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美好新宁夏书写美丽“中国梦”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美丽的中国梦_550字
我最喜欢的一个词就是“梦”了,给我最大感触的便是“中国梦。
然而,在我的心里深深埋藏着一颗属于我的中国梦。
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勇于参与,拒绝冷漠。
正如新当选的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所言:“我们要拒绝冷漠和懈怠;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
”要实现“中国梦”的美好蓝图,离不开每个社会个体以,只有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意识,参与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积极献言献策,才能够群策群力,帮助执政党做出最佳决策。
只有每个人都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才能够凝聚共识,锐意进取,加速“中国梦”的实现。
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勇于克难,不甘平庸。
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的确如此,理想总是很美好,但是在我们践行的过程中却会遇到许多困难,很多人可能就此裹足不前,甘于平庸,得过且过。
但是,困难只会压倒懦弱的人。
一个坚强勇敢的人是不会面对困难而屈服的,相反会愈加奋发有为,以更加坚定的毅力战胜困难,抵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严阵在他的长诗《中国梦》中描绘了美
丽“中国梦”的蓝图,这使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然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要我们不畏艰险,不甘平庸,以一种不自满的心态去迎接圆梦路上的挑战。
“中国梦”是美好的,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和憧憬。
“中国梦”是平凡的,因为她的实现并不是某个个体的梦想实现,而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实现,所以在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探索实践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干。
龙源期刊网
“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
作者:
来源:《祖国》2018年第19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勤劳的宁夏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守望相助,携手开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宁夏大地的面貌、宁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绘就了一幅全新的美丽画卷。
如今走进宁夏,很多游客纷纷发出这样的惊叹:“宁夏天蓝地绿、宁静优美,和印象中的完全不同!”“没想到银川是这样一个现代化都市,非常时尚、宜居!”“西海固山灵水秀,和几十年前比,简直是换了人间!”
60载栉风沐雨,60载砥砺奋进。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宁夏各族儿女团结奋进,全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这片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向世人展开繁荣发展的动人画卷。
宁夏中国梦黄河情作文300字黄河是宁夏的母亲河、生命河和幸福河。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提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调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确保黄河长治久安。
建设美丽新宁夏,要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
宁夏因黄河而兴,黄河安澜宁夏健康。
宁夏以“一河三山”为坐标,因黄河而富,因黄河而美,在蓝天、碧水、净土与人的相生共荣。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下黄河富宁夏”。
在我的记忆里,黄河又宽阔又雄壮,她惊涛拍岸,蜿蜒千里。
她缠缠绵绵,温温柔柔。
大河向东流,长河落日圆。
说的都是我们的浩浩母亲河——大黄河。
后来我长大了,开始沿着黄河,行走宁夏,知道了朔方宁夏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充满了美丽和魅力。
在这方黄土地上,三万年前就有了人类。
山水入画,那些久远的贺兰山岩画深入人心;游牧的党项人,似一场春雪,飘撒在宁夏大地,贺兰山畔。
儿时,我在宁夏民谣——“宁夏川,两头尖,西靠黄河东靠贺兰山,年种年收赛江南……”的诵读声中慢慢长大。
大些时,爱上了《古诗中的宁夏》,“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等诸多的古诗词让我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大美宁夏川记述着宁夏生民的生活变迁。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在美丽小城中卫眺望传说中的凤凰城——银川,内心充满了无限憧憬和向往。
对黄河的最初认识,是爷爷奶奶对爹的称呼:河娃子。
年幼的我,老早就知道,爹的名字叫万河。
我是河的子孙,这句话没有一点水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从古诗里读出了黄河的气势和志向。
家在黄河边,黄河水浇灌着田园,哺育着一茬茬的黄河儿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黄河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百转千回,柔情似水的秉性,也赐予了黄河一样宽阔坦荡博大的爱情。
黄河边,红柳杨树郁郁葱葱,枸杞林密密麻麻,青纱帐玉米地仰望山畔畔的红高粱地,花果山一样的果园层次分明,大红枣树和硒砂瓜地延伸到了荒地旱塬,一眼看不到边。
建立美丽中国,畅想中国梦〔精选5篇〕建立美丽中国,畅想中国梦〔精选5篇〕【篇一】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他伴我们成长壮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好好保护她珍惜她。
人有梦,那国也有梦。
世上有许多缺乏的地方,就由人们拼死拼活的补上它,使她变得美丽无比,这就是一国之梦。
许多人说,中国是个孤独的孩子,美国之类的国家不愿跟我们国家交往,原因有许多:经济,农业,教育,环境等等,都存在一些问题。
可我却看到的清楚是另一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我们应该都很熟悉。
记得还是7月中旬,回到乡下老家时,才感觉到什么叫炎热,上海这点热,根本不算什么。
汗一直不停的往下流,可说是汗流浃背了。
当时居然还散着头发,真是可笑。
我突然觉得有一种想要去剪头发的感觉。
我拖着旅行包,忙赶着往家跑,心里想着要是晒坏了我的皮肤咋办啊。
笃笃笃笃这是熟悉的、再怎么忘也忘不掉的翻土声。
不对!温度高达35度以上,这天,谁也不会出来干活啊。
我转过身去,一个娇小的身躯在太阳底下晃动着。
嗨!我不禁叫出了声,那身躯转过来,头上戴着草帽,身上穿着黑色T-恤,是张年近70岁的老脸。
他弯曲着身子,疑惑的望着我。
我又出声:老爷爷!大夏天儿的,咋不自个儿到炕上去坐着,出来怪累死人的。
