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栎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 格式:pdf
- 大小:172.84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9〕96号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规划》所提出的各项目标。
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举足轻重。
当前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实现全省山川秀美,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把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一、我省林业生产建设概况《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1990-1999年)已经完成,从1988年到1998年,全省有林地面积由157.1万公顷提高到20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9151.5万立方米增加到1316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四旁树)由14.8%提高到19.8%。
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滩河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先后在46个县(市、区)启动。
林果花卉各业和以木材加工、林副产品加工及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林业产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省林业发展状况与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均水平较低。
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现状与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现状与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之一,其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生态作用重要,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
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的现状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是一种植物群落,其特征是赤松和栎树在植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
在原生赤松-栎林植物群落中,赤松和栎树是最重要的植物,它们的繁茂程度是植物群落的核心指标。
由于原生赤松-栎林植物群落具有多样性,维持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因此它们的繁茂程度也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人类活动,森林火灾等因素的影响,原生赤松-栎林植物群落的繁茂程度不断下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植物群落的繁茂程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
二、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保护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
为了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改善森林管理改善森林管理,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减少森林的破坏,采取层次性的森林管理措施,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森林资源。
2、实施植物更新在植物保护中,实施植物更新是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用植物种植、植物育种、植物选择等方式,使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得到改善,逐步恢复原有的植物群落结构。
3、实施森林火灾防控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大威胁,它会破坏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严重影响森林的健康发展。
因此,要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森林火灾防控措施,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4、实施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原生型赤松-栎林植物群落,我们要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使公众了解环境的重要性,营造绿色环境,更好地保护植物群落。
大别山区栎属资源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作者:戴永祥张海兵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5年第07期摘要:栎树为栎属植物的统称,是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在我国有51种,分布范围广,遗传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文着重论述了栎树的植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态效益、开发利用和前景,提出了加强大别山区栎类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栎树;价值;资源保护栎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多种,其中包括常绿和落叶树种,是壳斗科最大的属,分布在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陆,南北跨越40个纬度,东西跨越75个经度。
大别山区栎树资源丰富,栎类林占总林地面积10%以上。
因此,开展栎类树种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对大别山区林业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 栎树的植物学特性栎树,又名橡树,为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常绿、半常绿或落叶乔木,稀有灌木。
树高达20-30m,树皮坚硬,暗褐色,呈不规则深纵裂。
枝有顶芽,芽鳞数枚,覆瓦状排列。
叶互生,边缘具粗细不等的锯齿,少有深裂或全缘。
花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的柔荑花序,单朵散生或数簇生花轴,雄花花萼一般为4-7裂,雄蕊与花萼裂片同数,有时较少。
雄花单生、簇生或排成直立穗状,每一雌花单生于总苞内,花萼5-6深裂,子房3室,少数为2或4室,每室2胚珠,花柱与子房室同数。
果实称之为壳斗或橡实,呈杯状、碗状、碟状、半球形或近钟形。
苞片鳞形、线形或钻形,覆瓦状排裂,紧贴、开展或反曲;坚果单生,当年或第二年熟,不育胚珠常在种子的基部。
2 栎树的生态学特性栎树喜光,深根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能在干旱瘠薄的山地生长,但以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为最适宜。
一般生长在海拔100-1500m的阳坡山麓、山沟。
栎树常与其它阔叶树组成混交林,也有小片纯林。
栎属约300种,广布于亚非欧美等地。
我国约60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是温带阔叶林的主要组成部分。
栎属不同种源树种的出苗及生长过程李亚男;李东胜;许中旗;虞晓凡【摘要】收集8个种源地7个栎属树种(蒙古栎、栓皮栎、短柄抱栎、槲栎、锐齿槲栎、辽东栎、橿子栎)在保定市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栎属不同树种在出苗时间、出苗率及高生长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出苗最早的雾灵山蒙古栎与出苗最晚的武安栓皮栎相差15 d,帽儿山蒙古栎出苗时间比原产地提前37 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出苗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雾灵山蒙古栎出苗持续时间最长,为65 d,而宝天曼短柄抱栎的持续时间只有30 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的高生长过程基本一致,都经历一个慢-快-慢的生长节律,多数都在40 d以内完成高生长,但高生长持续时间有较大差异.出苗率及苗期高生长量与种子千粒重相关关系显著,千粒重越大,高生长量越大,千粒重中等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千粒重较小和较大的种子出苗率都比较低.综合幼苗期各方面的特征来看,雾灵山蒙古栎在保定地区表现较好,适用于该地区造林.【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9)004【总页数】6页(P139-144)【关键词】栎属;种源;出苗率;高生长;种子大小【作者】李亚男;李东胜;许中旗;虞晓凡【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3.1壳斗科(Fagaceae)是北半球温带森林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成分之一。
栎属(Quercus)是壳斗科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属[1]。
全世界栎属大约有450种以上,中国的栎属植物约130余种,常绿栎类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热带、亚热带中高山地区,落叶栎广布于全国各地[2]。
草原资源的利用及保护问题草原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草原的资源对于国家的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草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过度开发过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因此,草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首先,草原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畜牧业上。
作为草原最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畜牧业可以提供牲畜肉、奶产品和西藏红酒等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草原生态环境的绿色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但是在畜牧业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比如,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牲畜的吃草噬草和压坏草皮留下的轮迹,损害了草原的水土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从制度上对畜牧业进行规范,注重均衡发展和科学管理,做到以合理的方式利用草原,同时维护牲畜和草地的生态平衡。
其次,草原也是能源的重要原料。
利用生物质能源,对于我国能源应对问题和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同时,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使用也可以为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益。
而草地的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内蒙古乌海市生态园区的“草丝绵”项目,利用蒙古栎树和黑麦草为原料制成丝绸、绒毯等物品。
