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时辰临身预兆自知法

十二时辰临身预兆自知法

十二时辰临身预兆自知法
十二时辰临身预兆自知法

十二时辰临身预兆自知法占焚炉法(即佛坛、神坛前香底齐焚)

子时祖师临坛,求卜大吉。丑时口舌是非,烦闷之事。

寅时主得大财,阴人大吉。卯时有远客至,交会事吉。

辰时有争讼事,失财不利。巳时音讯远至,财利大吉。

午时不顺心事,耗财烦恼。未时贵人青睐,竭大吉昌。

申时有得官事,财帛大吉。酉时有争执事,疾病怪事。

戌时钱物耗失,祸事临身。亥时凡事不顺,伤灾火灾。

占面热法(以脸发热发红的时刻占验吉凶)

子时主喜庆事,又主得财。丑时主有烦恼,忧虑之事。

寅时主有客来,聚会大吉。卯时主有酒食及外人至。

辰时主有远客,喜相逢吉。巳时主有急事,人来相见。

午时主亲来相见,命同坐。未时主有词讼,口舌是非。

申时主有高人,会道相见。酉时主有高人来相见。

戌时主有酒食,不叫自来。亥时主官讼及不宁之事。

占眼跳法(以上下眼睑颤跳来占断)

子时左有贵人,右有酒食。丑时左有忧疑,右有人悲。

寅时左远人来,右喜庆事。卯时左贵人来,右平和吉。

辰时左客从来,右损害事。巳时左主酒事,右主凶事。

午时左主饮食,右主凶事。未时主有吉昌,右主小喜。

申时左有财利,右有友思。酉时左有客至,右主亲来。

戌时左主酒食,右主聚财。亥时左主有客,右主官事。

占眼润法(以眼内忽感湿润或微流泪而卜)

子时左主财喜,右生烦恼。丑时左主得财,右主人思。

寅是左奴婢事,右有喜事。卯时左有惊事,右有相骂。

辰时左有喜事,右得财物。巳时左贵客至,右口舌事。

午时左有酒食,右有恶事。未时左有饮食,右大吉事。

申时左远行事,右有客来。酉时左有饮食,右有相争。

戌时左有口舌,右有喜庆。亥时左有远行,右有女灾。

占耳热法(以耳廓、耳珠发热来占卜)

子时主有僧道来相议事。丑时主有喜事临身,大吉。

寅时主有酒食相会,大吉。卯时主有远人来相见,吉。

辰时主有财吉,人通达吉。巳时主失财物之事,不利。

午时主有喜气事来,大吉。未时主有客至相求之事。

申时主有酒食宴乐事,吉。酉时主有女子至,婚姻事。

戌时主争讼口舌之事。亥时主有口舌词讼之事。

占耳鸣、耳痒法(以耳鸣、耳孔痒占卜)

子时左主友思,右主失财。丑时左主口舌,右主争讼。

寅时左主失财,右主心急。卯时左主坎坷,右主客至。

辰时左主远行,右主客至。巳时左主凶事,右主大吉。

午时左主远信,右主亲来。未时左主饮食,右主人来。

申时左主行人,右主大吉。酉时左主失财,右主大吉。

戌时左主酒食,右主客至。亥时左主大吉,右主酒食。

占喷嚏法(以突然间打喷嚏来占卜)

子时主逢吉人,酒食相会。丑时情人默思,客人求事。

寅时主男女相遇,有酒食。卯时主财喜有客来,同事。

辰时主人有酒食,大吉利。巳时主有吉人来求财,喜。

午时主有客旅,酒会宴饮。未时主酒食相会合之事。

申时夜梦惊恐,酒食不利。酉时主阴人来求请问事。

戌时主情人思会和合事。亥时主有虚惊,反得吉利。

占心惊法(以突然心悸、心纹、惊来占卜)