回家享儿轻快,多舒适呀,您老人家说是不?他拿那十指黑的手指抓起一瓶矿泉水,灌了一口自己,然后用粗糙的声音说:啊?是芯这娃回来了?我嗯了一句。
他又继续说:对啊。
大夏天的种庄稼才好啊。
娃儿,我跟你说,昨晚儿我看新闻,国家的种植面积太少了,米都不够吃,如今好多科学家创造转基因的东西,比方说黄豆,大米啥的,心里儿个总觉得转基因的不好,就想着多种些原汁原味的食物,也许能重新再建立起安康的社会,这也算是建立美丽中国的一小局部,心里别说有多踏实了!呵呵,娃儿,你说是吧。
我呆愣在那,一位连字都不认识的老人家,竟然能说出这番道理。
以后还真得向这位老人家学习学习。
我回过神来,不管汗流到哪里了,我说:爷爷,你等着,我放掉包,一会跟你一起做。
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演讲稿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通过科学治理、保护、开发利用,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的大河良性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夏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宁夏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奋进、阔步前进,各项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全面进步,正在向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宁夏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宁夏的每一次深刻社会变革、取得的每一项历史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宁夏发展、关心关怀宁夏人民,在方向上指引、政策上倾斜、人财物上帮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念兹在兹、亲切关怀,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视察宁夏,给宁夏把脉定向、指路定策,提出了“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2018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时专门题写了“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贺匾,为宁夏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自觉把党的领导、党的工作落实到宁夏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感召力在宁夏大地得到充分彰显。
正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宁夏才有今天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动局面。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塞上江南美丽宁夏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塞上江南美丽宁夏》“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这首熟悉的歌谣,是赞美我家乡的颂歌。
我的家乡宁夏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长城、古塔、古墓、石窟等古迹分布全区。
家乡宁夏南部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有六盘山脉雄踞之胜。
贺兰山雄浑岿伟,是家乡西部的大屏障,古老岩画深藏其中,东麓还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
——黄河,自南向北、从家乡流过。
两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引黄灌溉、辛勤耕耘,使这里的农田星罗棋布,河渠纵横成网。
瓜果飘香、稻花吐翠、鱼虾肥美、五谷丰盈,家乡是西部的粮仓。
漫步田野,风光秀丽,不是、胜似江南。
深厚的黄河文化,更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人,坐上古老的羊皮筏子,漂流黄河,穿越高山长峡、漂荡在大漠绿洲之间,沿途独特的塞外风景,美不胜收,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我爱你——宁夏川,人情纯朴乡情浓,黄河水育夜明珠,枸杞、发菜、二毛皮、贺兰石、甘草,大家不会陌生吧,这可是闻名世界的宁夏“五宝”。
家乡的苹果尤其香甜,米饭晶莹,透亮。
可口的感觉让我想着都觉得有些飘飘然。
在宁夏还有各种各样的清真小吃也是风味独特,有盖碗茶、手抓羊肉、羊肉臊子面、油香、馓子……尤其是手抓羊肉别具特色,如果你到宁夏来,热情好客的回族人民一定会拿出最好的清真小吃招待你。
这些风味小吃味道独特,让你难忘。
沙湖有许多不知名美丽的海鸟,他们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每当灿烂的阳光照射在宽阔的湖面上时,艳丽的水光像一面镜子。
沙坡头位于黄河边,他那高高的沙山真像一座爱不释手金山,那沙粒细腻的数也数不清。
黄河就像一条黄色的纱巾,围绕着我的美丽家乡。
因此我的家乡壮观而美丽。
宁夏的山是那样的雄伟,宁夏的湖是那样的清澈,宁夏的沙漠是那样的宽广,宁夏称之为“塞上江南”,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国风光,有大漠风彩……在这里,不但可以畅游在湖泊之中,还可以骑着“沙漠之舟”行驶在大漠之上。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回首过去的岁月,嘱托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已经成为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感恩之心,勇往直前。
作为全国嘉奖的区域,我们宁夏凭借着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我们建设了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拥有了先进的科技和教育设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党的正确指导,离不开领导者的英明决策,更离不开全体宁夏人民的辛勤付出。
嘱托我们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责任越发沉重,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宁夏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但我们并不因此气馁。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创新,宁夏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例如,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好宁夏的独特生态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美丽新宁夏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优秀人才。
优秀的人才是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要培养一支懂得创新、勇于探索的人才队伍,他们将为宁夏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还需要更多的合作与支持。
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与成功,共同推动宁夏的发展。
