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工艺美术史
- 格式:ppt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10
课程论文(2010至2011学年度第1学期)题目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姓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号*****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内容摘要: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中国宋代的工艺美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使中原地区得到了统一。
社会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及其生活需求和城乡商品交流扩大及发展,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独特风格。
关键字:工艺美术种类风格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造型艺术之一。
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作为物质产品,工艺美术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工艺美术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1、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2、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宋代比较突出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陶瓷工艺、纺织工艺、服装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玉石工艺、铜器工艺等。
宋代的工艺美术,以其清新、典雅而闻名于世。
这一时期,工艺美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而有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级的兴起、对生活需求和城市商品交流不断扩大,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自由奔放,简练潇洒,清新质朴的时代风格。
宋代美术取得的成就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着重要美术成就的时期,特别是在书画、陶瓷和建筑方面。
以下是宋代美术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1.书画艺术:宋代的书画艺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在绘画方面,出现了以南宋的“四家”(郭熙、文同、李公麟、马远)为代表的“南宗画派”,他们在山水画、花卉画和人物画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技法和风格。
在书法方面,自王羲之的碑刻而起,出现了多位重要书法家,如米芾、黄庭坚等,他们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影响深远。
2.宮廷绘画:宋朝宫廷非常重视美术,皇帝和贵族也是热衷于收藏和赏析绘画作品的。
宫廷绘画注重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审美理念,追求雅致、稳健、细腻的艺术风格。
宫廷绘画主要以宫廷画院制作的宫廷画卷为主,讲究构图、色彩和绘画技巧。
3.陶瓷艺术:宋代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以青瓷和哥窑陶瓷著名。
青瓷釉色绿中略带蓝,在釉中出现变化丰富的纹饰,被誉为“汉唐后继,唐宋之际,烧青真和”。
哥窑以其薄胎、高级和釉色艳丽而著称,它们的独特火候和烧制工艺产生了别具一格的颜色和纹饰效果。
4.建筑艺术:宋代建筑注重工艺精细,建筑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代表性的建筑有汴京大内东华门遗址、漕官栈道残址、指挥使街北段瓮城位置等。
由于兵败金人入侵,南宋时期的建筑保存不如北宋,但南方继续兴起了悬棺建筑和吊脚楼等特殊风格的建筑。
5.美术教育:宋代还建立了许多专门的美术教育机构,如研究书法的“翰林书画院”和培养绘画人才的“画院”等。
这些教育机构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推动了宋代美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宋代美术在书画、陶瓷和建筑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对后世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越窑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主要烧造青瓷,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作品被茶经形容为“类冰”、“类玉”;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顾绣明清的一种着名刺绣;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以铜为胎,经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髹饰录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着,作者为明代新安的着名漆工黄成;详细记录了制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也涉及了漆器的创作原则和漆器史;明末,嘉兴的杨明为它逐条作注;珐琅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彩瓷是指在唐代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彩釉瓷,彩瓷的制作,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天地;彩瓷又称“花瓷”,即在黑釉的基础上加入铜、锰、磷酸钙等物质,烧出像彩霞、浮云、树叶一类形状的彩斑,简朴自然,深为民间所喜爱;唐三彩是非陶非瓷又兼有陶、瓷之长的奇特绚丽创新名产,始创于唐高宗时期,繁盛于唐玄宗时期,它不仅在我国陶瓷史中别开生面,而且在世界陶瓷宝库中也无与伦比;“唐三彩”是用瓷士作胎,施以不透明的色釉早期为“一彩”、“二彩”,继以“三彩”为主后期增多彩,统称“三彩”实为纸温铅釉并综合陶瓷特性所创制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名品;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明式家具讲究选料,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及其它硬杂木,又通称硬木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造型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明代家具的最大特点,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都基本适合于人体的曲线,触感良好;明代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结构科学合理;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以青色花纹,显得十分协调、优美;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宣德炉”:明朝工部招聘名师研究一批多种金属铸造合金铜器,多为“炉式”而称“宣德炉”;宣德三年1428年,工部组成专门机构由名匠吴邦佐、李澄德等60多人选用中外30来种珍贵原料,反复掺混配合多次冶炼,并仿照古铜器与瓷器及漆器等造型优点,终于创造出铜质细腻、色泽精美、造型新颖的特殊独创的铜器器皿,主要有“素炉”、“华炉”创制出造型上百种;景泰蓝:据史所载,至少元代已有大食今阿拉伯及大秦古罗马经西域传入一些“大食窑”;这是“