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主题: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是八年级地理的第一章,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宏观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方面认识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与众多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伟大国家。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章教材为了体现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设计中注重采用“比较”的方法,如:通过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得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日本、蒙古的比较来体现我国在海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

本章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学习活动产生情感体验。为了使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感受,教材中活动的篇幅很大,许多结论都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认识,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是在活动中得到落实。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教材中注意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如:身份证号码、汽车牌照上的简称、邮政编码等。

本章分两节:

第一节“位置与疆域”,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疆域辽阔,海路兼备”和“三级行政区划”等内容。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包括“世界人口大国”、“56隔民族是一家”和“华人华侨共亲情”等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训练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学习用四至点的方法界定一个国家的疆域。

2.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达到读图要快、准、精的目标,体会地理学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简称、行政中心等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记忆方法是多样的,体会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绘制人口统计图,培养学生表、图的转换能力,知道信息的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的疆域,包括位置、面积、相邻的国家和濒临的海洋。

2.课标要求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上述两点内容都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知道的最基本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在以后的地理系科的学习中,还是学习历史、政治等学科,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但由于记忆内容较多缺乏兴趣,因而成为教学难点。因此,教师需要花较大的精力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后续的巩固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落实好知识的教学目标。

3.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状况。这部分的学习的难度在于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教师的引导作业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表现我国山川秀美、大河奔流、海域广阔,北国冰雪纷飞、南国椰树摇曳、东部鱼米之乡、西部沙漠绿洲的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祖国之美的感受

更丰富和全面。

2.通过比较,认识和感受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同时,比较的国家更典型些,内容更丰富些。

3.联系根据语言的描述找到图上信息,根据图上信息用语言进行描述,训练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的准确性。

4.利用教材上大量的活动和设计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符合教学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记忆的活动来进行教学。

教学实施:

本章安排5课时:

第一节“位置与疆域”:3课时

第二节“人口与民族”:2课时

作业以配套练习册为主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题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题(2018.9.1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温度带?()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2.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 劳动力短缺 B 兵源不足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3. 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和镇(乡)三级 B 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 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D 我国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 4. 下列节日属于蒙古族的是() A 泼水节 B 芦笙节 C 赛龙舟 D 那达慕大会 5. 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湖北 B 内蒙古 C 云南 D 新疆 6.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台湾省 C 西藏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 下列省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我国纬度位置最高、最低的省(自治区)分别是() A 新和粤 B 新和琼 C 黑和琼 D 藏和琼 9. 台湾岛东西两侧所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A 太平洋、南海 B 太平洋、东海 C 东海、南海 D 东海、黄海 10.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1.我国领海的宽度:() A.20海里 B.200海里 C.12海里 D.100海里 12.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13. 关于我国领土辽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米 B.我国领海宽度24海里 C.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家 D.是整个欧洲面积的两倍 14. 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20世纪:() A.70年代以来 B.50-70年代 C.50年代以前 D.90代以来 15. 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 ) A. 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C.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 B.战争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 C.政策宽松,出生率上升 D.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明显下降 17. 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云南、广西、上海、江西 B.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C.湖北、贵州、河南、山西 D.甘肃、宁夏、山东、山西 18.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 ) A.甘肃、西藏、陕西、上海 B.上海、陕西、甘肃、西藏 C.陕西、甘肃、上海、西藏 D.西藏、甘肃、陕西、上海 19. 泼水节是()的传统节日。 A、傣族 B、壮族 C、白族 D、苗族 20. 右图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A.回族 B.朝鲜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21~ 23题: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大陆”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陈彩燕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5、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让学生有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对于我国的疆域,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之前在世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地 理位置的分析方法有了一定接触。而且是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都比较浓厚。 重点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 3、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 分析能力,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学时重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学时难点: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了解这些跨度所造成的差异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MV《歌唱祖国》,欣赏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着这优美的歌曲,看着这壮丽的河山,是否觉得熟悉又陌生,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你们真的了解他吗? 首先,请大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试着回答一下: 1、我国位于地球上的哪个位置? 2、我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 3、我们的周围有哪些邻居? 今天,让我们一起真正的深入的来了解一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二、新课探究 1、伟大的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底在地球的那个位置呢? (学生拿出地理图册,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中国) 请学生来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 (回顾怎样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半球位置:东西半球中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中位于北半球 (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赤道和1600E和200W)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世界地图中标注亚洲和太平洋,注意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人口》教学设计

