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调查工作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30.98 KB
- 文档页数:20
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三门峡段重点调查工作方案为了查清我国湿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安排部署,为确保调查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总体要求本次调查以全省为一个总体,采用遥感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包括湖滨、灵宝、陕县、渑池)承担保护区内的重点调查。
二、工作内容重点调查:是指对列入河南省重点调查湿地名录的湿地斑块由技术支撑单位提供统一区划的图面资料以及湿地分布和面积等数据,并进行技术指导。
保护区进行对自然环境要素、水环境要素、野生动植物以及保护管理、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威胁等状况的内外业调查。
(《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附录3:表4.3-表6.22)三、调查精度要求(一)外业调查的允许误差1、样地位置:坐标与记载内容相符,其坐标误差不得大于30 m。
2、主要湿地自然生态特征,包括湿地类、湿地型、地貌、土壤、湿地植被主要种类、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不应有错。
3、保护、利用和受威胁状况记录准确。
4、其它调查因子填写正确、无遗漏。
四、调查准备工作(一)组织管理河南省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湿地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段湿地资源调查领导、组织、协调等工作;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调查队,负责完成各项调查工作。
各机构组成人员及具体职责为:1、领导小组组长:张斌强副组长:李树拉、王慧技术负责人:李益香、董睿龙成员:牛文梅、李书亮、韩栋栋、李发学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研究决定湿地调查有关重要问题,筹措湿地调查配套资金,审定和发布湿地调查成果进度。
管理和协调湿地调查的日常事务,研究提出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向领导小组报告,负责定期召开全省湿地调查联系会议,组织全省湿地调查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全省湿地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调查队伍由管理处和各管理站抽调或借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野外工作中的规范安全措施地质勘察工程师是负责在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和勘察的专业人员。
他们的工作涉及到探查地下水资源、土壤状况以及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等任务。
这些任务要求工程师们在野外工作时遵循一系列规范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护自身和团队的安全。
一、前期准备在进入野外工作区域之前,地质勘察工程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
首先,他们需要研究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环境特征,了解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隐患。
其次,工程师应该详细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地点、工期、人员配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等。
二、个人防护地质勘察工程师在野外工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头盔、耳塞、护目镜、手套和防护鞋等。
头盔能够有效防护头部受伤,耳塞能够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护目镜能够避免眼睛受到颗粒物的伤害,而手套和防护鞋则可以保护手部和脚部免受划伤和穿刺等伤害。
三、工具和设备安全使用地质勘察工程师在野外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钻机、摄像机等。
在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之前,工程师应该仔细检查其安全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同时,工程师应该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地质环境评估地质勘察工程师在野外工作中需要评估地质环境的风险和隐患,以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他们应该注意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如山体滑坡、地震和泥石流等风险。
同时,工程师还应该注意危险地段,如陡坡、悬崖和河流等,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交通安全地质勘察工程师在野外工作中需要频繁地穿越交通要道,如公路和铁路等。
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工程师应该尽可能选择安全的穿越点,并确保只在信号良好和没有来车的情况下通过道路。
此外,工程师还应该注意交通标识和安全警示,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六、应急准备地质勘察工程师在野外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应急情况,如突发天气变化、地质灾害和意外伤害等。
为应对这些意外情况,工程师应该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
地质资料:2009-04-26昌平虎峪野外工作小结2009,04,26昌平虎峪野外工作小结一、工作计划人员:史晓颖,汤冬杰,裴云鹏,李涛,赵贵生时间:2009,04,26,星期日地点:北京昌平南口镇虎峪沟,雀儿涧任务:核查虎峪剖面,采集样品,补充上段地层及接触资料目标:解决制图中发现的问题,重点采集相关层位的样品和砂球构造预算:0.2万元,租车1辆二、野外实际观察(整合史晓颖、汤冬杰两人记录,大体至上而下记录):定点4:位于雀儿涧沟口向内(向西)约300m,并由此向外(向东)。
坐标:N:40?16?19〃;E:116?08?22”;H:24050m性质:大红峪组上部与高于庄组下部,两组界线清楚,可以看出其间的截然关系,但似为整合关系(原13、14、15层内容)。
观察内容:在这个地点可以清楚地看出以下地层序列,(由下向上):1)中厚层,厚层白色石英岩化中粒石英砂岩。
相当于虎峪沟内的第13层。
厚>10m<,未向下观察,06年看过此层及以下地层。
2)大部分覆盖,草树多。
主要为黑,黑灰色含粉砂质泥岩和页岩,上部有暗褐紫色,泥岩为主,含细粉砂质条带。
最顶部为块状,风化后呈褐灰色,略带暗紫色,泥岩。
约16m.(14层)----------- 整合-------- DHY/GYZ界线 ------3)块状厚2.4m的一层含泥质白云岩,细腻,黑灰色,风化面灰黄色,很整齐。
4)黑灰色与灰黄色交互的相间的中层夹中厚层状细,泥晶白云岩,厚约5m.黑色部分似为泥质硅岩,硅质云岩,但很细。
5)中层夹薄层白云岩,多细纹层,藻席发育,间夹有中层状其内有低丘状叠层石。
其中发育有10,20Cm厚的黑色泥质硅质岩夹层出现。
在浅灰色泥晶白云岩中见有较多黄铁矿晶体。
总体很细,以潮坪环境为主。
厚约22m.6)约25,3Om厚,以深灰色厚层泥晶白云岩为主,具较多纹层和条带结构,风化面呈灰黄色。
能量较低,属潮坪为主的环境。
含有藻纹层和低状叠层石。
2024年煤矿地测工作计划一年来,面对生产接续紧张、产量任务繁重、顶板威胁安全难度加大等现状,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以____矿三年战略规划确定的目标为总指导,不断优化接续方案,加强技术基础管理,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扎实细致抓好日常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实现了矿井采掘接续平衡,没有出现过一次技术上的失误,实现了业务保安。
同时,本部门所负责的采掘、地测防治水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均达到特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实现了年初规划等级。
1、面对矿井合并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的难题,积极主动深入井下研究解决方案。
2、强化矿井接续管理,先后多次组织对矿井一、二分区的生产接续进行优化调整,找出了影响矿井接续的关键路线,并根据施工力量的状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安排,确保了矿井生产接续的正常,为全年完成____万吨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地测防治水基础管理。
一是针对2504工作面、2502工作面采空区涌水量大的实际状况,为确保下一工作面2505、06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分别在边界巷和25采区回风大巷施工泄水巷和水仓,提前采取放排水措施。
二是加强测量数据对算和导线复测工作,三是加强工作面采高管理,每周安排地质人员对一分区大采高工作面采高进行验收,对达不到规定比例的,严格处罚,确保采高不低于设计值,全年大采高工作面的平均采高在____米以上,由此多生产煤炭____万吨,为资源回收率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重点抓好井下现场质量和技术管理。
一是根据科室人员状况,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进行承包,每条巷道,每个采煤工作面均有专人负责工程质量,顶板完好状况,作业规程管理、内业管理方面的监督检查。
