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10
预防登革热校园宣传标语1、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2、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3、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4、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5、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6、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7、全家动手共同灭蚊保障健康,全民定期清积水防范登革热。
8、打好消灭蚊虫歼灭战,清除积水预防登革热。
9、坚持定期开展灭蚊行动,集中打好灭蚊歼灭战。
10、清积水,灭成蚊,保清洁,远离登革热。
11、消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
12、清除积水,杀灭蚊虫,改善居住环境,预防登革热。
13、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预防登革热。
14、登革热,蚊虫为首恶;保健康,清洁是良方。
15、认真清除杂草积水,彻底防范登革热骚扰。
16、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民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预防登革热。
17、防治登革热,消灭病媒蚊。
18、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19、清除容器积水、杜绝伊蚊孳生。
20、全民齐动手,防控登革热。
21、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清除积水,杀灭蚊虫,防控登革热。
22、搞好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篇二】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
植物花瓶,清理妙。
内外积水,清扫。
容器丢弃,先打包。
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
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
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防登革热,白天别被蚊子咬*导读:晚上骚扰人的蚊子一般都是库蚊,这种蚊子不传播登革热病毒,而花斑蚊多在白天活动,早上8-9点、傍晚5-6点是花斑蚊子出没的高峰时段,这种身上有黑、白色斑点的蚊子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所以,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在于消灭花斑蚊,并避免白天被蚊子叮咬。
……被蚊虫叮咬,除了瘙痒之外,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会患上登革热。
来自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零时,全省共报告4800例登革热病例,广州仍维持多区域持续多发病状态,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出现点状聚集性病例疫情。
花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的唯一途径,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防蚊灭蚊。
专家提醒喜欢养花草的市民,积水容器较多,蚊媒密度也高,这种情况极易引起登革热的暴发流行。
专家呼吁广大市民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办公室、家庭等各类场所内翻盘倒罐清积水,降低蚊虫密度。
若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 登革热高峰期提前杀到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但不会由病人直接传染给其他人。
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从而导致登革热的广泛传播。
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
由于是蚊子传播病毒,因而此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
在广东,5-11月为高发期,海南省则为3-12月。
登革热是广州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今年很可能是最近十余年来疫情最高峰年份。
据专家介绍,每年7-11月本就是广东省蚊虫活跃的季节,今年高温多雨的天气,导致全省多地的蚊媒密度远高于警戒值。
而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旦发生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的通报,9月4日,全省共报告1145例确诊病例,其中广州报告1021例;截至9月11日零时,全省共报告2175例登革热病例;而截至9月19日凌晨,病例数攀升至了4800例,增加了三倍之多。
目录一、简介 (2)二、工作目标 (2)三、应急小组 (2)四、灭蚊药械 (3)五、灭蚊方法 (3)六、孳生地的处理 (4)七、施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八、环境卫生管理方法 (7)一、简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广泛流行。
目前,广东省地区多个城市出现登革热疫情,中山市也发现多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方法》,结合当前的防控登革热灭蚊实际情况,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在工地现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大力清除蚊媒传播,预防登革热发生和传播,采取快速灭杀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制措施。
三、应急小组针对登革热防控工作,成立应急小组,组长:黄顺根;副组长:黄华招;卫生清理负责人(赵壮光)、灭蚊行动负责人(方子祥)、资料宣传负责人(陈坚真);组员:黄海林、黄耀旭、林金鸿、周明雄、王泽发、魏发兴。
应急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负责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应急联系电话:1、应急联动电话:110、119;2、急救:120;3、防蚊灭蚊人员组织架构四、灭蚊药械药品选用,室内可选用双硫磷、氯菊酯和苯醚菊酯。
室外可选用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器械可选用背负式喷雾器、烟雾机、手推式喷雾机。
五、灭蚊方法1、施药方法:将可用药物按产品说明书稀释一定倍数,喷洒于重点部位的蚊虫孳生栖息场所。
2、处理周期:每天处理1次,连续3次,以后每三天1次,直至应急程序结束,根据蚊虫监测结果考虑是否再进行处理。
3、重点滞留喷洒:蚊虫孳生栖息场所4、药物及推荐使用剂量:高效氯氰菊酯40-80a.I.mg/m2、顺式氯氰菊酯20-40a.I.mg/m2、溴氰菊酯20a.i.mg/m2、高效氯氟氰菊酯20a.i.mg/m2和氟氯氰菊酯40-80a.i.mg/m2的可湿性粉剂、胶悬剂等。
