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及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39.94 KB
- 文档页数: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法氏囊炎症、萎缩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为特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一般3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表现明显的症状。
易感雏鸡群中快速暴发,病程短,本病可以使用注射疫苗和加强管理,进行有效防控法氏囊病的发生。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高度的接触性传染病,不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该病是一种以法氏囊炎症、萎缩为主要特征,以及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的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仅会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还有引发患病鸡只的免疫抑制和缺陷,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琼脂扩散试验,感染试验等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确诊,通过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和注射疫苗等生产方法,可有效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往往引起幼鸡的急性发病。
该病发病率极高且病程较短,一旦发病容易会造成鸡群中大鸡的死亡,且具有较强的潜在危害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首次在美国发现,鸡群在患病初期会出现间歇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入侵的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对鸡的免疫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被其他病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发现以来被分离出多个变异株,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因此在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染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高接触性传染病,病毒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及携带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圈的环境条件中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此当鸡舍出现发病鸡时,鸡舍就成为了重要的传染源,鸡舍内的昆虫、鸟类等生物都可以检测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鸡可以直接污染鸡舍内的饮水、饲料、器具,并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病毒。
鸡在3-6周龄处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期,3周以下的鸡,被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对鸡的免疫造成影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其它有法氏囊病变病
的鉴别
法氏囊是鸡体内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旦受损,会产生暂时或永久的免疫抑制,影响鸡的免疫应答、抗病毒能力和生长速度,也极易诱发疾病的发生。
法氏囊有病变时,不一定是法氏囊病,其他如细菌性病、病毒性疾病、中毒和应激等也有该器官的变化。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法氏囊水肿呈球状,出血呈葡萄状,法氏囊外有胶冻样渗出液,囊内分泌物增多,或有奶油状渗出,随患病时间延长,囊色呈黄粉色、奶酪色、灰黄、灰白变化并逐渐萎缩,萎缩程度比其它疾病重。
二、鸡新城疫法氏囊有出血、坏死或干酪样物,但未有法氏囊病的黄色胶冻样水肿和蜡黄色萎缩,腺胃及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有呼吸道和神经症状。
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多见肾脏肿大和尿酸盐沉积,法氏囊充血、潮红,内有粘性分泌物,患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气管充血、水肿,支气管上端有粘液栓塞。
四、包涵体肝炎病鸡法氏囊萎缩,呈灰白色,肝脏脂肪变化,坏死,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脾脏肿,骨髓呈桃红色。
五、禽肾炎本病多散发,与病毒感染有关,死于本病的鸡常有急性肾炎表现,法氏囊萎缩,呈灰色,但萎缩程度比法氏囊病轻。
六、鸡大肠杆菌病及败血性病法氏囊潮红或灰黄色,囊壁薄,内有分泌物,患鸡有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气囊炎等病变。
七、磺胺药中毒
各种磺胺药物连续5日用量超过0.5%时,可引发中毒,法氏囊呈灰黄色,无水肿,内脏器官、皮下组织、肌肉出血,鸡兴奋、腹泻等。
八、预防措施第一,可通过疫苗接种,药物预防,加强管理;第二,投服有增强免疫和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第三,法氏囊有损伤时,及时查出原因,对症、对因治疗,并投喂黄芪、大青叶、石膏、板兰根及清热解毒的药物。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简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也叫鸡传染性鸟败衰病、鸡传染性法氏疾病等,是由IBD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IBD主要感染家禽的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导致法氏囊萎缩、免疫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抵抗力下降,易于罹患其他疾病。
IBD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IBD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临床症状IBD的症状五花八门,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羽毛萎葱•嗜睡不饮•脱水、体重下降•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和腹泻•死亡率较高实验室检查若存在上述临床症状,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常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查:随着病毒抗体的产生,鸡血清中可以测出病毒抗体。
