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0 KB
- 文档页数:4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4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古巴比伦要求……有涉诉讼的受害的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让‘石柱法’为彼阐释案件,使彼得到公正的审判”。
材料中的“石柱法”指的是()A.《十二铜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C.《法理概要》D.《汉谟拉比法典》2.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根据雅典的民主制度,下列可以参加公民大会的是()A.外邦人B.成年男性公民C.奴隶D.妇女3.亚历山大之前,希腊文化仅以缓慢的速度传入叙利亚、埃及等地区。
但他东征仅用十年,希腊文化便完成了常态下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的传播程度。
材料表明()A.东征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B.战争是文化交流最合理的手段C.东征以文化传播为根本目的D.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起源4.罗马从一个小城邦,逐步崛起并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使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关键人物是()A.克洛维B.伯里克利C.屋大维D.查理5.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他”是()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柏拉图6.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
在大学里,最使教师、学生感兴趣的是参加辩论会;同时,学生要想获取学位,必须经过公开答辩。
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大学()A.注重培养人的思维B.由教会开设并控制C.学科开设缺乏体系D.集中分布于地中海7.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汇编了罗马法,并补充新法,还附加了一个学习指南。
陕西初三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原始人的婚姻关系相对固定B.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C.男子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2.九年级同学以“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探究的内容应该包括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罗马文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如果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A.金字塔B.种姓制度C.《荷马史诗》D.《汉谟拉比法典》4.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工商业B.地处大河流域,适宜农耕C.城邦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充分D.长期发动大规模军事远征5.“她处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境内,她的民主制度又被视为现代所有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雅典B.斯巴达C.罗马D.埃及6.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的标志是A.罗马帝国的建立B.罗马帝国的分裂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7.下列关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佛教倡导“众生平等”,最早产生于犹太人中间②基督教最早传播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等地,宣扬耶稣是救世主③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④从基督教分裂出来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B.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杰出代表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10.根据提示判断他是谁?①他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②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③他发明了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④他曾豪迈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马坝人2、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水稻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3、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4、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B、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C、巩固周朝的统治D、实行王位世袭制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变法B、采取了正确的军事策略C、采取了正确的外交策略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6、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7、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当时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C、后来,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数年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稀C、焚书坑儒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9、秦长城西到临洮,由此可推断秦朝的疆域最酉已经到达我国现在的()10、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有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这反映出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人们的言论B、禁止儒学传播C、树立秦国的形象D、加强思想控制11、文帝、景帝在位期间,“吏安其官,民乐其业”,史称()A、“休养生息”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12、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如图1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 “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 .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 .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3.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档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省油B .安全C .增大摩擦D .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4.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其内能的变化及其变化方式是( )A .减小、热传递B .减小、做功C 增大、热传递D .增大、做功 5.下列数据中,更接近实际的是A .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B .mp3随声听的功率约为100WC .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2AD .普通初三中学生上楼时,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0W6关于功率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 ) (1)功率越大,越省力 (2)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3)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 (4)功率大,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多A. (3)(4)B. (2)(3)C. (1)(2)D. 都正确 7.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A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D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8.如图3图29.小明采用图5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明将A 、B 两点间的电阻R 由10Ω更换为5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 .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10.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6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两装置都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提起重物的拉力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 .提起重物的拉力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 .提起重物的拉力大小不相等,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D .提起重物的拉力大小不相等,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11.如图7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已知其中一只灯泡的灯头接线处存在故障.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 40W”的灯泡L 0.当只闭合开关S 、S 1时,灯泡L 0和L 1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当只闭合开关S 、S 2时,灯泡L 0正常发光,L 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 A .L 1灯头接线处断路 B .L 1灯头接线处短路 C .L 2灯头接线处断路 D .L 2灯头接线处短路12.如图8所示电路,开关闭合时观察到:L 1和L 2两灯中只有一盏灯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A .L 1断路B .L 2断路C .L 1短路D .L 2短路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31分)13.汽车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_,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2.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
