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3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主要成分为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这些色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用乙醇做提取剂。
提取液用薄层层析法加以分离。
由于硅胶对不同色素的吸附性不同,在展开剂带动各种色素向上移的过程中,有的速度慢有的速度快,从而彼此分开成单独的色带。
叶绿素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甲醇和叶绿醇及叶绿酸盐,盐能溶于水,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
叶绿素吸收光量子而转变为激发态,变回基态时可发射出红光量子,因而产生荧光。
叶绿素容易受强光破坏,而类胡萝卜素较稳定。
叶绿素中的镁可被氢离子取代而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去镁叶绿素遇铜则成为铜代叶绿素。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菠菜叶
2.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苯,醋酸铜粉末,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醋酸—醋酸铜溶液,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3.天平,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刻度试管,小试管,试管架,水浴锅,10ml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包括绿色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均以色素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类囊体膜上。
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由于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所以可借助分配层析方法将其分离。
实验仪器与药品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展层剂。
展层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的比例配制(V/V)。
实验步骤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或其它新鲜植物叶片4~5片(4g左右),将其洗净、擦干并去掉中脉,剪碎后置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95%乙醇2~3 ml及少许石英砂、碳酸钙研磨至匀浆,再加95%乙醇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应小于康维皿直径)于其中心扎一圆形小孔(直径约3mm),另取长方形滤纸条一张(5cm×1.5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沿滤纸条的长度方向涂抹,注意涂抹色素扩散宽度应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
然后沿长度方向将滤纸条卷成纸捻,使涂抹过叶绿体色素溶液的一侧恰在纸捻的一端。
(2)将纸捻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圆形滤纸的小孔中,使与滤纸刚刚平齐(勿突出)。
(3)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中加入适量的展层剂,把带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上,使纸捻下端浸入展层剂中,迅速盖好培养皿。
展层剂将借助毛细管作用顺纸捻扩散至圆形滤纸上,使叶绿体色素在固定相(滤纸中吸附有水分的纤维素)和流动相(展层剂)间反复分配,从而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分离结果为滤纸上可见到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含量测定1 实验目的(1)学习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2)验证叶绿体素的理化性质。
2 实验原理2.1 叶绿素的提取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与类囊体膜结合称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这些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液可用薄层色谱法加一分离和鉴别。
2.2 叶绿素的分离薄层层析色谱法是将吸附剂均匀的涂在玻璃板上称一薄层,将此吸附剂薄层作为固定相,把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下端,然后用一定量的溶剂做流动相,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入到展开剂当中。
流动相通过毛细血管作用由下而上浸润薄层板,并带动样品在板上也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地吸附、脱吸附、再吸附、再脱附……的过程。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同,吸附力强的物质相对移动慢一点,而吸附力弱的物质则相对移动快一些,从而使各组分有不同的移动速度而彼此分开。
2.3 叶绿素理化性质测定叶绿素是一种由叶绿酸与甲醇和叶绿醇形成的复杂酯,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甲醇和叶绿醇及叶绿酸盐,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
叶绿素吸收光量子而转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当它变回到基态时可发射出红光量子,因而产生荧光。
叶绿素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受强光的破坏,特别是当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以后,破坏更快,而类胡萝卜素则较为稳定。
叶绿素中的镁可以被H+所取代而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
去镁叶绿素遇铜则成为铜代叶绿素,铜带叶绿素很稳定,在光下不易被破坏,故常用此法制作绿色多只植物的浸渍标本。
2.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定量及理化性质的鉴定生命科学学院09生科基朱文杰实验目的: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掌握测定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方法;熟悉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吸光特性;了解植物叶绿体色素组成及其与生境的相关性。
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吸收光能的重要物质,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
利用不同色素的极性不同可以用色谱分离法将其分离。
不同的色素对光的吸收范围不同,因此我们也可以测量不同色素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光值,即可用公式计算出其中各色素的含量。
光对叶绿体色素有破坏作用,将叶绿体色素暴露于强光下,可以发现叶绿素被破坏,溶液颜色变化。
叶绿体色素分子吸收光后变为激发态,如能量不被光合作用利用,激发态变回到基态,放出波长较长的红光。
叶绿素分子中卟啉环上的Mg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被H、Cu、Zn离子取代。
