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5.51 KB
- 文档页数:2
西双版纳州民中简介“西双版纳”系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
一、历史沿革西双版纳古称勐泐。
三国、两晋时期及以前属永昌郡管辖。
南北朝时期,西双版纳一带的12个傣族部落“泐西双邦”,奉天朝为“天王”,受到封赏。
公元8—10世纪,勐泐政权属唐代地方政权“南诏”银生节度管辖。
傣历522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勐泐,属南宋地方政权“大理”管辖。
帕雅真奉天朝为“共主”,接受封建王朝的封号,其后,帕雅真之四子桑凯冷继父位时,受天朝封赐为“勐泐王”。
元灭宋后,在云南设立行省,将云南划分为37路、5府,勐泐一带称为“车里路”。
此后勐泐一带地区开始实行土司制度,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在车里设“车里路军民总管府”,管辖勐泐一带地方。
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改设“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封召坎勐为宣慰使。
傣历932年(公元1570年),宣慰使召应勐为了分配贡赋,把所管辖地区划分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12个版纳之意),这即是西双版纳名称的来由。
1950年2月17日,西双版纳全境解放,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县相继建立县人民政府,隶属普洱专区。
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首府设在允景洪,自治区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委托普洱专员公署(1955年后改称思茅专员公署)领导。
1953年5月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二次(扩大)会议根据中央及省批复文件,撤消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县建制,按照传统习惯,将辖区重新划分为12个版纳及两个民族自治区、一个区和一个生产文化站,即设立景洪、勐养、勐龙、勐旺、勐海、勐混、勐阿、勐遮、西定、勐腊、勐棒、易武12个版纳政府和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归版纳勐海领导)、易武瑶族自治区(归版纳易武领导)、布朗山区(归版纳勐混领导)、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归版纳勐养领导)。
1955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版纳国家森林公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介绍词简介西双版纳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是一个拥有广袤原始森林的热带雨林地区。
而版纳国家森林公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就坐落在这片原始森林之中。
该森林公园是中国首例以原始森林为主题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西双版纳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发展历程版纳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始于1982年,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保护西双版纳州的原始森林资源。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总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包括了森林、河流、湖泊、山脉等多种自然景观。
2003年,版纳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座既有保护功能又具有旅游价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版纳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一个原始森林保护区,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公园内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了很多珍稀濒危物种。
据统计,公园内有超过400种鸟类、1000多种昆虫和60多种哺乳动物。
这里的动植物群落非常复杂,是一个生态系统研究的宝库。
同时,公园内也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了大量的草药和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
自然景观版纳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公园内有数条干净而宽阔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勐腊江和澜沧江。
这些河流为森林公园增添了浩渺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色。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湖泊和瀑布,如班章湖和火车泉瀑布,它们与森林的绿意交相辉映,构成了壮美的画面。
公园内的山脉也各具特色,有的被茂密的树木覆盖,有的则呈现草原景象。
无论是游览还是探险,这些自然景观都能给游客带来愉悦的体验。
旅游活动在版纳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可以参与各种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其中包括了森林徒步、野生动物观察、自然摄影、漂流等。
森林徒步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游客可以在指定路径中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此外,公园内设有专门的观鸟点和观景台,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珍稀鸟类和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观。
对于喜欢冒险的游客,还可以参加刺激的漂流活动,体验水流的冲击和草木的拂过。
一、云南西双版纳概况一、基本概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成立最早的自治州。
西双版纳为傣语地名,傣语音译“西双”即十二,“版纳”即千块田,意译为“向封建领主提供贡赋的十二个行政单位”。
全州国土面积19125平方公里,下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共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10个县级国营农场和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全州总人口106万人位于云南省东端的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以其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遐迩,名列我国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
