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3次.docx
- 格式:docx
- 大小:36.10 KB
- 文档页数:9
X Y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好品 坏品
好品
无关商品
A B
(1,2)0
=>
, 为常数U X X c c
效用函数曲面
O
设想某大学教授以一组自愿的大学生为对象,做“吃饼领赏”的实验。
教授准备了一盒饼干和一叠一元面值的钞票。
实验规定,在1小时内,参加实验的学生每吃一块饼干就可以获得一元钱的奖赏。
开始的时候,既管吃又赏钱,当然非常美妙。
但是随着一块块饼干下
肚,吃的激励就慢慢消失了。
再继续吃下去,吃饼干就逐渐变成一种负担,赏钱成为唯一的激励。
最后,当继续吃饼变成可怕的受罪,学生不再愿意为领赏而吃饼时,实验就宣告结束。
如果你是参与实验的学生,请按照你自己的情况画出自己的无差异曲线图,并标明你的最优决策。
如果把钱换成其他食物奖品,如雪糕,学生的无差异曲线图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最终的实验结果又将如何?
X1
X2
无差异曲线图。
第三次作业1某地区烟草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的方程如下:(Q以条计,P以元计)QD=7700-7PQS=1200+6P(1)求均衡时成交价格和数量。
(2)假设政府考虑到香烟对人体的危害,决定向生产者征税,税额每条13元,此时均衡价格和数量怎么变化?政府税收是多少?(3)用图形表示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2.什么叫价格机制和管制价格?试分析我国电煤价格管制对煤炭供求的影响,对各利益相关方(政府,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的影响?(政府为什么管,煤炭,电力企业会怎么应对)(题目很开放,大家给力哦!)3.在许多城市,公共汽车和地铁都十分挤,有人建议通过提高票价缓和供求矛盾,有人不以为然,你的看法是?建议是?计算题就不多出了,大家多思考些开放式题目吧~第二次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及辨析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比。
即,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当其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其需要量增加。
替代品与互补品:考点: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两种商品,X 、Y表示商品X 在其价格X P 不变的条件下,另一种商品Y 的价格Y P 的变动引起的X 商品需求量X Q 的变动程度。
Y P 的变动率与由此引起的X Q 的变动率之比,变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XY E 。
XY E =XY Y X D P dP dD (1)XY E >0,表示X 、Y 是替代品,如,钢笔和圆珠笔(2)XY E <0,表示X 、Y 是互补品,如,钢笔和墨水(3)XY E =0,表示X 、Y 是独立商品,如,钢笔和食盐。
替代品:交替使用可以满足人们同一种欲望或需要的两种或多种商品。
互补品:搭配使用才能共同满足人们某一种欲望或需要的两种或多种商品。
辨析: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区别二、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对某种蘑菇的需求或需求量的影响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需求减少2、该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需求量减少3、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该种蘑菇需求增加4、消费者收入增加了需求增加三、某报道说,随着该市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人们对住房的购买量下降,但住房价格的上升又是人们对住房需求不断上升的结果。
第三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相互比较并加总求和,表示效用大小的单位称为效用单位。
3.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4.偏好: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5.边际量(marginal quantity)是指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增加的量。
6.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7.效用函数: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则效用函数为:U=f (X l,X2)式中,X1和X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数量,U为效用水平。
8.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0.消费者均衡(consumer's equilibrium)是指消费者把既定的货币收入分配于购买不同的商品上获取最大的效用的一种状态。
在消费者均衡点上,商品的价格比等于其边际替代率,也等于其边际效用之比。
11.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2.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第5章课后习题详解1.表5-1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LQ=的产量表:f,(K短期生产的产量表(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曲线和MP L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P L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AP L曲线图和MP L曲线图。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
(4)根据表5-2-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曲线和MC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VC 曲线和MC曲线图。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答:(1)经填空完成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L L L5-4所示。
图5-3 生产函数曲线(3)当w=200时,有表5-4:L Q TVC=w×L AVC=w/AP L MC=w/MP L1 10 200 20 202 30 400 40/3 103 70 600 60/7 54 100 800 8 20/35 120 1000 25/3 10图5-4 成本曲线(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 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联系图5-3和图5-4,可以看出:MP L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MP L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曲线的上升段;MP L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当总产量TP L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凸的;当总产量TP 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 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前者递增时,后者递减;前者递减时,后者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春季学期宏微观经济学第三次作业一、判断题1. 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运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旳产品和劳务。