我们也要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面对嘱托,我们不能懈怠。
只有保持感恩之心,勇于奋进,我们才能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伟大目标。
让我们牢记嘱托,齐心协力,奋力前行,创造美好的未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近年来,宁夏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歌颂祖国七十载共筑伟大中国梦作者:
来源:《宁夏画报》2019年第07期
9月21日晚,宁夏回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活动“歌颂祖国七十载共筑伟大中国梦”2019年宁夏“劳动者之歌”合唱大赛决赛在银川市光明广场举行。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左军,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及相关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各参赛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决赛。
《我的祖国》《谁不说俺家乡好》《天耀中华》《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决赛中,宁夏广播电视台合唱队、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教师合唱团等11支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队通过一首首爱国歌曲向祖国深情表白。
助演的宁夏生态环境厅合唱队带来的原创曲目《宁夏环保铁军之歌》表达了全区干部职工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决心和信心。
最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合唱队获得一等奖,宁夏政协机关合唱队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白衣天使”合唱队获得二等奖,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合唱队、宁夏广播电视台合唱队及宁夏秋韵女声合唱队获得三等奖。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巨变和辉煌成就,歌颂祖国70年的奋斗历程,营造积极向上的职工群众文化活动氛围,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广电传媒集团联合举办了此次合唱大赛。
合唱大赛自今年5月开赛以来,在银川市、吴忠市等多地文化广场举办,历经5场初赛、2场复赛、1场决赛,吸引了近百支合唱队、1万余名干部职工参加。
(文图由自治区总工会提供)。
让美丽的宁夏拥抱世界——浅谈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新思路正当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全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为全面完成今年预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奋勇拼搏之际,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
这次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战略目标。
对此,我想就自己一些简单的看法,谈一谈对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的建设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是自治区党委在推动宁夏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形成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指明了宁夏今后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开启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征程。
对于把全区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上来,奋力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中,开放宁夏是根本动力,富裕宁夏是根本目的,和谐宁夏是根本保障,美丽宁夏是根本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宁夏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努力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
一、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宁夏众所周知,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的故事。
而中国早期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中国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建设开放宁夏就必须树立先行先试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能改的先改起来,能干的先干起来,能用的办法先用起来,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突破。
要跳出宁夏看宁夏,从全国乃至世界的角度看宁夏,敢于走出去、请进来,在开放中寻找差距,用问题倒逼改革;在开放中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寻求推动我区改革发展的途径和办法。
就教育方面而言,我想我们可以尝试引进更多更先进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的教学。
中国梦——喜看家乡新变化古代著名诗人王维有一句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的就是我美丽的家乡——中卫。
她位于宁夏中西部,古老的母亲河——黄河,它平缓中流,穿城而过,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养育着中卫勤劳的儿女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
2004年4月28日,地级中卫市诞生了,值得炫耀的是,我的生日仅仅比中卫市的诞辰迟了一天,从此我和中卫市一起成长,中卫的变化与我的命运紧紧相连,那时我便有了自己的梦想,希望我和中卫市能够一起茁壮成长。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转眼间,10年匆匆而过,我已经从一个嗷嗷待哺、咿呀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伴随着我的成长,中卫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身边的环境变了。
以前市区只有一个高庙公园,和一个红太阳广场,人们晨间锻炼、饭后散步都只聚集在这“狭小”的空间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黄河湿地公园、文化广场、五环广场装扮了家乡,也让更多的市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
“五馆一中心”,香山湖、应理湖等一批生态公园相继建成,使得中卫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身边的交通更便利了。
城市的路变得越来越宽了,四通八达,简便快捷。