全州总面积19184.45平方公里,人口79.6万,下辖景洪市和猛海、猛腊两县。
这里居住著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佤、瑶等十几个民族,其中傣族占1/3,汉族占1/3,其他民族占1/3。
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
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温季从5月至10月。
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
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於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的基本州情可以概括为:一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特点的自然资源富集。
西双版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两季分明,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2400个小时、年平均气温18-20℃,是理想的避寒之地。
热带、亚热带光热水土的丰厚条件造就了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作为全球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好的一块绿洲,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热带原始雨林。
全州有林地面积113.7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67.69%,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8万公顷。
西双版纳简介介绍汇报人:2023-12-10•西双版纳地理位置•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西双版纳人文历史目录•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西双版纳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西双版纳的挑战与机遇01西双版纳地理位置0102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独特,地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北回归线横贯本州中部。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北接思茅市,南邻缅甸、老挝接壤。
周边地区西双版纳东、南部和西部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柬埔寨水路相连。
西双版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也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交流的重要门户。
02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湿润,四季气候差别不大。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和旱季极端天气每年5月-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
西双版纳偶尔会遭遇台风、洪涝等极端天气,但频率较低。
030201气候特点植被类型西双版纳拥有从热带雨林、季雨林到山地苔藓的多种植被类型。
橡胶园和茶园西双版纳是中国的橡胶和茶叶的重要产区。
植物种类据统计,西双版纳有约3000种植物,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的热带植物。
动物种类西双版纳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大象、孔雀、金丝猴、犀鸟、鳄鱼等。
珍稀动物西双版纳有一些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绿孔雀等,这些动物在西双版纳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动物栖息地由于植被丰富,西双版纳成为了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尤其是热带雨林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西双版纳地形复杂,包括了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多种地形。
地形地貌西双版纳有流经全境的澜沧江-湄公河,以及一些较大的湖泊如滇池、抚仙湖等。
河流与湖泊西双版纳的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此外,该地区还蕴藏着一些矿产资源,如钨、锡、石膏等。
土壤与矿产地理特点03西双版纳人文历史西双版纳的主要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
傣族西双版纳的次要民族,主要是在近现代迁入的,与当地傣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西双版纳的介绍
1 云南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世界自然遗产之宝、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
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云南省一个市,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
中国云南南部弥漫着亚热带湿季雨林气候,拜水土风物冲淡而成,是
依托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山水风光而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2 西双版纳地处辽阔的昆明盆地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距昆明约400公里,处在昆明
盆地的南端,总面积近10.5万平方公里,东临姚安县,南紧香格里拉县,西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北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纬度宽广,拥
有辽阔的面积和空间,便利多样的交通。
3 西双版纳的温和气候
西双版纳为亚热带气候,雨量四季均衡,比降雨、雨雪少,12月
份最热,6-7月最冷,整体气温温和,年均气温在20-22度之间,炎热的夏季和初冬,清凉宜人的下半年,短暂的季节特征,滋润厚实的植被,使西双版纳成为一个温和宜人的旅游城市。
4 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珍贵的历史遗产、文物和
珍稀植物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神奇秀美的景色著称。
以金沙江、洱海、九乡、芒市三江并流、天池等世界级自然旅游景点为主导,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双遗产地,被喻为东方桃源,各大国际国内游客都爱不释手。