此人是A.西摩尔 B.瓦德西 C.华尔 D.赫胥黎3.洋务运动先后提出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自强、独立 D.科学、求富4.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开平矿务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5、《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A.赔款4.5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7.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9.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是指A.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B.新文学运动的开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0.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1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歌颂的是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12.在近代中国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风暴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3.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冲锋陷阵、屡破强敌的北伐名将是A.周恩来B.叶挺C.贺龙D.朱德14.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阵地是(1)《新青年》(2)北京大学(3)《每周评论》(4)清华大学A.(1)(2) B.(2)(3) C.(3)(4) D.(1)(3)15、兴趣小组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去①南京②上海③广州④嘉兴南湖⑤武汉A.①② B.②⑤ C.②④ D.③⑤1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创立黄埔军校17.“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18.“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某校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北纬30∘线穿过的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希腊文明2. 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A.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失去地位B.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由群婚到婚姻关系的相对稳定D.生产力的提高3.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岁月流逝,但灿烂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古埃及﹣金字塔B.阿拉伯﹣阿拉伯数字C.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D.古印度﹣佛教4.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帝国D.西罗马帝国5. 某学校九年级的小红同学学习了“人类的形成”这一课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些记录,请你指出她的记录中不恰当的一项()A.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B.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C.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D.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6. 教皇和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这段话描述的是()A.种姓制度下的印度B.中古欧洲社会C.君主专制下的中国D.7世纪的阿拉伯7. 世界文明的传播有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等多种途径。
下列文明交流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是()①阿拉伯数字②马可•波罗东游③鉴真东渡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 2009年4月刚出版的《一本书读懂世界史》里记载法国有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
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时()A.琅城被罗马征服B.琅城市民抵抗了日耳曼人入侵C.琅城市民发动了反侵略战争D.琅城市民开展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9. 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道路都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主要依靠的是()A.战争B.改革C.创立伊斯兰教D.外族征服10.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1.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A .十月革命的发生地B .俄罗斯的政治中心C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D .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体制④赫鲁晓夫改革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
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4.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
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
这位科学家是A .阿基米德B .爱因斯坦C .达尔文D .瓦特5.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6.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②达尔文——进化论③爱因斯坦——相对论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一把枪”比喻的是( )A. 三国同盟的形成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历史开始进入( )A .蒸汽时代B .电气时代C .信息时代D .数字时代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D.改良蒸汽机10.原来属于三国同盟的成员,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A.土耳其 B.保加利亚C.奥匈帝国 D.意大利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②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③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④美国都是会议的最大获利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在争吵中,终于建立了战后的“新秩序”。