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解析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48.20 KB
- 文档页数:6
注射用利培嗣微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洼射用利培翻微球是我国茵个上市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结合了长效剂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优势,临床应用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组织专家,在2012年《非典型长效针剂(注射用利培酣微球)||备床应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汇总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注射用利培翻微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提高注射用利培酣微球临床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临床医生f是供更好的临床用药指导。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致残性精禅疾病,以恩维、情感及行为紊乱和认知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手里圭延易复发。
2019年TheLancetPsychiatry 发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关于”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 Y’ 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精禅分裂症的终生害、病率为S.88%0。
首次发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0a随in期内仍高44%的患者至少存在1次复发,23%的患者持续存在精禅症状,须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而更阜使用长效针剂治疗高助于降低过旱停药和再次入院的风险。
最新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是预防复发的最佳方案之一。
注射用利培嗣微球(risperidonemicrospheres forinjection )制剂是首个第2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
与口服抗精神病药相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并降低再佳院风险。
目前国际指南己将长效针剂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程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国内外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以及注射用利培嗣微球改良创新制剂的上市,积累了新的临床循证证据和使用经验。
l共识制定方法2洼射用利培自同微球药理机制和药代动力学3洼射用利培自同微球临床应用建议注射用利培嗣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高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再佳院风险、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
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8-23T15:21:35.5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8期作者:武文昊孙敏捷[导读]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武文昊孙敏捷(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易复发的精神类疾病。
由于病情反复,患者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用药依从性差等问题。
而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长效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出发,通过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指出长效注射针剂相较于口服用药在治疗效果上的潜在优势,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用药建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长效注射。
中图分类号:R971Research progress of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 drugsWU Wenhao,SUN Minjie(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Abstract:Schizophrenia is a kind of mental disease with easy recurrence. Due to the repeated illness, the patient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aggression and poor medication compliance. Maintenanc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lapse are the key to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of schizophrenia, through the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rmacoeconomics, it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long-acti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effect compared with oral medication, which can provide more medication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Schizophrenia;Antipsychotic drugs;Long-acting injectable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
利培酮微球注射过程及注射部位疼痛的调查:12周多中心评价王雪静;李玲芝;肖卫东;杜波;宓为峰【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16【摘要】背景: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是第一个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长效制剂,它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因其注射部位为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可能引起较重的疼痛刺激.目的:明确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12周后注射部位疼痛情况的变化,探索注射过程及注射部位疼痛与注射剂量、注射次数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或门诊患者57例,年龄18~65岁,每2周注射一次利培酮微球,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为25,37.5,50 mg,同时采用100 mm目测类比量表对患者注射过程疼痛和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者应用他评量表对受试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注射剂量、注射次数对注射过程疼痛、注射部位疼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利培酮微球注射的不同剂量组间注射过程的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35,P>0.05),说明注射过程的疼痛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注射剂量无关;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与利培酮微球的注射剂量有相关性,50mg组的疼痛程度较37.5,25 mg组的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大,明确临床注射过程中应对高剂量利培酮微球注射患者进行重点的护理干预.【总页数】4页(P2937-2940)【作者】王雪静;李玲芝;肖卫东;杜波;宓为峰【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中心采血室,河北省唐山市,063000;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北京市,100191;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心理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60;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北京市,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比较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制剂与利培酮片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J], 谭宇筠2.