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它又与“佛郎嵌”相似;明代新兴的铜胎蓝底掐丝填彩色釉所烧成的这类特种工艺品,在明宣德年间已有相当成就;当时称“珐蓝”或“珐琅”,因景泰年间的产品增多,蓝色最佳,便统称“景泰蓝”,是北京的着名特产;清代“景泰蓝”生产规模更大,花色品种更多,制作技艺更精;由于它技艺精湛、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性,对欧洲“巴洛克”装饰有很大影响;1904年曾在美国获世界博览会金奖,至今仍在世界享有盛名;何稠北周至唐初的工艺美术家;祖籍应为中亚,长期主持宫廷营建、制作;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线锦袍比原作更精美,又以绿瓷仿制玻璃,效果“与真不异”;窦师纶初唐着名丝绸纹样设计家;设计的瑞锦、宫绫“章彩奇丽”,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图案多取对称形式;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联珠纹中国6世纪中期到7世纪后期流行的装饰题材;由连续的圆珠构成,典型为丝绸上的联珠圈纹,应受经中亚传入的萨珊波斯影响;8世纪初,逐渐退出中心地区的装饰主流;金银平脱唐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漆地上,拼成图案,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雕漆相传始于唐的漆器品类;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几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再于漆地上雕刻图案;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磁州窑窑址在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宋金时代繁荣;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图案往往简洁潇洒;在中原影响很大;影青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皮囊壶辽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又称“马镫壶”、“鸡冠壶”;有多种样式,造型和装饰常模仿皮质容器;造型的演进体现了契丹民族的生活从游牧到半定居的转变;戗金银传统漆器品种;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划出图案,于刻纹内上漆后,再填以金银箔;源头可上溯到西汉的针刻,宋代作品已极精美;满池娇表现“池塘小景”的绘画性图案;池塘中,莲荷盛开,并常配鸳鸯等水禽;图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绣而定型,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装饰主题,并延续到后世;渎山大玉海现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造成于1266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宫廷贮酒器;呈色青黑,杂以白斑;外壁碾琢波涛中的海龙、海马等;形象丰满,造型雄武硕大,重约3500千克;斗彩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成化斗彩最负盛名,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①、汝窑特点:以“天青”为佳;大多“素面”无纹饰,蟹爪纹,香灰色胎,满釉支烧,有“芝麻挣钉”;②、官窑特点:以天青为上;紫口铁足;有蟹爪纹,以粉青为代表;造型多仿商周秦汉青铜器和玉器;③、哥窑特点:“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冰裂状开片”;④、钧窑特点:釉厚粘稠、“窑变”、“蚯蚓走泥纹”、“底款刻数字”;⑤、定窑特点:“芒口”、“金银铜扣”刻“官”款最多,创造了“支圈覆烧法”,器体薄、早期多为素地,后多刻花或画花;“明式家具”的定义及特点①、明式家具准确定位应该是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生产的一批优质硬木家具;因主要制作年代为明代,因此习惯上被称为明式家具;②、明式家具的用料很讲究,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木、楠木、樟木、胡桃木等硬木;③、明式家具的另一种特殊工艺就是不用钉钉,也不用胶粘,只是采用严密的榫卯工艺;④、明式家具很重视人体工程学;比如,总结出桌椅之比例:“尺七,二尺七,坐着正好吃;”以此种比例制作家具;⑤、明式家具上极少附加装饰,偶尔有一二雕饰,也都是附着在一些辅助构件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唐代雕塑艺术的特点;①、在唐代造型艺术雕塑中,以皇帝陵墓前那些气势雄浑华丽的大型纪念性群雕最能显示时代的风格;②、其艺术造型也由雄浑转向庄重,到唐太宗时代在前代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时代雄浑风格的特征;代表作是昭陵六骏;③、唐代雕塑装饰艺术成就反映在陵墓石刻,宗教雕塑,佣像雕塑,小型陶瓷雕塑;④、在陵墓石刻装饰艺术方面主要表现加强了细部刻画;⑤、在宗教雕塑方面典型反映在佛教造型艺术上;⑥、在佣像雕塑方面唐代的装饰艺术最突出的表现早色彩的使用方面;⑦、在小型陶瓷雕塑品方面,唐代主要流行小型瓷器,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均很突出;江西景德镇元瓷的发展特点:元瓷在胎、釉、纹饰、造型等方面都较多地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艺术风格在某些方面也具有蒙族的特点;元瓷造型古朴敦厚胎骨厚重大件器物比较多另外元瓷的装饰方法改变了以往以划刻、印为主的技法而以绘画纹为主;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等器物全部是绘画而成的花纹图案它的题材除了以往的花草、缠枝花卉、花鸟以外还出现了八宝纹、云头纹等少数民族的花纹及图案;明代漆工艺专注髹饰录主要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漆工艺的创作方法是什么主要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材料性能其二历代工艺与易产生的弊病及修补方法其三装饰工艺;其四,胎骨种类及其工艺技法; 创作方法主要是“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明代家具的制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1;明代家具源于民间家具,它的做工精巧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2 、结构方面采用小构建拼接,使用榫卯 3 、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富有典雅之美,使艺术和实用相结合4 、名家具极少髹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洁的风格;具有这种特色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5 、明式家具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椅凳,几案,箱柜,床塌,台架,屏座等6大类 6 、明式家具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简造型简练、厚敦厚有分量庄重大方精做工精巧、雅典雅四字概括7 、在制作上,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意匠美②材料美③结构美④工巧美; 总之,明式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典范,是环境艺术中园林和室内陈设的精华;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唐代在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体现在:1.人的意识的解脱,人的价值的发现;原始社会,人们处于因自然的超人力量而产生的原始宗教观念中;商周时期,是崇奉并依赖于天神而维护其思想统治;汉代儒学的神化;六朝时期的宗教统治等等,人的意识是在长期的被制约中;而唐代,人开始认识了自己,并使周围的事物服从于自己的活动;2. 