二是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工程质量,顶板管理专项检查,特别是对外委施工的巷道,加大了检查的力度,坚决执行了不合格工程不予结算的原则,杜绝了不合格工程的出现。
三是强化了锚杆、锚索支护质量的现场监督抽检的力度。
野外活动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缺乏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为了让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提倡户外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决定组织一场野外活动,让参与者通过户外活动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同时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活动计划于今年夏季进行,具体日期为8月12日-8月15日。
地点:活动地点暂定为山区旅游度假村,周围有山峰、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适合开展户外活动。
三、活动目标1. 让参与者在户外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友谊,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3.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参与者进行户外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四、活动内容1. 登山徒步:安排专业导游带领参与者进行山区徒步,让参与者感受山间清新的空气,欣赏自然风光。
2. 摄影比赛:在户外活动中,设置摄影比赛,鼓励参与者发挥创意,拍摄自然景观、植物、动物等照片,展现大自然的美丽。
3. 野外露营:组织露营活动,让参与者体验大自然的宁静与营地生活,感受星空和山间的夜晚。
4. 自然探索: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自然探索活动,带领参与者深入自然环境,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态规律。
5. 团队合作:安排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参与者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活动流程第一天:参与者抵达活动地点,进行活动介绍和团队建设,晚上举行篝火晚会。
第二天:早晨进行登山徒步活动,中午进行摄影比赛,下午自由活动,晚上进行野外露营。
第三天:早晨自然探索活动,中午举行团队合作游戏,下午进行自由活动,晚上举行闭幕晚会。
第四天:清晨自由活动,结束活动并返回。
六、活动安全与保障措施1. 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在徒步和自然探索活动中,安排专业导游和救援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应急药品。
2. 食品卫生安全:在野外露营和室外用餐时,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供新鲜健康的食物。
环境检测实验员的工作计划及内容环境检测实验员是负责对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包括在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以及在野外进行采样和监测。
环境检测实验员的工作计划及内容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监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包括采样点的选择、样品的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方面。
本文将就环境检测实验员的工作计划及内容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工作计划1.确定监测目标:环境检测实验员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的目标,包括监测大气、水域、土壤等不同环境介质的污染物,以及监测的频率和监测的范围等。
2.制定采样计划:根据监测目标,制定采样计划,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时间和采样方法等。
3.确定实验室分析方法:根据采样计划,确定实验室分析方法,包括对样品的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和设备使用等。
4.撰写监测报告: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撰写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环境保护建议。
二、工作内容1.野外采样:环境检测实验员需要在野外进行采样工作,按照采样计划,在预定的采样点采集样品,并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等信息。
2.样品分析:将采集的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目标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样品的分析工作。
3.数据处理:对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监测指标的浓度和变化趋势,并进行质控和质量评价。
4.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撰写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展示监测数据和结论,提出环境保护建议。
以上是环境检测实验员的工作计划及内容的基本要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环境检测实验员需要在野外进行采样工作。
在进行野外采样时,需要根据监测目标确定采样点的选择,并严格按照采样计划进行操作。
采样时需注意保持采样点的一致性和代表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记录采样点的具体位置和坐标、采样时间、气象条件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
在野外采样时,环境检测实验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野外调查取样工作计划范文一、任务背景野外调查取样是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野外科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野外环境和生物样本的采集、分析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生物多样性,为生物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野外调查取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目标1. 对目标调查区域的生物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了解其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生境状况等情况;2. 采集样本并进行标本制作,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3. 了解目标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体等方面的情况;4. 分析野外调查取样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调查区域选择1. 调查区域位于XXX省XXX市的XX县境内,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2.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宜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环境状况评估;3. 调查区域内包含多种生境类型,如山地、丘陵、湿地、水域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四、调查内容和方法1. 生物资源调查(1)野生动植物的野外观察和调查,包括物种鉴定、数量统计、分布状况等;(2)采集标本,包括植物标本、昆虫标本、鸟类标本等,制作标本并进行编号、分类、保存;(3)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红外相机、声纳等设备,进行对目标动植物的远程监测和调查;(4)使用无人机等航空设备,进行大范围的生物资源和生境调查,获取高清晰度遥感数据。
2.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1)对调查区域内的气候状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2)对地貌、土壤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3)对植被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分布图绘制等;(4)对水体状况进行监测,包括水质参数、水生动植物种类情况、水域形态等。
五、调查取样方案1. 生物资源调查取样方案(1)设立多个野外观测点,对不同生境类型进行监测和采样;(2)对目标动植物进行有计划的采集和标本制作,保证标本的全面性和充分性;(3)遵守生物资源采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采样活动不会对目标物种造成伤害或影响;(4)采用GPS定位技术,对采样点进行准确定位和记录。