这种项目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创造不少经济效益,为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生物质能源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依旧存在。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开采需要大量的草地,过度开发草地势必会加速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草原的保护与管理。
草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它的生态平衡非常容易被破坏,而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状态。
因此,我们需要在草原的保护和管理上下功夫。
从国家层面上,政府应当加大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出台相对完备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草原的监测和专业人员的培训。
从地方层面上,也需要加强对本地草原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加强对过度放牧行为的打击、加强教育和宣传等。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0〕2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促进全省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2004年我省开展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工作以来,在压减矿山数量、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小而散、投入偏少,矿山企业规模过小、大中型矿山企业少,矿产资源开采粗放、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煤、铝、钼、铁等矿种的整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其他重要矿种和重要矿区的整合亟需全面展开,探矿权整合工作需要抓紧启动。
进一步推进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调整矿产开发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面临矛盾多、操作难度大。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通知》及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确保全面完成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要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资源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以往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基础上依法推进。
吴 双,王 晗,李倩倩,等.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设计及生态修复研究———以河南省长垣市黄河滩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8):141-148,15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8.025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设计及生态修复研究———以河南省长垣市黄河滩区为例吴 双,王 晗,李倩倩,王鹏飞(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黄河下游滩区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本研究以长垣市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案例,剖析研究区域生态现状,分析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最终提出基于“三滩分治”理念的植物种植规划策略:(1)植物规划设计原则;(2)“三滩分治”理念的形成;(3)植物种植规划总体布局;(4)基于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5)嫩滩生态修复策略。
以期通过针对滩区提出的生态修复研究策略和植物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滩区植被的修复与生态治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8-0141-08收稿日期:2020-11-06基金项目:河南省林木资源普查项目(编号:30601796)。
作者简介:吴 双(1994—),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E-mail:549525321@qq.com。
通信作者:王鹏飞,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E-mail:188792041@qq.com。
黄河下游滩区承担着落淤沉沙的功能,也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位于城乡区域的黄河下游滩区是城市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人类活动影响也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滩区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生产与生态修复治理之间的矛盾、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如何处理好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保护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化解现状矛盾是黄河沿线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阳适合种植什么大树木信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气候条件适宜大树木的生长。
根据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下是一些适合种植的大树木品种。
1. 枫树:枫树是信阳地区非常适合种植的大树木之一。
信阳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而湿润,而枫树喜欢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
枫树不仅提供了美丽的红叶景观,还可以为城市提供休闲空间和树荫。
在信阳的公园、街道和城市绿化区域种植枫树将会增加整个城市的美观度。
2. 栎树:栎树是一种耐旱和耐寒的大树木,适合在信阳地区种植。
栎树的树干高大而粗壮,树冠茂密,可以在夏季提供阴凉和凉爽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在冬季提供保护和屏障。
栎树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改善空气质量。
在信阳的山区和城市中心种植栎树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松树:松树是信阳地区非常适合种植的大树木之一。
松树是常绿树种,可以在冬季提供绿色景观。
此外,松树具有耐旱、耐贫瘠和抗风沙能力,非常适合信阳干燥和多风的气候条件。
松树的木材还可以用于建筑、制造家具等方面。
在信阳的山区和农田中种植松树可以改善环境和土壤质量。
4. 桂花树:桂花树是一种适合在信阳地区种植的大树木。
桂花树在秋季开放迷人的花朵,花香四溢,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还可以用于制作香水和茶叶。
在信阳的公园和城市中心种植桂花树可以提高城市的氛围和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
5. 白蜡树:白蜡树是一种适合在信阳地区种植的大树木。
白蜡树是一种常绿树种,可以在冬季提供绿叶景观。
它们还可以提供树荫和减轻城市的温度。
白蜡树还可以提供木材和蜡,被广泛用于制造家具和蜡烛等产品。
在信阳的公园和城市绿化区域种植白蜡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种植大树木时,需要考虑植物与该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配性。
此外,及时的浇水、施肥和修剪对于大树木的生长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是,要合理规划和管理种植的大树木,以确保城市的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河南省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河南省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关键之一一、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河南省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其次是建设用地和林地、草地等。
农业用地占据了大量土地资源,但收益并不高,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2.水资源利用不充分。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不足,但农业用水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3.土地利用效益低。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河南省土地的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效益低下,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的意义1.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通过对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利用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为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通过对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可以发现农业用地的利用问题,并为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3.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可以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三、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土地利用的重要工具,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如下指标体系:1.农业用地评价指标:包括耕地质量评价、灌溉条件评价、农田设施评价等。
2.建设用地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开发利用率、工程建设质量、土地利用环境评价等。
3.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土地退化评价、土壤污染评价、水资源利用评价等。
四、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对策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通过调整农业、建设、林地等用地结构,减少农业用地的占比,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扩大林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优化。
2.推广节水农业。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用水技术和管理方式,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约用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