子时主有情子思喜事至。丑时主有恶事临门则凶。

寅时主有客来,饮食大吉。卯时主有酒食事,外人来。

辰时主成名喜事,大吉利。巳时主情人思,多喜事至。

午时主有酒食自来,大吉。未时主有情人思念,大吉。

申时主有大喜之事,吉利。酉时主有喜信至,大吉庆。

戌时主有贵人即至,大吉。亥时主有恶人,占身大凶。

占肉颤法(以身上肌肉颤跳来占卜)

子时主有尊长人来,大吉。丑时主有吉祥临身,大吉。

寅时主有凶事,化凶为吉。卯时主有得财事,大吉利。

辰时主凶恶临身,大凶。巳时主宾友相见,大吉利。

午时主有忧疑事,自身吉。未时主有喜事,占身大吉。

申时主有口舌,解之则吉。酉时主因财起祸事,大凶。

戌时主有行人远来,大吉。亥时主有大吉利,喜庆之事。

占手痒法(以手掌、手背、手指突痒难忍非虫咬而痒来占卜预示)子时得饮食,酒会之事吉。丑时有贵人来,情人相思。

寅时有忧思之事,烦恼。卯时君子来回之事,吉。

辰时有客来,合作事大利。巳时有思念儿子消息事。

午时有妻之事,相请之事。未时有爱念相思之事,财吉。申时有远行这事,有财来。酉时有进退事,小心则吉。

戌时有县官口舌之事。亥时有远行这事,忧愁。

占足痒法(以足面、趾底奇痒而卜)

子时有远客来,恶事将至。丑时有市贾事,财利顺吉。

寅时有人骂之口舌是非。卯时有贵之事,求财大吉。

辰时有恨之意,或有恶事。巳时有喜事,情人相思事。

午时有人呼情之事,顺吉。未时有好事酒食相顾之。

申时有远行事,烦累苦心。酉时有男女事,合之吉祥。

戌时有酒肉事,对坐争强。亥时有酒肉事,对坐而吉。

占踢足法(行路时脚踢了阻碍物或碑石等)

时间左足右足时间左足右足

子时异性相思,是非口舌。丑时损害伤财,争讼不吉。寅时远客至,一日白忙。卯时有掌权事,口舌烦恼。辰时有忧愁事,得财之喜。巳时贵人相及,合会之喜。午时有酒食事,有亲相问。未时伤害之事,吉事平和。申时饮食之事,有女相思。酉时不客远至,口舌是非。戌时遇小人害,开心聚财。亥时得财相投,好事成双。

占衣留法(以行动时衣裳被物所勾拉事卜之)

子时男主酒食,女主亲事。丑时主有忧思破财之事。

寅时望夫进财昌,大吉利。卯时主酒食、交友、同会吉。辰时主自失财、忧灾、疾病。巳时女人外心,男无凶事。午时主远人至,得利、大吉。未时血光之灾,化凶为吉。申时主得外财,出入大吉。酉时主有客至,破财、不利。戌时主词讼,得财、大吉。亥时主有喜事,得财、大吉。

占火逸法(以灶中之火逸出灶外占卜)

子时妻有外心,烦闷之事。丑时女心向外,大不吉利。

寅时得小喜、平安大吉利。卯时主得财帛,享通之兆。

辰时主忧心,损男小口,灾。巳时主有喜事,酒食相逢。午时有相争见官、火灾事。未时主得财喜昌盛之兆。

申时主得财帛,会合事,吉。酉时主有凶事,豹变之兆。戌时主忧心,见得理之兆。亥时主身疾病,妨害之兆。

占斧鸣法(以锅、鼎、水壶相灶上鸣叫有感而卜)

子时主六畜平安,大吉利。丑时主家宅定,富贵,大吉。寅时主家宅凶,怪事,大凶。卯时主家们祸事至,大凶。辰时主宜田蚕,有利,大吉。巳时有福至财来,大吉。

午时主官事消散,大吉昌。未时主有凶祸之事,不利。

申时主远人来,昌盛,大吉。酉时主远行人来,大吉利。戌时主有小喜,享通,大吉。亥时主官事有理,大吉昌。

占断甲法(以手、足、甲突然间断裂来占卜)