野外普查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背景野外普查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调查工作,通过对野外生态环境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为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项目旨在开展野外普查工作,全面了解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作目标1.调查特定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和数量分布。
2.了解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状况和稳定性。
3.评估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工作内容及方法1.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调查区域:根据研究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特定的野外调查区域。
(2)制定野外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3)调查人员培训:进行调查人员培训,包括物种识别、野外调查方法、数据记录等。
2.野外调查:(1)植被调查:利用样地调查方法,记录不同区域的植被组成、密度和覆盖度等信息。
(2)动物调查: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特定区域的典型动物物种和数量分布。
(3)水质调查:采集水样进行化学测定和生物指标分析,评估水质状况。
(4)土壤调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分析,了解土壤状况。
3.数据分析与总结:(1)数据整理与分析:对野外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等。
(2)结果总结与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总结分析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状况和环境质量。
四、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1.前期准备工作(1个月):(1)确定调查区域:3个工作日。
(2)制定野外调查方案:2个工作日。
(3)调查人员培训:10个工作日。
2.野外调查(3个月):(1)植被调查:30个工作日。
(2)动物调查:30个工作日。
(3)水质调查:15个工作日。
(4)土壤调查:15个工作日。
3.数据分析与总结(1个月):(1)数据整理与分析:10个工作日。
(2)结果总结与报告:10个工作日。
五、人员配置与资源需求1.人员配置:(1)调查组长:1人,负责协调调查工作和数据分析。
2024年单位野外活动方案【2024年单位野外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与背景我部门为了增强员工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员工身心健康,并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决定于2024年秋季组织一次单位野外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户外运动与团队建设的方式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定为2024年10月中旬,活动地点选定为XXXXX自然保护区。
三、活动内容1. 生存营地建设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将组织员工共同建设生存营地。
该营地将提供员工临时居住的基本设施,并提供短期野外生存所需的物品。
2. 野外定向活动中,我们将组织野外定向活动。
每个小组将根据提供的地图和指南针,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指定的目标点。
这个过程将考验团队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登山挑战活动中,我们还将组织登山挑战。
每个小组将攀登指定的山峰。
这个过程中,队员需要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并共同克服困难。
登上山峰后,队员们将享受到壮丽的自然景色,并且增加了成功的成就感。
4. 激流漂流在活动中,我们将组织激流漂流活动。
队员们将乘坐激流船,顺流而下。
在激流中,每个人需要保持平衡,并且团队的配合才能保证安全。
这个活动将锻炼队员的团队合作和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5. 帐篷生活活动中,我们将进行帐篷生活体验。
每个小组将在指定地点搭建帐篷,并管理营地。
通过这个活动,员工将学会协作、制定管理规则以及彼此照顾。
6. 系列比赛活动中,我们还将组织一系列比赛。
比赛内容包括拔河、接力赛、篮球赛等。
这些比赛将增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7. 自然探索在活动中,我们还将组织自然探索活动。
每个小组将分别负责探索不同的自然环境,收集有关植物和动物的信息,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通过这个活动,员工将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四、活动的收益通过这次野外活动,我部门期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全国国土调查内外业作业方法三篇第1条全国土地调查、全国土地调查、内外业工作方法、内外业工作方法、底图制作和内外业工作方法解释,基于最新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建立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根据土地状况分类标准,逐点分析数据库的土地类型与最新高分辨率DOM特征之间的一致性。
根据比较和验证结果,提取不一致的地图点,并根据图像特征绘制地图点边界。
一致点的边界应完全继承现有的调查边界。
同时,根据数据库类型和影像特征,行业判断地图点的土地利用类型。
如果影像特征不能清楚地确定土地使用类型,则为可能对应于影像特征的土地使用类型提供两个选项。
此外,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使用0.2m分辨率航空影像作为基础地图,制作1: 500或1: 2000土地利用现状地图。
对于0.2米分辨率航空影像覆盖不完全的地区,使用分辨率高于1米的卫星影像作为基础地图补充。
利用土地调查底图,根据遥感影像的特点,采用直观判读的方法,对国家提取的问题点和关键信息进行预判。
同时,结合其他土地管理信息,对全国除与影像解译和数据库类别不一致的地图点以外的部分工作底图进行预判和标绘。
实地调查和取证应以根据实地现状识别土地类型为原则,对全国行业提取的变化图点进行调查核实,其他变化图点采用内部、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根据国家核查工作的要求,对重点变更点要进行网上证明。
国家核查将基于这些地点的遥感图像特征和现场验证照片。
1 .现场验证要求国家根据现场遥感影像特征和现场验证照片进行检查。
如果没有提交证明照片或提交的证明照片不能解释现场的变化,则状态检查将被视为未通过现场检查。
校样照片包括spot全景照片、局部特写照片、使用特征照片将数据导入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功能的移动野外测量设备,进行野外测量工作,测量spot类型、调整spot边界,并详细记录spot类型代码编号、和权属单位等属性信息。
(2)网上打样技术和方法)现场打样使用具有卫星定位功能和方向传感器的手机,使用国家统一发布的网上打样软件,拍摄包含现场全球定位系统坐标、拍摄方位角、拍摄时间、现场照片和打样说明等综合信息的加密打样数据包,并将加密的打样数据包提交给国家打样平台。
科学观察活动的有效方法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本次工作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观察活动的有效方法,以确保获取准确、有价值的数据,并为决策有力支持。
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与部门概述:本计划适用于我国某研究部门,主要涉及生态、环境、生物等多个领域。
工作环境为实验室和野外实地考察相结合。
2.工作内容:工作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成果应用等环节。
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观测、问卷调查等;数据分析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3.实施策略:为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分组协作、分阶段推进的方式进行。
各小组明确分工,密切协作,确保数据质量和分析效果。
4.人员安排:本次工作计划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为数据收集组、数据整理组、数据分析组、成果应用组和综合协调组。
每个小组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成员组成。
5.进度安排:整个工作计划分为四个阶段,预计历时6个月。
第一阶段为筹备阶段,包括任务分工、设备采购等;第二阶段为数据收集阶段;第三阶段为数据分析阶段;第四阶段为成果应用与总结阶段。
6.质量控制:为确保工作计划的高质量完成,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对各阶段成果进行审核和评估。
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7.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本计划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数据收集不全面、分析方法不准确等。
针对这些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增加数据收集渠道、引入专家咨询等。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本次工作计划能够顺利推进,为我国科学研究有力支持。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观察活动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我国科学观察活动的有效性,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本次工作计划。
