:如跑步机、椭圆机等,用于锻炼心肺功能和耐力。
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新标准介绍《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 19272-2011)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是对室外健身器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存及管理维护等进行规范的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在《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 19272-2003)的基础上,历经1年多时间修订而成的。
新国标的编制由体育总局群体司牵头,参与单位包括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天津市体育局群体处、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10个健身器材生产厂家。
新国标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的相关标准,技术含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指导企业设计和生产健身器材的重要依据,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产品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室外健身器材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出台新标准的目的及必要性(一)满足群众对室外健身器材功能和质量的新需求。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意识增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开始频繁使用身边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对室外健身器材功能与结构的安全性、科学性、人本性、健身性、舒适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按原有国家标准生产、安装的器材已不能充分满足群众的这些需求,必须出台新的国家标准加以引导规范。
(二)适应我国室外健身器材生产技术的新进步。
因受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器材生产技术的制约,旧标准规定宽松、门槛过低,在规范室外健身器材生产、保障室外健身器材质量等方面存在局限。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新阶段,室外健身器材的生产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为通过出台要求更高、规定更严、门槛更高的新标准,消除旧标准存在的局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解决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室外健身器材行业与室外健身器材产品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包括:室外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良莠不齐,或者剽窃、抄袭其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或者在投标时竞相压价进行恶性竞争。
室外健身器材国标
国标室外健身器材是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室外健身器材。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的标准。
在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管理。
室外健身器材国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 设计和安全要求:国标规定了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性能,确保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材料和制造要求:国标规定了室外健身器材所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3. 功能和性能:国标规定了室外健身器材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各个部件的运动范围、负载要求等,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用户的健身需求。
4. 标志和标识:国标规定了室外健身器材应该有的标志和标识要求,包括安全警示标志、使用说明等,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设备。
国标室外健身器材的引入和推广,可以提高健身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用户的健身体验。
同时,国标也为制造商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和标准,推动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室外健身器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使用室外健身器材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以下是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一、器材选择在选择室外健身器材时,应确保器材的质量可靠,结构稳固。
器材表面应平整、无毛刺,不易导致刮伤和皮肤过敏。
同时,要注意器材的使用寿命,选择使用寿命较长的器材,避免频繁更换。
二、器材安装安装室外健身器材时,应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确保器材的安装牢固,不松动。
地面要平整、坚实,避免因地基不牢造成器材倾斜或倒塌。
三、使用前准备在使用室外健身器材之前,应进行热身运动,以充分准备身体。
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四、使用时注意事项在使用室外健身器材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确导致肌肉拉伤或骨折。
2.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同一器材,应适当休息,避免疲劳过度。
3. 不要随意增加器材的负荷,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步适应。
4. 使用器材时要专注,避免分心或与他人交谈,以免发生意外。
5. 在使用器材时,应注意周围环境,避免与其他使用者发生碰撞或造成伤害。
6. 在使用器材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适或有不适应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五、维护保养定期维护保养室外健身器材,可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保证器材的安全性。
维护保养包括:1. 定期清洁器材,清除器材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2. 对器材进行润滑,确保运动部件的灵活性和顺畅性。
3. 定期检查器材的紧固件,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
4. 定期检查器材的连接处和焊接处,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通过以上的安全通用要求,可以有效地确保室外健身器材的使用安全。
但是,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下,使用者也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选择器材和运动强度,避免因不适当使用而导致伤害。
二代室外健身器材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室外运动的普及,室外健身器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和多样化的需求,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和要求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下面将探讨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的要求。
1.安全性在设计和制造二代室外健身器材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所有的器材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
例如,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防止用户在使用时发生滑倒或失衡。
器材的构造也应该符合人体力学原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伤害。