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2周多中心开放标记性观察研究 [J], 薛庆云;贾世孔;白雪松;王炳强;肖克明;路青林;芮钢;潘伟明;杨连梓;马雄君;何荣新;纪泉;马楚平;欧阳跃平;徐福祥;张建中;张春;张良;文良元;盛正妍;李毅中;郑明;林玉芬;姜文学3.利培酮微球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J], 苏磊;孙自豪;冯凡;李龙飞4.长效利培酮微球、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J], 刘丽娟5.体位与注射部位对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和成功率的影响 [J], 张荣荣;赵亚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血浆催乳素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刘林晶;陈远岭;陆万美;王怀印;李方敏;潘建设【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型的利培酮(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催乳素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口服利培酮≤4 mg/d 达6周且病情稳定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注射长效利培酮微球组(注射组,利培酮剂量每2周为25~50 mg)和口服利培酮组(口服组,利培酮剂量≤4mg/d).于分组前及分组后4周、8周、16周检测患者的血浆催乳素水平,于分组前和分组后8周、16周以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的病情严重程度(GGI-SI)及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SEP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注射组37例患者中,有30例(82.1%)完成研究,口服组37例患者中,有32例(85.7%)完成研究,将完成全部研究的患者的资料纳入统计分析.分组前两组的PNASS、CGI-SI及SEP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分组治疗16周后,两组的PANSS评分及CGI-SI评分均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注射组、口服组的SEPS评分的均数(标准差)为3.7(2.5)和5.1(2.8),(t=2.12,P=0.037).分组治疗8周后,注射组与口服组的血浆催乳素均数(标准差)分别为48.2(15.7)μg/L及54.2(18.8)μg/L,(t=2.59,P=0.012),两组的PSP评分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70.9(9.7)及65.3(11.1),(t=2.01,P=0.049);分组16周后,注射组与口服组的血浆催乳素浓度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1.5(17.1)μg/L及58.5(16.8)μg/L,(t=6.24,P<0.001),两组的PSP评分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79.3(6.0)及66.1(9.6),(t=6.44,P<0.001).两组血浆催乳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P=0.033),两组PSP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0,P=0.005).结论与口服利培酮相比,注射长效利培酮微球后患者出现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轻,高催乳素血症的程度较低,社会功能恢复较好.【期刊名称】《上海精神医学》【年(卷),期】2010(022)006【总页数】5页(P358-361,366)【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长效利培酮微球;催乳素;社会功能【作者】刘林晶;陈远岭;陆万美;王怀印;李方敏;潘建设【作者单位】温州康宁医院,325007;温州康宁医院,325007;温州康宁医院,325007;温州康宁医院,325007;温州康宁医院,325007;温州康宁医院,325007【正文语种】中文现代精神分裂症治疗目标已从单纯强调疗效发展到重视安全性和恢复社会功能,使患者回归社会,患者的社会功能已作为评估结局和复发的预警指征之一[1,2]。
利培酮微球(LAIR)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运用利培酮微球(LAIR)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利培酮片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LAI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N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4、6个月,观察组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LAIR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还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微球;利培酮片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延性精神疾病,可诱发精神残疾和社会功能衰退,并且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
当前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服药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不高,再加上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诸多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耐受性。
在这一背景下,长效抗精神病针剂为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了新的一个选择,其中LAIR作为首个非典型的一种抗精神病长效针剂,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本文对LAIR运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
对照组病程2-30个月,平均(15.6±4.1)个月,年龄20-67岁,平均(43.2±6.7)岁,其中20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3-31个月,平均(15.7±4.2)个月,年龄22-68岁,平均(43.4±6.8)岁,其中21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研究作者:梁松新等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22期[摘要] 目的探讨长效利培酮微球(RLAI)、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RLAI 组30例,利培酮片组45例,喹硫平片组45例,治疗12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8周、12周末RLAI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利培酮片和喹硫平组(P0.05);RLAI与利培酮片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震颤、静坐不能,喹硫平组为体重增加、心动过速。
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RLAI组在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且有长期维持治疗的优势。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长效利培酮微球;利培酮;喹硫平[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2-0003-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function among risperidone long-acting microsphere(RLAI), 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pi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RLAI group of 30 cases, risperidone group of 45 cases,quetiapine group of 45 cases, treated for 12 weeks. Clinical efficacy was assess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social functions with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PSP) and adverse reactions with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Results The PAN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PSP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at 12th weekend; Main adverse reactions of RLAI and risperidone were tremor,akathisia, those of quetiapine group were weight gain and tachycardia. Conclusion RLAI,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have equivalent difficanc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but RLAI has an advantage in controlling mental symptoms, improve social function over 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pills, and RLAI has the advantage of long-term maintenance treatment.[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isperidone long-acting microsphere; Risperidone; Quetiapine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现象是反复发作,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成功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临床仍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推荐患者持续使用抗精神病长效药物。
