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下)关税保护效应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25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
关税既能保护国内产业,又可能对消费者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关税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1. 关税的定义和作用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通常以进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计算税款。
关税有多种形式,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特别消费税等。
关税的主要作用包括保护国内产业、调节贸易平衡和提供国家财政收入等。
2. 关税的利益与代价关税对国内产业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关税也可能对消费者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1 消费者利益关税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减少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并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
特别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可能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2 国内产业利益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其竞争力。
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可以使国内商品更有竞争力,并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3 经济代价关税可能对经济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支出增加,进而减少消费能力;,关税也会限制国际交流和贸易,使得企业难以获取到更广阔的市场。
3.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关税的福利效应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消费者福利和国内产业福利。
3.1 消费者福利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福利下降。
尤其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关税可能会使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关税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
3.2 国内产业福利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带来正面的福利效应。
通过保护和发展国内产业,关税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从而提高国内产业和企业的福利。
4. 关税的优化方向考虑到关税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和国内产业的保护需求,关税的优化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4.1 调整税率关税税率的调整是优化关税政策的重要手段。
通过降低关税税率,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减轻消费者的负担,仍能保护国内产业。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一、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假定进口国是贸易小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该国进口量的变动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如同完全竞争的企业,该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这样,该国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如图1所示。
图1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假设图1中的D为国内需求曲线,S为国内供给曲线;P0为自由贸易下的国际价格(也是国内价格),SC为进口量;P t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加关税额),SC2为进口量。
贸易小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下。
1 •价格效应(Price effect )。
进口国征收关税将引起国内价格由P0上涨到P t。
2. 消费效应(Con sumption effect )。
征收关税降低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
征收关税前,国内需求量为G,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到C2。
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消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
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损失为a+b+c+d的面积。
由于征收关税,国内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降低了物资福利水平。
3. 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 )。
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
征收关税前,国内供给量为S,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到S。
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
关税给生产者带来利益,其利益为a的面积。
由于征收关税,一些国内资源从生产更有效率的可出口商品转移到生产较缺乏效益的可进口商品,由此造成了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4. 贸易效应(Trade effect )。
征收关税减少了该商品进口量。
征收关税前,该国进口量为SC,征收关税后,进口量减少到SC2。
由于征收关税,导致进口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贸易效应。
5. 财政收入效应(Revenue effect )。
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了财政收入。
只要关税不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它会给进口国带来关税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进口商品数量,其数额为c的面积。
1.关税的价格效应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课征关税结果立刻会表现为其对价格的影响。
一个商人在他的商品被课以关税后,总是要设法把关税税负转嫁出去,这就会引起进口国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
对进口货品征收关税产生的价格影响,称为关税的价格效应(Price Effect)。
但进口国为贸易大国或是贸易小国,征收关税产生的价格效应并不完全相同。
所谓贸易小国,是指进口数量在整个国际贸易的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贸易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是“价格接受者”(Price Taker)。
当贸易小国对进口货品课征关税,由于其进口数量占国际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很小,进口品数量的多少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很小,关税税负完全前转由进口国的消费者承担,关税的价格效应完全表现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提高。
贸易大国征收关税的情况与贸易小国的情况不同。
