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介质波导_横向谐振及其运用
- 格式:pptx
- 大小:91.67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作业2.1什么是振动模式?什么是波动模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解:稳定的横向振荡条件2dkn cos0-2©-2©=2m兀。
由于m不同,横向谐振0i23(驻波)状态不同,即横向振动的场分量不同,即波腹数不同。
把同一系统的不同的横向谐振状态称为振动模式。
在波导中横向的振动(驻波)将以波动方式沿z轴传播,形成导波,不同的m称为不同的波动模式,同样称为模式。
不同的波动模式横向场(驻波)分布不同。
同时由于k不同,B二k也不同,即不同的波xz 动模式有不同的传输常数,也即有不同的传输速度v。
2.2如果介质平板波导的y方向也受到限制,例如,该方向存在两个垂直介质平板的边界,相距为w,并且在该界面上也满足全反射条件。
试问介质平板波段中的模式会有什么变化(定性分析)?解:光波在x方向受到限制,则x方向光波满足驻波条件2dk-2©-2©二2m兀x23,光波在y方向受到限制,则y方向光波满足驻波条件2叭-2©2-2©3-2加,n取m取正整数;正整数。
我们用两个正整数描述横向(x,y)驻波条件也即横向场分布特点。
2.3为什么把波导的特征方程称作色散方程?它与光纤的色散有什么关系?解:在波导中,不同的波动模式横向场(驻波)分布不同。
同时由于k不同,B二kxz也不同,即不同的波动模式有不同的传输常数,也即有不同的传输速度v。
把波导的特征方程称作色散方程。
光纤中除了有波导色散之外,还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
对于单模光纤,还可能有偏振模色散。
2.4介质波导与金属波导截止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解:介质波导的截止条件w二0,包层出现辐射模。
金属波导的截止条件0=0。
2.5假设一点光源发出理想的圆锥形光束如图2.13所示,其开角为0=40,并设光束截面上光强均匀分布。
(注:这不是真实情况)。
设该光束与一段均匀光纤耦合,光纤与光束共轴,光纤端面与光纤轴垂直,光源距光纤端面距离为100卩m。
第2章介质光波导分析方法2.1 平板介质光波导一般概念2.1 平板介质光波导一般概念波动理论法则是把平板介质光波导中的光波看作是满足波导边界条件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解。
2.2 平板光波导分析的射线法振幅反射率和附加相移振幅反射率和附加相移S 波(TE 波——电矢量平行于界面)振幅反射率:光传播过程相位变化:光波不仅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相位会发生改变,在界面上反射时相位也会变化。
对于θ1 < θ1c ,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此时上式的分子和分母中第二个平方根内为负数,因此得到的振幅反射率r 为复数。
1.106分子分母同乘k )振幅反射率和附加相移振幅反射率和附加相移s 波( TE波——电矢量平行于界面) 附加相移为:p 波( TM波——磁矢量平行于界面)在界面发生全反射时引起的附加相移为:(1.145)(1.144)界面:n1、n2、n3的界面,不是入射面平板波导中的其他光场均可视为TEM 模:模式只有横向分量,而无纵导模特征方程导模特征方程入射光线两次反射后与入射光线同方向传输特征方程特征方程A、B 两点的距离为:C、D两点的距离为:光线CD 还经历了两个附加相移:分别是介质1、3 界面处全反射的附加相移ϕ3 和介质1、2 界面处全反射的附加相移ϕ2.平板光波导的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特征方程 界面处的附加相移会因入射光偏振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就能够得到两个不同模式下的特征方程电矢量平行于界面的导波式中:特征方程特征方程同样地,磁矢量平行于界面的导波TM 模的特征方程(代入ΦM2和ΦM3) :这里采用的是简单光线传播的射线理论。
实际上,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结合介质界面处的边界条件也可以推导出以上特征方程。
引入的几个重要参数——都是θ的函数,得到一个光波模式的波矢就可以求解其他引入的几个重要参数——都是θ的函数,得到一个光波模式的波矢就可以求解其他纵向波矢横向波矢衰减系数< n 1kn 2k << n 1k2.3 平板光波导中的TE模TE模的电磁理论求解TE模的电磁理论求解平板光波导中的TE模仅有E y由麦克斯韦方程:(2.30)TE模的电磁理论求解TE模的电磁理论求解的式子因此可以将H的分量表示为Ey代入式(2.30),可以得到关于Ey的波动方程,j = 1;2;3 表示分别是在芯层、衬底和覆盖层。
介质谐振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最基本的介质器件是介质谐振器。
要想了解介质谐振器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金属波导与谐振腔。
一、 金属波导的一般特性传输电磁能量或电磁信号的途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磁波在空间或大气中的传播,另一类是电磁波沿波导系统的传播。