登革热三项预防措施一、登革热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登革热是通过伊蚊传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适宜于蚊子生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流行。
这种病的起源和发现要追溯到1779年,当时在印尼首都雅加达首先发现了这种疾病。
翌年,又在美国费城发现有这种病人,但是疾病的原因一直不明。
1944年,美国等国的研究人员才发现了该病的病原体是登革热病毒。
一般而言,登革热的临床症状为发病突然,体温迅速上升至摄氏39度以上,并伴有剧烈头痛、背痛、肌肉和关节痛。
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登革热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典型登革热;二是登革出血热;三是登革休克综合征。
典型登革热可经历发热、全身毒血症状、皮疹和出血4个阶段。
而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后来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但病情较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血液循环衰竭,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昏睡、昏迷等。
这一类型的病情较为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内死亡。
但是登革热总体上来看并非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因为它的死亡率低于0.1%。
只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南亚一带出现较传统登革热更为凶险的类型———登革出血热,此型的死亡率才有所上升,达5%-10%。
二、预防登革热,灭蚊是关键如同任何疾病一样,预防胜于治疗,对登革热也是如此。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只有通过蚊子传播(蚊子叮咬患者或带病毒者后再去叮咬健康人),因此控制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灭蚊。
而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
现在已知有12种伊蚊可传播登革热,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而今年广东出现登革热同样与气候、蚊子活跃程度和当地的防蚊力度有关。
但是,广东今年出现70例登革热也还不是最严重的,这些患者感染的均为登革热病毒1型,和前几年广州的登革热病毒相同,病情并不严重。
目前病例均为散发,属于局部小流行。
而在2002年-2003年广州出现登革热大暴发,有1000多病例,不过并无一人因病死亡。
预防登革热通知恭敬的市民:近期,我市浮现了登革热病例的增加趋势,为了保障泛博市民的健康和安全,特向您发出预防登革热的通知。
一、登革热简介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二、预防登革热的措施1. 防蚊措施- 室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使用蚊帐、电蚊香等防蚊用品。
- 室外:穿长袖长裤,避免暴露皮肤。
使用防蚊液、喷雾剂等,特殊是在蚊虫活动的黄昏和黎明时段。
2. 泯灭蚊虫滋生地- 清理环境:清除积水,特别是花盆、水桶等容器中的积水,避免蚊虫滋生。
- 消杀蚊虫:使用杀虫剂、灭蚊草等,定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杀。
3. 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食或者未煮熟的食物。
4. 增强免疫力- 合理膳食: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增强免疫力。
-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三、应对登革热症状如果您浮现了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在就医前,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歇息:保持充足的歇息,避免过度劳苦。
- 补充水分: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 退热药物: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退热药物。
四、疫情防控措施为了控制登革热的传播,市政府已采取了以下措施:- 强化监测:加强对蚊虫密度和病例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 消杀蚊虫:加大对疫情区域的蚊虫消杀力度,减少蚊虫数量。
-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市民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市民的防护意识。
五、呼吁预防登革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泛博市民的共同参预和努力。
希翼每一位市民都能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最后,再次提醒您注意登革热的预防,并请您将相关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亲友,共同为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此致敬礼。
预防登革热的工作总结一、加强领导,保障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单位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亲自挂帅,精心____,安排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把防蚊灭蚊防疫工作提高到职工全体健康,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来抓。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层层把关,确保了今年防蚊灭蚊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
3、强化监督,严格检查。
单位防蚊灭蚊领导____定期对各部门防蚊灭蚊工作的落实情况、工作情况及工作效果进行检查、督促,对工作进行督察,确保除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二、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1、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课、广播等向学生宣传预防登革热的知识。
2、印发“灭蚊清积水,预防登革热”知识,学生每人一张,并带回家向家人宣传。
3、发动全体师生检查校园内花盆、容器等积水情况,并派出____名师生清除校内容器积水。
4、每周五进行一次全校大清洁,清理淤塞沟渠____米,清理卫生死角____处,修补破损四防装置____个等,每月底进行一次全校大消毒。
5、教育学生回家清倒各种容器积水,共计人。
6、进行一次全校的大灭蚊行动,时间定于____月____日下午5:____时,在课室、宿舍及各功能室点燃杀蚊烟片进行灭蚊。
