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郭文娟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5
《丑石》教学设计
形丑陨石
丑
无用价值高
石
没人爱精神伟大
丑极美极
托物言志
附:导入材料
自学引导:
五丑石
一、本课的作者是:,代作家,作品有《》
《》等;本文选自《》。
二、诵读课文后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哪些疑问和感悟?分别记录下来。
1、
2、
3、
4、
5、
三、感知文章内容:
1、丑石之“丑”具体表现在哪些词句上:
A外形:
B无用:
C没人爱:
2、丑石之“美”具体表现在哪些词句上:
A珍贵稀少:
B往日辉煌:
C伟大精神:
四、理解重点语句。
1、如何理解14段中“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品读第15段,找出丑石的伟大在文指什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丑石》本文通过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不但不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石头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操守的探索思考。
抒发作者对那种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2、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3、分析文章主题,激励学生学习进取心,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恒心,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4、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并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心情变化过程,赏析丑石的美与高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万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首歌中说:美丽的石头能唱一首美丽动听的歌,然而,我们今天要学习贾平凹的一篇题目为《丑石》的文章,看一看这世间万物中一块普通的、丑陋的石头,又会向我们讲述怎样一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丑石骨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錾子()掮石()浣纱()繁衍()翘望()陨石()向往()庇护()2.按照拼音写汉字。
遗hàn___ léng___角台jiē___ 细nì___ 坑wā___ zhòu___骂kē___破 diāo___刻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因为河滩并非甚远,随意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的强。
掮:⑵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繁衍:⑶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
翘望:4.文学常识填空。
《丑石》作者___,今世作家,作品有___、____《废都》等。
5.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丑石伟大在什么地方?点击思维1.注意“翘”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什么?“浣”不要读成了“wán”,“庇”不要读成“p ì”。
2.注意“遗憾”不要误写为“遗撼”,“雕刻”不要写成了“碉刻”。
3.要结合词语所在文中的具体语境推测琢磨,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繁衍”这里指生长并逐渐增多。
4.贾平凹(1952~),陕西省丹凤县人,今世作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心迹》等。
5.初步感知内容,从文章题目入手,整体把握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丑石外形补过天无实用价值丑-———-———美发过热碍地面闪过光伟大不屈于误解、孤单的生存2.语言特色:《丑石》这篇文章文风质朴,语言平实,全然不带雕琢的痕迹,带有一种乡村的自然风味,且文笔流畅,思路清楚,涵意深刻,给人一种关于人生态度的启迪,确实是一篇可令人回味的散文。
3.把握重点:课文内容综述今世作家贾平凹写的散文《丑石》,先从正面——色彩、形状、无用三方面极写丑石之“丑”,接着又从侧面——与汉白玉、大青石相较,荒草、绿苔、黑斑依附它繁衍滋长,连孩子们也讨厌它等方面极写丑石之“丑”。
但是,有一天,一个天文学家突然发觉了这块石头,原来是一块“陨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发过光,咱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向往”。
第5课《丑石》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主干知识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錾子〔〕掮石〔〕浣纱〔〕繁育〔〕翘望〔〕陨石〔〕向往〔〕庇护〔〕2.依照拼音写汉字。
遗hàn___ léng___角台jiē___ 细nì___ 坑wā___ zhòu___骂kē___破diāo___刻3.讲明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的强。
掮:⑵荒草便繁育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繁育:⑶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
翘望:4.文学常识填空。
«丑石»作者___,当代作家,作品有___、____«废都»等。
5.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丑石伟大在什么地点?点击思维1.注意〝翘〞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什么?〝浣〞不要读成了〝wán〞,〝庇〞不要读成〝p ì〞。
2.注意〝遗憾〞不要误写为〝遗撼〞,〝雕刻〞不要写成了〝碉刻〞。
3.要结合词语所在文中的具体语境估量揣摩,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繁育〞那个地点指生长并逐步增多。
4.贾平凹〔1952~〕,陕西省丹凤县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心迹»等。
5.初步感知内容,从文章题目入手,整体把握文章所表现的要紧内容。
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丑石外形补过天无有用价值丑-———-———美发过热碍地面闪过光伟大不屈于误解、孤寂的生存2.语言特色:«丑石»这篇文章文风纯朴,语言平实,全然不带雕刻的痕迹,带有一种乡村的自然风味,且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涵意深刻,给人一种关于人一辈子态度的启发,确实是一篇可令人回味的散文。
3.把握重点:课文内容综述当代作家贾平凹写的散文«丑石»,先从正面——色彩、形状、无用三方面极写丑石之〝丑〞,接着又从侧面——与汉白玉、大青石相比,荒草、绿苔、黑斑依附它繁育滋生,连小孩们也厌恶它等方面极写丑石之〝丑〞。
丑石》阅读附答案我常常感到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看起来像一头牛。
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也没有人去理会它。
只有在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碍地面了,多时把它搬走吧。
”伯父家盖房时,想用它来垒山墙,但是它太不规则,没有棱角,也没有平面。
用工具破开它吧,又懒得花那么大的力气。
因为河滩并不远,随便去拿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房子盖好了,铺了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用来浣纱捶布。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XXX没有庇护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我们这些孩子,也讨厌它,曾经想要搬走它,但是力气不足。
虽然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但是我们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雨天就盛满了水。
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XXX 还在,鸡儿便去那里喝水。
每到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石头上,翘望天边。
奶奶总是要骂我们,害怕我们摔下来。
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
人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了。
终于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
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被吸引了。
他再也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
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它曾经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它是太丑了。
《丑石》的一等奖说课稿《《丑石》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丑石》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
《丑石》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佳作,学习的重点是把握对具体事物的摹写,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贾平凹的《丑石》体现了这样的审美观。
本文通过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不但不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石头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操守的探索思考。
抒发作者对那种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二、说学情。