子时有不尽意事,财上吉祥。丑时有合作事,喜事临身。寅时有耗财之事,音信吉。卯时有酒食事,远客至。

辰时老情人相思,又主音信。巳时有朋友相托事,主吉。午时事有虚惊,会朋友吉。未时有不如意事,吉庆祥和。申时有欢喜事,有小人碍障。酉时有和合事,则上见喜。戌时有忧疑事,解之则吉。亥时事有不吉,财上有失。

占鹊噪法(以忽闻鸟、雀噪有感而卜)

子时主有远亲人至,大吉。丑时主有喜庆之事,大吉。

寅时主有词讼之事,小吉。卯时主有酒食财喜,大吉。

辰时主有远行人至家,吉。巳时主有喜事降临,大吉。

午时主有疾病,求神安,吉。未时主有六畜不见之事。

申时主有喜庆事,大吉昌。酉时主有坎坷,不宁之事。

戌时主有财帛享通,大吉。亥时主有口舌争斗之事。

占犬嚎法(以忽闻狗叫、喇叭响、鸣笛等占卜)

子时主有妇人不时之争。丑时主有忧闷忧心之事。

寅时在上进财,昌,大吉利。卯时在上必得财,大吉。

辰时主喜事至,大享通,吉。巳时主有亲人相会,信至。午时主逢酒食宴会,大吉。未时主有家中内外破财。

申时主家宅有小口之忧。酉时加官进禄,必定得财。

戌时主有口舌之事,大凶。亥时主有官非词讼之事。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十二时辰中医养生法

---------------------------------------------------------------最新资料推荐------------------------------------------------------ 十二时辰中医养生法 注意: 本文仅供参考,请读懂内涵,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灵活调整。 植物白天吸取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 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者患病。 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摧垮。 人的生理节奏跟太阳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从亥时(2l 点)开始到寅时 (5 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 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应生肖当令器官循行经脉常见症状时辰宜忌子时(23: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鼠胆胆经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宜: 1 / 16

睡觉;忌: 熬夜;吃夜宵子时心脏最脆弱子时 23: 00-01: 00 胆经人体状况: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 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卯时(上午5-7时):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巳时(上午9-11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11-1时):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未时(午后1-3时):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申时(午后3-5时):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 酉时(午后5-7时):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戌时(晚7-9时):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亥时、子时(晚9时至次日凌晨1时):“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丑、寅时(凌晨1-5时):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腑的养生关系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腑的养生关系 早晨5点-7点:大肠经主时(排泄) 起床后先喝一杯水,最好喝温水。起床后的第二档水(津液)。历来的中医都管我们的口水叫做“长生美颜酒” 体内宿便对身体的危害。检测身体存在便秘危机的小方法:看手掌根处的生命线,如果有许多细的分叉的话,反映我们容易患有便秘的问题或者容易排泄排不出来。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的小方法:食指指节有青色血管。伸出我们的食指来,如果食指指节有青色的血管,就会有便秘的问题。 早晨5-7点做洁肠瑜伽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位。然后慢慢向下蹲,双手抱膝,保持3分钟左右。然后双膝跪地,右膝打开向外,右手按在右脚内侧,左手扶髋,左宽尽力向后展,保持两个呼吸。同样方法左边再做一次。三个动作,每天做一次即可。此方法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好。进肠道排毒操方法: 双手向上尽力伸展,向右弯腰保持两个呼吸,再向左弯腰保持两个呼吸 通肠的穴位:天枢穴肚脐各向两侧旁开三指。揉,敲天枢穴加上腹式呼吸法可以达到更好的通肠效果 早晨7点-9点辰时胃经主时 早上9-11点脾经当令,此时智力达到高峰,是最佳的工作和学习时段,脾虚的表现是无精打采、疲惫无力、肿眼泡、有舌齿痕、手掌发黄等。 中午11-1点,心经当值,心为君主之官,中午要保护好心脏, 因此适宜午睡。做几节操,有助于保养心经肋消化,第一是拜一拜饭碗操;第二是搓一搓筷子;第三是点按神门穴,多按此穴有助于缓解失眠。 下午1-3点,小肠当值,提倡睡子午觉,但是不宜太久以15-30分钟为宜。拉伸小肠经,有助于改善肩周炎。 下午3-5点膀胱经当值,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此时宜多喝水,包括茶,但不要喝添加糖分的饮料,要一直不断地喝水,直到喝到去洗手间。 下午5-7点是肾经当值,是最佳的运动时间,但是不宜进补。此时练习肾经的瑜伽操是抬脚跟。翻揉小腿肌肉对水肿型的肥胖瘦小腿有很好的效果。 晚上7-9点,心包经当值,此时应保持心情愉悦,可以做20个竖卧

