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历史鲁教版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主要讲述了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包括古希腊的波斯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日本的侵略战争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历史事件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分析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与征服的主题较为敏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战争,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认识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历史事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2.课件: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征服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讲述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包括古希腊的波斯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日本的侵略战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动脑筋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答案提示:首先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和《罗马帝国》图,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然后比照当代世界地图,看看它们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亚历山大帝国: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罗马帝国:包括今天的欧洲: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安道尔、马耳他、塞浦路斯、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瑞士、比利时、法国、摩洛哥、卢森堡全境,奥地利、波斯尼亚和和赛格威那大部,匈牙利、德国、罗马尼亚、英国、荷兰部分亚洲: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全境,土耳其大部,约旦部分非洲:突尼斯全境,埃及、利比亚、摩洛哥部分练一练D活动与探究1.收集有关史料,写一篇小论文,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
提示:可通过查找网上资料、音像资料和书刊资料,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暴力征服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加以评述。
参考答案: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
此后,罗马开始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历程。
罗马扩张的第一个对象是当时地中海一个强国迦太基,陆续夺取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一些地方,最终攻占迦太基城。
迦太基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此成为罗马人的阿非利加省。
与此同时,罗马还在向东部扩张,通过同马其顿人的三次战争,控制了希腊,然后,又派兵侵略叙利亚,控制了西亚部分地区。
在西部,罗马人也侵占了许多地方,今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很多地方都被纳入罗马的版图之内。
凯撒统治时期,还两次派兵侵入不列颠。
屋大维率领的罗马军队又灭亡了埃及,把埃及并入罗马。
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过程与方法1.本着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负担,为学生们争取充分参与和体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由学生负责把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
这种活动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所以战争从未在人类历史中长时间地停留过;但是在客观上战争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2.要培养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1:(情境式导入)多媒体展示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会徽和马拉松比赛的图片(见课件)。
问题:同学们,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
作为奥运会的传统压轴项目——马拉松长跑,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你知道马拉松比赛项目的来历吗?(提示:马拉松比赛源于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导读框,认识到在古代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矛盾与碰撞。
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叙述式导入)我们现代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
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
那么,你想知道古代东西方之间曾爆发过哪些典型战争吗?这些战争的结果怎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二、讲授新课:(一)希波战争1.多媒体展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扩张及希波战争的结果。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读图能力。
(2)通过提出问题,如思考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有什么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
(3)综合归纳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教学难点: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导入框”图文。
教师提出问题: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你知道奥运会上有哪个重要的体育比赛是来源于希波战争?学习新课(一)希波战争1.地图学习:展示世界古代历史地图,提出问题: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学生回答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它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西至埃及和色雷斯,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
2.提出问题希波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公元前5世纪中期,随着波斯帝国的扩张,波斯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希腊军民的顽强战斗,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3.提出问题: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学生思考、教师强调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第17 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教学设计【教学立意】中国唯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才能抵御一切来犯之敌,才不会受制于人。
【授课时间】一课时【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
其中“简述说出”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识记层次,“认识”属于历史学习的理解和运用层次。
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中,“只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才能不受制与人”应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在“主线”。
【教材分析】《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鲁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包括:“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三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地位很重要,它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侵略与反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以此,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有两年学习历史的经验,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和讨论。
但由于对世界古代抗战时期的历史内容知之甚少,无法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本质。
所以,授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微课、分析史料、阅读补充资料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能够更全面、更理性地来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设诡计,卢沟然烽火”,使学生能够准确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军侵华的野心;(2)通过学习“保家国,男儿洒热血”,使学生了解抗战英烈的事迹,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奉献国家的爱国情怀;(3)通过学习“弃前嫌,国共再携手”,使学生认识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4)通过学习“记国耻,南京泣血恨”,使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激发学生树立为祖国振兴与富强,为人类的和平与民主而奋斗的意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战争与征服古代文明的战争与征服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八年级历史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多个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征服与被征服的历程。