5 结论
西双版纳依托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山水风光而著名,是一个吸引旅游的城市,有着宁静舒适的气候、美丽的自然景观、古老的历史文化、活跃的社会文明等多种有着绝对优势的旅游胜地。
西双版纳地区水文特性分析摘要:本文从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条件等基本情况入手,然后从径流、降水、水质等方面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的水文特性。
关键字:西双版纳;水文;分析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pography characteristic of xishuangbanna, climate conditions, etc. Basic situation to obtain, and then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unoff,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quality in xishuangbanna region of hydrological features.Key words: xishuangbanna; Hydrology; analysis中国分类号: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状况简介1位置。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的南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
2地形。
西双版纳地区的地形主要为丘陵、盆地、山地等,其中以山地和丘陵居多。
总体地势南低北高,且北、西、东三面较高,中间低,呈马蹄状。
3气候条件。
西双版纳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年之中雨季和干季分别最为明显。
且终年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4水系。
西双版纳境内的河流均属于澜沧江水系,流经经缅甸、老挝、泰国等地,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注入南海。
澜沧江上中游河流深切,两岸高山对峙,下游多河谷平坝。
澜沧江水系由干流和众多的支流组成,支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
傣族村寨简介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家竹楼,玲珑清秀,自成院落。
竹楼共二层,四壁的墙、柱、门、窗及楼上的铺板无一不是以竹为材料。
傣家竹楼的房顶,外形酷似船底,上面铺着奇妙的“草片”。
“草片”是晒干的当地茅草,顺次编织在竹制篱笆上制成,份量很轻,绝不会将竹楼压至变形。
更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茅草自然卷起。
阳光可以照进室内,光线充足,下雨时,茅草受潮湿空气影响,便自然张开,重叠紧贴,即使倾盆大雨,也可安枕无忧。
竹楼下层,四周围有竹栏杆,除作贮物室外,还有专门的牲畜圈。
上层住人,屋外有走廊、晒台,美观实用。
室内分内外屋,内屋是卧室,外屋是客厅。
傣族人民文明有礼,爱好清洁,热情好客。
到傣族做客,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享受。
1 / 1。
勐仑植物园国家级风景名胜景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的葫芦岛上。
因它被澜沧江的支流罗梭江环绕着状如葫芦形,故得此名。
植物园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50年代带领一批年轻的植物科学工作者创立的。
园林占地面积900公顷(13500亩),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已引种栽培热带植物4000多种(其中的100多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各种植物分类集中养畜,组成错落有致的10多个植物专业区。
小巧的兰花园,荟萃了热带、亚热带地生兰等附生兰优良品种;碧潭映日的水生植物区内,睡莲、王莲争妍比美;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棕榈林中,有120多种棕榈科植物婀娜多姿;200多种巨细不等的秀竹,在百竹园中争荣竞艳。
龙脑香林内、羯布罗香、版纳青梅、婆罗双等珍贵树种争相比高。
药用芳香林中,有檀香、丁香、龙脑香……等香料植物吐露芬芳。
苏铁、水杉、鸡毛松、肉托竹柏等稀有植物在裸子植物林区茁壮生长。
珍稀濒危植物林区,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可见到板根大王四数木、林中巨人望天树、巨叶植物海芋、能够灼人的火麻以及老茎生花、树缠树等奇观。
热带果木林中,有酸甜可口的当地名柚曼赛龙和勐仑早。
林木中还有稀奇的神秘果、跳舞草和猪油瓜……因此,这所植物园荟萃了西双版纳众多的热带植物品种,是“绿色明珠”的巧妙缩影。
在各类植物竞相比美的园林内,建有科研大楼、植物标本馆、展览馆、蔡希陶纪念馆、蔡希陶塑像和民族度假村等人文景观和接待游人的各种服务设施。
所以,这片佳木竞秀、繁花似锦的热土是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勐仑植物园于199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
1999年又被省旅游局评选为全省10个名牌景点之一。
原始森林公园“澜沧江边,莱阳河畔,一颗明珠,闪耀光芒,雨林青翠,泉水潺潺,一道风景天成自然……”在离景洪城8公里的昆洛公路旁,在一片热带雨林中,由浙江金洲集团投资8600万元人民币开发建设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已经建成营业。
古老的部落感受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风情云南西双版纳,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地方。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傣族作为西双版纳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我踏上这片土地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古老的部落与傣族风情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第一部分:云南西双版纳的简介云南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一个拥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地区。
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被誉为“人间天堂”。
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河流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有着世界闻名的热带雨林植物和野生动物。