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 此前要睡觉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善太息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子时不要吃夜宵,不易消化。"胆有多清,脉有多清"。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要愉快入眠 常见症状: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前未入睡的人,面色会显得膏灰,情志倦怠而易烦躁。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要有较深的睡眠 常见症状: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包括喉咙)疼痛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也就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寅时时常醒来,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应加以注意。"肾有久病者,可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吸七遍,以引颈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 应 生 肖 当 令 器 官 循行经脉常见症状时辰宜忌 子时 (23:00~1:00)夜半,又 名子夜、 中夜 由天黑转为天亮这 一时间段 鼠胆胆经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 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丑时(1:00~3:00)鸡鸣,又 名荒鸡 指深夜过后,鸡鸣之 时 牛肝肝经 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 烦躁 宜:熟睡 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寅时(3:00~5:00)平旦,又 称黎明、 早晨、日 旦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虎肺肺经 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 痛 宜:熟睡。或导引吐纳,调理 肺经。 忌:熬夜

卯时(5:00~7:00)日出,又 名日始、 破晓、旭 日 指太阳刚刚露脸,冉 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兔 大 肠 大肠经牙齿疼痛、颈部肿大 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 便;调理大肠经 忌:饮酒 辰时 (7:00~9:00)食时,又 名早食 吃早饭时间龙胃胃经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宜:及时吃早餐,让胃有事可 干,调理胃经。 忌:早餐质量不好 巳时 (9:00~11:00)隅中,又 名日禺 临近中午的时候蛇脾脾经 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 腹内发胀、时时嗳气 宜:适量饮水,调理脾经。 忌:思虑过度,久坐不动。 午时 (11:00~13:00)日中,又 名日正、 中午 此时太阳最猛烈马心心经喉咙干燥、头痛、口渴难忍 宜:吃午餐;小憩;静养阴血, 调理心经 忌:午餐过多;餐后马上运动;

未时 (13:00~15:00)日昳,又 名日跌、 日央 指太阳偏西羊 小 肠 小肠经 喉咙痛、颔部肿、肩痛如裂、臂 痛如断 宜:调理小肠经; 忌:多吃食物 申时 (15:00~17:00)哺时,又 名日铺、 夕食 指傍晩猴 膀 胱 膀胱经头痛、眼睛痛、颈项痛、 宜:适量饮水;运动;抓紧时 间工作;调理膀胱经 忌:憋小便 酉时 (17:00~19:00)日入,又 日落、日 沉、傍晚 指太阳落山的时候鸡肾肾经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鸣 宜:休息;调理肾经 忌:过劳