利培酮药剂学研究进展∗王虹;胡进;张霞;刘艳华;王文苹【摘要】目前已上市利培酮产品包括片剂、胶囊剂、溶液剂,口腔速溶膜以及注射用长效缓释微球等,但口服需频繁给药,注射剂费用较高,依从性差。
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需求,30年来药剂研究者仍在不断地将新剂型、新技术引入利培酮制剂的研究中来。
该文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已上市产品,并概括新型给药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利培酮新制剂的研发,并为相关产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3页(P1322-1324)【关键词】利培酮;抗精神病药;药剂学;剂型【作者】王虹;胡进;张霞;刘艳华;王文苹【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银川 750001;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银川750001;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银川 750001;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银川 750001; 宁夏回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01; 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1;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银川 750001; 宁夏回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01; 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作为新一代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利培酮(risperidone,RSP)能选择性拮抗中脑及边缘系统5-HT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疗效,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经典抗精神病药少、耐受性更佳。
以 9-羟基利培酮(9-hydroxyrisperidone,9-OH-RSP)为主要代谢产物,其药理作用与RSP相似,活性是RSP的70%[1-2]。
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目前对RSP新剂型和新产品的研究仍十分活跃。
笔者全面综述RSP已上市产品、新剂型及新技术等研究进展,分析其研发和应用前景,为后续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棕榈酸帕利哌酮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宋国华;杨剑虹;卢桂华【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n=40)和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组(n=40),均为肌内注射,治疗12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平均治疗剂量为(97.44±21.30) mg,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组平均治疗剂量为(29.69±8.34) mg.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时出现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开始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各时点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12周末,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82.1%,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失眠、锥体外系反应、月经紊乱、体质量增加、注射部位疼痛等,但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明显少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35)010【总页数】4页(P1072-1075)【关键词】帕利哌酮,棕榈酸;利培酮微球,注射用;精神分裂症【作者】宋国华;杨剑虹;卢桂华【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湖州313000;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湖州313000;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1;R749.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精神疾病,常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患者社会功能衰退和精神残疾,需长期药物治疗[1]。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解析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朱 珠1,杨会霞2,蔡 乐1(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北京100730;2兰州大学附属兰州医院药剂科,兰州730050)[摘要]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注射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及再入院率和因病致残率,并减少整体医疗保健成本。
现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解析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在欧美国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点,并分析该长效新制剂在我国临床应用的利与弊。
[关键词] 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971.4;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7)17-1410-06Phar macoecono m ic eval uation of l ong acti ngrisperi done m icrosphere i njecti onZ HU Zhu1,YANG H u i x ia2,CA I Le1(1D e part m ent of Phar macy,P ek ing Un ion M ed icalC ollegeH os p it a l,Chinese Acade my of M edical Sciences&P ek ing Un ion M ed ical College,B eijing100730,China;2D epart m en t o f P har m acy, Lanzhou H os p ital Affili a ted to Lanzhou Universit y,Lanzhou730050,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acting risperi d one m icrosphere i n jecti o n and its phar m aco econo m ic stud ies(especially cost effectiveness studies)in patients w ith sch izophrenia in different coun triesw ere rev ie w 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 w ed that long acting risperidone m icrosphere i n j e ction m ay play an i m portant ro le i n i m prov ing co mp liance and liv i n g quality,reducing concurrent and rehospi talized risks,saving m ed ica l cost and hea lthy resource.[K ey words] long acti n g risperidone m icrosphere;phar m acoecono m ics;cost effectiveness ana l y sis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long acti n g risperi d one m icrosphere,简称 利培酮微球),商品名恒德 (Consta ),由美国杨森公司研发生产,2003年在美国和欧洲相继上市,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
本文扼要介绍欧美国家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的相关成本 效果研究情况,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利培酮微球在我国临床应用的利与弊。