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合作探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互动一计算提供北京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算人口密度 比较比较中国(12.95亿),印度(10亿多)、美国(2.82亿)、俄罗斯(1.45亿)四国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形象感知手拉手站队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互动二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我国人口增长图》,特别是20 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师生交流。 教师:(1)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互动三分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然后小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互动四结合活动2,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二、我国的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1)

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 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 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面积: ㈠、位置: 1.相对位置: 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C、思考:习惯上常说:“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 2.绝对位置:

A、纬度位置: a、南(极):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b、北(极):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 上,约为53°N; c、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 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 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 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 a、东(极):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 (“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 b、西(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c、经度位置: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相距约5200千米,时差达4小时以上,横 跨东5区到东9区。当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之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仍然 是繁星满天。 C、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b、南北温度带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从海上同世界各国交往。 d、陆疆漫长,便于从陆上同世界各国交往,古代便是“丝绸之路”,现代有著名的 “欧亚大陆桥”连通欧亚两大洲。 ㈡、面积: 1.领土幅员辽阔,约960万。(最新数据为1045万Km2) 2.位于俄罗斯(1700万Km2)、加拿大(990万Km2)之后,居第三位,美国为930 万Km2,第四位;巴西第五位。 二、疆界与邻国: ㈠、疆界: 1、陆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2万多Km(22800Km) 2、海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千多Km,加上岛屿海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地理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我国东西时差达 A.2小时以上 B.3小时以上 C.4小时以上 D.5小时以上()3.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 A.30个 B.31个 C.33个 D.34个 ()4.下列省区简称与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A.吉──沈阳 B.新──呼和浩特 C.桂──南宁 D.秦──兰州()5.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 B.壮族 C.珞巴族 D.苗族 ()6.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C.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D.城市人口大量涌向沿海 ()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南、东南 B.华北、中南 C.西南、西北和东北 D.东北、华北()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是 A.分区聚居 B.集中聚居 C.大杂居小聚居 D.主要在盆地()9.中国位置从半球位置看属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10.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温度带中 A.大部分是热带 B.小部分在温带 C.大部分是温带 D.小部分在寒带()11.我国的海域自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B.渤海、东海、南海、黄海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2.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为 A.22000多千米 B.22000多千米 C.18000多千米 D.1800多千米()13.我国的人口总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 A.12亿 B.11.95亿 C.13亿 D.12.95亿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主题: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是八年级地理的第一章,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宏观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方面认识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与众多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伟大国家。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章教材为了体现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设计中注重采用“比较”的方法,如:通过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得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日本、蒙古的比较来体现我国在海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 本章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学习活动产生情感体验。为了使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感受,教材中活动的篇幅很大,许多结论都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认识,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是在活动中得到落实。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教材中注意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如:身份证号码、汽车牌照上的简称、邮政编码等。 本章分两节: 第一节“位置与疆域”,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疆域辽阔,海路兼备”和“三级行政区划”等内容。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包括“世界人口大国”、“56隔民族是一家”和“华人华侨共亲情”等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训练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学习用四至点的方法界定一个国家的疆域。 2.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达到读图要快、准、精的目标,体会地理学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简称、行政中心等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记忆方法是多样的,体会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绘制人口统计图,培养学生表、图的转换能力,知道信息的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中国的疆域》