通过本次工作,我们希望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体系,为我国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有力支持。
二、工作内容本次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通过野外调查、实验观测、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地收集所需数据。
一、前言地勘野外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为保障地勘工作顺利进行,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安全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地勘野外工作的安全。
三、组织机构成立地勘野外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四、安全措施1. 人员培训(1)对所有参与地勘野外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其熟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设备(1)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2)确保所有设备、工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 工作现场(1)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场地安全。
(2)加强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护,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4. 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交通安全(1)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2)驾驶员需具备相应驾驶技能和经验,确保行车安全。
6. 疾病预防(1)加强个人卫生防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根据工作地点的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暑、防寒措施。
五、安全检查1. 定期对地勘野外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安全隐患进行跟踪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3. 对安全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形成安全检查报告。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七、总结本安全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地勘野外工作的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员安全和项目顺利进行。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背景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快速发展,野外地质工作已成为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野外工作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为保障野外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野外作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安全生产计划。
二、工作目标1. 保障野外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零事故”目标。
2. 提高野外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作业过程安全有序。
3. 增强野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野外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安排、检查、整改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3. 各野外项目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员,负责本组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主要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对新入职的野外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定期对在岗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开展专项安全教育培训,针对特定作业环节和设备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2)对野外作业现场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3)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安全防护措施(1)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2)对高风险作业环节采取专项防护措施,如高空作业、深井作业等。
(3)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4. 应急预案与演练(1)制定野外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5. 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现场作业管理。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生产秩序。
地理学野外工作方法地理学野外工作是地理学的核心实践活动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观测和数据收集,深入了解和研究地理现象和地貌特征,进而揭示地球表层的形成、演变和变化规律。
地理学野外工作方法包括任务规划、路线选择、观测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在进行地理学野外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任务规划和目标确定。
要明确调查与研究的目的、范围和重点,根据具体目标确定工作地区和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
要注意任务规划的可行性和实际性,并充分考虑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在选择调查路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路线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尽可能涵盖研究范围内的典型地貌类型。
其次,要考虑路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避免选取危险地区或条件恶劣的场地。
还要考虑路线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方便观测记录和数据采集。
最后,要考虑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确保路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然后,在进行野外观测时,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详细和准确的记录。
对于地貌特征的观测,可以使用测量仪器、遥感设备和现场摄影等工具,记录地貌的形态、大小、高度等参数。
对于地理现象和自然景观的观测,可以使用望远镜、罗盘、地图等工具,记录相关的特征和变化。
观测时应注意减少主观误差,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野外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处理可以包括测量数据的整理、验证和校正,统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在数据分析时,可以运用地理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综合利用多种数据源和工具,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和数据统计结果。
总结一下,地理学野外工作的方法包括任务规划、路线选择、观测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任务规划,确定调查目标和地区范围;在选择路线时,综合考虑科学性、可行性和代表性等因素;在野外观测中,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详细和准确的记录;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进行数据整理、验证和校正,以及利用地理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形成科学的研究结果。
野外调查工作计划篇一:关于苍山野外实地考察计划关于苍山野外实地考察计划第一:关于人数的安排,此次考察人数为四到六人。
具体人数以最终所到人数为准。
人员安排如下,领队一名,副队长一名。
小组成员若干。
第二:关于工具以及必要物品的安排。
如下:与旅行和探险活动不同,野外考察的目的是纪录被考察地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而不是走。
所以考察人员要携带一定数量的标本采集和固定工具,而且沿途还可能收集到大量标本,因而装备上要精简有效。
一些重要装备或是仪器放进包里之前应该用防水密封塑料袋封好,既防止进水进沙,又便于查找。