本文将以几个主要古代文明为例,探讨战争与征服在这些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埃及文明的战争与征服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在埃及的历史长河中,战争与征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埃及的统一和稳定往往是通过军事力量实现的。
最著名的埃及历史人物之一是法老,他们通过强大的军队向周边地区发起征服并建立了大帝国。
例如,埃及法老图坦卡蒙曾经组织军队征服了数个邻国,扩大了埃及的领土,并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
二、希腊文明的战争与征服古希腊是另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古代文明。
希腊城邦之间常常爆发战争,同时也对周边地区进行了征服。
战争成为一种正常的状态,不同城邦之间不断争夺领土和资源。
在此过程中,古希腊人的军事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希腊重装步兵和斯巴达勇士等。
其中,亚历山大大帝更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亚洲、非洲和欧洲广大地区,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三、罗马文明的战争与征服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杰出的文明之一,其发展史与战争与征服密不可分。
罗马人自身勇猛好战,军事力量强大,他们通过连续战役和长期战争征服了包括地中海地区在内的广阔领土。
罗马帝国的控制力量得以巩固,秩序稳定,这促进了整个文明的蓬勃发展。
同时,罗马的文化、法律、语言等也随着军事征服的推进传播到各个角落,为后来的文明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文明的战争与征服中国古代文明同样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征服的历程。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战争与征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将领如孙武、白起、李世民等,带领强大的军队在战争中征服了陆地和海洋,统一了中国的疆土。
这种征服过程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如中央集权的建立、士人文化的传承等。
总结:战争与征服是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目标】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亚历山大东征可以从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和影响等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个知识点。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如展示《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是学生要重点掌握的一个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一段小字,并观看《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因此,伴随着东征过程,客观上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希腊文化,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通过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抵北非撒哈拉大沙漠,西濒大西洋,说明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对于罗马帝国的繁荣情况,可以让学生看教材《罗马古道》《西班牙的古代罗马时期引水桥》图和小字内容来理解。
教材安排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加强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
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交通发达和帝国的辉煌。
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的扩张?教材用一句概括性的表述来说明:“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深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可以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提高我们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停留过,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学习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学习难点: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学习方法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导学过程:课前预习结合所学知识,快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 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到世纪疆域达到最大规模,跨三洲。
2.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三次出征希腊,史称,最终赢得胜利。
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最远到达,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一、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填写下列问题,不会的问题注意标记,组内交流)知识点(一)希波战争时间:双方:(结合地图册波斯帝国及其扩张图了解波斯帝国)结果:影响:知识点(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间:路线:3.结果:4.影响:知识点(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1.2008年,我国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请问奥运会中马拉松扩张:罗马帝国何时疆域最大?四至分别到哪里?结合地图指出来。
2.影响:罗马帝国的扩张产生了哪些影响?二、合作探究(先自主探究,后组内交流)1.战争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有其积极作用,请你探讨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扫荡了哪些文明地区?结合亚历山大帝国地图说出来。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在你的小组内展示一下。
(也可以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画出知识树。
)三、达标检测:长跑项目源于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C.罗马帝国的征服扩张D.蒙古军队西征2. 公元前4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A.古代埃及B.亚历山大帝国C.西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3.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4.下图的人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他的王国,直至印度边界。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和征服事件。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本章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古代世界的战争,包括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另一部分是古代世界的征服,包括蒙古帝国的征服、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
二. 学情分析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这部分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战争与征服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主要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战争与征服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战争与征服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主要事件。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与征服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战争与征服的历史知识。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个别战争与征服事件,使学生了解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预习学案设问导读1.公元前世纪,古代伊朗以人为中心形成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
前5世纪中期,波斯帝国次出征希腊,史称。
希波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继王位,他足迹远达,建立地跨三洲亚历山大帝国,定都。
3.任罗马帝国皇帝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到世纪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起,西临,南抵,北达,地跨三洲,成为内湖。
4.罗马扩张与征服一方面充满着,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关键信息1. 6 波斯人三希波战争希腊2.马其顿亚历山大印度欧亚非三洲3.屋大维 2 幼发拉底河上游太平洋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欧亚非地中海4.暴力研学设计学习要点一、希波战争1.背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形成,开始对外军事扩张。
2.时间:公元前5世纪3.经过(1)公元前5世纪早期:战争开始,三次出征希腊。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胜。
二、亚历山大东征1.背景: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