•病毒检测: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也是IBD的诊断方法之一,此方法通过对影响法氏囊的病理改变进行诊断。
具体方法为:•将影响法氏囊的组织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中的组织结构,检测是否存在病理改变治疗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目前市面上商用的疫苗有IBDV-H120、IBDV-H52、IBDV-VAX等。
接种疫苗可以帮助鸡群建立免疫保护屏障,降低病毒感染率,并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另一种方法,可使用特定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例如环磷酰胺、伊菲沙星、1-丙硫氧嘧啶等。
药物治疗可帮助鸡增强免疫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鸡只能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预防清洁卫生清洁卫生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重要措施。
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尽可能减少异物和污物对鸡的影响,并且应按时更换清洁的饮水设备,保持鸡舍空气新鲜。
隔离新购买的鸡只应进行隔离,预防潜伏期病原体的传播。
同时,若出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应及时进行隔离。
隔离区域应与其它鸡舍相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禽常见病毒病介绍——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和肾脏,本病3—6周龄最易感,随着日龄增长易感性逐渐减低。
临床症状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蓬松,翅膀下垂,眼睛半闭或全闭。
2·腹泻,排白色或蛋清样稀粪,粪便干后呈石灰渣样,肛门周围羽毛污染严重。
3·有的病鸡会自啄泄殖腔。
4·怕冷、扎堆,身体脱水,虚弱,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剖检症状1·胸肌及腿肌有不同程度出血点或出血斑。
2·腺肌胃交界处有横向的出血点或溃疡。
3·肾脏不同程度肿大,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4·特征症状为法氏囊的肿大、出血、坏死。
防制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目前我们常用的疫苗有活疫苗(冻干苗)和灭活疫苗(油苗)。
实际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活疫苗是D78、TAD、B87、BJ836等中等毒力的疫苗,这类疫苗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性损伤,保护力度高,免疫效果好。
做好免疫的同时还要做好严格的消毒,因为IBDV对环境的抵抗力强,所以在劲鸡前的空舍期要做好严格的清洗消毒工作,将IBDV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以保证后续的免疫接种充分发挥作用。
商品肉鸡和蛋鸡一般在14日龄左右用活疫苗首免,3周后二免(卫生条件好,IBDV污染程度低的可不做二免)。
鸡群发病时使用IBD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鸡群进行紧急接种(注射或饮水均可),可减少死亡。
发病时要对环境和鸡舍进行彻底消毒。
发病早期可给鸡群注射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同时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的含量,提高维生素的含量并使用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报告法氏囊病也叫囊上腔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鸡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病,它以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为主,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
去年秋季我地区有两处规模养鸡场有大批雏鸡和育成鸡发生以白色水样稀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后来根据临床症状、剖检、血清学检查等结果,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发病情况龙泉镇胡家和东沟的李家已有7年的养鸡史,两家雏鸡3周龄左右有三之一被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6—8周龄时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拉稀粪(白色水样或绿色),病鸡羽毛粗乱,最后脱水瘦弱衰竭而死亡。
2.剖检变化剖检死鸡发现法氏囊似有肿胀及出血点,解剖200多病死鸡,由于病程不同多数内脏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变化。
2.1法氏囊早期法氏囊肿大1—3倍,粘膜表面有轻微或明显的局灶性和弥漫性的针尖大至帽头针大的出血点,表面附有浆液性附着物,病程稍长的,法氏囊呈坚实感并肿大,也有程度不同的新旧交替的出血点,粘膜表面附有粘稠的分泌物。
慢性病例的法氏囊体积萎缩,皱摺缩小,表面附有淡黄灰色的干酪样物。
2.2肾脏肿大1—2倍,有尿酸盐沉积呈淡灰色,质地脆弱,有时脏表面附有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输尿管变粗,官腔内附有石灰乳样物质。
2.3 腺胃:粘膜表面有散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2.4肌肉胸肌、腿肌有出血点并脱水,肌肉无血色。
肋间肌、股肌有局灶性、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片状、条状出血点。
2.5盲肠扁桃体肿大,有局灶性的出血点。
2.6胸腺早期肿大并有出血点,后期发生萎缩。
2.7肝脏略肿大。
3.组织学变化3.1法氏囊滤泡皮质及髓质、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坏死后形成囊状空腔,内有微嗜碱性网状物,残存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坏死。
3.2腺胃粘膜上皮脱落,粘膜固有层内嗜酸性细胞、伪嗜伊红细胞呈局灶性或弥漫性濅润。
粘膜腺上皮消失,形成囊状空腔,深层复管腺上皮变性、坏死、脱落至腺小管腔与集合窦内。
鸡法氏囊病的症状鸡法氏囊病的治疗方法鸡传染性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
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除造成发病鸡死亡外,可引起雏鸡免疫抑制。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法氏囊病的症状,鸡法氏囊病的治疗方法。
1、鸡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
病鸡刚开始发病时仅表现为食欲减少或不食,精神不振,1天后病鸡则羽毛松乱,双翅下垂,呆立不动,排白绿色稀便,肛门周围羽毛被污染物黏连。
2、鸡法氏囊病的治疗方法
将病鸡进行隔离,对鸡舍内外的粪便彻底清扫,将污染物与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整个鸡舍、用具每天上下午用百毒杀各进行1次带鸡喷雾消毒。