个人所需工具有以下若干。
工具:搬运用具,背包、密封袋、布巾、绳等;炊事器具,饭盒、筷子等;服装,必需的内衣、袜子(几双,材质根据考察行程选择)、步行鞋(登山鞋、雪鞋)等,另外要根据气候和环境情况准备如橡胶雨靴(降雨丰富水系纵横的地区)、防水套装、绒衣、防寒服(需要时)等;寝具、睡袋、防潮垫等;日用品,皂类、毛巾、牙具、卫生纸以及消毒片(水)等个人卫生用品、唇膏、防晒霜、墨镜、笔、记录本等文具;生理用品、自用药品、针线包等;其他必备的如应急手电、地图、野外考察计划书、身份证、保单、刀具、救生盒等。
第三:地理环境的认知,考察人员必须熟悉所考察环境的各个方面,以期做好最好的准备,避免各类事故。
苍山所处环境以及自身环境如下:苍山,又名点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
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
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
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鹿、麂、岩羊、野牛、山驴、野猪、狐、雉鸡等以及少数的珍稀动物“四不像”。
I. IntroductionThe following wilderness work plan templat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structured approach to organizing and executing projects in remote or wilderness areas. This template is adaptable to various types of wilderness work, inclu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ervation efforts, construction projects, o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t is crucial to have a well-defined plan to ensure safe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work.II. Project Overview1. Project Name:2. Project Location:3. Project Duration:4. Project Objectives:5. Key Stakeholders:III. Pre-Work Preparation1.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to the project site (e.g., vehicles, boats, planes).- Fuel and supply requirements.- Transportation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2. Equipment and Supplies:- List of necessary equipment (e.g., tools, generators,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ventory of supplies (e.g., food, water, medical supplies).- Maintenance schedule for equipment.3. Permits and Regulations:- Obtain necessary permits from local authorities.- Understand and comply with local regul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4. Personnel and Training:- Identify team members and their roles.- Provide training on wilderness safety, equipment use, and emergency procedures.-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protocols.IV. Work Execution1. Daily Work Schedule:- Outline daily tasks and activities.- Allocate time for breaks and meals.-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team members.2. Safety Measures:- Identify potential hazards and risks.- Implement safety protocols (e.g., first aid kits, emergency shelters).- Conduct daily safety briefings.3. Data Collection and Documentation:- Establish a system for recording observations and data.- Use appropriate methods for data collection (e.g., surveys, measurements).- Maintain accurate records and reports.4. Quality Control:- Monitor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materials.- Conduct regular inspections and quality checks.- Adjust plans as necessary to maintain quality standards.5. Communication:- Establish regula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ith the team and stakeholders.- Utilize satellite phones, radios, or 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s.- Report progress and any issues promptly.V. Post-Work Activities1. Cleanup and Decommissioning:- Remove all equipment and supplies from the site.- Dispose of waste and debris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Restore the site to its original condition.2. Final Reports:- Compile a comprehensive report of the project, including objectives, results, and lessons learned.- Document any challenges faced and how they were addressed.- Submit reports to stakeholders and regulatory bodies.3.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Evaluate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against its objectives.-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 strategies for future projects.- Maintain ongoing communication with stakeholders to ensur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VI. Appendices1. Detailed Equipment List:2. Supplies Inventory:3. Risk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Plan:4. Emergency Response Plan:5.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Stakeholders and Authorities:VII. ConclusionThis wilderness work plan template serves as a foundational framework for organizing and executing projects i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By following this template, teams can ensure a saf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their work,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ilderness areas they work in.。
野外探险员个人月工作计划1. 工作计划概述2. 调查目标及路径规划3. 装备准备4. 野外生存技能训练5. 环境保护与研究6. 归档整理与报告撰写工作计划概述:作为一名野外探险员,月工作计划对于合理安排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调查目标及路径规划、装备准备、野外生存技能训练、环境保护与研究以及归档整理与报告撰写五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帮助探险员制定个人月工作计划。
调查目标及路径规划:在开始一项野外探险任务之前,明确调查目标和规划路径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任务需求,决定前往的地点并详细研究该地区的地理、气候、动植物种类等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探险路线。
考虑到地形、交通等因素,进行路径规划,避免遭遇困难或危险。
装备准备:野外探险必不可少的是适合任务需求的装备。
根据任务对装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背包、帐篷、饮水设备、导航工具等。
同时,根据地区气候和工作需求,准备合适的衣物和饮食,确保健康和安全。
在准备装备时,考虑重量和便携性,并确保每样装备的功能完好。
