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

心理学与英语教学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对心理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深入研究。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英语教育。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它和其他学科一样,时时处处渗透着心理学。一堂高质、高量、高效的课,犹如教师在书写一篇优秀的文章。其中,教学环节的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教学手段的恰当使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无不体现着心理学的应用。

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善用心理学因素是广大教师一直坚持不懈进行研究的课题。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心理学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深有体会。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切实关注以下几方面心理学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并正确引导学生避免消极因素的干扰,变消极为积极,推动英语学习。

一、情感心理因素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表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充满热情,乐于学习。那么,英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

习积极情感呢?这要求教师必须实施情感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要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明确教学内容的要点、重点,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疑点外,还要对教学内容中作者和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进行透彻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备情感性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必须使自己首先被情感所打动、感染。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情感传染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其次,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言语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要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言语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师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表现出来的对作者、对文中人物角色的情感态度,极容易影响学生对该作者、该人物的情感态度。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态度鲜明,爱憎分明,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明白是非,才能培养自己积极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应该用表情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语言分有声和无声,有声的语言是用来听的,是主要的语言形式:无声语言是用来看和猜测的,是有声语言的有益补充。教师上课时要充分发挥无声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的优势,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当的补充、配合、修饰,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教师的表情达意。例如老师说:“who can answer thequestion.please?put up your bands.”时,可举起自己的手加以示范,同时用满含期待的

目光注视全班同学: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可以竖起大拇指说:“very good.”并面带笑容,对学生点头称赞……长此以往,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必定会培养起积极的情感。

二、中介心理因素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汉语作为一种中介心理因素始终存在。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只有有意识地运用汉语中介心理这一因素,才能使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最大提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英语单词、词组或短语的概念与其物质外壳的关系,有与汉语现象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如“一把椅子”翻译成英语时“a desk”,这与汉语现象是相同的,学生学这类词组的时候困难不大。但在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与物质外壳同汉语现象不同时,如“一片面包”,学生很容易犯“a piece bread”这样的错误,又如把“前几天”译成“before someday”。至于“一个英国人”用“a”而不用“an”,“几本书”用“book”而未加“8”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就是汉语中介心理的障碍现象。

在句子结构上,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语言现象,并进行归纳总结,在英语运用过程中,时刻注意它们的同与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两种语言的相互比较中,就会实现两大语言系统的联通,进而建立新的联系系统。是英汉、汉英自由转换,而不会出现汉语式英语或是英语式汉语。

三、语感心理因素

有了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初中学生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只有语感好了,才能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和难点等。初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都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归根结底,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英语语感的强弱。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直觉,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例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要加“s”,语感强的学生会脱口而出:“she works hard.”而语感弱的学生经教师反复强调,还是忘了加“s”。但当问到这一语法规则时,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然而,一运用,语感强弱就表现出来了。

又如,听到句子:“we saw a duck swimming in the lake.”时,有的学生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幅一只鸭子在湖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的有趣图画,从而形象鲜明地牢记这个句子,而有的同学则要教师对“see sb…doing sth.”这一语法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后才能明白,但记忆却不深刻,这是由语感心理成熟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因此,英语教师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加大对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的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四、迁移心理因素

英语知识是前后贯通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迁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先行学习,即已经获得的知识、

技能等,往往影响后续学习,即学习新的知识如技能等,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的迁移”。先行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正迁移心理的形成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与汉语语言现象相同或虽不尽相同但却并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言,应充分利用正迁移;对于与汉语语言现象不同的地方,包括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的英语语言,应想方设法防止负迁移的发生,以收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学因素对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把负面的、消极的因素排除、消灭,使积极的、正面的心理因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