在装饰方面,一反过去那种神秘、拘谨、威严的艺术气氛,而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表现出自由、舒展、情趣的特色,美丽的花朵,卷曲丰满的卷草,自由飞翔的禽鸟,翩翩起舞的蜂蝶,是常用的装饰题材,它广泛采用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关注的一切美好事物,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卷草在汉代装饰中就有,唐代卷草则更加繁复华美,多以牡丹为主花,到明代中期以后,渐变为以莲花为主体的串枝花;3在工艺美术创作上,使传统工艺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并广泛汲取外来工艺文化的滋养,创造出唐代工艺美术的新的时代风貌;在这些方面,就显得十分可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以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来形容;唐代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不仅对国内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较远的影响,也在世界工艺文化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和唐代相比,正好形成两种不同的特色;1如果把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概括为情,宋代则可概括为理;唐代华丽,宋代优雅;唐代开廓宏伟,宋代严禁含蓄;2从美学的角度看,宋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3唐代的工艺美术,以材料的珍贵和做工的精巧为其特色,反映出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宋代绘画则直接进入了工艺美术领域,不少工艺品种以表现绘画为其目的;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由此形成的哲学、文学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思潮;宋代是十分软弱的朝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缺乏宏博的雄伟气魄;2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因而也是一个文治的时代;文学艺术的发达,强烈影响着工艺美术制作,装饰题材走向文学化和绘画化;一部分工艺美术产品脱离实用而向纯欣赏方向发展;3、在哲学领域里宋代崇尚理学,所以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具有内蕴、恬淡的特点,端庄大方;色调多用冷色,有宁静感;装饰常采用富于理性的规则的几何纹,更多的是素朴无华;3、在文学思想上,要求的是平淡自如,条达舒畅的目标;文化的渐趋平民化,工艺美术生产也走向商品化;大量生产,力求降低成本,以扩大工艺美术的社会效能,在这一点上,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的工艺美术,还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它的一些特点;至此,工艺美术明显的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结合实用的生活用品,一是专供欣赏的工艺品;它虽未能成为主流,却对明清的工艺美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时我国强盛而统一的时期,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改变了自宋代以来积弱不振的政治局面,这种社会背景,必然影响着元代的工艺美术发展;1、和宋代相比,如果说宋代是“崇文”的,那么元代则是“尚武”的;在工艺美术上形成了元代工艺美术的粗犷、豪放、刚劲的艺术风格;像陶瓷器皿的厚重、粗大,丝织品流行加金技术而显得富丽辉煌;2、元代贵族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方面的统治,利用宗教麻痹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元代最盛行的是佛教,尤其是西藏传来的喇嘛教;道教也盛行一时;这些反映在工艺美术的制作上,一些宗教内容的装饰题材和为宗教所用的器皿,都常有所见;3、元代版图的扩大,交通的发达这些条件密切了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也加强了对国外的交往;这些;对于促进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对于发展工艺美术,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的工艺美术,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雕刻以及建筑装饰等,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练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可以用健、约等字来形容;所谓健,是充实而不浮艳,所谓约,是概括而不赘疣;无论造型还是纹样,装饰性都很强,使人感到美的样式化、程式化、图案化;缠枝花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它以近于固定的格式,卷曲相环,通常用宝相花和牡丹花;在明代,绘画已经较普遍的应用在装饰上;明代在工艺上采用的绘画,往往注意结合器物的形体,因而使绘画适应了装饰的要求;明代的工艺美术明显的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宫廷工艺是为少数封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它的作法细巧严谨;民间工艺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质朴、豪放自然、健康等特色;前者侧重在技术上,后者侧重在艺术上;明代的工艺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特色的主要特征;1、从整体看,清代的工艺美术,在艺术上缺乏较高的美学境界,把艺术和技术等同起来,虽然技艺精绝,使人赞赏,但不能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在科学上其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前代,使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从而使人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逐步由被动转入两人主动;2、清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繁缛、精巧;绘画式的装饰,占主导地位;3、清代工艺美术,不仅品种得到极大发展,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也具有时代特色,这样不但可以使某一工艺多用化,还可取长补短,提高效益;4、在清代工艺美术领域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产生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为不同对象服务;前者淳朴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后者矫饰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5、清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一些工艺美术品在装饰上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生搬硬套,全盘接受;这在当时文化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今,当人民掌握了一切文化的所有权以后,就应当取人之长,为我所用;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在器物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