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后,一方面导致进口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贸易大国的进口数量占国际市场销售量的比例很大,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量。
当进口国国内价格的提高引起其进口数量减少时,出口国的生产者或出口商为不过多地削减出口销售数量,获得更大出口收益,不得不降低其出口货品的价格。
所以,与贸易小国相比,贸易大国征收关税不仅导致进口国国内价格提高,而且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下降。
当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贸易大国国内市场价格提高的幅度小于贸易小国价格调高的幅度。
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又称进出口比价。
它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价格是否对该国有利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贸易条件的改善与恶化,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贸易条件对一个国家越有利,说明这个国家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贸易利益越大。
对贸易大国来说,对进口货品征收关税后,出口国的生产者或出口商为不过多地削减出口销售数量,获得更大出口收益,不得不降低其出口货品的价格。
进口关税保护效应的理论分析一、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理论1.名义保护率(NRP)世界银行对名义保护的定义如下:“对一种商品的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该定义用公式表述就是:其中,NRP代表名义保护率,P’表示对进口商品采取的包括关税和非关税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之后的国内市场价格,P则为该商品处于自由贸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
关税的名义保护率一般相当于名义关税(Nominal Tariff),即进口商品进入该国关境时海关根据本国关税税则所征收的关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关税税率越高,对本国同类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大。
但是,在国内生产的商品所需的中间投入品和原材料需要进口且征收关税的情况下,生产者将会为此付出更高的成本从而影响本国最终产品的生产和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关税名义保护率无法合理的表示关税的有效保护程度。
2.有效保护率(ERP)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关税对一国生产的实际保护程度,二战后,加拿大经济学家巴伯(C.L.Barber)首次提出了有效保护概念。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是指有效关税率(Effective Tariff Rate),又被称为实际保护率,它是为产品在生产环节的增加值提供的一种保护,是某一产品相对于自由贸易下单位增加值提高的比率(W.M.Corden,1966)②。
从这个方面来讲,有效保护率(ERP)是指通过关税与非关税的手段可能实现的产品的实际价格的相对增加量,而不仅仅是名义价格的变化。
换句话说,有效保护率是指对某种产业从投入品到制成品实施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后,该产业从投入品到制成品的国内加工增加部分相对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的增量比。
由于非关税措施中有许多措施的结果是很难用数据表示的,因此有效保护率只能考虑用国内加工增值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值的增量比这一指标来反映。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虽然经济学家有关自由贸易会使双方获利的分析令人信服,但在现实生活中,各国宏观经济决策者出于各种考虑或迫于各种压力,仍然在推行各种限制自由贸易的政策。
各种各样的贸易政策会给一国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例如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作用就十分不同。
这些经济后果,是该国各个利益集团因贸易政策实施以后利益变化的加总,即你之所得和我之所失相互抵消以后该国净福利所发生的变化。
我们对各种贸易政策经济效应的分析,必须深入到各利益集团经济福利所发生的不同变化上。
现实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贸易政策有: 进口关税, 进口配额,出口补贴,自动出口限制、国内产品价格支持、投入品政府补贴、以及反倾销等。
本节对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下一节再对非关税壁垒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展开分析。
历史上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不管是从量关税还是从价关税(Advalorem Tariffs),都曾经(Specific Tariffs)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源泉。
但是在当代,关税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增加政府的税收, 而是去阻挡来自国外商品的进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相关的产业。
当然,国家有大有小,同样幅度的进口关税,对小国和大国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
如前文所说,分析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时,要区分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利害关系。
如果对进口商品征收金额为 t 的从量税,在进口国是一个小国的情况下,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分析该国三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之利弊得失。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该进口商品国内生产者的福利变化。
由于进口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从图7-1纵轴上的 Pw 提高到了 Pt, 因此生产者剩余也增加了面积1。
其次,是该国该进口商品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变化。
由于国内价格因为关税的征收而提高,使得该国的消费者剩余减少了面积(1+2+3+4)。
最后,是该国政府部门因为关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在图7-1中,进口关税使得进口数量从Qd-Qs减少到Qdt-Qst,在税率为t的情况下,政府的关税收入为面积3。
题的出现。
在具体工作中,银行方面首先对质押贷款手续实施有效的整合与处理,将其化繁为简,省去其中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将密切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统一,使得质押贷款的流程简单化而规范化。
与此同时,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银行方面一定要集中关注质押贷款的形式,可以与相关担保单位、保险单位合作,逐步构建起物流企业———担保机构———物流银行三方高效合作的工作模式,从而有效规避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强化相关金融服务的可控制性,最终使得质押贷款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提升。
另外,应该将质押贷款创新发展为一种适应金融市场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融资模式,引导与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到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上来,在第三方担保的基础之上,构建起四方担保的融资模式,使得金融服务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发展,逐步提高质押贷款的效率的同时使得物流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相对减少。