野外生存技能训练:掌握野外生存技能是一名探险员必备的能力。
在月工作计划中,安排时间进行野外生存技能的训练,如搭建临时住所、取水消毒、火源制造等。
通过实践和模拟训练,提升在荒野环境下生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在探险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环境保护与研究:作为一名野外探险员,探索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并进行相关研究。
在月工作计划中,规划时间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积极参与植被调查、生物物种鉴定等工作。
在野外探险过程中,不仅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还要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归档整理与报告撰写:每个探险任务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和归档。
安排时间对野外探险中收集到的数据、照片、采样等进行整理和分类存档。
同时,根据任务的要求,撰写报告并总结探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经验的积累,也有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详细规划和安排,野外探险员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人月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和探险任务的质量。
野外工作计划模板范文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在野外工作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着各种环境与自然的挑战。
为了保障工作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野外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和团队成员的安全。
1.2 项目目标- 确保团队成员的安全和健康- 顺利完成野外工作任务- 收集和整理野外数据二、项目规划2.1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关于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野外科学考察的工作。
主要任务是在野外环境中实施地质勘察、测绘、采样和实验观测。
2.2 项目任务- 调查地理环境,选择调查地点- 组织实施地质勘察- 采集和整理相关地质数据和样品- 进行实验观测和数据分析2.3 项目周期本次野外工作计划预计为期一个月,具体执行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 日。
三、任务分工3.1 项目负责人- 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整个项目工作- 负责项目的预算和供应- 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3.2 野外工作人员- 参与野外勘察、测绘和数据采集- 执行项目负责人的指挥- 根据项目需要调整工作计划3.3 后勤保障人员- 负责野外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和储备- 负责野外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 负责野外工作场地的搭建和收拾四、安全保障措施4.1 安全教育培训- 在野外工作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对工作人员进行野外急救知识培训4.2 防护措施- 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 做好野外环境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理工作4.3 饮食与生活- 保证工作人员的饮食安全- 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卫生条件5、应急预案5.1 突发事件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 安排专人负责应急事件处理5.2 通讯保障- 提供通讯工具,确保与外界的联系畅通- 设立联络点,保障工作人员通讯与安全5.3 团队凝聚- 做好团队凝聚,保障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 发挥团队合作力量,做好团队间的紧密合作六、评估与总结6.1 评估指标- 评估野外工作安全和效率- 评估工作成果的达成程度- 评估野外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6.2 项目总结- 对项目经验进行总结、分享和传承- 收集团队成员对工作过程的反馈意见以上就是野外工作计划的模板范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修改和细化,以符合实际情况。
生态研究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过去的一年,我在生态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果的工作,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计划。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过去的工作,并列出未来的工作计划。
一、生态研究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从事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研究工作:1.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收集了对生态系统影响较为显著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模型分析,我成功地解释了某些生态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2. 生态影响评估:基于采集的数据,我还进行了一些生态影响评估工作。
通过与生态扰动因子的关联分析,我评估了不同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和保护建议。
3. 科研论文撰写和发表: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科研论文,并成功地发表在了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这些论文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引用,为我的科研工作增添了亮点。
二、未来的工作计划基于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以下计划和目标:1. 深入研究:我计划继续深入研究我感兴趣的生态学领域。
我打算将目光放在生态系统服务、物种适应性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等方面。
通过开展更多的实验和野外调查,我希望能够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将努力与国内外优秀的生态学研究者建立联系,并促成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我相信我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术启发和新的研究思路。
同时,我也希望能为国际生态学界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3. 学生指导和教育:我希望能够担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导师,指导他们进行生态研究工作。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加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4. 科研项目申请:我计划撰写并提交一些科研项目申请,争取获得一些有关生态研究的项目资助。
这将有助于我扩大研究的规模和深度,并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我的研究中来。
长治土壤普查工作方案一、前言。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治地区土壤的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和利用措施,长治地区决定进行土壤普查工作。
本文将对长治土壤普查工作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土壤普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目的和意义。
1. 目的,通过土壤普查工作,全面了解长治地区土壤的类型、质地、养分含量、酸碱度等基本情况,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意义,土壤普查工作对于长治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土壤普查,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三、工作内容和方法。
1. 工作内容:(1)土壤类型调查,根据长治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土壤类型进行详细调查和分类。
(2)土壤质地分析,对长治地区的土壤质地进行采样分析,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
(3)土壤养分含量测定,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的测定,包括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4)土壤酸碱度测定,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测定,了解土壤的酸碱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 工作方法:(1)野外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长治地区的土壤进行野外调查,对不同地块的土壤进行详细的观测和采样。