等彩釉为主色,色彩之间相互晕染,模仿丝织印染的效果,形成唐三彩班驳淋漓的独特艺术风格;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简述唐三彩及其制作方法: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在器物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所制物品甚为丰富,除有几乎包括当时生活用品各个方面的器皿外,还有大量优秀的三彩陶塑作品,陶俑采用模制;唐三彩的装饰手法很多,主要有贴花和釉面装饰等方法;唐代青瓷最着名而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地区的越窑;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被称为“诸窑之冠”;白瓷: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瓷窑是与越窑齐名的邢窑;唐代着名的印染法:夹缬、腊缬、绞缬、碱印、拓印;金银平脱:以金或银捶成薄片,按装饰花纹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最后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在一个平面上;宋代工艺美术北宋五大名窑指的是定窑、汝窑、官窑、均窑和哥窑;宋代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是着名的黑瓷产地;磁州窑的刻划花装饰技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剔刻画、剔刻填花黑釉剔白花梅瓶是磁州窑烧制的;龙泉窑瓷器与哥窑瓷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开片、用浮雕效果装饰;宋代诸瓷窑有什么不同特色定窑,景德镇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建窑之纯朴;磁州窑、吉州窑之民间风采;窑变:属原始青瓷系统,由于有料中含有铜元素,经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瓷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人的一大贡献;犀皮:是一种斑纹漆;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亮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其层,最后用磨炭打磨;缂丝是宋代新兴的丝织品;试述宋代各窑场的特点:汝窑青瓷,其烧制的青瓷,含铁量适当,烧制过程中火焰控制适度,釉色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它不以装饰为重,仅以釉色作为美化器体的手段;哥窑青瓷,哥窑瓷器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色等,以粉青色为正色,其特征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称“开片”;官窑青瓷,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主,色调淡雅含蓄,一般很少施加纹饰,除了有蟹爪纹开片,还有“紫口铁足”的特点;钧窑青瓷,突出的釉色变化就是复色釉的烧制,即通常所说的“窑变”;龙泉窑青瓷,以粉青釉和梅子青形成独特的瓷器风格;耀州窑青瓷,耀州窑青瓷胎厚,花纹深刻,纹饰有坡度,具有浑厚、粗放的民间艺术特色;定窑白瓷,瓷釉层薄,滑腻滋润,釉色白中透着微黄,定窑的刻印装饰纹样在白釉中掩映生辉,别具一格,定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以花卉为主;磁州窑,所烧白釉黑花瓶最有特色,磁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画、剔花、剔刻填花、珍珠地、“铁釉画花”等;建州黑瓷,以兔毫釉为代表;吉州窑黑瓷,釉色上往往有黑、褐、黄等深浅变化,即所谓“玳瑁斑”、“油滴斑”等;元代工艺美术釉里红: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工匠们继青花瓷之后,运用铜金属在釉下进行彩绘的又一新的工艺成就;它是在宋代钧窑窑变红釉氧化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元代釉里红瓷色泽纯正鲜明,釉色凝重华丽,表现手法丰富多样;雕漆: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青花:是釉下彩瓷,在白色瓷器上用钴盐类金属元素在釉下绘制青色花纹,然后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显出一种清雅、幽静,蓝色图案永不褪色;它是陶瓷工艺中,自元代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代表窑,景德镇创新明代工艺美术妆花:“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斗彩: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称为“斗彩”;。
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流派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高峰的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宋代的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匠们所进行的领域,而且还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宋金银器、宋木工、宋壁画、宋碑刻四个领域。
一、宋金银器宋金银器是宋代工艺美术中的一大流派,这个时期,铸造技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金银器工匠,他们在技艺和制作工艺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
其中最为著名的铸造技术就是“熔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金银器的制作更为精细,外观更为平滑,而且寿命也会更加长久。
宋代还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金银器工匠家族,这个家族就是“侯吴家”。
这个家族有很多出色的金银器工匠,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的银器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世界级别。
二、宋木工宋木工是宋代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工艺美术流派,木工们在这个时代主要是负责制作木制家具和建筑材料,而且他们的技艺也相当的高超。
木工们在制作家具的时候会非常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木材的质量,而且他们的雕刻技术也非常的高明。
在宋代,木工们的制木工艺水平和创意也是非常高的,他们用象牙、玉石和金银线来装饰木制家具,赋予它们更多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三、宋壁画宋壁画是宋代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工艺美术流派,这个时代的壁画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的高明。
宋代的壁画主要是在寺庙或皇家宫殿内进行制作,而且在制作壁画之前他们还会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拍摄、标线、涂底等工作。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还会将墨汁和颜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创作。
