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中学上册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b )所示,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
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 .v 甲<v 乙,t 一定等于10秒B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C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10秒D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 【答案】B 【详解】由图得,甲乙的速度分别为2.4m ===0.4m/s 6s s t v 甲甲甲 , 3.6m= ==0.6m/s 6s s t v 乙乙乙所以v v 甲乙<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则20m-10m=10m s s ''=甲乙+ 或者 20m+10m=30m s s ''=甲乙+ 所以10m v v t t +=甲乙 或者 30m v v t t +=甲乙即0.4m/s 0.6m/s 10m t t ⨯⨯=+ 或者 0.4m/s 0.6m/s 30m t t ⨯⨯=+解得10s t = 或者30s t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2、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2 ,运动路程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 A .3∶4 B .3∶1 C .1∶4 D .1∶3【答案】D 【详解】 由题意知32t t =甲乙, 12s s =甲乙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21233s v t s t s v s t t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一同学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 ,则它在第5s 时的速度是( ) A .5m/s B .10m/s C .3m/s D .无法确定【答案】B 【详解】因为此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他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由题意可得该同学的速度为100m 10m/s 10ss v t === 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3.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答案】AD【解析】【分析】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详解】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D。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不变C.F逐渐变小,T不变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3.盐城某火车转弯处规定速度为60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道的弯道应是内轨略高于外轨B.轨道的弯道应是外轨和内轨等高C.如果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轨道对车轮无侧向压力D.如果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轨道对车轮有侧向压力4.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同的5.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C.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7.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后立即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行驶过程中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5m/2s B.18m/2s C.5m/2s D.4.2m/2s8.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4个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改由物理常数重新定义,从而提高计量单位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 t=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2.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①物体0~1s 处于静止状态 ②物体在第1~4s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在4~6s 通过的路程是2.4m ④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是0.7m/s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3.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4.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
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 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 270m 。
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刘速度最大 B .小韩速度最大C .小王速度最大D .三人速度一样大5.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A.B.C.D.7.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4:9B.3:4C.3:1D.1:3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9.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2m/s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3s时乙的速度比甲快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甲、乙相遇时,他们速度相等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与时间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第20s 末,甲、乙速度相同D.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12.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在武汉举行。
四川省广元市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0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参考答案:BD2. 如图所示,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B.t∝1/h C.t∝ D.t∝h2参考答案:C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所以t与成正比;故选C。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电动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驱动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向前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D.只要物体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参考答案:BD 4. 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像,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A.1 N和4N B.2N和3NC.1N和5N D.2N和4N参考答案:B5. (单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运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越大,位移越大B. 末速越大,位移越大C. 中间时刻速度越大,位移越大D. 中间位置速度越大,位移越大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a)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和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59 …………3分平衡摩擦力过度(或木板倾角过大)7.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则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
滚动练习一(答案在最后)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气体或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所有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D.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然存在表面张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所示的两种装置。
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装置中只有匀速拉动A,才能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A、B间的摩擦力大小B.乙图装置中只有匀速拉动A,才能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A、B间的摩擦力大小C.甲图装置中当A被拉动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可用f=μ(m A+m B)g表示D.乙图装置中当A被拉动时,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左3.新能源电动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逐渐为大家所青睐。
对某新能源电动车进行刹车测试时,该车以30m/s的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该车在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描述不正确的()A.加速度大小为26m/s B.位移大小为37.5mC.减速的时间为2.5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4.如图,货车车厢内装有3根粗细相同的均质圆木,圆木A、B紧挨着,圆木C叠放在A、B上。
货车司机启动液压系统,使车厢底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倾斜,直到圆木滑离底板到达地面,从而完成卸货。
从启动液压系统到圆木开始滑离车厢底板的过程中,不考虑C与A、B间的摩擦力,关于A对C支持力1F和B对C的支持力2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F和2F的合力方向始终与车厢底板垂直B.1F增大、2F减小C.1F减小、2F增大D .1F 减小、2F 先增大后减小5.如图所示,a 、b 、c 、d 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
一小滑块自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bc 、cd 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 。
现让该滑块自b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滑块()A .通过bc 、cd 段的时间均等于TB .通过c 、d 点的速度之比为3:5C.通过bc、cd 段的时间之比为1:3D .通过c 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d 段的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小李驾驶汽车按导航提示右转通过某个路口后,突然看到前方禁止通行警示牌,他反应过来后刹车制动,并倒车回到路口绕道行驶。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