车辆也越来越多,黄色的出租车成为沙漠旅游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香山机场建成通航,中卫在空中有了通向外省的通道;纵横交错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使中卫的交通变得愈加方便。
中卫的房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了,一座座,一片片,错落有致,高层建筑鳞次栉比。
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人流如潮。
沙坡头、金沙岛、腾格里湖游人如织,壮美的景色让人们流连忘返。
夜晚城市的霓虹闪烁迷离,使人们陶醉其中。
啊!现在的中卫变得如此美丽动人,我10年前幼小的梦想已经幡然实现,作为中卫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有了一个新的梦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栋梁之材,努力把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富饶!。
畅想美好新宁夏书写美丽“中国梦”
作者:刁吉海
来源:《企业文明》2013年第04期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张毅,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时,重点就经济欠发达地区,宁夏如何推进全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怎样打好扶贫攻坚仗,如何使宁夏崛起腾飞,共筑“中国梦”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书记在谈起宁夏方方面面兴趣大发,如数家珍一般有问必答。
两区建设是宁夏腾飞的翅膀、跨越发展的金钥匙
有记者问: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外界很关心,宁夏“两区”有哪些特殊性?
“两区”建设的批复,为宁夏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如果“两区”建设只是个空壳,没有真金白银的特殊政策,就难以形成吸引力。
张毅说:“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沿海、沿边地区改革开放的经验,借他人之长,尽快取得成效。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给予宁夏…两区‟建设特殊政策。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宁夏是全国第一个,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
既然是试验区就要敢于突破,在…试验‟二字上做文章,试验别的地方没有做的、不能做的,从而推动改革、带动发展。
”
张毅说,开放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大开放才能有大发展。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与沿海地区相比,开放的力度显然不够。
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
要通过打造国家向西开放桥头堡,使“两区”建设成为宁夏腾飞的“翅膀”、跨越发展的“金钥匙”。
眼下,宁夏各级党政干部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推进“两区”建设,银川综合保税区力争今年9月封关运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也力争在国家的支持下,今年有个政策大框架。
打造慈善产业的政策洼地、扶贫助残的道德高地
去年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宁夏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1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记者问。
张毅说,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宁夏目前仍有100多万贫困人口。
为此,我们提出大力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我们启动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把35万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群众基本搬迁出来,再用5年时间帮助他们基本脱贫致富,这些贫困群众有望在“十二五”告别“苦瘠甲天下”的地方。
针对残疾人较多的实际,我们提出打造“黄河善谷”的构想,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就是依托现代慈善理念,打造慈善产业的政策洼地、扶贫助残的道德高地、企业家慈善家投资兴业的理想福地,通过发展慈善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和特殊困难群体脱贫致富。
宁夏解决100多万人脱贫致富的任务重、难度大,仅仅依靠宁夏自身的财力还难以完全解决,我们既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需要国家各部委的支持和帮助。
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贫困群众早日拔掉穷根,与全区各族群众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应该说,“黄河善谷”建设已初见成效,招善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4亿元,意向投资近200亿元。
当然,“黄河善谷”要持久,还得进一步出台更加实在、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财政上要进一步给予补贴,银行贷款上要优先予以考虑。
随着“黄河善谷”建设的推进,企业入驻,慈善产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和特殊贫困群体就业、脱贫就有了盼头。
“黄河善谷”建设要绿色“聚”变生态崛起
张毅还就宁夏三面环沙,防沙治沙压力较大,将如何兼顾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问题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老百姓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关注。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宁夏生态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临的形势仍然很严峻。
一方面,受资源条件限制,调整结构、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
产业格局决定了宁夏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含量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宁夏地处内陆腹地,属于干旱少雨的生态脆弱区,抵御沙漠侵袭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我们要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继续坚持封山禁牧,实施林业保护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流动沙丘等措施加大防沙治沙力度,抵御黄沙吞噬土地,加快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构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