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希腊,组织东侵。
2.时间:公元前4世纪3.过程:(1)第一阶段:征服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2)第二阶段: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
4.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4.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
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三.罗马扩张1.背景: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
2.时间:公元前3世纪开始3.结果: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帝国疆域: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5.罗马扩张的影响(1)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2)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学法点拨【透析1】要明确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从书中地图可以看出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课是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一课时的内容。
主要介绍了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
本课课标要求是: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写出对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交往方式(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的看法。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着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而对于文明的两种交流方式,着重侧重于对暴力冲突的看法的教学,另一种和平交流方式重点在第七课。
“生命化课堂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本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都能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
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以及小组的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加深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
概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路线。
熟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以及罗马帝国疆域四至。
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东侵路线和罗马帝国的疆域”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联系,一般说来,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学习要点:一、希波战争1.背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形成.开始对外军事扩张。
2.时间:公元前5世纪3.经过(1)公元前5世纪早期:战争开始.三次出征希腊。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胜。
二、亚历山大东征1.背景: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
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希腊.组织东侵。
2.时间:公元前4世纪3.过程:(1)第一阶段:征服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2)第二阶段: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
4.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5.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
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三、罗马扩张1.背景: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
2.时间:公元前3世纪开始3.结果: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帝国疆域: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5.罗马扩张的影响(1)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2)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基础知识检测:一、填空题1.公元前世纪.古代伊朗以人为中心形成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
前5世纪中期.波斯帝国次出征希腊.史称。
希波战争. 赢得战争的胜利。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 继王位,他足迹远达 .建立地跨三洲亚历山大帝国,定都。
3.任罗马帝国皇帝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到世纪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起 .西临 .南抵 .北达 .地跨三洲. 成为内湖。
4.罗马扩张与征服一方面充满着 .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波斯帝国形成的时间是A.公元前7世纪 B.公元前6世纪C.公元前5世纪 D.公元前4世纪2.马其顿位于希腊的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3.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A.波斯帝国 B.希腊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4.下列哪个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A.波斯帝国 B.希腊C.古代埃及 D.罗马帝国5.20xx年将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练习九第1题【单选题】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有关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准确的是:( )A、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B、封建主能够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西欧奴隶制结束的标志是( )A、恺撒独裁B、屋大维实行元首制C、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A、伯利克里B、斯巴达克C、凯撒D、屋大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有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进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进东西方文化被毁灭【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C、国王是最高统治者,有权控制教会D、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A、汉谟拉比B、伯利克里C、屋大维D、恺撒【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B、罗马人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C、罗马法对古代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D、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敲响西欧奴隶社会丧钟的事件是( )A、罗马共和国建立B、罗马帝国建立C、罗马帝国分裂D、西罗马帝国灭亡【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鲁教版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
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
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最终希腊获得胜利。
(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
(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作适当补充)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因此,伴
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教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至于繁荣的情况,让学生看教材内容。
回忆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
书中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加强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
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当肯定。
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
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这是学生必须认识并加以理解的。
对此教师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侵影响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
正如教材在导入框里所概括的那样:“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罗马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二是基督教的诞生和发展。
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基督教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
35087 890F 褏26241 6681 暁20437 4FD5 俕h33301 8215 舕31068 795C 祜V37850 93DA 鏚31515 7B1B 笛/935002 88BA 袺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