第二部分: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傣族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傣族人民信奉佛教,他们相信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灵性,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在傣族的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他们尊重自然规律,崇尚简朴而和谐的生活。
第三部分:走进古老的傣族部落在云南西双版纳,我来到了一个名为“那美”的傣族部落,那里保留着古老的傣族建筑和生活方式。
步入那美,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回到了古老的部落时代。
大片的竹林环绕着部落,竹楼傍河而建,与自然相得益彰。
这里有温馨的家庭客栈、美味的傣族美食和独特的手工艺品。
第四部分:与傣族人民的交流与体验在那美部落,我参与了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学习他们的传统手工艺和饮食文化。
我拜访了傣族的家庭,亲身体验了他们用手工编织绣花、烹饪傣族美食和制作傣族传统服饰的过程。
同时,我还参与了傣族人民举行的传统节日庆典,欣赏了精彩的傣族舞蹈和音乐表演。
第五部分:感受傣族的独特魅力通过与傣族人民的交流与体验,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独特的魅力。
傣族的音乐舞蹈充满了激情和节奏感,让人陶醉其中。
他们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细致华丽,展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同时,傣族的美食丰富多样,清新爽口,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风味。
结论部分云南西双版纳是一个充满古老部落与傣族风情的地方,这里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春节西双版纳自助游攻略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其中包括以鸟类繁多等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云南西双版纳简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
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
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前,小编特意为大家送上2013年元旦、春节去云南西双版纳的攻略,景点门票价格,团购价,乘车路线,美食……去西双版纳,不得不去的一些景点,不得不看的美景,小编为你一一介绍。
最佳旅游时间: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双版纳旅行是最合适的这段时间气温不高,也不冷,如果6—9月到西双版纳旅行就有机会尝遍那里的热带水果,便宜的让北方人大跌眼镜,真是妙不可言。
5—10月进入雨季,不过这里的公路路况较好,所以还是挡不住这里的旅游旺季的到来。
NO、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看点1:望天树--中国最高的树1974年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的补蚌首次发现望天树。
植物学家鉴定出它是龙脑香科的一个新种,高达80米,意思是“仰头看天才能看到树顶”,是中国最高树木。
望天树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只分布在西双版纳的补蚌和广纳里新寨至景飘一带20平方公里范围内。
望天树所在地,大部分为原始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
它们多成片生长,组成独立的群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生态学家们把它们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
看点2:空中走廊—体验惊险如果你到望天树景区游玩,首先一定要去“空中走廊”体验一下那种令人既惊又险的感觉。
这走廊长2。
5公里,是用粗大的铁索在高大的望天树之间连接建成,用钢绳悬吊,尼龙绳、网作护栏,铝合金梯子作踏板,每一段均与修在树干上的木质平台相连接。
拓展知识:西双版纳简介(英文)Xishuangbanna is the southernmost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The prefectureisnicknamed "Aerial Garden" for its luxuriant and multi-layered primitive woodsandtropical rain forests, which are teeming with animals and plants.Renowned as a huge natural zoo, Xishuangbanna's rain forest and monsoon jungles provide a habitat for nearly 1000 species of animals. Within thick andboundlessforests wild elephants and wild oxen ramble about, with peacocks in theirpride,gibbons at play, and hornbills whispering.Thirteen species of wild life enjoy state protection, including loris, thegibbons, thered-necked cranes, the brown-neck horn-bills, and the green peacocks, which totheDai people are a symbol of peace, happiness and good fortune and whose graceful postures can put professional dancers to shame. The region has 5,000 kinds ofplants orabout one-sixth of the total in China. This has earned it the renown and sobriquet "Themoonstone on the Crown of the Kingdom of Plants".Among these are such fascinating ones as the "color-changing flower" whosecolorschange three times daily and the "dancing herb" whose leaves rotate gently. Then thereis "mysterious fruit" which reverse tastes, turning sour to sweet.Species of trees that go back a million years are still propagating themselves.The"King of Tea Trees ,"which authorities say is at least 800 years old, continues to sprout,adding extraordinary splendor to the homeland of the famous Pu'er tea. InXishuangbanna, there is a saying: "Even a single tree can make a forest and an oldstalk can blossom and beat fruit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