十二时辰与养生

十二时辰与养生.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 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胆经当令 —相关文献—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灵枢·经脉》子时睡眠是对胆经最好的进补方式 子时(23:00~1:00)气血时入胆经。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藏胆汁,帮助食物消化代谢。不注意按时睡眠,就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胆经气血异常,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官能症等。所以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长期子时不睡觉,就会比一般人更容易衰老。 丑时——肝经当令 —相关文献—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灵枢·经脉》丑时最需要养肝血 丑时(1:00~3:00)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从经络循行上可知肝经属肝络胆。 肝藏血,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肝经” 从目系下颊里”,肝开窍于目,肝经气血和眼睛关系密切。如果肝经气血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口苦、腹胀腹痛,出现黑斑、眼袋、黑眼圈等。 丑时养肝血最好的办法是静卧 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抓取。所以养肝血到关重要。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会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 养生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子午流注养生法 ——出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备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了起来。子午流注是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理论。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he关),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 这个时间,胆经当令(值班),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了,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所以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阳气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可以适当活动一下。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7:00-9:00) 吃早饭的时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需要补充营养。辰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辰时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而且吃多了也不会发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好、吃饱。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9:00-11:00)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脾主运化,脾出问题,五脏六腑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糖尿病。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 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13:00-15:00)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心和小肠相表里。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

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养生关系

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养生关系 早晨5-7点:大肠经主时(排泄)。 起床后第一杯水最好喝温水。 起床后的第二杯水(津液)。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危机的小方法:看手掌根处的生命线尾部,有没有分出许多小分叉,有就是会得了。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的小方法:食指指节有青色血管。 早晨洁肠瑜伽操:双手向上伸展,向上合十,慢慢向右伸展,保持两个呼吸,起,再向左伸展,保持两个呼吸,起;然后把手落下来,并慢慢地蹲下来,双手抱小腿,保持3分钟;然后,跪立在地面上,左膝盖不动,把右腿打开向外,踩地,把右手摁在右脚内侧,左手扶着髋,左肩往后展,保持2分钟就可以了然后换另外一边做同样的动作。 演示通肠的穴位:肚脐各向两侧,旁开两寸(三指)的位置,可以用十个手指头插在一起,两个手的拇指指尖刚刚好摁在天枢穴上,轻揉并逐渐加上点力量,按摩上5分钟,然后双手握拳,轻轻地敲打5分钟。 腹式呼吸)洁肠呼吸法:吸气时小腹向外鼓胀,呼气小腹向里收。 早晨7-9点--胃经主时。胃经也叫长寿经。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早餐的重要原则:1、辰不食凉,早餐应选择温热的食物。2、粥最养生胃,早餐可选择食粥。3、小咸菜,早餐可选择食用适量的小咸菜。 秋冬季最佳养生粥:大米燕麦山药粥。 东方人体质温和,早餐应避免吃凉食。 早饭后养生动作:1、摩膝盖。2、敲打足三里,可沿小腿外侧上下敲打5分钟左右,要敲三个穴位,敲足三里穴(调胃)后,敲下量四横指处的上巨虚穴(调大肠),再敲下量四横指处的下巨虚穴(调小肠)。 饭后20分钟,摩擦膝盖、敲打小腿外侧,可延年益寿。 手指并拢如手掌出现缝隙,预示脾胃功能可能不好。 如手掌心出现表色血管、或发黄,预示着脾胃功能可能不好。 调节脾胃的反射区:取“生命线”中间,往大拇指一侧方向移1厘米,经常按脾胃反射区,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双向调节脾胃功能。 上午9-11点--脾经主时。是体力、智力高峰期,很适合工作和学习。 脾虚的表现:无精打采、疲惫乏力、肿眼泡、有舌齿痕、手掌(或脸)发黄等。 提高活力瑜伽操:坐在椅子上,把胳膊举起来,平在胸前,向左边转扶着椅背,目光向左后方看,保持5个呼吸,时快时慢回来,转向右边,5个呼吸,慢慢回来;把左脚搭上右前,身体慢慢往前趴,5个呼吸,换另一个脚夫做同样的动作;双脚伸直,脚尖往前勾,双手往上伸,保持5个呼吸。 中午11-13点--心经主时(午餐时间) 心脏是“君主之官”中午要保护好心脏。 保养心经、提升消化:1、对着饭碗“拜一拜”:双手合十在胸前,把手背翻过来,让两个手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