另外,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动作,如倒立机等,应提供相应的保护机制,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2.耐久性室外健身器材的使用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如阳光、风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器材造成一定的损耗。
因此,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的材质和制造工艺应具备较高的耐久性。
器材应采用耐腐蚀、防锈的材料,并经过防水和防晒的处理,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同时,零部件的连接和组装方式应牢固可靠,以防止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损坏。
3.舒适性室外健身器材应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以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频率。
首先,座椅和垫子应具备一定的软硬度,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效果,减少用户的疲劳感。
其次,抓握扶手和脚踏等部件应采用防滑设计,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和稳定性。
另外,器材的调节方式和功能设置也应简单易懂,并考虑到不同用户的身高和体型差异。
4.多样性二代室外健身器材应提供多样化的运动模式和训练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健身目标。
除了传统的有氧运动设备,如步行机和自行车,还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创新的器材,如跳跃器、用力球等,以增加用户的运动趣味性和挑战性。
此外,器材的调节和组合也应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的训练方式和难度级别。
5.可维护性室外健身器材的维护保养对于保持器材的良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因此,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应考虑到易维护性。
例如,器材的主要零部件应具备可拆卸性,以方便维修和更换。
室外健身器材标准
室外健身器材是指安装在户外公共场所供人们进行健身锻炼的设备。
它们的设
计和制造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就室外健身器材的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
首先,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这些标准和法
规包括但不限于《健身器材安全通用要求》、《户外健身器材安全要求》等。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室外健身器材的材料和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耐用、
防腐蚀、防锈的要求,以确保器材在户外环境中能够长期使用。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性,避免尖锐边角、易损部件等设计缺陷,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室外健身器材的功能和性能也需要符合标准要求。
器材的功能应当符合
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体能的人群的健身需求。
同时,器材的性能应稳定可靠,能够经受住长期户外使用的考验,不会因为天气变化或者频繁使用而出现故障。
最后,室外健身器材的安装和维护也需要符合标准。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
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确保器材的稳固和安全。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器材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室外健身器材的标准涉及到设计制造、材料结构、功能性能、安装
维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才能确保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相关从业者和使用者能够重视室外健身器材的标准,共同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室外健身器材标准
室外健身器材是指安装在户外公共场所供人们进行健身锻炼的设备。
它们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安全、可靠和有效的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室外健身器材标准的内容。
首先,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使用者在进行锻炼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器材的结构和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使用和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考验。
此外,器材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尖锐的边角和突出的部件,以防止使用者在锻炼过程中受伤。
其次,室外健身器材的安装和固定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器材应当稳固地安装在地面上,不得出现晃动或松动的情况。
固定螺丝和连接件应采用防锈和防腐蚀的材料,以确保器材在户外环境中的长期稳定运行。
另外,室外健身器材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例如,器材的运动范围、阻力调节、安全保护装置等方面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以保证使用者在进行锻炼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不会因为器材本身的问题而发生意外。
最后,室外健身器材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制造商应当提供清晰的维护手册和保养指导,用户和管理者应按照要求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良好的状态下供人们使用。
总的来说,室外健身器材的标准涉及到设计、制造、安装、功能、性能、维护等多个方面,需要制造商、设计师、使用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器材的安全、可靠和有效使用。
希望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重视室外健身器材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健身环境和条件。
室外健身器材符合新国标安全通用要求技术要点
GB 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于201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包含以下主要技术要点:
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寿命应不小于8年,超过安全使用寿命的器材应报废拆除;在安全使用寿命内,供应商应确保易损件损坏前及时维修、更换。
2.户外健身器材使用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应不超过标准规定,以防止对使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社区健身器材不应有对使用者头部、颈部、躯干、手及手指、脚部产生卡夹、剪切、挤压危险的结构;不应具有造成衣物、头发钩挂或缠绕危险的结构。
4.(活动类)公园健身器材脚踏部位应有防滑措施,摩擦系数应不小于0.5。
运动幅度过大的器材应有限位装置。
滚筒、转盘类等快速转动形式的器材,由于转动惯性可能对使用者健身安全造成伤害,应具有阻尼装置。
5.户外路径器材防腐涂层经过800小时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不低于装饰性综合老化性能的2级,涂层按标准冲击
试验后无裂纹、剥落等现象。
6.室外篮球架的篮板和室外乒乓球台台面的材料、防水性能、结构尺寸、抗冲击强度、刚性、预埋件结构强度及乒乓球台面弹性应符合标准要求。
7.广场室外健身器材所用轴承应按器材的使用寿命和受力条件进行选择,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水、防尘措施。
不得采用翻新轴承、尼龙轴承、粉末冶金轴承。
8.具有超过600mm跌落高度的和(或)强制使用者身体运动的健身器材,在所有的碰撞区域应有着陆缓冲层;缓冲材料的选择及安装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