3.大力纠正物流融资实践中的不健康倾向在金融市场发展中,不管是供应链物流企业融资,还是普通类型的企业融资,所面临的相同问题就是贷款不平等这一问题。
国有企业在发展实践中以强势的姿态往往可以获得贷款的优先权,而非国有企业次之,那些非国有企业的中小型企业组织在融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更大。
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在选择服务对象的时候,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不健康倾向,很多商业银行在发展中甚至将这一本属于不健康倾向作为衡量贷款企业的标准。
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很多非国有的中小型企业组织已经构建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信誉资质,与诸多发展态势不是很好的国有企业相比甚至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他们,所以在选择贷款对象的时候,决不能用企业体制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服务对象的还款能力。
作为物流银行,一定要以科学的目光,从市场发展现实需求与基本规律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服务对象的科学评价,正确与科学的审核服务对象的信用资质,在对其资质进行审核之后,尽快发放贷款,使得物流企业发展实践中的资金需求可以得到快速的满足。
2015年第08期作者简介:刘世鹏: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学院路99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马也: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北湖渠路15号),本科,助理会计师。
□刘世鹏1马也2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开始飞速的发展,现在关税成为我国在贸易过程中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税是我国调控国际贸易的重要杠杆,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税收的组成部分,关税不仅能保持工农业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也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适当确定关税水平,积极运用好关税这把双刃剑,积极发挥关税的经济效应,造福我国国民。
关键词:关税;财政;效应文章编号:1004-7026(2015)08-0009-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52.02文献标志码:A(1.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2.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分公司北京100000)1关税的基本概念关税属于国家税收的一种,是海关代表国家对进出本国关境的一切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关税征收的对象是进出本国关口的一切货品和物品,由国家制定并委托海关向纳税义务人征收。
按照进出口货物流向不同关税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出口税,进口税以及过境税;按照计征关税的标准不同,关税可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季节税,以及差价税;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不同,关税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两种。
2征收关税的意义2.1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的关税政策是依据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平衡、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决定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逐渐降低中国的关税水平,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工农业生产,为走向世界提供缓冲期。
在保护国内幼稚产业方面,关税的使用是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普遍采用的重要政策工具,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
提高关税能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其竞争力,对国内相关产业起到保护的作用。
有经济学家认为:现今推行自由贸易,中国正在积极的融入世界经济,不应再使用关税手段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第一章引言在国际贸易中,关税是一种常见的贸易保护措施,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冲击。
然而,关税的福利效应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经济因素和权衡。
本文旨在对关税的福利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二章关税的定义与分类关税是指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一般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费,出口关税是指对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的税费。
根据税率的大小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关税还可以分为边境关税和非边境关税。
第三章关税的目的和作用1.保护国内产业:通过设立关税,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抬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这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冲击。
2.调节贸易平衡:通过调整关税税率,可以增加或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以实现国际贸易平衡。
3.税收收入:关税是一种重要的税收来源,可以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
第四章关税的利弊1.利益1.保护国内产业:关税可以抬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对国内产业形成一定的保护。
这有助于维护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
2.调节贸易平衡:通过调整关税税率,可以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实现国际贸易平衡。
3.增加税收收入:关税作为一种税收来源,可以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用于国家的发展和改善。
2.弊端1.消费者负担增加:关税会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影响更为显著。
2.限制选择和创新:关税可能会限制进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减少了国内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的动力。
3.贸易摩擦加剧:关税往往引发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对国际合作和贸易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第五章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1.消费者福利通过设立关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
这将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或改变购买行为,降低了消费者福利。
2.生产者福利由于关税的设立,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增强。
这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福利:●国内产业的利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