以上是我校本月预防登革热工作的落实实施进展情况,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认真按照上级精神,踏踏实实继续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预防登革热的工作总结(二)每年的____月-____月是我省登革热的高峰期,为了切实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密防控校园流感的发生,自开学以来,-积极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向家长发送宣传短信、宣传单张;在校内外张贴宣传海报,出主题板报;举行主题班会;搞好校园、班级卫生等形式,把登革热拒绝在校门、家门之外。
首先,学校通过校讯通平台把有关登革热的危害、传播方式以及预防方法通过短信发到每位家长手机上,让家长了解到有关登革热的相关知识,为更好地防范它做了很好的一个基础。
学校德育处还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登革热的知识,家长填写有关家中水生植物、花盆、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等积水情况通过回执的形式,了解到孩子在家里的卫生环境,并给全校学生布置特别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自查,并协助家长清理家里的废弃物品和积水。
1.怎么写灭蚊和预防登革热的工作小结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结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废)置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垃圾等。
(二)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
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四)大搞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六)一旦有上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2.怎么写灭蚊和预防登革热的工作小结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结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废)置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垃圾等。
(二)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
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四)大搞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六)一旦有上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3.预防登革热得的心得体会50字左右如何预防登革热?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居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废)置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垃圾等。
预防登革热宣传语
1. 守护家园,共同预防登革热!
2. 小动作,大危害,防登革热从我做起!
3. 空巢蚊滋生,登革热不等闲。
4. 夏季蚊虫,防止登革热关键!
5. 关注登革热,健康无忧,生活更美好!
6. 消灭蚊虫,远离登革热的威胁!
7. 衣物覆盖,蚊虫难到达,登革热杜绝无虞!
8. 家庭成员合作,共同预防登革热!
9. 登革热无处藏匿,倡导健康生活习惯!
10. 常洗常晒,蚊虫不来找!
11. 清理庭院,杜绝滋生,预防登革热,家庭幸福保命!
12. 蚊虫滋生,登革热发生,保护生命,大家都有责任!
13. 教育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登革热防控!
14. 减少蚊虫滋生,创造洁净的生活环境!
15. 人人有责,共同预防登革热!
16. 零容忍蚊虫,预防登革热,追求健康快乐!
17. 防蚊灭蚊,不给登革热机会!
18. 蚊虫滋生多乱扔,消灭登革热靠大家!
19. 高温孕育蚊蚊邪,登革热防控是关键!
20. 预防登革热,从源头抓起!
21. 蚊虫从我做起,建设登革热无蚊家园!
22. 清晰水渍,预防登革热!
23. 查水源,杜绝滋生,预防登革热不容忽视!
24. 蚊虫逃不过我的眼睛,登革热杜绝从小事做起!
25. 合理用药,有效预防登革热!
26. 蚊虫遁形,登革热不迎头!
27. 空巢蚊无踪影,登革热远离家!
28. 传播登革热,后果严重!
29. 风险自受害,防登革热重要!
30. 家庭共同行动,预防登革热的威胁!。
附件:预防登革热知识一、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伊蚊传播给人类。
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可分为1、2、3、4型)。
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
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
二、什么原因引起登革热?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虫。
2、传播媒介: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
现在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玟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
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
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3、传染途径: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通过伊蚊叮咬传染给人类。
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叮咬健康人,病毒随唾液进入健康人体而发病。
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之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
如果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
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4、易感人群:一般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人最易感染,病死率高,是重点保护人群。
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三、登革热有什么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一般5-7天。
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主要有以下症状: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到40℃。
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有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2、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但外观无红肿。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