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速度时间图像(1)
- 格式:ppt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2讲速度速度图像【考点五:速度】1.基本知识(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比值.(3)定义式:v=.(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等.(3)物体的瞬时速度总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为零.()3.探究交流“纳沙”于2011年9月24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26日夜间和29日早上7时两度加强成为强台风,是2011年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据报道:“纳沙”以每小时20 km~25 km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广东西部到海南东部沿海一带靠近,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将达到33 m/s……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什么?(1)两种打点计时器①电火花计时器:结构如图1-3-1所示,使用电压为220V 电源,电源频率是50 Hz时,打点周期为_s.图1-3-1 图1-3-21.基本知识(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3-3所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图1-3-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与t轴所围的矩形的“面积”表示物体对应时间内的2.思考判断(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平行于t轴的一条直线.()(2)v-t图像中的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3)v-t图像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3.探究交流怎样由v-t图像看物体的速度方向?(4)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3.两者的关系(1)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瞬时速度就等于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即瞬时速度大的物体,其平均速度不一2.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是不同的,速度的平均值并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例1】(2012·成都市十七中高一检测)在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的110 m栏项目上,刘翔与特拉梅尔同时以13秒15并驾齐驱地冲过终点.通过测量,测得刘翔5秒末的速度是8.00 m/s,到达终点的速度是9.80 m/s,则以下有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8.00 m/s是瞬时速度B.9.80 m/s是全程的平均速度C.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90 m/s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1)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的简称,而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速率的平均值.两者均是标量,前者是状态量,后者是过程量.(2)速率与平均速率没有确定的必然关系,某一运动过程中,速率可能大于平均速率,也有可能小于或者等于平均速率.1.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例1】如图1-3-4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 =20 cm 的圆周自A 点出发,逆时针运动,在2 s 内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质点的平均速率.2.(2012·宜宾市高一检测)如图1-3-5所示,一人沿一直坡自坡底A 以速率v 跑到坡顶,随图1-3-5从打第1个点到打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Δt =0.02(n -1)s.⑤用刻度尺测量出第1个点到第n 个点间的距离Δx . ⑥把测量的结果填入自己事先设计的表格中.2.平均速度的计算 测量方法: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某一位置瞬时速度时,可以取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测出这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1-3-6所示,测量出包含E 点在内的D 、F 两点间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ΔxΔt,这个平均速度可代表纸带经过E 点时的瞬时速度.图1-3-63.注意事项(1)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2)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像.图1-3-7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v =ΔxΔt ,当Δ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2根C 3=15 m/s 4如图m/s ,图1-3-91.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C .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 .经过提速后,我国列车的最高速度达到410 km/h C .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 m/sD .“嫦娥二号”卫星整流罩以20 m/s 的速度落入江西境内某田地中路领先,以14分34秒14夺冠,并打破哈克特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为中国男队夺取了首枚奥运项目的世锦赛金牌,成为本届世锦赛双冠王.孙杨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中()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率大D.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4.(2013·广元检测)2012年美国室内田径赛期间,有三位华侨A、B、C从所住地出发,到赛场N为中国的运动员加油,他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路径同时出发,最后同时到达赛场,如图1-3-10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56BC7.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8、ABCD)BC.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D.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9.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3-14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并填入表格中.图1-3-14v2=______ m/s.,甲乙。
精心整理高一秋季第二次课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1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v/△t=(vt -v)/t(vt表示末速度,v表示初速度)3单位:m/s2或m.s-2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5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1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2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vt >v,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vt <v,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a△t(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变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A.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D.甲、乙在不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4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D5.ABCD6)ABCD73m/s,经过1s后速度大小为4m/s,该质点的A.1m/s2B.3m/s2C.5m/s2D.7m/s28.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最小,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又不断增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又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0.物体正在沿x轴做直线运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B.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C.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D.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11.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知识点二、图像一、s-t图像(t轴表示时间,s轴表示位移)1.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1.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2.某质点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高一必修一物理st.vt图像知识点物理学中,ST.VT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工具。
其中,ST图像展示了物体的位移-时间关系,VT图像展示了物体的速度-时间关系。
通过学习和理解ST.VT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一物理中与ST.VT图像相关的知识点。
1. 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ST图像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位移为纵坐标的图像。
它反映了物体随时间变化的位移情况。
直观上看,ST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斜率越大表示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2.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VT图像是以时间为横坐标,速度为纵坐标的图像。
它反映了物体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情况。
直观上看,VT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3. 直线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斜率为零,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
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速度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4. 各类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斜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直线。
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变化速率。
VT图像是一条斜率为常数的直线,代表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
5. 自由落体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
起始点为原点,代表物体的始发位置。
VT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
6. 抛体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抛体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起始点为投射点,最高点为抛体的顶点,终点为落地点。
VT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不变。
7. 形状不规则曲线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形状不规则曲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没有统一的特征,可能是一条曲线,也可能是多段曲线。
VT图像同样没有统一的特征,曲线的斜率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