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 教案背景: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的设计运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以新中国60年华诞的国庆阅兵式作为导入,以玻利维亚保罗一家三口到中国来旅游这一主线串联所有知识点于其中,让学生在跟随保罗一家的旅程中学习本课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过的领土面积,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 的海洋。 3.能举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 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2.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中国疆域的有关资料,争做小导游。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视频播放: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国庆阅兵式的片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我国的国力强大,国防实力雄厚。 【承接】我国建立这么强大的国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就是保护人民,保护我国的疆域,我国的疆域到底有多大?我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三个外国游客的脚步到我国四处逛逛看看我国的疆域。 课件展示课题:中国的疆域。 课件展示:保罗一家图片。 【教师介绍】保罗一家是玻利维亚人,他爸爸妈妈准备在12份带他到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中国来看看。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承接】保罗的心里有个疑团,为什么人们总是称中国是东方国家,为什么叫中国人叫东方人,中国到底在地球的什么位置?请你告诉他。 【学生活动】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问】所有东半球的国家都是东方国家吗?欧洲也是在东半球,他是东方国家吗?只有东半球哪里的国家算东方国家呢? 【学生回答】东半球东部的国家算东半球。 【承接】原来我们是东半球东部的国家,人们习惯称东半球的国家为东方国家,你能告诉我东半球的范围吗? 课件展示:半球地图。 【教师提问】那么南北半球而言我们位于什么半球呢? 【学生回答】北半球。 【过渡】对大家分析得很好,保罗总算弄清楚了中国的半球位置。现在保罗一家该准备在准备到中国的行囊了,你认为他们应该带些什么东西?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测试题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测试题 【本章考点】 1.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 2.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端点,所跨的经纬度,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进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要紧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大陆海岸线,陆上国界线长度。 4.众多的邻国:陆界的长度2万多千米,陆地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5.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都市。要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点。 6.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缘故,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洪涝荒漠区少。我国人口政策。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要紧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典型例题精讲】 [例]下列都市中,每天最先见到日出的是() A.沈阳B.北京C.兰州D.乌鲁木齐 【命题意图】本题要紧考查日出与经度的关系。 【易错分析】不明白越往东的地点时越早,是本题易出错的要紧缘故之一,此外,不熟悉这四个都市的位置是易出错的另一个缘故。 【解题思路】越往东的地点,时刻越早,日出就越早,题目中的四个地点,自西往东依次是乌鲁木齐、兰州、北京、沈阳。 【答案】A 【学法指导】 这讲内容要紧包括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而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把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框架,增长迅速的庞大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复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要充分利用地图,把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牢牢把握。 【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 A.①B.①③④C.①③D.①④ 【解析】我国疆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邻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邻近),另由北温带所在的范畴(23.5°N~66.5°N)来看,符合题意的为①③④。 【答案】B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 【解析】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知识点总结 1.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亚洲_东部,太平洋_西岸;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处于热带,没有寒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我国的疆域:我国的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地大国),最北端位于漠河县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是我国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南北纬度差异大,因纬度差异,造成冬季南、北气温和景观差异大;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东经135°)最西端位于_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东西跨5个时区,(东五区——东九区),由于东西跨经度多,造成同一北京时间东、西景象不同。最北端和最东端都在黑龙江省。 3.南北宽5500千米,东西长5000千米。 4.隔海相望的国家:_6个,东亚:韩国、日本;东南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5.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东部自北向南濒临_渤海_、黄海、东海、_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北边濒临东海,南边濒临南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琼州海峡,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域,最东端的岛屿是赤尾屿。 6.三级行政区划:_省、_县、_镇。课本第八页简称和行政中心,第九页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 7.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省级行政区_34_个,其中包括_23个省、_5_个自治区、_4_个直辖市、_2_个特别行政区。(同一级别) 温度带中有热带的有海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台湾省,全境都属于热带的省(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地理导学案

标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少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带。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 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 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 第位。 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 6. 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个。与我国隔海 相望的国家有、、、、、。 看图填写,我在行! 1.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____, 陆上邻国有___个; (2)在横线上填出数字代表的邻国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___________, 海上邻国有___个; (4)在横线上填出数字代表的邻国名称 ⑤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5)在横线上先填出符合要求的海域名称,再把代表该海域的英文大写字母标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黄河注入的是A_________海;长江注入的是B_________海; 珠江注入的是C_________海; (6)写出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东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交流,创新高 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 ( )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 、上海市 2.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黄海、东海 D、东海、琼州海峡 3.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共有 ( ) A、12个 B、13个 C、14个 D、15个 4.我国领海的宽度应是 ( ) A、200海里 B、 12海里 C、30海里 D、 212海里 5.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 ) A、朝鲜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B、在海上邻国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 C、南邻越南、老挝和泰国 D、与我国接壤的有蒙古、印度、俄罗斯、韩国等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 A、朝鲜、日本、菲律宾 B、日本、菲律宾、新加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复习题+湘教版知识分享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班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D.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 2、中央台2011年1月14日发布天气:14日中国渤海、黄海海冰总体分布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千米。渤海、黄海海冰分布面积广,而我国其他海域没有出现海冰是因为 A.我国海岸线漫长 B.渤海、黄海海域位于寒带 C.我国海域南北跨纬度广 D.我国海域东西跨经度广 3、歌曲《我爱你—中国》中“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现象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纬度因素,经度因素 B. 经度因素,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D. 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市举行,此届亚运会的理念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运动员在42个项目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中国代表团以199枚金牌独领风骚。据此完成4~6题 4、本届亚运会举办地位于哪个省区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与该省区陆上相邻的是 A.浙、赣、闽 B.鲁、云、闽 C.湘、赣、闽 D.鄂、闽、云 6、上图四省区中汽车牌照的第一个字依次为 A.①云②桂③皖④黑 B.①滇②粤③鄂④黑 C.①青②粤③渝④新 D.①新②滇③鄂④鲁 7、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B.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C.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D.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9、读下图我国总人口,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中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②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③我国总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 ④2030年时我国城镇人口将大于农村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壮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B.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C.藏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D.朝鲜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11、小明等几位同学正在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B.小畅: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C.小明: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中国地疆域与人口教案设计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 2、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国——中国。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八年级地理单元试题.经典题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经典题库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和寒带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C.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 D.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3.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欧洲东部、大西洋东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在我国各省区中,相邻国家最多的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云南省 C.西藏自治区 D.黑龙江5.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多千米,跨纬度约50度,这就造成了:A.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是冰天雪地 B.当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是满天星斗 C.当江南莺飞草长时,青藏高原是雪峰连绵 D.当内蒙古草场嫩绿时,南疆大漠是黄沙茫茫 6.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老挝和泰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B.位于我国东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朝鲜、韩国和日本 C.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 D.与越南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7.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A.地势高低起伏 B.东西跨经度广 C.南北跨纬度广 D.海陆位置不同8.当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A.上夜校 B.做早操 C.收看午间新闻 D.黑夜巡逻 9.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B.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 C.南海、黄海、东海和渤海 D.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 10.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练习题