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D .t =3s 时,甲物体速度大小为3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于甲物体有012x v a t v t ==+甲甲甲 由题图知21/2s 1m a =甲 00v =甲则22m/s a =甲对于乙物体有012x v a t v t ==+乙乙乙 由题图知2/2m s 11a =-乙 04m/s v =乙故22m/s a =乙由于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两物体恰不相碰,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 错误;B .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422t t -=解得1s t =故B 正确;C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2s t =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42m/s 0v t =-=乙()故C 错误;D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3s t =时,甲物体的速度大小26v t m/s ==甲故D 错误。
故选B 。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两车间距为0s ;0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0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02t t 时间内乙车在前B .002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 .02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12s D .067s 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知在0~t 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 错误;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032v ,乙车平均速度012v ,所以B 错误;D .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 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6,所以0—t o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s 0+ s 0∕6得s0=6 7 s故D正确;C.2t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即s0∕3,所以C错误.故选D。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 μ ②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 M g μ+ ③当2()F m M g μ>+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④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④C .①②D .②④【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②.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对它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 2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211f f mg μ==①正确,②错误;③④.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为11f mg μ=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max 2()f m M g μ=+所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 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 改变时,f 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③错误,④正确。
因此说法正确的是①④,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在倾角为37θ︒=的角锥体表面上对称地放着可视为质点的A 、B 两个物体,用一轻质绳跨过固定在顶部的光滑的定滑轮连接在一起,开始时绳子绷直但无张力。
已知A 、B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它们与竖直轴的距离均为r =1m ,两物体与角锥体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8,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0m/s 2,某时刻起,圆锥体绕竖直轴缓慢加速转动,加速转动过程中A 、B 两物体始终与角锥体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没有张力之前,B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在增加 B .绳子即将有张力时,转动的角速度15rad/s ω=C .在A 、B 滑动前A 所受的静摩擦力一直在增加D .在A 、B 即将滑动时,转动的角速度25ω=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A .绳子没有张力之前,对B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后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水平方向2cos sin 2f N m r θθω-=竖直方向有sin cos 2f N mg θθ+=由以上两式可得,随着ω的增大,f 增大,N 减小,选项A 正确; B .对B 物体分析其将要发生滑动瞬间的临界状态时的受力可得 水平方向有21cos sin 2N N m r μθθω-=竖直方向有sin cos 2N N mg μθθ+=代入数据解得15ω=选项B 正确;C .在ω逐渐增大的过程中,A 物体先有向外滑动的趋势,后有向内滑动的趋势,其所受静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上增大,后沿斜面向上减小,再改为沿斜面向下增大,选项C 错误;D .ω增大到AB 整体将要滑动时,B 有向下滑动趋势,A 有向上滑动趋势,对A 物体 水平方向有()22cos sin A A T N N m r μθθω--=竖直方向有()sin cos A A T N N mg μθθ-+=对B 物体 水平方向有()22cos sin 2B B T N N m r μθθω+-=竖直方向有()sin cos 2B B T N N mg μθθ++=联立以上四式解得2165rad/s 28ω=选项D 错误。
一、选择题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3.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B.由svt=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6.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四川省广元中学下册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A6m/s22m/sv<<B.22m/s 3.5m/sv<≤C2m/s6m/sv<<D6m/s23m/sv<<【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若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4h d=,根据2112h gt=,得1880.4s0.32s10dtg⨯===水平位移14x d=则平抛的最大速度1112m/s0.32xvt===若小球打在第三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3h d=,根据2212h gt=,得260.24sdtg==水平位移23x d=,则平抛运动的最小速度2226m/s0.24xvt===所以速度范围6m/s22m/sv<<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对于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可以通过画它们的运动草图确定其临界状态及对应的临界条件。
2.甲、乙两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分别为5m/s 和3m/s ,两船从同一渡口过河,已知甲船以最短时间过河,乙船以最短航程过河,结果两船抵达对岸的地点恰好相同。
则水的流速为( ) A .3m/s B .3.75m/sC .4m/sD .4.75m/s【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甲船以最短时间过河,乙船以最短航程过河,结果两船抵达对岸的地点恰好相同,可知,甲乙实际速度方向一样,如图所示可得tan v v θ=水甲cos v v θ=乙水两式相乘,得3sin =5v v θ=乙甲 则3tan =4v v θ=水甲,解得v 水=3.75m/s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3.一个半径为R 的空心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上有两个与球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小孔A 、B ,且60AOB ∠=︒2gR设水流出后做平抛运动,重力加速度g ,则两孔流出的水的落地点间距离为( ) A .R B 3RC .2RD .23R【答案】C 【解析】 【分析】【详解】水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212R gt =解得运动时间2Rt g=水平方向上有022gR Rx v t R g=== 则两落地点距圆心在地面投影点的距离为2R ,与圆心在地面投影点的连线夹角为60︒,两落地点和圆心在地面投影点组成等边三角形,根据几何知识可知,两落地点间距为2R ,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轻舟B.两岸的山C.河中的水D.轻舟上的人2.(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3.(2分)在车站上有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见车站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乙两车均静止;B.甲向西驶,乙不动 ;C.乙向西驶,甲不动;D.甲、乙两车以同速向西行驶.4.(2分)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5.(2分)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6.(2分)某同学坐在甲火车中,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火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三个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B.甲、乙、丙火车都在同向行驶;C.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7.(2分)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D-以上都不对8.(2分)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9.(2分)同步通讯卫星相对地面静止选取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卫星D.银河10.(2分)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A.电梯B.地面C.商场建筑物D.购物的顾客11.(2分)小明同学坐在过山车里,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人 B.建筑物C.过山车轨道 D.过山车12.(2分)如图所示,是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则此时 ........................................... ()A.加油机相对地面静止,战斗机相对地面匀速飞行B.加油机相对地面匀速飞行,战斗机相对地面静止C.加油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战斗机是静止的D.两飞机在空中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加完油后继续飞行13.(2分)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2020广元上学期物理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B.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B.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C.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不为零D.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可能不为零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折射下列关于电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B.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D. 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状态或____状态。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和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米/秒。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____能的过程。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一辆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秒,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的大小为10牛,方向水平向右;另一个力的大小为5牛,方向水平向左。