叶绿素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且各色素的脂溶性不同,故可利用乙醇或丙酮提取,用不同的有机溶剂萃取或用色谱法进行分离。
实验步骤:分别选取2g左右新鲜菠菜和0.2g左右玉米幼株的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
在研钵中加入5ml丙酮以及少量的石英砂和氯化钙,充分研磨至无纤维装组织。
过滤并转移动至量筒中,再用3ml丙酮冲洗研钵,最后加入丙酮定容至10ml 作为备用提取液。
实验一:吸光值测定:取0.1 ml色素提取液,用80%丙酮稀释到3 ml ,测定663、645 nm 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
Chla(μg /ml)=12.7 OD663-2.69OD645,Chlb (μg /ml)=22.9 OD645-4.68 OD663。
实验二:光破坏:取少量色素提取液并稀释3到5倍,分为2份,一份至于暗处,一份正对观察透射光,反身观察反射光,最后放在培养箱中的强光下放置2H。
实验三:铜带反应:取少量色素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一滴一滴加浓盐酸,直至溶液颜色出现褐绿色。
然后加醋酸铜晶体少许,慢慢用水浴加热溶液,则又产生鲜亮的绿色。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及化学性质鉴定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原理和目的目的:1.练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叶绿素色素成分提取、分离原理:1、溶解性。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常用95%的乙醇或80%的丙酮提取2、吸附性。
滤纸对Chlb、Chla、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附能力不同,当用石油醚作推动剂时,其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不同,可相互分离。
二、实验器具和步骤材料:新鲜植物叶片器具:研钵一个,漏斗一个,刻度试管两支,剪刀一把,长滴管一个,培养皿(直径9cm)一个,圆形滤纸(11cm和7cm)各一张,滤纸条一张试剂:95%乙醇,石油醚步骤:1.色素提取(乙醇粗提液)a.取新鲜叶片洗净擦干,去中脉称1g左右剪碎于研钵b.研钵中加3-5ml95%乙醇研磨成匀浆过滤于刻度试管残渣用少许乙醇冲洗一并过滤定容至10ml2.荧光观察将乙醇提取液试管放于太阳光下观察反射光和透射光下的颜色现象:透射光下呈绿色,反射光下呈红色为叶绿素荧光3.色素萃取(石油醚提取液)取乙醇提取液5ml与另一支试管加2ml石油醚摇荡静止片刻上层深绿色为石油醚提取液4.色素分离a.将(11cm)圆滤纸中间剪一小圆孔取滤纸条捻成紧实芯一端插入圆滤纸中心(孔缘与纸芯紧贴且露出少许,最好相平)用长滴管吸少许石油醚提取液滴于纸芯上端待风干后再滴加几次b.将盛有石油醚的内盖(不要过满)放于培养皿中央将插上纸芯的滤纸放在培养皿上纸芯下端浸入石油醚迅速盖好培养皿。
c.推动剂前缘接近滤纸边缘时取出滤纸,风干可见分离色带,用铅笔标出各种色素位置和名称三、实验数据和作业四、数据分析研磨叶片不充分,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溶液浓度稀,荧光现象不明显分离色带较少的原因:提取的叶绿素的浓度稀胡萝卜素叶黄素。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引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其中主要存在着叶绿素等色素,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以及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提取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的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材料:菠菜叶片、研钵、磨杵、丙酮、乙醇、石油醚、叶绿素提取液、测色皿、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方法:1.取适量菠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用磨杵捣碎成糊状。
2.将捣碎的菠菜糊状物转移到玻璃漏斗中,用石油醚冲洗3次,使叶绿体附着物进一步析出。
3.将漏斗中的上清液收集,并加入适量乙醇,振摇混合,使叶绿素慢慢析出。
4.将释放出的叶绿体颗粒通过离心机离心沉淀10分钟,收集沉淀。
5.取收集到的叶绿体沉淀,加入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乳钙酸钠解离剂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6.将其中一部分叶绿体溶液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7.将其余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我们成功地提取并分离出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
加入石油醚可以去除一部分杂质,使叶绿体进一步纯化。
加入乙醇可以使叶绿素从叶绿体中溶出。
通过离心沉淀,我们收集到了叶绿体的沉淀物。
叶绿体的提取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呈现蓝色或紫色,这是由于高锰酸钾通过氧化反应将一些具有现菌酮结构的物质氧化为合成叶绿素的前体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反应也证实了叶绿体的存在。
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后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浓硫酸通过剥离叶绿体周围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叶绿素分子释放出来,产生颜色变化。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是通过与乳钙酸钠解离剂反应来进行的。
乳钙酸钠解离剂能够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叶绿素-乳钙酸钠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通过光密度的测定,可以根据比色法来测量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理化性质日期:2011年11月2日小组成员:——(2010******)——(2010******)专业:生物科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班级:************摘要本实验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的鉴定。
实验采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并从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皂化作用、Mg2+的取代以及色素光谱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鉴定。
一、实验目的1.以植物叶片组织为材料,提取叶绿体色素;2.以纸层析法分离其成分;3.鉴定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1.提取: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a与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常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2.分离: 当溶剂沿支持物不断向前推进时,由于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分子结构不同,在两相(流动相与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移动速率不同。
