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与及机械能
- 格式:pptx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4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汇总一、动能、势能、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表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1)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坡的同一高度释放,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的大小相等。
(2)运动物体的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
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3.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能做功,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与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质量越大,提升的高度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5.指出下列物体具有能的种类1)屋顶上的瓦片具有重力势能;(2)流动的河水具有动能;(3)空中飞行的足球具有重力势能和动能。
4)XXX诗词“XXX.雪”中有”一代天骄,XXX,只识弯弓射大雕”弯弓射雕说明弓具有弹性势能。
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6.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1)使摆球偏离原来的位置()到A点.当摆球从A点向下摆动时。
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当摆球到达最低点时。
它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在此过程中,摆球的势能逐渐转变成动能.2)然后摆球从O’点向B点运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小,动能逐渐减小。
势能逐渐增大;当摆球到达最高点时B时,它的动能最小;势能最大。
动能转酿成重力势能;3)物体间的动能和势能是能够彼此转化的.若不计摩擦等阻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进程中,机器能的总量保持稳定。
这就是机器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和内能复二、内能热传递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相似的,物体内部的分子也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因而分子具有分子动能;2.被举高的物体与地球相互吸引而具有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间相互排斥因而具有弹性势能,类似的,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具有分子势能;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本讲主要内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这讲我们来继续学习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重点讲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概念的辨析,机械能的转化,以及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解题方法指导和中考典型试题的分析。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在新课标中,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属于理解水平。
具体是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
首先复习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1.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概念:A、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B、重力势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和物体被举高而产生的。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决定的。
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通常,物体被举的高度是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就是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或者选取最低位置为零势能参考面。
如把一个物体沿斜面推向顶端,物体被举的高度就是斜面的高度。
C、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果。
对同一物体,它的弹性势能由其弹性形变的程度决定;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对不同的物体,弹性形变大小相同,弹性势能一般也不同。
物体的弹性势能只有在物体的弹性形变发生变化时才表现出来。
D、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加,就是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势能的单位是焦耳,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动能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变大的能由变小的能转化而来。
二、功和能的区别:功和能是有区别的。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他具有能,不是说一个物体做了功,我们说他具有能。
一个物体具有能,表明这个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但并不表明这个物体正在做功或者做了功。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中机械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
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KE = 1/2 mv^2,其中 K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
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势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
计算公式如下:
- 重力势能:PE = mgh,其中PE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 弹性势能:PE = (1/2) kx^2,其中PE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
表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 化学势能:PE = mgh,其中PE表示化学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内能转化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即机械
能的总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
5. 力与机械能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当有外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
能会发生改变。
6. 机械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机械能在许多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弹簧秤、弹簧板、滑动摩擦等。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中机械能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
需要注意的是,机械能的概念还可以扩展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损失等方面的内容。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模块一动能和势能【一、知识点】1.能量(1)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领越强,能量就越大)注意: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而是指能够、可以做功或者正在对外做功。
如:运动的子弹、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风);高山上的石头、头顶的吊扇;被压缩的弹簧、被拉开的弓箭都具有能量。
(2)单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3)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质量时比较速度,相同速度时比较质量。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山上的石头具有重力势能(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拉开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2)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弹性大小。
物体弯曲的程度越大,弹性越大,物体所具有的的弹性势能越大。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大小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形变量、物体的弹性计算式 21=2E mv 动=E mgh 重21=2E kx 弹【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 B . 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 C . 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 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 A 、物体只要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故A 错误;【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例2】★“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拓展题】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C.运动物体只具有动能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3】★★老鹰和麻雀都在空中飞行,如果他们具有的动能相等,那么()A.老鹰比麻雀飞得快B.麻雀比老鹰飞得快C.老鹰比麻雀飞得高D.麻雀比老鹰飞得高【测试题】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汽车、摩托车、列车B.列车、汽车、摩托车C.摩托车、汽车、列车D.汽车、列车、摩托车解析:汽车、摩托车和列车的质量,列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列车、汽车、摩托车.答案:B【拓展题】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答案:D【测试题】小丽从学校回家过程中如图示是她的s﹣t图象,则小丽动能最大的时间段是()A.在0﹣t1时间内B.在t1﹣t2时间内C.在t2﹣t3时间内D.无法确定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解析:当运动物体确定了,就是物体的质量是确定的.影响因素就只有速度了.在题中S-t图像曲线中,0- t1曲线最陡,动能最大答案:A【测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考点:能;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A、重力势能除了与高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势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B、动能除了与速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动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它不一定做功.