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教案-第十六章 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72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明道口以外,常合并有阴道前后壁膨出。
[病因]1分娩损伤是最主要的原因,分娩过程中,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助产着,盆底肌、盆底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过度生长张力降低,甚至出现撕裂。
假设产妇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的修复,过高的负压将未修复的子宫推向阴道,导致子宫脱垂。
2. 长期腹压增加长期慢性咳嗽,排使困难,经常重体力劳动或腹腔的大肿瘤、腹水等可使腹内压增加,使子宫下移,导致脱出。
3.盆底组织松弛偶见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多为盆底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此类病人常伴有其他脏器如胃下垂等;另外,营养不良可引起支持子宫的组织薄弱导致子宫脱垂;绝经妇女分泌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萎缩退化变薄弱,也可导致子宫脱垂。
[临床分度]以病人平卧位用力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将子宫脱垂分3度1度轻型:宫颈距离处女膜缘少于4cm.但未到达处女膜缘;重型:官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过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子宫颈。
Ⅱ度轻型: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但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宫颈及局部宫体已脱出于阴道口外。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病症1度一般无明显病症,Ⅱ度、皿度常有以下病症:①腰低部疼痛或有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病症加重,休息可减轻:②明道脱出肿块,走路、下蹲、排便等腹压增加时,阴道口有块状物脱出:③排尿徘便异营,合并阴道前后壁脱乖的病人,常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张力性尿失禁,合井直肠脱重的病人可有便秘,排使困难等。
2体征病人屏气增加腹压可见子宫脱出,合并有膀胱、直肠膨出。
假设脱出的子宫及阴道粘膜高度水肿,无法用手回纳,长期暴露摩擦,可见宫颈及阴道道壁溃疡、出血,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二)心理社会方面长期腰骶部酸痛和子宫脱出导致行动不便,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严重者性生活也受到影响,病人常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等心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教案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并引起相应症状。
这种病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教案,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患者。
护理目标-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护理内容1. 疼痛管理- 对于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应及时询问疼痛的程度,并记录相关信息。
-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安排镇痛措施,如口服镇痛药物或局部热敷等。
- 定期评估患者镇痛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营养指导- 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确保膳食营养的均衡和丰富。
- 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 避免摄入过量的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以减少症状的加重。
3. 病情观察- 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症状的加重或缓解等。
- 注意观察患者经期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 如发现病情变化或不适,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4. 心理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了解其内心的情绪变化。
- 鼓励患者参加相关的心理咨询或支持群体,以帮助其调解情绪和缓解压力。
-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增强其抗病能力和康复信心。
结论通过合理的护理教案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和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疾病概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侵袭和种植行为。
此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居多,尚未发现初潮前发病者,绝经后或切除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子官内膜异位症确实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经血逆流导致子宫内膜种植,或子宫内膜细胞通过淋巴及静脉转移至远离盆腔的部位,抑或免疫功能失衡等因素有关。
〔一〕病理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出血和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在病变部位形成紫褐色斑点或小泡,甚至开展成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结节或实质性包块。
卵巢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因异位的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使卵巢增大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因囊肿内含暗褐色黏稠的陈旧血,状似巧克力液体,故又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
本症常累及宫骶r韧带〔76%〕、直肠子宫陷凹〔70%〕和卵巢〔59%〕,亦可累及子颈、阴道、外阴及脐等处。
〔二〕临床表现1.疼痛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本病的主要病症,亦可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或性交痛。
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
痛经常于月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重,至月经干净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 2.月经异常可能与卵巢子官内膜异位症影响卵果内分泌功能,或同时合并有子宫腺机病或子宫肌瘤有关。
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3.不孕可因盆腔粘连、子宫位置改变、输卵管闭锁或蠕动减弱等因素影响卵子的排出、摄取和受精卵的运行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不孕率可高达30%~50%。
4.其他腹壁或会阴伤口瘢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在月经期明显增大,有周期性局部疼痛。
肺部、肠道、膀胱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发生周期性咯血、便血和血尿。
〔三〕处理要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理应依患者年龄、病症轻重、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全面综合考虑。
其常用方法有: 1.随访观察仅适用于盆腔病变不严重、无病症或病症轻微者。
子宫脱垂护理教案
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发生在产后或更年期女性身上。
在子宫脱垂的护理中,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子宫脱垂护理教案,希望对患有该疾病的女性有所帮助。
首先,保持适当的体重。
过重会增加盆腔压力,导致子宫脱垂的加重,因此需要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
其次,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增加盆腔压力,加重子宫脱垂的症状,因此需要适当休息和活动,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另外,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的强度对于支撑子宫的位置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盆底肌锻炼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减轻子宫脱垂的症状。
此外,避免提重物。
提重物会增加盆腔压力,加重子宫脱垂的症状,因此需要避免提重物或选择正确的姿势来减轻盆腔压力。
最后,定期进行复诊和治疗。
子宫脱垂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疾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和治疗,遵医嘱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总之,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上述的护理教案,能够帮助患有子宫脱垂的女性更好地进行护理,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提醒女性朋友们,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问题。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
本课标题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课次2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1学分
授课对象院系、专业: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本套《妇产科护理》教材。
2.教材及资料包中的各类型资源。
教学目标 1.识记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念、病因、治疗要点及护理要点。
2.理解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临床表现。
3.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诊断、临床表现及分期。
4.学会应用化学药物与化疗护理。
5.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本节重点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评估与护理。
本节难点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评估与护理。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1.了解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
者病因、临床表现。
2.通过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
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评估和护理。
第十六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护理
项目一子宫脱垂
项目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讨论题、思考题: 1.简述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
2.如何指导患者取放子宫托?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治疗要点有哪些?
课后小结:了解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对其评估与护理。
作业: 1.子宫脱垂患者的出院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2.如何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评估与护理?
3.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可按节或课设计填写。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
3.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5.其他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具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