对全群鸡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每只鸡1. 5mL,并配合头孢进行肌肉注射,预防继发感染。
在全群鸡的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连用3天,以增强抵抗力并减少应激。
全群鸡治愈以后,重新补做新城疫疫苗。
采取以上措施,6h后全群精神状态就明显好转,第二天和第三天仍有几只鸡死亡,第四天,全群恢复到正常状态。
此次发病,全群约有1/3的鸡出现症状,因治疗及时,共死亡71只。
3、鸡法氏囊病的综合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对鸡群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选择优质的全价饲料,保证鸡舍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温度、湿度适宜,消除各种应激条件,增强鸡只体质,提高鸡体抗病能力。
定期驱虫,消灭舍内的昆虫、鼠害。
4、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粪便等污物,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鸡舍执行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制度,切断所有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进鸡前,对整个鸡舍、用具及周边环境使用几种消毒剂交替消毒,在饲养期间,定期带鸡消毒。
鸡法氏囊病的症状、用什么药治疗、如何预防鸡法氏囊病又称甘波罗病,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讲讲鸡法氏囊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以及用什么药治疗、如何预防等相关话题。
一、鸡法氏囊病的症状表现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天内可波及60%~70%的鸡,发病后3~4天死亡达到高峰,7~8天后死亡停止。
病初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另外,病死鸡表现脱水,腿和胸部肌肉常有出血,颜色暗红。
肾肿胀、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脾脏及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
二、鸡法氏囊病用什么药治疗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注射液:3~7周龄鸡,每只肌注0.4毫升,大鸡酌加剂量,成鸡注射0.6毫升,注射一次即可,疗效显著。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复方炔酮:0.5公斤鸡每天1片,1公斤的鸡每天2片,口服,连用2~3天。
4、丙酸睾丸酮:3~7周龄的鸡每只肌注5毫克,只注射1次。
5、速效管囊散:每公斤体重0.25克,混于饲料中或直接口服,服药后8小时即可见效,连喂3天。
治愈率较高。
6、盐酸吗琳胍:盐酸吗琳胍8片(每片0.1克),拌料1公斤,板蓝根冲剂15克,溶于饮水中。
供半日饮用,以上为20~25羽鸡一日量,3天为一疗程。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中药治疗蒲公英200克、大青叶200克、板蓝根200克、双花100克、黄芩100克、黄柏100克、甘草100克、藿香50克、生石膏50克。
水煎2次,合并药汁得3000~5000毫升,为300~500羽鸡一天用量,每日一剂,每鸡每天5~10毫升,分4次灌服,连用3~4天。
四、鸡法氏囊病如何预防1、环境消毒加强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从外边把病带入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及时处理病鸡,进行彻底消毒。
鸡法氏囊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入春时节温差较大,温度忽高忽低,而且过完年后育雏蛋鸡苗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必须要小心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生。
鸡法氏囊的症状有哪些?发病鸡群的早期症状之一是有些病鸡有啄自己肛门的现象,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拉水样、奶油状或者蛋清样粪便,脱水明显。
减食,渴欲增加。
鸡法氏囊潜伏期为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那么鸡法氏囊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入春时节温差较大,温度忽高忽低,而且过完年后育雏蛋鸡苗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必须要小心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生。
鸡法氏囊的症状有哪些?发病鸡群的早期症状之一是有些病鸡有啄自己肛门的现象,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拉水样、奶油状或者蛋清样粪便,脱水明显。
减食,渴欲增加。
鸡法氏囊潜伏期为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那么鸡法氏囊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法氏囊的生理特点法氏囊是家禽所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主导体液免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此部位,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导致早期的免疫接种失败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
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法氏囊在不断的增大,在28-30日龄时,法氏囊,到性成熟(120日龄左右)时,基本萎缩。
鸡得了法氏囊是什么症状?1、发病突然,精神不振,采食下降,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怕冷,在热源处扎堆。
2、发病期排泄米汤样、水样白色粪便,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
恢复期常排绿色粪便。
病初可见有病鸡啄自己的泄殖腔。
发病后期易继发鸡新城疫或者大肠杆菌病,使死亡率增高。
3、脱水严重,趾爪干瘪,眼窝凹陷,衰竭死亡。
发病一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鸡群迅速康复。
当前法氏囊的新特点:(1)没有尖峰式死亡曲线,而是零星死亡,大多病例在法氏囊疫苗免疫后2-3天出现;(2)一般都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3)死亡控制后容易反复发病。
当前法氏囊病剖检变化的新特点1、法氏囊成紫葡萄状的非常少,而是外观有胶冻状物包裹、内有针尖状出血点或迅速萎缩;2、肾脏肿大,花斑肾;3、腺肌胃交界处基本很少有溃疡带出现鸡法氏囊的防治措施有哪些?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一旦发生可使用新法康混饮:每250ml用于治疗500kg体重(或按成鸡500羽、雏鸡1000羽)的用量计算,集中饮水,2小时之内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