四、宋碑刻宋碑刻也是宋代非常著名的一个流派,这个时代的碑刻制作工艺和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宋代的碑刻主要包括石刻、铁刻等,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也非常注重笔画、纹理和字形的变化,以及字体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总结: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艺术之巅,他们的工艺技术和制作水平一直是世界上无人能及的,而且在那个时期,许多流派和工匠出现,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始终保留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之中。
宋朝文化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
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所以更方面的人才也就不断的涌现了。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理学家北宋二程:程颐、程颢。
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宋朝民间涌现了许多的文学社体,总之宋朝是文化人的天堂。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宋朝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里面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财富。
宋朝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
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
诗歌的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
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盛。
北京大学正在编纂《全宋诗》,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宋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
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
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等。
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
宋人小资情节严重,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
宋词体现了宋朝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丰富优越的社会生活。
娼妓业的兴盛起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
茶文化是在宋代时才达到艺术的境界。
宋朝的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茶,而是茶饮料。
有的要加糖,有的要加盐,要加各种作料的茶。
第8章宋代的工艺美术一、填空题1.北宋五大名窑指的是定窑、_____窑、官窑、_____窑和哥窑。
【答案】汝;均2.宋代南方的_____、_____是著名的黑瓷产地。
【答案】建窑;吉州窑3.磁州窑的刻花装饰技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_____、_____。
【答案】剔刻画;剔刻填花4.黑釉剔白花梅瓶是_____烧制的。
【答案】磁州窑5.龙泉窑瓷器与哥窑瓷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__。
【答案】无开片、用浮雕效果装饰6._____是宋代新兴的丝织品。
【答案】缂丝7.宋代民间瓷窑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8.由于辽代瓷业的兴起,设立了专管窑务的“_____”。
【答案】瓷窑官二、名词解释1.鸡冠壶答:鸡冠壶因壶上近口处有一个鸡冠形的有孔的大鼻而得名。
又因它近似马蹬,也称马蹬壶。
它是仿皮袋的一种陶瓷造型样式,壶体有仿缝线、皮条、皮扣、皮绳等纹饰。
鸡冠壶以堆贴为常见,是辽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产品。
2.窑变答:窑变属原始青瓷系统,由于原料中含有铜元素,经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之在青瓷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无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古代制瓷工人对中国瓷器发展的一大贡献。
3.犀皮答:犀皮是一种斑纹漆。
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亮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漆层,最后用磨炭打磨。
4.缂丝答:缂丝,又叫“克丝”或“刻丝”,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颜色的纬线根据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交接处留空,似有雕镂的痕迹,花纹两面相同,极其精巧,但费工费时。
5.雕漆答: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
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
6.越窑答:越窑的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
主要烧造青瓷,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
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版教材配套题库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第2章商代的工艺美术第3章周代的工艺美术第4章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第5章秦汉的工艺美术第6章六朝的工艺美术第7章隋唐的工艺美术第8章宋代的工艺美术第9章元代的工艺美术第10章明代的工艺美术第11章清代的工艺美术第12章近代的工艺美术第13章新中国的工艺美术•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彩陶[厦门大学2011年研;清华大学2006年研]答:彩陶是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图案的陶器。
它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又称“陶瓷绘画”。
它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以仰韶文化(如“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如“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2舞蹈彩陶盆[厦门大学2004、2005年研]答:舞蹈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器物,属国家一级文物。
它出土于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第20号汉墓中。
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
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
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
这是一件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3鼎[厦门大学2004年研]答:鼎是用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也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品之一。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在三代及秦汉的两千多年间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