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制冷循环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2
目录一、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1)二、压缩式制冷 (3)三.吸收式制冷 (5)四、其他制冷方式 (6)1、蒸汽喷射制冷 (6)2、空气压缩制冷 (7)3、声能(热声效应)制冷技术 (8)4、热管式制冷技术 (10)5、磁制冷技术 (10)6、吸附式制冷 (11)7、热电制冷 (12)浅谈制冷循环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制冷循环,电冰箱、空调、汽车等,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对制冷循环的研究与改进,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降耗。
一、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与动力装置相反,制冷循环装置是通过外界对系统提供能量,使制冷工质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
制冷循环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组成。
就是利用有限的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反复地将制冷剂压缩、冷凝、膨胀、蒸发,不断的在蒸发器处吸热汽化,进行制冷降温。
逆卡诺循环是理想制冷循环,它的工作过程如下:绝热压缩过程1'—2',制冷剂的温度由T0'升至Tk',外界输入功w ;等温冷凝过程2'—3',制冷剂在等温Tk'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qk';绝热膨胀过程3'—4',制冷剂的温度由Tk‘降至T0’,膨胀机输出功we ;等温蒸发过程4'—1',制冷剂在等温T0'吸收低温热源中的热量q0'制冷循环的重要参数是制冷系数,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能量,也称制冷性能系数,用符号COP 表示,它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0/(0))(0/()(0/q0'''''''c T Tk T S S T Tk S S T W b a b a c -=---==ε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小。
制冷循环原理3.1 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如果制冷工质状态变化跨越液、气两态,则制冷循环称为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制冷装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一种制冷装置,绝大多数家用冰箱、空调机、冷柜等都是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
3.1.1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分析家用冰箱、空调机、冷柜等制冷装置功能、结构形式、整体布局虽然不同,其主要部件都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或称节流阀)和蒸发器四部分。
通过简化如图3-1所示。
图3-1是蒸气压缩制冷装置制冷循环示意图。
其工作循环如下:经过膨胀阀(毛细管)绝热节流,降压降温至状态4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冷库),进行定压蒸发吸热,离开蒸发器时已成为干饱和蒸气;从蒸发器出来状态1干饱和蒸气被吸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升压、升温至过热蒸气状态2;进入冷凝器,进行定压放热,凝结为液体3;从冷凝器出来液体经过膨胀阀(毛细管)节流降压至湿蒸气状态4进入蒸发器(冷库),从而完成了一个循环4-1-2-3-4。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可概括为四个过程。
①蒸发过程4-1 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从冷库中以汽化潜热方式吸收被冷却物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
②压缩过程1-2 为了维持一定蒸发温度,制冷剂蒸气必须不断地从蒸发器引出,从蒸发器出来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入并被压缩成高压气体,且由于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机要消耗一定机械功,机械能又在此过程中转换为热能,所以制冷剂蒸气温度有所升高,制冷剂蒸气呈过热状态。
③冷凝过程2-3从制冷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过热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后受到冷却物(如冷却水、空气等)冷却而变为液体。
④节流过程3-4从冷凝器出来制冷剂液体经过降压设备(如节流阀、膨胀阀等)减压到蒸发压力。
节流后制冷剂温度也下降到蒸发温度,并产生部分闪蒸气体。
节流后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过程。
上述四个过程依次不断进行循环,从而达到连续制冷目。
3.1.2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表示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四大件所组成,这四大件由管道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最简单制冷系统(如图3-1所示)。
制冷装置的原理制冷是指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方式,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制冷装置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工具,它们以各种原理和技术运作,为我们提供了在炎热夏天或其他需要降温的环境中舒适度和便利性。
一、制冷循环基本原理制冷装置的运行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1. 蒸发过程: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在蒸发器中加热,从而吸收外部环境中的热量。
这个过程中,工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带走热量,实现了降温效果。
2. 压缩过程:经过蒸发,工质变为气体状态后,进入压缩机。
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将气体的体积缩小,同时压缩机的工作也对气体施加外部功,使其温度升高。
3. 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气体通入冷凝器,此时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失去热量,冷凝成液体状态,温度降低。
4. 膨胀过程: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气体压力降低,从而使得工质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重新开始蒸发过程。
整个制冷循环是一个持续循环进行的过程,通过不断重复上述四个过程,实现物体或空间的降温。
二、不同类型的制冷装置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制冷装置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冷装置原理:1. 压缩式制冷压缩式制冷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冷方式。
它使用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实现冷热媒之间的温度差来实现制冷效果。
2.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利用工质对溶液的吸收性能,在化学反应中吸热来实现制冷。
其中,溶液的吸收性能和化学反应的放热量扮演着重要角色。
3.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制冷和供热的技术。
通过逆转制冷循环,将室外低温热量转移到室内空间,实现加热效果。
这种技术既能提供制冷,又能提供加热,具有能效高的特点。
4. 负温度系数材料负温度系数材料,如热电偶和热电堆,根据热电效应来实现制冷效果。
通过施加电场或温度差,材料的热电效应会导致温度降低。
5. 透平制冷透平制冷是利用透平机械原理实现制冷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