本文讲述的故事结构简单,语言简洁朴实,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比较容易,但是对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体会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尽量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更更好地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
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体会本文借物寓理,托物言志的的写作手法,培养朗诵能力2、引导学生体会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体会作者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体味文章意蕴。
2、难点:了解“托物寄意”散文的特点,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推敲语句的含义”“对课文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阅读这个环节,运用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诵读、默读、速读等,在不停的“读”中感受文章的内涵。
学生的学法主要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丑石》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和理解故事情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差异,接纳不同,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多元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丑石》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对于“丑石”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丑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引入课文学习。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丑石”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段关于“丑石”的描写性文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观点,评估学生的包容心和多元价值观。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找寻自己身边的“丑石”,并写一篇关于它的观察日记。
5.2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3 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文学作品,扩展阅读视野。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丑石》原文6.2 图片资源:丑石的图片6.3 视频资源:有关丑石的纪录片或故事视频6.4 参考书籍:有关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文学作品第七章:教学方法7.1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丑石阅读理解
《丑石阅读理解》
嘿,大家知道《丑石》这篇文章不?哇哦,当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真的被震撼到了!那一块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说是丑陋无比的石头,竟然有着那么深刻的内涵!好比我们生活中那些其貌不扬的人,说不定身怀绝技呢!
就说那丑石吧,它在那里默默躺了多少年啊,被人们嫌弃,被各种忽视,这多像那些一直努力却不被看见的人呀!“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瞧,多形象的描述啊!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在想,这丑石也太可怜了吧。
但是呢,在故事的最后,天呐,它竟然是一块有着神奇来历的陨石!真的让我惊呼出声,哎呀呀,这是多么大的反转呀!就像我们平时看不起的一个小角色,突然有一天成了大英雄。
这篇文章不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不要轻易小看任何一个看似平凡的东西或人吗?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别人长得普通,就觉得人家没啥本事;看到一个东西外表不怎么样,就觉得它没啥价值。
真该好好反思反思呀!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穿着很朴素的大叔,当时心里还想
着也没啥特别的嘛,结果后来发现他竟然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画家,那画作,简直让人惊叹!这不就跟丑石一样嘛!
所以啊,《丑石》这篇文章真的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深入去了解和发现。
那些看似普通甚至丑陋的东西,说不定藏着巨大的惊喜呢!大家也都去好好读一读《丑石》吧,相信你们也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的!这丑石,绝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啊!。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丑石》word教案教材分析:《丑石》体现了这样的审美观。
本文通过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不但不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石头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操守的探索思考。
抒发作者对那种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2、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感悟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
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三、朗读课文,同学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
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见附录)第二课时一、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
二、分析: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
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理解:先写了丑,又写了美2、速读第一段,思考: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丑石》同步学习探究训练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贾平凹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模样mú石磨mò捶布chuí枝蔓wànB.盛满chéng 讥讽jī庇覆pì仰望yǎngC.安慰wèi 绿苔tái 台阶jiē棱角léngD.黝黝yǒu 翘望qiáo 妨碍ài 浣纱huàn3.选词填空。
遗___(撼憾) (垒磊)___墙(嫌谦)____弃干___(燥躁) (漆膝)___盖寂___(莫寞)(陨损)___石黑___(斑班)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
洗:用水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B.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了不起:不平凡。
C.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浣:洗。
D.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
嫌弃:厌恶而不愿接近。
5.选词填空。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正___它不是一般的顽石,___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
它___做这些玩意儿的,___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因为所以当然不是而是因此)语言表达训练6.概括《丑石》一文的中心意思。
7.《丑石》一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8.《丑石》第一段“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作用?9.请写出一句写石的诗词名句。
10.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
①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
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
可是弟弟,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
②见我空闲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③气得我直咬牙,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1)第①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
丑石1985年《丑石》诗歌民刊在福建霞浦成立,最初的《丑石》是不定期出版的油印诗刊,刊载的作品基本上是霞浦的地方诗人。
《丑石》诗刊经过不断地发展之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诗群流派,同时也从地方发展到福建以至于全国,成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刊物,曾被誉为中国五大民间诗报刊之一。
丑石诗歌网在2003年成立,形成了规模更大的丑石诗群,出现了汤养宗、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伊路等丑石诗群代表诗人。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
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
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
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
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