对叶绿体色素进行层析可将不同色素分离。
3.理化性质的观察: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酯,在碱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在弱酸作用下,叶绿素中镁可被氢原子取代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叶绿素具有荧光,故从与入射光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叶绿素溶液呈血红色。
叶绿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强光氧化,特别是当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后,破坏更快。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1.材料:菠菜;2.用具:天平、研钵、三角漏斗、滤纸、层析缸、毛细管、分光镜、量筒、烧杯、试管等;3.试剂:丙酮、碳酸钙、层析液(石油醚:丙酮=25:3),20%KOH-甲醇、乙醚、1%HCl、醋酸铜。
四、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新鲜菠菜叶片2克,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2)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3,再加入无水丙酮10ml,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15ml;3)用漏斗滤去残渣,得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暗处)。
2.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1)层析样纸制备:将优质滤纸剪成3cm×9cm的长条,将一端剪成中央留约1cm×0.5cm的窄条;2)点样:用细玻璃棒蘸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点于层析纸的窄条上端中央部,晾干后在原处重复点样7-8次;3)展层:在层析缸中加入3-5ml层析推动液,然后将已点样的层析纸插入缸的側壁槽内,调节纸条使窄条1/2部分浸入推动液中,盖好盖子,于阴暗处展层约10min,即可在层析纸上分辨出4种不同的清楚色层。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掌握色素的分离技术,并了解不同色素对叶绿体的作用。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其中,叶绿素是其最主要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太阳能的作用。
叶绿体中还包含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它们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能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主要利用其不同的亲水性和亲油性,通过不同的溶剂将其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纯化。
其中,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可以提取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亲油性色素,而酸性溶液可以提取出卟啉类、铁类等亲水性色素。
实验步骤1.取适量菠菜叶,去掉梗部,用清水反复洗净,去除表面的灰尘。
2.将菠菜叶放入离心管中,加入约5毫升丙酮,使用手持式超声波仪器超声处理10分钟。
3.将超声处理后的菠菜混合物离心10分钟,待叶绿体沉淀下来。
4.取叶绿体沉淀,加入少量乙酸乙酯,经超声震荡3分钟。
5.将混合物离心10分钟,分离出上层的色素提取液,放置在离心管中。
6.加入冷水,将提取液分层,即可分离出不同色素。
7.将分离好的色素涂于色谱纸上,将色谱纸浸泡至溶液面之下,待上端溶液移动至色素液的1/2处时,取出晾干,即可得到不同色素的分离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在色谱纸上的分离结果如下:色素名称相对迁移率叶绿素0.48氧化型叶绿素0.39类胡萝卜素0.92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溶剂成功地提取了叶绿体中的色素,也尝试了不同溶剂对色素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作用。
通过色谱纸的分离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色素的迁移情况,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总结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叶绿体和其中色素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叶绿体的分离和观察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9_wang.(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试验汇报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试验(乙) 指导老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名称: 叶绿体色素提取、 分离、 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试验类型:一、试验目和要求了解改良半叶法、 氧电极法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基础原理, 掌握红外线CO2分析仪法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测定基础原理;掌握用LI-6400测定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方法, 测定光-光合响应曲线方法.二、 试验基础原理(一)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二)熟悉仪器基础结构, 及按装调试。
以榕树和蚕豆等植物为材料, 用LI-6400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测定它们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光-光合响应曲线, 经过比较分析其属于什么光合类型植物。
Principles for measuring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6CO 2+6H 2O 6(CH 2O)+6O 2一)测干重——改良半叶法: 同面积光暗叶片重量差。
使用三氯乙酸(TCA )涂抹在叶片叶柄处, 阻断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候向外输出营养物质。
测定为总光合作用量。
二)测放O2 ——氧电极法。
气相和液相。
氧电极原理: 氧电极是由嵌在有机玻璃上铂和银所组成, 以0.5mol/L KCl 为电解质, 电极头外覆盖一层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其厚度在15~25μm 之间, 用“〇”形套膜环固定, 使电极与被测溶液隔离, 而溶解在溶液中氧仍能透过薄膜, 进入电极内。
较薄膜易透过氧, 所以对氧浓度改变响应时间短.三)红外线CO2分析仪法: CO2吸收4260nm 红外线,有封闭式: 单位时间内CO2下降量和开放式: 参比室和叶室CO2差值 本试验将采取开放式测得。
三、 试验材料与试剂1. 试验试剂: 三氯乙酸(TCA )2. 试验材料: 树叶、 菜豆四、试验器材与仪器天平、湿毛巾、烘箱、打孔器、游标卡尺、剪刀、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五、试验操作方法和步骤(一)改良半叶法: 光照不少于1.5h, 注意测定打孔器内径(计算面积)。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