()二、计算题1. 若甲旳效用函数为U=XY,试问:(1)X=40,Y=5时,她得到旳效用是多少?过点(40,5)旳无差别曲线是什么?(2)若甲给乙25单位X旳话,乙愿给此人15单位Y。
进行这个互换,此人所得到旳满足会比(40,5)旳组合高吗?(3)乙用15单位Y同此人X,为使此人旳满足与(40,5)组合相似,她最多只能得到多少单位X?三、问答题1. 经济理论要研究解决旳是哪五个基本问题?答案:一、判断题(10分,共 10 题,每题 1 分)1. √2. ×3. √4. ×5. √6. √7. √8. ×9. √ 10. √二、计算题(30分,共 3 题,每题 10 分)1.参照答案:(1)200,xy=200 (2)提高100 (3)30个单位定义解题方案:(1)U=40*5=200 (2)U=(40-25)*(5+15)=300 300-200=100 (3)200/(5+15)=10 40-10=30评分原则:每点5分2.参照答案:MRSXY=Y/X, I=260, PX=2, PY=3 (1)效用最大时MRSXY=Px/Py 2x=3y, (2)I=2X+3Y 因此(3)X=65, Y=43.3解题方案:效用最大时MRSXY=Px/Py评分原则:第1、3点各2分,第2点1分3.参照答案:(1)效用最大时,MUX/MUY=PX/PY 即Y/X=2/3,而由2X+3Y=180得,X=45Y=30. (2)效用最大时,MUX/MUY=PX/PY 即Y/X=1.5/3,而由1.5X+3Y=180得X=60 Y=30,把X=60 Y=30带入效用函数得U=1800解题方案:效用最大时,MUX/MUY=PX/PY,并根据收入约束方程,联立解方程。
评分原则:每点5分三、问答题(60分,共 6 题,每题 10 分)1.参照答案: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谁做决策(即五个W)。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案例案例一:春运“一票难求”年年春节,年年有春运。
回家团圆的步伐让国人义无反顾涌入春运购票大军中。
网民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叫上全家老少以及朋友一起加入抢票大军,网络、电话和手机三管齐下,甚至拿护照、身份证分开刷票。
很多网民感叹“蜀道难,难不过火车票”,有人甚至形容其比“唐僧西天取经”还难。
在这场“战役”中,抢到票的人欢喜如中彩票,没成功的则难过哀叹。
体验抢票的“酸甜苦辣”成为这几天国人的共同经历。
请借助供求理论分析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原因。
原因理论供给和需求原理:供给规模有限,而需求猛增,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学规律,此时价格应上涨,可以抑制需求,把票给出多的钱的人,实现均衡。
但是,价格上涨了,很多人就会买不起火车票,飞机票更加买不起,为了保证非常需要但又不能够出很多钱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路费,政府控制火车票价上涨,造成在这样的价格条件下,依然有很多人需要火车票,出现供需缺口,即一票难求。
铁路的运营也要追求一定的收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所以,不可能大量投入,新造很多铁路,只保证春节时交通不拥挤,平时就让其闲置,只做保养。
二:原因详解春运一票难求,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但主要在于管理,理由如下:1.说有经济的原因,既指可用经济理论来浅显分析,也指经济能力不够。
最基本的经济理论:供不应求造成了一票难求。
我们先不谈管理上的问题,从每趟车的荷载来看,春运期间,基本每趟车都是饱和的,除了已有的座位和卧位都订满了外,还有很多站在过道的乘客,这是每年春运的普遍现象。
这种情况只要春节坐过车的人都知道。
所以,供不应求是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
造成供不应求的原因除了管理原因外,这里是经济能力不够,也就是铁路部门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建造更多的运输设备来满足过年回家人们的需求。
2.再说管理的原因。
其实,目前造成春运一票难求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的原因:(1)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高度集中绑架了运输部门与乘客。
第 3 次作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 分,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1.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弹性不等,通常采用 ______和______来计算。
2.会计费用表现为 ______,而机会成本则可能以 ______形式存在。
3.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企业在各种产量下 ______的轨迹。
4.需求是指 ______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______并且 ______的该商品的数量。
5.微观经济学通过对 ______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也被称为 ______。
6.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LMC是 LTC与代表最规模的 STC相切的切点的 ______。
7.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指在 ______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______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 ______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 ______。
9.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和______。
10.TC 曲线和 TVC曲线的形状特征取决于 ______。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30 分,共 5小题,每小题6分)1.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2.说明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3.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4.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
5.为什么长期和短期的平均成本曲线都是 U 形?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0 分,共 5小题,每小题8分)1.汤姆每周花3元用于购买花生奶油和果冻。
花生奶油每盎司每盎司 0.10 元。
面包是免费的。