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

12时辰与五脏六腑 子时(23点-1点):胆经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不能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1点-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丑时不能入眠,肝还在输送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侧血归于肝,如丑时不入眠,面色青灰,情志倦怠,总而燥。 寅时(3点-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经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应特别强烈(剧咳,孝喘)。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张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因此大便不正常的人在此时需要辩证调理。 辰时(7点-9点):胃经最旺.这时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早上喝一碗小米粥,喝豆浆好过牛奶) 已时(9点-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运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首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 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

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柏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在未时,对人体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时遗尿.申时人体较湿热,阴虚的人较为突出。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症。 酉时(17点-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素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十二时辰与四季养生法

十二时辰与四季养生法 上海市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气功研究所顾问 王泰东 2012年8月5日

目录 第一部分十二时辰养生法第二部分春季养生法 第三部分夏季养生法 第四部分秋季养生法 第五部分冬季养生法 第六部分节气的来历

第一部分十二时辰养生法 顺天道以养生,道法自然,应天时调阴阳,时辰治病。 时辰是我国古代记事单位,一日应为十二时辰。是我国天文历标的说法。从汉代起以地支记十二时制,其法以子时为一日之首。顺序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同时古人有发现十二时辰和健康养生有很大关系。便根据每个时辰的阴阳变化规律,积累形成“十二时辰养生法”。现就古人经验结合现代人生活情况,试论十二时辰养生发的初步意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子时:11—1时,胆经当令 经络:是足少阳胆经通过的时辰,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所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生发正常,其他脏腑才能正常起来。反之如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如11—1时不能很好地入睡,生机养不住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生理:1、胆汁分泌不足,脾胃消化就会受到影响。 2、胆经气血不足,影响少白头。 3、胆汁分泌异常,胆汁更替不利,滞留久则造成胆体结晶,日久成结石,如切除胆体,则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或脂肪痢。

4、伤胆气,易患多种精神疾病,郁证、精分、强迫症、躁动症等。 养生法:子时,是阴阳交替之时,即阴最盛而阳则生之时。人体中的气血配合天地阴阳之取流注胆经,帮助胆经在子时当班。为了养护渐渐回升的阳气,需要进入最佳睡眠状态第一阶段,即子时熟睡状态。我们知道夜间是人入睡的良辰,此时入睡在次日才有良好的身体与精神状态。因此说在子时应已进入熟睡状态,不是这个时候才上床,应该在10时半左右就上床,为了便于入睡,宜注意以下措施: 1、不宜在睡前进行跳舞,唱歌、狂欢等剧烈运动。 2、不宜进食夜宵。中医讲,胃不安则夜不眠。 3、睡前可按涌泉穴或淋热水浴,使四肢放松,血脉流畅,便于入睡。 4、睡前禁看书读报或看兴奋的电视,以及谈话,养成躺床上后即关灯,少思入睡的良好习惯。 5、有条件可做四线放松吐纳炼丹功,帮助大脑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有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 丑时:1——3时,足厥阴肝经当令之时。 经络:肝经当令,肝藏血,卧则回血,立则向外供血。人体在此时应进入深度睡眠之中,以利于肝血代谢。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思维密切相关,肝气足思维就敏捷,反应更灵敏。“肝开窍于目”,睡得好保证白天眼目明亮。因此说为了你的健康与事业,丑时保证深度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十二时辰与食疗养生

