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25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19世纪中期,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迅速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提供了物质基础。
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灯、电话、电报等电气产品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来源,推动了交通运
输工具的发展。
3.化学工业诞生: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新材料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带来了
便利。
4.传统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钢铁、纺织、采矿等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人物
1.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电气产品,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3.贝尔:发明电话,使人类的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三部分内容都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
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结合史料,分析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事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报效祖国、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出示武汉美丽的夜景图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
你知道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二)新课讲授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背景:材料1:“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概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材料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原因:1.政治前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经济基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条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4.市场条件:市场的扩大。
二、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三、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四、成就:1.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前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代表人物:爱迪生成就: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优点:更加强劲;清洁环保;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控制方便。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发明国家:(德国)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②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③德国人: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的发明,使得(石油)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产生了石油开采业等新行业.3.交通工具: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②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开始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
因此产生了汽车工业等新行业4.化学工业和新材料:①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②19世纪60—80年代,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③1867年,瑞典的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④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⑤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