1 基本概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目标是持续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命质量;主要治疗药物包括传统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1997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提出[1],需要一种具备长效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两者优点的药物。
于是,第一个长效非典型抗精神病针剂!!!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出现了。
利培酮微球采用M edisorb药物控释技术,通过聚合物将肽类和小分子药物包裹起来形成微粒,加入水制成混悬液。
肌内注射后,利培酮微球可经水合、药物扩散、聚合体破裂3个阶段逐渐释放药物。
在水合阶段,利培酮和9 羟利培酮等活性成分的血浆水平低,注射3周后药物活性成分达到治疗浓度,约在4~5周达到峰浓度,7周后聚合体完全被侵蚀,药物浓度迅速降至治疗水平以下[2]。
与口服利培酮相比,肌内注射避免了吸收和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每隔两周注射一次可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
利培酮微球兼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长效的优点,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注射时仅会产生轻微疼痛[3],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从而减少复发。
2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费用特点2.1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成本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1410 !治疗成本主要包括3部分,即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住院、陪护、药物和实验室检查等支出,其中住院和陪护费用所占比例较大,而药物治疗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英国为4.0%,法国5.6%,荷兰1.1%[4]。
据报道,英国97%的终身直接治疗总成本与41%的患者需住院2.5年以上相关。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首次发作患者治疗费用为23亿美元,而首次发作后两年内再住院的直接成本约20亿美元。
由于反复发作需要再住院或加强社区照顾所造成的直接成本,较治疗单次发作的治疗成本高出约100倍[4]。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除要考虑直接成本外,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也不容忽视。
间接成本包括发病(如丧失劳动能力)、误工和死亡(如早逝而失去的收入)的费用。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接和间接成本几近相等,也有研究认为间接成本为直接成本的3~4倍[4]。
隐性成本则指那些无法用金钱确切表示的费用,如因疾病引起的疼痛、失眠或精神上的痛苦等,主观和假设的因素较多,难以客观估算。
本文引用的几个国家的成本 效果研究中也没有计算隐性成本。
毋庸置疑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总成本很高。
在发达国家,其花费占国家医疗保健总费用的1 5%~3%[5]。
1992-1993年英格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花费为26亿英镑[4];2002年美国为627亿美元[6]。
另外,不同国家的治疗方法和医疗服务体系不同,对疾病费用的评估差别很大。
2.2 精神分裂症的成本驱使因素 复发和再住院是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成本驱使因素,而依从性不佳、中断治疗是引起复发和再住院的主要原因[7]。
有报道,高达2/3的患者对治疗部分依从或完全不依从[8]。
W eiden等[9]对18个月内数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因不依从而再住院的患者是治疗无效的两倍。
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口服常规药物者因缺乏依从性而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较高,而使用长效制剂则依从性好。
德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关于治疗方案改变的原因分析详见表1[7]。
表1 德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关于治疗方案改变的原因分析n=1920方案改变的原因长效传统制剂/%口服传统制剂/%口服非典型制剂/%缺乏依从性19.030.946.0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24.015.011.0疗效不佳30.032.124.0不良事件11.07.04.0其他原因a16.015.015.0a其他原因包括患者或家庭的选择和生活费用等(下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临床试验(The C linical Anti p sycho tic Trials of I nterventi o n E ffectiveness,C AT I E)在57个研究机构进行,共入选14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盲法研究了奥氮平(7.5~30m g∀d-1)、奋乃静(8~32mg∀d-1)、喹硫平(200~800m g∀d-1)、利培酮(1.5~6.0m g∀d-1)和齐拉西酮(40~160 m g∀d-1)5种药物的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发现,平均有74%的患者用药不足18个月就中断治疗;各组因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比率,利培酮组最低(10%),奥氮平组最高(18%)[10]。
Ascher Svanu m等[11]统计一项大规模(n=2327)、非随机、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数据,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n=1132)因各种原因而中断治疗的平均起始时间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n=534)长(P<0.01),时间分别为256 3d和197 2d。
患者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过2年,复发率可高达80%[12]。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可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因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学益处[13]。
英国国立临床优化研究所(N ati o nal Institu te for C li n ica lEx ce l lence,N I CE)和 荷兰精神分裂症论坛(Sch izo ph ren ia Pla tfor m o f the N ether lands)建议: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重点应在提高依从性和减少副作用上[6]。
德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研究数据表明,选择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要原因是依从性好,详见表2[14]。
表2 选择长效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要原因分析首要原因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依从性39.930.953.2没有难以忍受的药物不良反应17.917.523.3解决疗效不佳的问题28.028.913.1使用方便5.89.82.2其他原因a8.412.98.23 国外关于利培酮微球的药物经济学评估3.1 利培酮微球的成本 效果分析 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和比利时等国[15~20]对利培酮微球进行了成本 效果分析。
所应用的分别是离散事件模拟模型(discrete event si m u lati o n,DES)和决策分析模型(decisi o n ana l y tica l m odels),数据来源于已出版的医学文献、临床试验数据和临床专家小组提供的评价参数;各国的研究时限不同,多以长效氟哌啶醇注射剂、口服奥氮平或口服利培酮为对照。
不同国家使用利培酮微球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估结果见表3。
!1411!表3 不同国家使用利培酮微球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估评价指标美国[15]加拿大[16]德国[17]荷兰[18]葡萄牙[19]意大利[20]应用模型决策分析DES DES DES DES DES研究时限年155555每人每年避免复发次数与长效氟哌啶醇比较0.400.280.230.200.440.87与口服奥氮平比较0.25/0.330.410.59/与口服利培酮比较0.250.54////每人每年节约的平均成本与长效氟哌啶醇比较US$8224Can$690820171511536034773与口服奥氮平比较US$1425/609669724682/与口服利培酮比较U S$161Ca n$13130////由表3可见,利培酮微球可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复发次数,并节约治疗成本,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