(2)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质地、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的测定。
(3)数据整理,对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形成土壤普查报告。
四、工作计划和安排。
1. 工作计划:(1)确定土壤普查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合理安排土壤普查的各项工作。
(2)分阶段进行土壤普查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2. 工作安排:(1)组织专业人员参与土壤普查工作,包括土壤学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等。
(2)确定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和工作分工,确保土壤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
1. 数据处理:(1)对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形成完整的数据资料。
野外调查工作计划篇一:关于苍山野外实地考察计划关于苍山野外实地考察计划第一:关于人数的安排,此次考察人数为四到六人。
具体人数以最终所到人数为准。
人员安排如下,领队一名,副队长一名。
小组成员若干。
第二:关于工具以及必要物品的安排。
如下:与旅行和探险活动不同,野外考察的目的是纪录被考察地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而不是走。
所以考察人员要携带一定数量的标本采集和固定工具,而且沿途还可能收集到大量标本,因而装备上要精简有效。
一些重要装备或是仪器放进包里之前应该用防水密封塑料袋封好,既防止进水进沙,又便于查找。
个人所需工具有以下若干。
工具:搬运用具,背包、密封袋、布巾、绳等;炊事器具,饭盒、筷子等;服装,必需的内衣、袜子(几双,材质根据考察行程选择)、步行鞋(登山鞋、雪鞋)等,另外要根据气候和环境情况准备如橡胶雨靴(降雨丰富水系纵横的地区)、防水套装、绒衣、防寒服(需要时)等;寝具、睡袋、防潮垫等;日用品,皂类、毛巾、牙具、卫生纸以及消毒片(水)等个人卫生用品、唇膏、防晒霜、墨镜、笔、记录本等文具;生理用品、自用药品、针线包等;其他必备的如应急手电、地图、野外考察计划书、身份证、保单、刀具、救生盒等。
第三:地理环境的认知,考察人员必须熟悉所考察环境的各个方面,以期做好最好的准备,避免各类事故。
苍山所处环境以及自身环境如下:苍山,又名点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
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
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
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鹿、麂、岩羊、野牛、山驴、野猪、狐、雉鸡等以及少数的珍稀动物“四不像”。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第四,关于考察路线的安排,首先对苍山主体了解,应该寻找一名当地熟稔苍山环境的向导带寻进山。
对苍山主体进行考察,然后依次考察十八峰的各类情况。
应该以最佳时间安排为宜,最佳时间为早上八点进山,在下午六点以前停止一切考察活动。
安排宿营地点,准备休息。
做好第二天考察的一切准备活动。
第五:考察中途所发生的意外事故可能以及应急措施。
长时间走路或鞋子不合脚时,脚底容易起水泡,走路时脚很疼,影响行动。
预防起水泡的方法首先是穿合适的鞋袜,或是在容易摩擦的地方事先贴上胶布。
如果不慎出了水泡,无论泡中是否有血,都要把它刺破,把其中的液体挤出来。
用消毒过的缝衣针在水泡表面刺个洞,从上面挤压,挤出水泡内的液体,然后用碘酒、酒精等消毒药水涂抹创口及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是创可贴包好。
如果隔夜后水泡仍积水,要用同样的方式把液体挤出来。
也有人用消毒好的棉线穿过水泡,利用毛细现象使其中液体不断流出来。
考察途中还会发生很多天气状况,应该提前加以对天气知识的认知,以期应对各种天气。
避免因天气引起的给类事故。
苍山地理环境复杂,各类毒蛇,毒虫,野兽众多,应加以提防。
第六:补充一下,应急食品的携带。
食物和饮水供应有时可以决定野外考察的成败,也是野外生存的重要项目。
野外考察与冒险旅游的目的不同。
后者有时为追求野趣,故意安排在野外生火做饭,所以食物和饮水的准备通常很充分。
考察队选择所携带的食物时有一定的条件:如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容易清洗,烹饪;不轻易变质,容易保存、携带或收藏;尽量不要带海鲜,可带根茎类和瓜类蔬菜,如红薯、萝卜;选择的食物要适合多数人的口味;价钱合理,不要超出预算金额。
另外食物要视季节和行程长短安排,尽量选购新鲜食物。
最后关于考察完毕的安排事宜:考察完毕后各个考察队员随队回到指定地点,然后安排好考察报告情况后。
随意愿自由安排,在考察后三天内应该完成考察报告的提交。
XX级临床七班 XX101744 陈龙江篇二:XX级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计划书野外实习计划书实习名称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学院年级专业 XX级地理教育专业实习时间拟订人(签名)保山学院XX年 4 月 12 日一、实习目的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现行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运行安排,在学院《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基础》等各门专业课程后,组织一次综合性人文、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文、自然地理野外考察、调查的基本方法,并灵活运用已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予以一定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野外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的兴趣。
二、实习内容、方式和要求1、实习内容(1)实习动员与准备:包括教师介绍考察的目的、任务和安排,强调纪律;收集调查资料,如文献、地图等资料。
(2)认真听取专业指导教师对实习路线山的地质、地形、水文、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的介绍。
(3)实地考察和顺古镇等地的边疆民俗文化特征,分析这些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异同;实地调查和顺古镇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现状。
(4)实地考察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北海湿地的一些重要旅游景点,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专家系统法等社会调查方法调查火山与北海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两地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5)选取腾冲的几个居民点为调研对象,通过访谈与问卷的形式,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该地区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2、实习方式利用已勘察好的实习路线,通过教师对实习地区的剖析,实习观察内容的阐述及专家讲课使学生明了实习观察内容、观察方法、理解各地理因素的关系,学会基本的实际工作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采取集中指导和分散活动相结合;教师指导与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领导的讲解、介绍与学生个人独立观察、钻研、思考相结合;基础知识的印证和专题研究相结合;小组讨论和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
3、实习要求(1)认真阅读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依据实习指导书的内容,明确野外实习任务。
(2)每日作好实习记录和写好实习日记。
(3)根据每天的实习情况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4)遇有参观、听课或报告,则应详细记录这部分内容。
(5)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大纲的要求,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完成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1、实习时间:XX年4月22日——XX年4月27日2、实习地点: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县四、指导老师和学生编组名单1、第一组指导教师:符翠丽、马前涛实习学生:黄翠莲、李金东、匡熙、杨菁菁、周竹清、杨薇薇、高汝亚张永固、许莉、阳建伟、尹其晓、何会芳、王维、杨润宇2、第二组指导教师:刘应涛、袁艺实习学生:李丽珠、陈颖、段琪、董志伟、李婵婵、杨丽萍、陈兴波杨志坤、鲍杨梅、穆玉玲、陈江梅、张军、伍光丽、王琼仙3、第三组指导教师:刘树芬、汪建云实习学生:王晓翠、熊青、王赛钦、鲁丽彬、陆双琼、王秋梅、杨立伟杨丛昆、柏孝花、李长花、左晓燕、和丽琴、吴浩海、徐美超五、实习工作步骤及工作安排1、实习动员一、是教师介绍野外实习的目的、任务和安排以及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
二、是向学生宣布实习计划,征求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对整个实习过程以及实习要求有所了解。
三、是介绍腾冲县、高黎贡山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概况。