图1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题 : 班级 :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 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C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与乌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 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下列海域属于我国的海的是 ( ) A 渤海 黄海 B 黄海 东海 C 南海 东海 D 渤海 琼州海峡 读图1“中国政区图”,回答3~5题。 3.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 A .漠河以北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的帕米尔高原上 D .与乌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4.我国南北跨纬度( ) A .约49° B .约69° C .约80° D .约57 5.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6.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密度最小 B 人口最多,人口最少

C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蒙古族,最少是赫哲族 D 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是省 7. 我国三个主要半岛所属省区是() A 、、B、、 C 、、D、、 8. 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援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为湘H09958、粤B90286、皖F23586、鲁D87813的四辆救援车。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A 、、、 B 、、、 C 、、、 D 、、、自治区 9. 我国既临海又在陆上与外国相邻的省区有两个,它们的简称是() A辽桂B吉桂C滇桂D闽辽 10. 我国最东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省B市C省D省 11. 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哪两个省的简称() A 、 B 、 C 、 D 、 12.我国最大的邻国是:() A.印度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 13.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 A.琼、桂、粤、闽 B.台、粤、桂、琼 C.滇、桂、粤、台 D.云、桂、粤、闽

【精】《中国的疆域》教案

《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读图回答: 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 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穷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设计1: 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析: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总结: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多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另外东部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同众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二)辽阔的疆域 出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面积比较图表,提问:我国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总结: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大致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疆域图 活动设计2: 1.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引领学生在图上找出四至点的位置: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约53度;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北纬约4度。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经约135度;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经约73度。 2.学生用直尺量出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20千米)计算出实际距离。(约5200千米) 3.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0千米,请学生根据我国最南和最北相差的纬度来计算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约5500千米) 总结: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 活动设计3: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北京与喀什的不同景象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练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A.内陆国B.岛国 C.海陆兼备的国家D.半岛 2.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 3.下列示意图中方框表示亚欧大陆,阴影表示中国,能够表示中国地理位置的是()A.B.C.D. 4.春节期间,黑龙江白雪皑皑,海南却已春耕大忙,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 C.人类活动的影响D.纬度位置的影响 5.家住黑龙江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南北纬度的差异B.东西经度的差异 C.地形地势的差异D.海陆位置的差异 6.关于中国疆域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D.南部濒临印度洋 7.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省的三亚鲜花盛开,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C.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9.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下列有关我国濒临的海洋,叙述正确的是()A.东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

B.台湾岛东海岸濒临印度洋 C.香港、澳门濒临南海 D.黄河东流注入黄海 10.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11.我国疆域辽阔,下列有我国领土四至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南端长夏无冬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东海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12.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是一个内陆国 B.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C.共有35个省级行政区域 D.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13.我国的内海是() A.渤海、黄海B.渤海、东海 C.东海、南海D.渤海、琼州海峡 14.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钓鱼岛 15.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龙岩市从“一市一区”变成“一市二区”.新设置的区是()A.永定B.长汀C.连城D.武平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6.我国人口、资源、___________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17.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______,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_____。18.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1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______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20.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判断对错) 21.中国陆地总面积是_____________平方公里,是面积第____________位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