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53
布氏杆菌病的护理常规
1.传染控制: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传染控制的原则。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布氏杆菌病患者,应该单间或与其他患者隔离,确保空气流通,并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消毒。
2.药物治疗:
3.症状缓解:
4.营养支持:
由于布氏杆菌病患者可能因食欲不振、乏力等而导致营养不良。
护士要做好营养评估和指导,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5.休息与活动:
6.心理支持:
7.教育和预防: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布氏杆菌病的教育,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药物治疗等知识。
同时,护士要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8.定期复查:。
布鲁氏菌感染患者家庭护理技巧指南布鲁氏菌感染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家畜和野生动物。
当感染者接触感染源后,常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如果家庭中有患者感染布鲁氏菌,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帮助患者康复。
以下是布鲁氏菌感染患者家庭护理的技巧指南: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患者应每天洗澡并更换干净的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等需要勤换洗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家居环境应保持清洁,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家具和物品。
2. 饮食调理:患者应当遵循医嘱的饮食要求,均衡摄入营养物质。
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
饮食应适当分多次,避免暴饮暴食。
3. 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家人应妥善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并避免影响其休息质量的噪音和干扰。
4. 加强个人防护:家人照顾患者时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避免接触感染源或患者的分泌物。
接触患者后,要及时洗手,并进行正确的手卫生。
5.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过于密切接触,特别是孩子、老人、孕妇等易感染人群。
减少患者与其他家庭成员在同一房间的时间,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
6. 定期随访和治疗: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随访和治疗,遵守药物使用的规定,及时报告病情变化。
家属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和其他指标变化。
7. 心理支持: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和沮丧,家人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鼓励患者参与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散步等,以缓解情绪压力。
8. 教育和宣传:通过向家庭成员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材料,加强他们对布鲁氏菌感染的了解和预防的认识。
家人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应对患者的症状和处理相关的生活垃圾,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9. 密切监测家庭成员: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情况。
如果有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家中有布鲁氏菌感染者的情况。
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解答一、概念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乙类),也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二、临床表现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病情较重的差别也不大。
本病可侵犯各种组织器官,病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亚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和关节肌肉疼痛。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表现,95%以上病人表现为发热,热型不定,变化多样。
发热呈张弛热或波浪热(5%~20%),亦可见不规则热或持续低热。
多汗是本病的突出表现之一,退热时大汗淋漓,部分病人有盗汗,不发热时也大汗不止。
关节疼痛较明显,70%以上病人可有骨、关节疼痛。
疼痛多发生于膝、髋、肩等大关节,初为呈游走性。
有的疼痛十分剧烈,锥刺样或顽固性钝痛,一般镇痛剂不能缓解,以后疼痛固定在某些关节。
大腿内侧、臀及臂部可出现痉挛性肌肉疼痛。
20%~40%男病人可出现睾丸及附睾炎;女性病人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可引发早产、流产等。
心肌、血管、神经、呼吸等各器官系统损害也较常见。
2.慢性期有继发性急性期者,也有起病即呈慢性者。
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不典型,呈多样性表现。
以疲乏、关节肌肉疼痛、低热、失眠、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
亦可见慢性关节炎、神经炎及泌尿生殖系统等慢性损害表现。
三、治疗原则1.急性期治疗以抗菌为主为提高疗效、防止耐药,现主张联合疗法。
联合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福平配合其他药物:利福平为脂溶性,可透过细胞膜,抗菌广谱,单独应用即有较好疗效。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利福平(每日15mg/kg)加强力霉素(100mg,每日两次)治疗本病,疗程6周。
亦可利福平合用喹诺酮类药物。
另一类是链霉素配合其他药物,效果亦较好。
最近有人报告,链霉素(1g/d,60岁以上750mg/a,肌注15日)加强力霉素(100mg,每日两次,45日),认为疗效与WHO所推荐的方案相似,也有人认为可能更好一些。
布氏杆菌病的护理常规一、相关知识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
本病易复发,容易转为慢性。
本病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消化道隔离。
二、护理评估1. 身体评估(1)评估患者发病前是否接触过家畜或野生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等。
(2)评估患者的发热情况,是否呈不规则热,有无发热后症状反而加重。
(3)评估患者有无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汗液有酸臭味。
(4)评估患者有无肌肉及关节疼痛,全身长骨有无剧痛,两侧臀部及大腿肌肉有无痉挛性疼痛。
(5)评估患者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2.病史评估评估患者近期有无羊、牛、猪、犬类接触史,患者发病的地域有无本病的流行;患者体温变化及出汗的情况,评估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3.其他了解患者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压疮、疼痛、非计划性拔管等风险。
评估时参考费县人民医院相关评估表。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疼痛比较明显,因此主张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禁止坐起,站立,行走,注意保持环境安静。
(2)饮食与营养多饮水,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避免口腔感染。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出汗的情况。
(2)注意神经及关节疼痛表现:注意评估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
(3)男患者注意有无睾丸红肿、疼痛。
3.症状护理(1)发热的护理①休息、多喝温开水,严密观察记录体温变化;②降温并记录疗效;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关节疼痛的护理①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②急性期关节疼痛时可服用镇痛药,也可用10%硫酸镁局部湿敷,每日2次;③指导关节保暖,协助患者翻身、按摩,防止关节强直、受压和肌肉挛缩。
(3)多汗的护理①温水擦浴,及时更换内衣裤和床单、被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②保证水、电解质补充以防虚脱,成人每日饮水量应在3000ml以上,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