十二时辰与食疗养生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食疗养生也是如此。 子时(夜晚23—01时):主胆。易失眠的人因为胆有问题,口苦。建议在每天晚上睡觉前21—22时,吃生冬瓜汁加酸枣面调养,喝2—3个月,小的胆结石可自行痊愈。 丑时(凌晨01—03时):主肝。易肝火旺,口干舌燥的人,平日多喝纯绿豆水、吃绿色蔬菜。晚上睡觉前吃绿色生菜,但不用沙拉酱拌菜(沙拉酱是高能量食品)。另外,晚上喝酒和吃油腻的食物,容易肝上火,导致心情烦躁,脾气大(切记:酒易伤肝)。 寅时(凌晨03—05时):主肺。肺有毛病、咳嗽厉害、便秘的人,建议睡前生吃白萝卜。想美容保湿和除去脸上痘痘的人也可吃生萝卜。 卯时(05—07时):主大肠。脸上长斑的人,晚上多吃白萝卜。 辰时(07—09时):主胃。此刻胃酸过多,吃早饭来分解胃酸,宜吃温热的食物。 巳时(09—11时):主脾。脾不好就会影响消化吸收,大便次数增加,影响心脏。建议多吃黄色食品,如豆浆、黄豆等。 午时(11—13时):主心。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患有心脏病的人,午餐后须休息养心。 未时(13—15时):主小肠。小肠要吸收蛋白质,因此午饭要吃

荤,吃富有营养和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荤素比例为1:7最好,但不要吃太多的肉。 申时(15—17时):主膀胱。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尿道有问题的多喝生冬瓜汁。 酉时(17—19时):主肾。建议晚餐多吃黑豆粥、黑芝麻、黑米等黑色食物,在该时间多吃此类食物,坚持数月后白发可变黑。腰酸背疼的病症要补肾。记住咸补肾,但过咸伤肾。饭宜吃少、清淡,常喝点粥。 戌时(19—21时):主心包经(保护心脏)。通往心脏的经络不通易导致心脏病。此时间段,要保持心情开朗,修心养性。 亥时(21—23时):主三焦经。 总之,年有12个月,日有12个小时,五脏六腑有神明。我们的先人认为,人活于天地间,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只有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重点睡好子午觉,人体才能健康。顺应天时以养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才是长寿之道。 摘自《39健康网》

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寅时、卯时、辰时

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寅时、卯时、辰时 有一首气血流注时辰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这个就把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状况告诉我们了。 肺寅大卯胃辰宫。“肺寅”,寅时的时候,每一天凌晨三点到 五点的时候是寅时,这个时候气血就流注在肺经里面,如果我们的肺功能不太好,我们可以去增强它,可以要顺应它。“大卯”,接下来就是卯时了,早上的五点到七点,这个时候 气血就流注在大肠经里面。 然后“胃辰宫”,辰时就是早上的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胃经 里面气血最旺盛,所以我们一般是七点到九点之间吃早餐,早餐要吃好,因为经过了一晚上的消耗,能量是不足了,气血流注在胃经,你吃多少这个人都不会胖,能够充分地消化吸收,这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脾巳”,就是上午的九点到十一点是巳时,这个时候脾经的气血最旺。 “心午”,中午的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是气血流通在心经里面的 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吃午餐,吃完午餐以后要睡子午觉,中午的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这半个小时最好能够小憩一下,能够稍微躺一下睡一下,这样就能够养阳气。

“小未中”,下午的一点到三点是未时,这个时候小肠经的气血最旺盛,“心为君主之官”,我们的心脏就好像一个国家的皇帝一样,他如果犯了错误,你不能够直接去处罚这个皇帝对不对?那处罚谁?处罚他的助手。心脏是君主,它是皇帝,它的助手是谁呢?与它表里相对应的就是小肠。如果我们的心脏功能不好,我们通过间接地来帮助小肠经,心脏功能也会好起来,这样是“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申胱”,下午的三点到五点是申时,就是气血运行在膀胱经的时候,膀胱经是我们人体里面最长的一条经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毒,如果我们体内有毒排不出去,我们也会讲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你每一天睡摇篮,睡几分钟毒就排出去了,很简单的动作。申时的时候是膀胱经的气血最旺。 “酉肾”,酉时的时候就是肾经最旺的时候,下午的五点到七点,这时候是肾经最旺的时候。 “心包戌”,七点到九点是气血运行在心包经的时候。 亥三子胆丑肝通。“亥三”,亥是亥时,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这时候是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这个时候气血就运行在三焦经里面。 “子胆”,子时就是半夜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时候是胆经气血最旺。 “丑肝通”,丑时,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是肝经气血最旺。

