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2章
- 格式:ppt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2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作业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目标:了解幼儿数学的知识与理论;了解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流派思想及研究动向;能够独立完成儿童数学教育的各种活动设计;能够熟练地组织与评价儿童数学教学活动。
电子教材:平台教材课程自学要求及作业:第一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本章学习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的早期数学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作业题: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简述学前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3、在学前儿童早期数学教学活动中,其心理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哪些方面?4、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5、如何理解早期数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与作用?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理解与认识。
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本章自学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作业题: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2、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3、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目标的内容。
4、简述选择学前儿童数学的内容,其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5、试述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6、如何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目标和要求,结合实例或者幼儿园实地所见,谈谈你的认识。
第三章有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动向本章学习重点;列乌申娜的数学教育思想与苏联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研究与建构主义数学教育;蒙台梭利与蒙台梭利课程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凯米、格里芬的数学教育思想与美国美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动向。
作业题:1、简述列乌申娜的数学教育思想。
2、简述列乌申娜提出的七条数学教学原则。
3、简述皮亚杰数学教育理论的基本要点。
4、试述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节本主张。
5、简述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方法。
6、简述凯米的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7、简述格里芬“数学世界”儿童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
学前教育数学教案【篇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姓名:宋永美班级:12学前教育1编者:沈如云日任教:教材名称:2345【篇二:13-14(1)学前数学教育教案】郑州师范学院《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曹艳荣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采用教材《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黄瑾著)周课时数 2任教班级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b11级第一章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了解数学的起源、特点和作用?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第一节数学教育与幼儿发展事例一:某大班教师在一次活动中,让幼儿用“5元钱”去买两件“商品”。
有一位幼儿成功地买来了两件“商品”,标价分别是“1元”和“4元”。
但是,当她按照教师的要求用一道算式记录自己做的事情时,却令人不解地写下了“1+4=0”的算式。
就连她自己也感到奇怪:她明明记下了自己做的事情——用“5元钱”买了“1元”和“4元”的商品后钱全部花完,却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算式。
事例二:某大班初期幼儿对于10以内的加减运算已经对答如流。
在一次测查中,作者询问该儿童“3+4=7”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他除了回答“表示3加上4就是7”之外,任凭作者提示,也不能举出一件能够用这个算式来表示的具体事情。
在前一个事例中,幼儿尚处于数学抽象的初级阶段,她理解了具体的数学关系,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却不能将其归纳为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用抽象化的符号来表示具体的事情。
而后一个事例则是能熟练地解答数学问题,却不能将其还原为具体的问题。
幼儿能够进行抽象符号运算的表面现象掩盖不了他理解上的缺陷――他不懂得抽象符号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因此,严格说来,这两位幼儿都不能算是掌握了数学。
现代数学家普遍认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正如哲学家怀特海的表述:“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数学教育的表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第一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数学的起源和特点一、数学的起源(一)人类历史上数的起源从数学的起源来看,数学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产物。
在人类的童年,对事物数量多少的比较仅限于直接的感知(数觉);数觉:在一个小的数的集合里,增加或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还未直接知道增减,但能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我们把人类在数觉的基础上,靠知识、经验和技能而发展起来的对于数和数的变化的感知能力,称为“数感”。
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二)儿童个体数概念的发生1、对儿童个体来说,他们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同样也是一个发明和创造的过程。
2、儿童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也存在着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二、数学知识的特点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恩格斯(一)抽象性(二)逻辑性(三)精确性(四)应用性第二节学前数学教育与儿童发展一、学前儿童数学的含义学前儿童所学习的、最初步的数学知识,包括最简单的数的知识,初步的时间、空间观念等,它强调的是学前儿童在操作活动中的数学体验。
即学前儿童所学的数学知识,大多是表面的、粗浅的知识。
二、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意义(一)使学前儿童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训练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能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一、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一)学前儿童逻辑观念的发展1.一一对应观念2.序列观念3.类包含观念(二)学前儿童思维的抽象性及其发展二、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一)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幼儿表现出的这些外部动作,实际上是其协调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二)学前儿童数学知识的内化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三)学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如果幼儿缺乏多样化的经验,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会出现问题(四)学前儿童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五)学前儿童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是幼儿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尝试新策略、练习和检验新获得的策略以及在应用中巩固新策略的过程第四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一、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二、发展幼儿思维结构的原则“发展幼儿思维结构”的原则,是指数学教育不应只是着眼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应指向幼儿的思维结构的发展。
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有哪些途径及各自特点2、理解幼儿数学教育基本方法的涵义及掌握的要求,重在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就是指向学前儿童实施数学教育的活动形式。
幼儿生活中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有效途径和手段。
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提供数学活动环境并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数学教育活动。
(一)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P691、含义: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通过他们自身的参与掌握初步概念并发展其思维的一种专项活动。
是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
2、特点:(1)事先有缜密的筹划(2)内容专门指向数学(3)以集体活动形式为主在这种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者操作活动。
(二)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1、含义: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发幼儿自发、自主、自由进行的数学活动。
可以是专门开设的数学活动室,也可以是在教室里设置的数学角。
2、特点:(1)没有具体、详细的计划(2)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以个别活动为主3、作用(正式数学活动不具备的)(1)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求知探索、主动探究的愿望。
(2)能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不同的活动或同一活动体现不同层次的操作,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收获和提高,既可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又能增强自信心。
(3)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幼儿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及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上述两种数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两条主要途径,它们共同实施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着数学教育的早期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