2、实习准备(1)选择实习地区和路线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地区应尽量选在地质、地形、水文、动植物聚集、服务业、旅游业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都有一定实习价值的地区。
本次选取大理云龙县漕涧乡和高黎贡山百花岭、腾冲县、隆阳区为实习点。
(2)搜集资料广泛搜集腾冲县县和保山市及所选取的几个实习点的有关图书、论文、图集、照片等资料,组织阅读,使学生对实习地区有所了解。
3、去实习地区进行野外实习考察4、实习总结及实习报告的撰写六、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实习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时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实际表现、工作态度、遵守纪律情况,以及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实习出勤表等确定实习成绩。
1、实习成绩评定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实习报告或习作论文。
(2)实习日记和笔记。
(3)实习出勤表。
2、实习成绩按100分制评定。
3、学生实习成绩按下列标准进行评定:(1)实习成绩为90分以上的条件:A 实习报告或习作论文内容充实,结构严谨。
B 实习日记完整、记录清楚真实。
C 实习期间为满勤。
(2)评为80~90分的条件:A 实习日记完整、记录清楚。
B 实习报告或习作论文内容基本完整,内容较充实,结构较严谨。
C 实习期间满勤或事假、病假不超过实习时间的1/20。
(3)评为70~80分的条件:A 实习日记完整、记录清楚。
B 实习报告内容基本完整,论点正确,但内容不太充实。
C实习期间满勤或事假、病假不超过实习时间的1/15。
(4)评为60~70分的条件:A 实习日记完整、记录尚清楚。
B 实习报告或习作论文内容尚完整,但论点欠鲜明;C 实习期间事假、病假超过1/20。
(5)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60分以下:A 实习日记或实习记录不完整,实习报告或习作论文内容不充实,论点不鲜明。
B在野外实习中严重违纪和弄虚作假,无故缺勤,抄袭他人实习成果的学生。
七、实习纪律和安全保障措施1、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及城市公共交通规章,违者后果自负。
2、主动与实习地的同志搞好关系,爱护花草树木及公共财产,做到“五讲四美”,遇事通过带队教师交涉。
不可争执吵闹,维护我院荣誉。
3、认真听从指导教师讲授,做好野外记录与素描。
4、不得无故缺勤。
确因伤、病不能参加者须经指导老师批准,未经许可,或“先斩后奏”不参加实习一天者,按当天实习课程不及格论处。
八、实习器材保管条例1、器材由班委统一保管,大型器材由学习委员主要负责,其他男生班委协助学习委员做好检查,安放工资:小型器材由卫生委员主要负责,其他女生班委协助卫生委员保管及检查。
2、如发现器材属人为损坏及时查找是那一小组损坏,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如是正常使用损坏则由班级认定和老师同意后由班级负责赔偿。
3、如有器材遗失则由当事人负责购买赔偿,若保管不到位导致遗失则由负责人负责赔偿。
(请各负责人认真负责好器材保管)篇三:户外活动调查问卷调查者:日期:编号:户外活动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西安交大工业设计系的学生,现在就户外、湿巾、暖贴的设计进行调查。
该调查不泄露任何隐私,不涉及商业因素,其中涉及到的相关信息我们将依法予以保护,请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合作!您的性别:□男□女□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您的年龄:□20岁以下□20-30岁您的职业: __________您的收入:□1000以下□1000-3000 □3000-5000 □5000-10000 □10000以上您的信仰:□佛教□基督□伊斯兰教□马列主义□无您的血型:□A常住地:□B □AB □O □不明□其他__________ __________□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及以上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第一部分湿巾调查1. 日常生活中你注重清洁□非常注重□比较注重□不太注重□很不注重□自己购买□家人□朋友□其他__________ □清洁□消毒□杀菌□去油污□有害成分□刺激性□腐蚀性□防尘□其他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 2. 你使用的湿巾的来源是什么? 3. 你认为湿巾应具有哪些功能?[多选题] 4. 你在使用湿巾时,下面哪些因素会让你产生顾虑?[多选题] 5. 你更倾向的湿巾包装风格是什么?[多选题] □清新□可爱□简洁□无所谓□过浓□淡雅□没有真实感□无味□果香味□1片□2-4片□无所谓□其他__________ 6. 你对湿巾的味道有什么感受?[多选题] 7. 最喜欢的湿巾的味道是什么?[多选题] □薄荷□绿茶□薰衣草□花香味□其他__________ □5-7片□8-10片□11片及11片以上□从不□1包以上 8. 你觉得一包里应有几片湿巾合适? 9. 你外出时会携带湿巾的频率:□每次都会□经常□偶尔会 10. 你一般会随身携带多少湿巾?□ 1至2片□3至5片□1整包以内11. 你外出时一般习惯把湿巾放哪?调查者:日期:编号:□包里口袋里□汽车里□偏干□偏湿□无所谓□其他__________ 12. 你习惯使用的湿巾的水分含量怎样: 13. 你可以接受反复使用的湿巾吗?□完全可以接受□基本接受□不太接受□非常反感□价位□包装□气味□功能□刺激性□外观不美观□气味不好闻□不卫生□其他__________ □抽取不便□容易变质 14. 你选择湿巾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15. 你觉得目前湿巾还存在哪些不足?□其他__________第二部分暧贴调查16. 你听说过暖贴存在过哪些问题?□灼烧□泄露□其他__________ □太高□偏高□刚刚好□偏低□太低□一直贴着□其他__________ 17. 你使用目前市面上的暖贴时,你觉得温度: 18. 你使用暖贴一般会贴多久?□没有温度就拿下来□温度过高就拿下来 19. 你对暖贴的整个发热过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产热太慢□发热温度太高□发热温度太低□保温太差□其他_________ □没有过□偶尔□经常 20. 暖贴是不是经常从身上掉下来? 21. 将暖贴撕下时对衣物的损伤程度?□衣服经常因此损伤□衣服偶尔会因此损伤□衣服只受到轻微的影响□对衣服完全没有影响□直接扔掉□贴回去重复使用□其他__________ 22. 你使用暖贴后怎样处理它? 23. 你使用暖贴的目的是什么?□天冷御寒□加热保暖东西(如冷水)□缓解身体某些部位的病痛(如关节炎,痛经)□其他__________ □影响很大□有一些影响□影响很小□完全无所谓 24. 你觉得暖贴的厚度对户外活动的影响程度:25. 你最喜欢的暖贴颜色是__________调查者:日期:编号:第三部分户外调查26. 你对户外活动的喜欢程度□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不太喜欢□很不喜欢□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增进感情□其他__________ □自行车□打球□跑步□旅行□爬山□钓鱼□散步□广场舞 27. 你进行户外运动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28. 你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游泳□其他__________ □≤1h □>1h但≤3h □>3h但≤1天□>1天 29. 你每次进行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长 30. 你最喜欢在什么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家人□朋友□情侣□同事□友□其他__________ □电话短信□络平台□当面□其他__________ □总是□经常□偶尔□从不□电话□小刀□充电器□火机□水□食品□扇子□雨伞□湿巾31. 你户外活动的同伴是谁?[多选题] 32. 你进行户外活动联系同伴的方式有哪些?[多选题] 33. 你是否经常主动组织大家进行户外活动? 34. 你出去会带什么东西?[多选题] □纸巾□暖贴□其他__________ □背包□衣服口袋□腰包□其他__________ □购□实体店购买□其他__________ 35. 你如何携带这些东西?[多选题] 36. 你购买户外用品时会选择的购买方式是什么? [多选题] 37. 你为什么不选择购?[多选题] □质量难以保证□信誉不高□邮寄时间过长□性价比不高□其他__________ □价格□便携□重量□尺寸□外观□其他__________ 38. 你购买户外用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多选题]篇四:野外营策划龙里猴子沟露营活动策划书XX年4月7日制目录一、活动背景〃〃〃〃〃〃〃〃〃〃〃〃〃〃〃〃〃〃〃〃〃〃〃〃〃〃〃〃〃〃〃〃〃〃〃(3)二、活动目的〃〃〃〃〃〃〃〃〃〃〃〃〃〃〃〃〃〃〃〃〃〃〃〃〃〃〃〃〃〃〃〃〃〃〃(3)三、活动组织〃〃〃〃〃〃〃〃〃〃〃〃〃〃〃〃〃〃〃〃〃〃〃〃〃〃〃〃〃〃〃〃〃〃〃(3)四、活动主〃〃〃〃〃〃〃〃〃〃〃(3)五、活动地点〃〃〃〃〃〃〃〃〃〃〃〃〃〃〃〃〃〃〃〃〃〃〃〃〃〃〃〃〃〃〃〃〃〃〃(4)六、活动对象〃〃〃〃〃〃〃〃〃〃〃〃〃〃〃〃〃〃〃〃〃〃〃〃〃〃〃〃〃〃〃〃〃〃〃(5)七、活动时间〃〃〃〃〃〃〃〃〃〃〃〃〃〃〃〃〃〃〃〃〃〃〃〃〃〃〃〃〃〃〃〃〃〃〃(5)八、活动计划实施步骤〃〃〃〃〃〃〃〃〃〃〃〃〃〃〃〃〃〃〃〃〃〃〃〃〃〃〃(5)九、安全预案〃〃〃〃〃〃〃〃〃〃〃〃〃〃〃〃〃〃〃〃〃〃〃〃〃〃〃〃〃〃〃〃〃〃〃(12)十、可行性分析〃〃〃〃〃〃〃〃〃〃〃〃〃〃〃〃〃〃〃〃〃〃〃〃〃〃〃〃〃〃〃〃〃(15)十一、活动预算〃〃〃〃〃〃〃〃〃〃〃〃〃〃〃〃〃〃〃〃〃〃〃〃〃〃〃〃〃〃〃〃〃(16)附录一(注意事〃〃〃〃〃〃〃(16)附录二(详细地图)〃〃〃〃〃〃〃〃〃〃〃〃〃〃〃〃〃〃〃〃〃〃〃〃〃〃〃〃〃〃〃(17)附录三(野外求生信号)〃〃〃〃〃〃〃〃〃〃〃〃〃〃〃〃〃〃〃〃〃〃〃〃〃〃〃(21)附录四(野外自救)〃〃〃〃〃〃〃〃〃〃〃〃〃〃〃〃〃〃〃〃〃〃〃〃〃〃〃〃〃〃〃(27)附录五(保证书)〃〃〃〃〃〃〃〃〃〃〃〃〃〃〃〃〃〃〃〃〃〃〃〃〃〃〃〃〃〃〃〃〃(28)一、活动背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