求该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直线传播。
请说明什么是电阻,并列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请解释什么是电功率,并说明电功率与电流做功的关系。
四川省广元市三川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杆对小球无弹力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小球的质量为D.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参考答案:C2. 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参考答案:A3. (单选)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1℃,也可以说温度升高1KB.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C.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D.随着人类制冷技术的不断提高,总有一天绝对零度会达到参考答案:解:A、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分度值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温度升高1℃,也可以说温度升高1K,故A正确;B、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t+273.15K升至T′=273.15K+2t,T′不一定等于2T,故B错误;C、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故CD错误;故选A.4. (单选)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来自黑龙江省的选手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
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在a点和c点重力势能相等C.从c点下落到d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参考答案:C5. 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在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 N,方向 (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 。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详解】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5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答案】ABC【解析】【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m/s 2x v t == 选项B 正确;C .根据公式x 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3.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2214m/s 2m/s 2a == 22504m/s 4m/s 1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 OA AB a a a >>故C 正确;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故选CD 。
4.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D【解析】【分析】x -t 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详解】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 正确;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 错误;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故选AD 。
5.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 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 ,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 .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 .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AD【解析】【详解】AC 、三个质点从A 到B 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 正确,C 错误;BD 、 三个质点从A 到B 的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知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点睛】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 到N 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6.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为“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 s v v A s-=,其中0v 和s 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0A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0A <表示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t v v a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0A 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02s v v +D .若A 不变,【答案】BC【解析】【详解】AB .若A 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 >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越来越短,由0v v a t-=可知,a 越来越大;第二种情况A <0,相等位移内速度减少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多,由0v v a t-=知a 越来越小,故A 错误,B 正确; CD .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中间位置处位移为2s ,速度变化量为 02s v v - 所以此位置的速度为00022s s v v v v v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7.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 .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 、B 选项都不对.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8.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人员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是竖直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B.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运动的轨迹是曲线,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从飞机上投下来的物体路程大小等于曲线的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B正确.9.2015年的股市经历了暴涨急跌,犹如过山车,目前在国家的积极救市下,正逐步回稳.如果将股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股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你认为“股价下跌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把股价类比成速度,股价下跌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详解】股价类比成速度,股价下跌快慢类比成加速度,股价下跌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下跌,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仍然减小.故C正确.【点睛】加速度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0t 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B .在10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C .在20t 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 .在20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AB .在10t ~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相同,A 正确,B 错误;C .在10t 时间内甲的速度为正值,乙的速度为负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二者的运动方向相反,在12t t 时间内,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C 错误; D .在20t 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加速度均沿正方向,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同一条直线,斜率一定,物体的加速度也一定。
1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 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 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更短,更接近瞬时速度,故A正确;1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B【解析】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B、s 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则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点睛: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t=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 13.质点在Ox轴运动,0内为直线,1~5s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A .0~3s 内,质点的路程为2mB .0~3s 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C .1~5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A .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2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27m ,路程为3.27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