一天十二个时辰与五脏六腑

一天十二个时辰与五脏六腑 人体经络(五脏六腑)工作时间表 人体有12条经络,一天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满天飞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的,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经络、脏腑与时辰的关系。 23:00-1:00 子时:胆经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此时辰应睡觉。

1:00-3:00 丑时:肝经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0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玻此时辰应睡觉。 3:00-5:00 寅时:肺经 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目录 引言借天地之力养五脏六腑 第一章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23:00~1:00) 《黄帝内经》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23点到凌晨1点。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 中医养生特别讲究睡“子时觉”,因为子时气血流注胆经,阳气开始生发,而睡眠就成了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阳气为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将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消耗掉,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机,从脏腑的角度来讲也是养人的胆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若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生机养不住,整个人就会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时觉,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 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 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阳气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晚上觉睡好了,白天头脑才清醒 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 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疏通胆经才是解决之道 宵夜会让人长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会阻碍胆汁分泌 附:子时经络锻炼: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 第二章丑时:旧血不去,新血不来,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1:00~3:00)

丑时(凌晨1~3点)气血流注肝经,这时轮到肝“值班”了。肝主藏血,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人体在此刻应进入深度睡眠当中,以利于肝血的代谢。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的话,肝血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导致代谢失常。肝血不能“推陈出新”,肝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肝病。现在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就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 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对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思维也是紧密相关的。肝气足,思维就会敏捷,反应也会更加灵敏。反之,就会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肝开窍于目”,视力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无论是为了您的健康还是事业,丑时保证深度睡眠都是必不可少的。 丑时春入户,养好了肝血,人在春天就不容易犯困 睡得越深,肝脏净化血液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养好肝血,拯救你的眼睛 女人以肝为本,远离妇科疾病,一定要养好肝 怒伤肝,有了火气一定要发泄出来 “夜雨剪春韭”,养肝莫忘吃春韭 附:丑时经络锻炼:肝经之上生灵药,太冲行间章门找 第三章寅时:日夜交替之时就是气血整装待发的时刻(3:00~5:00) 寅时也就是凌晨的3点至5点,此时肺经当令。肺为“相傅之官”,能朝百脉。寅时全身气血都流注肺经,我们身体的这位“相傅”此刻就担负起“均衡天下”的责任,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刻肺是最忌打扰的。如果有器官在此刻特别活跃的话,肺就不得不多分配给它一些气血,这样就极易导致气血分布不均。对人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为了能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各器官都必须进入“休眠”状态。 有些老年人在寅时总会醒来,这很可能是因为体内气血太虚,肺在分配气血时有些力不从心。这时不要忙着起床,可在床上练练“赤龙绞海”法,以达到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养生法 ——出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备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了起来。子午流注是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理论。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he关),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 这个时间,胆经当令(值班),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了,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所以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阳气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可以适当活动一下。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养生法 ――出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备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了起来。子午流注是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理论。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he关),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子时:胆经当令(23 : 00 —1 : 00 ) 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 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肺经当令(3 : 00 —5 : 00 )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 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可以适当活动一下。 卯时:大肠经当令(5 : 00 —7 : 00 )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所以要养成 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7 : 00 —9 : 00 ) 吃早饭的时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需要补充营养。辰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辰时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 时候,而且吃多了也不会发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好、吃饱。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9 : 00 —11 : 00 )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 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 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脾主— 运化,脾出问题,五脏六腑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一糖尿病。午时:心经当令(11 : 00 —13 : 00 )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 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 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13 : 00 —15 : 00 )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 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心和小肠相表里。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 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 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申时:膀胱经当令(15 : 00 —17 : 00 )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 的问题,而且是阳虚;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记忆力衰退也和膀胱经有关,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