汤姆只想吃 1 盎司花生奶油和面包三明治,他的这一习惯将不会改变。
试求:0.05 元,果冻2 盎司果冻作的(1)汤姆每周买多少花生奶油和果冻?(2)如果果冻的价格上升到每盎司 0.15 元,则汤姆将买多少花生奶油和果冻?(3)每周用于三明治的总支出应增加多少元,才能弥补果冻价格的上涨?3 22.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 TC(Q)=Q-10Q+17Q+66:(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TVC(Q)、 AC(Q)、 AVC(Q)、 AFC(Q)、 MC (Q)。
23. 已知 MC=9Q+4Q+5,Q=10,TC=3000,分别求 TC、AC、 VC和 AVC的函数形式。
4.假定表 2 是供给函数 Q3=-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表 2 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 23456供给量13579(1)求出价格 3 元和 5 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 P=4 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5.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2STC= 0.1Q -2Q+15Q+10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价格为 P= 55 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答案:一、填空题( 3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3分)1.参考答案:两点价格的平均值、两点需求量的平均值解题方案:评分标准:参考答案:显成本、隐成本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参考答案:最低总成本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参考答案:消费者、愿意、能够购买解题方案:评分标准:5.参考答案:个体经济单位、价格理论解题方案:评分标准:6.参考答案:斜率解题方案:评分标准:参考答案:维持效用水平不变、递减解题方案:评分标准:8.参考答案::欲望、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解题方案:评分标准:9.参考答案: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解题方案:评分标准:10.参考答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解题方案:评分标准:二、问答题( 30 分,共 5题,每小题6分)1.参考答案: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由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可以从两种情况来考虑:(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即供大于需的商品过剩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 2)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即需大于供的商品短缺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由此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
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
但现实中却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因此在制定价格政策时要尽可能贴近均衡价格,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参考答案:完全竞争条件下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
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
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参考答案:1)市场上厂商的数量;2)厂商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5.参考答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形,是因为先受边际收益递增,而后又受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会呈 U 形,是因为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增加,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三、计算题( 40 分,共 5题,每小题8分)1.参考答案:( 1)设购买花生奶油N 盎司,购买果冻J 盎司,则收入约束条件为: 0.05N+0.10J=3----------------(1)消费偏好条件为 :,-------------------- (2)解(1)(2) 式,得 : N=12,J=24.(2)同理 , 如果果冻的价格上升到每盎司 0.15 元,则汤姆每周购买花生奶油和果冻分别为 60/7 盎司和 120/7 盎司 .(3)要弥补果冻涨价带来的损失 , 也就是要恢复到原来的消费水平 N=12,J=24. 设此时需要收入 I 元,则I=0.05N+0.15J,N=12,J=24.得:I=4.2 (元)因此汤姆每周用于三明治的总支出应增加 1.2 元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参考答案:3 2(1)可变成本部分: Q-10Q+17Q不变成本部分: 663 2(2) TVC(Q)=Q- 10Q+17Q2AC(Q)=Q-10Q+17+66/Q2AVC( Q) =Q-10Q+17AFC( Q) =66/Q2MC(Q)=3Q-20Q+17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参考答案:由 MC微分得:α(α为常数)αα=-25032∴TC=3Q+2Q+5Q-25022VC=TC-FC=3Q+2Q+5=3×10 +2×10+5=325 FC=TC-VC=3000-325=2675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参考答案:(1) e s=( Q/ P)×{[(P 1+P2)/2]/[(Q 1 +Q2) /2]} =[(7-3)/(5- 3)]×{[(3+5)/2]/[(3+7)/2]}=8/5(2) e s=(dQ/dP) ×( P/Q)=2×( 4/5 )=8/5解题方案:评分标准:5.参考答案:(1)当 MR=MC时,厂商达到均衡状态。
由短期总成本函数知: MC=0.3Q2-4Q+1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AR= MR=P=55所以有: 0.3Q2- 4Q+15=55解上式得: Q=20利润π= P·Q- STC=20×55-0.1 ×20 3+ 202×2-15×20- 10=790(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 AVC的最低点以下时,厂商必须停产。
由短期总成本函数可知:AVC==0.1Q2-2Q+15在 AVC最低点,=0.1Q-2=0 Q=20设此时市场价格为P 则:P=0.1 ×202-2×20+ 15解上式 P= 15 即价格下降到 15 以下时须停产。
(3) MC=0.3Q2-4Q+15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是:P=0.3Q2- 4Q+15(P≥15)解题方案: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