答案:C【例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相同.(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答案:(1)甲、乙;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纸盒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测试题】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斜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小球滚下的速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影响碰撞的程度,所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让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C【拓展题】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不正确)的,理由是.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4)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答案:(1)不同;被推动距离的远近;(2)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相同;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3)不能;(4)不正确;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模块二机械能及其转化【一、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1)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初中物理中关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
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
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
能就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的大小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当物体从
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撞击弹簧并压缩弹簧时,动能
转化为弹性势能。
5.自然界中的机械能: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等。
例如,水电站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通过水
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基本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规律。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知识点1〗功和能的关系例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B、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D、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变式】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C.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D.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知识点2〗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例2: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具有的动能C、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D、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例3:图2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__ _ ____知道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使得铜球和钢球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3)图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_____。
(4)实验涉及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图乙与图丙_________(能/不能)得出动能与另一因素的关系。
(6)比较图甲与图乙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变式】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的大小。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 A/B) 的动能。
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2. 势能的定义和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
2. 能够运用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模型。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课件或投影片,展示一个滑翔机在空中滑翔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滑翔机在空中滑翔时具有哪些能量。
2. 概念讲解:讲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并通过模型或动画形象地展示它们的变化。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一、动能1.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二、势能1. 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 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三、机械能1. 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机械能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形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机械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九年级物理机械能的相关知识。
一、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其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用公式K = 1/2mv²表示,其中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
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的物体具有更大的动能。
二、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1.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在高度位置上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p = mgh表示,其中Ep代表重力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以及物体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的物体具有更大的重力势能。
2.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状变形而具有的能量,例如弹簧的弹性势能。
它可以用公式Ep = 1/2kx²表示,其中Ep代表弹性势能,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x代表弹簧形变的长度。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以及形变的长度有关。
劲度系数越大、形变长度越长的弹簧具有更大的弹性势能。
3. 化学势能:化学势能是物体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例如燃料具有的化学能。
化学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化学结构的特点有关。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即在机械能转换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解释许多物理现象,例如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下落时动能增加,同时重力势能减小,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应用举例机械能的概念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举例:1. 滑坡现象:当物体位于斜坡上时,具有较高的重力势能。
当物体滑下斜坡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继而速度增加。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知识点汇总一、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识结构: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③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④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⑤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⑥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⑦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练习:☆右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 速度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 -1) 动能E/J 牛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和动能,势能的关系
物理学家对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它们是形成物理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并存在于物理系统中。
本文将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首先,机械能是指一个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能量。
物体的运动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机械能可以写成
E=1/2mv2 。
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其次,动能是一种含有某种方向性的具有作用力的动力类型,其基本表达式为E=Fs,其中F是作用力,s是作用力的作用距离。
势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类型。
它是一种内能,是指物体随着运动的距离的增加而损失的能量。
与动能不同,势能的基本表达式为E=Fh,其中F是作用力,h是物体运动的距离。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描述:E=1/2mv2=Fs=Fh。
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F是作用力,s是作用力的作用距离,h是物体运动的距离。
以上推导表明,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可以互相转换。
以上三种能量都是物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和推导物理系统中的各种关系。
综上所述,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间是有关联的。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构成物理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推导出物理系统中的各种关系。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