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1,The lake is covered ice.A, to B, on C, with D, at( )2, When was the telephone ?A, discover B, invent C, discovered D, invented( )3, This story makes us .A, laugh B, laughing C, laughs D, to laugh( )4, Our class is the different groups.A, made of B, made from C, made up D, made up of( )5, Basketball is loved by the young the old.A, both, and B, either, or C, not, but D, neither, nor( )6, of the juice orange.A, Four-fifth, are B, Four-fifths, are C, Four-fifth, is D, Four-fifths, is( )7, Mary Tom for only one year.A, has married B, married with C, has married to D, married( )8,Boys and girls, in the street.A, not play B, not to play C, don’t play D, don’t be( )9,We can’t wait the box.A, open B, to open C, opening D, opened( )10, He is the young writer wrote the book.A, who B, which C, whose D, whom( )11,There an old man on the mountain a long time ago.A, is live B, l ives C, lived D, is living( )12,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 .A, The same to you B, Sure, I’d love to C, Never mind D, Yes, please( )13, They agreed me the money that I wanted.A, to lend B, lend C, lending D, lent( )14, Tom is a quiet student, he is active in class.A, so B, and C, but D, or( )15,The hotel hot water guests.A, offers, to B, supplies, to C, provides, for D, All aboveII、完形填空(15分)If you want to learn anything at school, you need to listen to your teachers. However, millions of kids can’t hear what their teachers say, and it’s not because these students are not 16 carefully. Often, it’s because of the 17 . Bad building design makes it 18 to hear clearly. Studies show that children with hearing problems suffer the most in 19 classroom. They sometimes can’t hear the questions that other students ask in class. Hearing problems have already20 trouble to the kids, but if the classroom is too noisy, these kids will have even more difficulties.Studies also show that even kids with 21 hearing a harder time in the classroom ,when there’s too much noise. Younger children especially have trouble separating 22 sounds from noise, such as the sound of traffic from a nearby road.Scientists who study sound have been 23 school to make less noise in class. It costs a lot of money to turn a loud building into 24 a one. However ,a growing number of schools are trying to do this. For example, a new junior high school in Colorado has been built with thick, solid walls between classrooms to 25 sounds from leaking(渗漏) through.( ) 16.A. listening B. watching C. hearing D. reading( ) 17.A. teachers B. classrooms C. roads D. decorations( ) 18 A. pleasant B. difficult C. funny D. interesting( ) 19.A. dirty B. cold C. small D. noisy( ) 20.A. meant B. solved C. told D. passed( ) 21.A. stranger B. poor C. good D. bad( ) 22.A. cold B. important C. beautiful D. scary( ) 23.A. asking B. introducing C. inviting D. making( ) 24.A. pretty B. bright C. quiet D. clean( ) 25A. turn B. change C. improve D. stopBBeing safe in your everyday life needs knowledge(知识).If you remember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your life will be much safer.Always notic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you.You shouldn’t walk alone outside.Make sure where the public phones are.If anything dangerous happens,you can find them easily.Your bag should be carried towards the front of your body instead of putting it on your back.When a bus is full of people, it is easy enough for a thief to take away the things in the bag on your back.If you are f ollowed by someone you don’t know, cross the street and go to the other way. Let the person understand that you know he or she is after you.Next,don’t go home at once.If you have to take a bus to a faraway place, try to get to the stop a few minutes earlier before the bus leaves.This stops other people from studying you.On the bus,don’t sit alone.Sit behind the driver or with other people.Don’t sleep.( )3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safe when you are out?A .Go home alone late at night .B .Make sure where the public phones are .C .Don ’t get to the bus stop too late .D .Always notic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you . ( )32. You ’d better put your bag ____ when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on a bus. A. on your back B. beside you C, in front of you D. behind the driver ( )33.When you are followed by someone on your way home ,you should______ to makeyourself safe .A .run homeB .find a lift and go inC .turn back and walk towards him or her at onceD .cross the street and go to the other way( )34. When you take a bus alone, it ’s safe for you ______A. to sit behind the driver or with other people, and not to sleep.B. to talkwith the driverC. to call your friendsD. to get off the bus at once( )35.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A .How to notic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you.B .How to be safe in your everydaylife.C .How to cross the street.D .How to use the public phones.C( )36.Su nny English Club is for .A .nursesB .policemenC .businessmenD .students( )37.You will pay if you want to stay in the English club for half a year .A .300 yuanB .600 yuanC .1200 yuanD .2400 yuan ( )38.You can visit Ocean Museum .A .on SaturdayB .on WednesdayC .on MondayD .anytime ( )39.One can get free examinations in Health Centre if he is .A .9B .17C .67D .73( )40.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life of fish, you should go to .A .Health CentreB .Ocean MuseumC .Sunny English ClubD .16 Yong Le Street答题卡Sunny English ClubFor students16:00-18:00 Every Saturday200 Yuan a month9 Zhou Yu Street Tel: 3785290Foreign teachers, English songs and films and more! Ocean Museum9:00-17:00 From Thursday to SundayTicket: 50 yuan 132 Xue Yuan Street Tel: 5439871Show you a full picture of sea lives! Health Centre 9:00—17:30 16 Yong Le Street Tel: 3801451 Free examinations for those over 70 Give you good advice to keep healthy!第II卷IV、根据汉文提示完成句子(10分)41、请用沙子和水填这洞。
试卷类型:B(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有()①太阳历②楔形文字③金字塔④象形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
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别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别人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