人类最初应用的电磁波导波系统是双线传输线,双线传输线主要用在频率较低的场合,当使用频率逐步提高时,双线传输线的传输损耗以及辐射损耗急剧的增加,为了克服辐射损耗,采用了同轴线结构。
但是同轴线中所采用的模式仍然是TEM模,必须有内外两根导体,到了频率更高时内导体的损耗变得很严重。
在微波频段即分米波段和厘米波段人们发现,用一根中空的金属管来传输电磁波是可行的和方便的。
在空管中不可能传播TEM模式,因此采用TE模或TM模,这就是金属波导或称为波导管。
到了短毫米波段及亚微毫米波段金属波导的截面积尺寸太小,加工不易,因此采用介质波导作为传输系统。
在光波段使用光学纤维和光波导也是介质波导。
光学纤维简称光纤现在已成为传输电磁信号的主要手段。
为了近似地实现短路面的边界条件可以用具有高导电率的导体即金属构成的边界面,这样就形成金属波导或称波导管。
金属波导可以由一根波导管构成,也可以由多根波导管构成。
略去导体表面损耗时,可将边界看作短路面。
波导波的特点是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工作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纵方向为快行波,横方向为驻波,工作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纵方向成为衰减场或渐消场,横方向仍然为驻波。
金属波导的传播特性为ωc=T/(με)1/2 =cT/(με) 1/2或Fc= cT/2∏(με) 1/2临界状态下,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长就是横向波长,即λT=2∏/T=1/fc(με)1/2相应的临界状态下真空中的波长称为临界波长。
当电磁波的角频率大于波长的临界角频率时,电磁波可在波导中传播,反之,波导是截止的。
临界角波数决定于波导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二、 金属波导的波阻抗金属壁是由良导体构成而非理想导体,因此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时一定会有功率损耗,从而造成电磁波沿传播方向上的衰减。
第一章平板波导的射线理论光束在介质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和散射而引起损耗,由于绕射而引起发散,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光束中心部分的强度不断地衰减。
因此,有必要设计制作某种器件,它能够引导光束的传播,从而使光束的能量在横的方向上受到限制,并使损耗和噪声降到最小,这种器件通常称为光波导,简称波导。
结构最简单的波导是由三层均匀介质组成的,中间的介质层称为波导层或芯层,芯两侧的介质层称为包层。
芯层的介电常数比芯两侧包层的介电常数稍高,使得光束能够集中在芯层中传输,因而起到导波的作用。
这种波导的介电常数分布是陡变的,也称为阶梯变化的,常称这种波导为平板波导。
对光波导特性的分析,应用两种理论,即射线光学理论和波动光学理论。
射线光学理论的优点是对平板波导的分析过程简单直观,对某些物理概念能给出直观的物理意义,容易理解。
缺点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多层波导射线光学理论不便于应用,或只能得出粗糙的结果。
一般而言,若想全面、正确地分析各种结构的光波导的模式特性,还必须采用波动理论。
光射线,简称射线或光线,可以这样理解:一条很细很细的光束,它的轴线就是光射线。
它的方向沿着光能流的方向。
光线与光束是不同的,光线是无限细的,光束则有一定的尺寸。
光线在均匀介质中的传输轨迹是一条直线,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输轨迹是一条曲直线。
用射线去代表光能量传输路线的方法称为射线光学。
射线光学是忽略光波长的光学,亦即射线理论是光波长趋于零的波动理论。
本章将应用射线光学的基本理论对三层平板波导加以分析,目的是对波导的导波原理和与之相关的某些物理概念为读者给出直观的物理意义和清晰的理解,并为以后运用波动光学理论分析各种结构光波导的模式特性打好基础。
1.1 模式类型我们把波导中所能传输的电磁场型称为波导的模式,在平板波导中存在两种基本模式,一种称为TE 模,另一种称为TM 模。
两种模式用光的电场和磁场的偏振方向来定义比较直观。
选择电场只沿平行于波导界面的方向偏振,此时电场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是横向的,因而把这种模式称为横电模,英文为Transverse Electric Mode ,取其字头称为TE 模。
专利名称:横磁模介质谐振器、横磁模介质滤波器与基站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毛延,蔡磊,朱运涛,欧胜军
申请号:CN201010276357.4
申请日:20100903
公开号:CN102136620A
公开日:
201107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谐振器,公开了一种横磁模介质谐振器、横磁模介质滤波器与基站。
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接触面的良好接触和较方便的装配。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磁模介质谐振器的结构稳定性好,而且装配方便,可实现性强,有利于量产,并且量产一致性好。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