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A.宣扬君权神授B.关注百姓生计C.强化男性权威D.维护等级差别3.以下符合右图中印度圣哲主张的是()A.“法老是人间的至尊”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认识你自己”D.“众生平等、忍耐顺从”4.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列关于亚历山大帝国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的发祥地在希腊的南部B.亚历山大东征不具有侵略性质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南达中亚5.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廊柱环绕,使用柱子装饰,帕特农神庙是其典型代表,这一特点在古罗马建筑上也有体现,从罗马大竞技场遗址中可直观看到。
这说明()A.罗马法律系统高度完善B.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C.罗马全盘移植希腊文化D.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6.814年,查理曼去世,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后期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A.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B.荷兰、比利时、西班牙C.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D.瑞士、奥地利、德意志7.“这里的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俱全,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
这里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很少出去采购”。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1)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雅典民主政治⑤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2.世界三大宗教给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属于伊斯兰教的是()3.小明一家去美国旅游,来到一个小镇上看到有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矗立在这个村镇的中心。
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村镇的民兵,为美利坚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请你告诉小明一家这个村镇是()A.波士顿 B.约克镇 C.来克星顿 D.萨拉托加4.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A.《权利法案》颁布后 B.“光荣革命”期间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D.英国共和时代5.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浪漫时代6.南美足球俱乐部杯赛的名称叫“解放杯赛”,与此有关的人是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C.圣马丁D.伊达尔哥7.被马克思称为“贩卖人类血肉”的黑人奴隶贸易的“三角贸易”路线是A.欧洲—非洲—亚洲—欧洲B.欧洲—非洲—亚洲—美洲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8.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是()A.克莱武B.章西女王C.洪秀全D. 玻利瓦尔9.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是代表A.工人阶级利益B.资产阶级利益C.农民阶级利益D.地主阶级利益10.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的首要任务是A. 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B. 进行工业革命,积极发展工业C. 大力开发西部地区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是A.但丁、马克思B.卢梭、恩格斯C.伏尔泰、马克思D.马克思、恩格斯12..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不同之处是A.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废除了农奴制度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改变了社会性质13.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了近1000年。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1921
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体制④赫鲁晓夫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
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4.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
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
这位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爱因斯坦C.达尔文 D.瓦特
5.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邓稼先
6.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一把枪”比喻的是( )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8.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历史开始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数字时代
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改良蒸汽机
10.原来属于三国同盟的成员,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A.土耳其 B.保加利亚C.奥匈帝国 D.意大利
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②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③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④美国都是会议的最大获利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在争吵中,终于建立了战后的“新秩序”。
构成这一“新秩序”的基础文献是()
①《权利法案》②《凡尔赛和约》③《独立宣言》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④ B.③④C.①②③ D.②④
13.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4.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
C.实行新经济政策D.十月革命
20.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这场战役发生在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科索沃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读下列材料: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1)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政府;
(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
(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2分)
(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2分)
(3)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3分)
(4)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2分)
步骤二:反思认知──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
(3) 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下人类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合作?(举两例即可)相互间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对于19世纪末繁荣的工业世界来说,进步及发展是沐浴在耀眼的电灯光下的。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接过发明的接力棒,在1879-1882年申请了225项新装置的专利——电灯保险丝、插座、开关和电表等。
(1)根据材料一“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2分)“这场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推动经济飞速发展表现最突出的国家是哪两个?(2分)
(3)这两次“革命”给你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1916年2-7月,德军向法国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落在法国阵地上,屯时硝烟弥漫、气浪冲天。
德军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消平了山头……此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
材料二: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在呆在这里!---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其海外殖民地中的中国山东权益由哪个国家继承?(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士兵的什么情绪?(2分)
(3)这场战争性质是什么?读了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3分) (4)怎样评价这场战争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