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第一章(2)
- 格式:ppt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36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答案见最后) (第十、十一不是重点,没有)第一章(一)一、名词解释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二次代谢过程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 水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B. 苯C. Et2 OD. 石油醚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萜类C. 黄酮类D. 木脂素类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B. 丙酮C. Et2 O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子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B. 小分子化合物C. 大分子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一、名词解释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二次代谢过程答案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 水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B. 苯C. Et2 OD. 石油醚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萜类C. 黄酮类D. 木脂素类6、C;7、A;8、B;9、C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B. 丙酮C. Et2 O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子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B. 小分子化合物C. 大分子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2、√3、√4、√5、×6、√7、√;8、×;9×;10√;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答案见最后) (第十、十一不就是重点,没有)第一章(一)一、名词解释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二次代谢过程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纤维素B、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水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CHCl3B、苯C、Et2 OD、石油醚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就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就是A、糖类B、萜类C、黄酮类D、木脂素类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CHCl3B、丙酮C、Et2OD、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就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子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杂质B、小分子化合物C、大分子化合物D、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4、色谱法就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第⼀章(⼀)⼀、名词解释1、⾼速逆流⾊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次代谢过程答案1、它是依靠⾼速⾏星式旋转产⽣的离⼼⼒使⽆载体⽀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样,从⽽实现样品的⼀种分离⽅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体,被溶物会析出,从⽽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种新型的利⽤外场介⼊的溶剂强化提取⽅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些重要的⼀次代谢产物如⼄酰辅酶A 、丙⼆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些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成⽣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次代谢过程。
⼆、以下每⼀道考题下⾯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B. 展开剂中极性较⼩的溶液C. 展开剂中极性较⼤的溶液D. ⽔2、硅胶⾊谱⼀般不适合于分离()A、⾹⾖素类化合物B、⽣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B. 苯C. Et2 OD. ⽯油醚4、利⽤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羟酸演变⽽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萜类C. 黄酮类D. ⽊脂素类6、C;7、A;8、B;9、C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实现分离的⽅法有A.醇提⽔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B. 丙酮C. Et2 O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B. ⼩分⼦化合物C. ⼤分⼦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2、√3、√4、√5、×6、√7、√;8、×;9×;10√;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种展开剂展开,呈单⼀斑点,所以该晶体为⼀单体。
药物化学1-2章重、难点提示和辅导第一章绪论一.药物的分类:天然药物(中药)、化学合成药物、生物药物。
化学药物:既具有药物的功效,又有确切化学组成的药物。
二.化学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药品质量:①有效性:自身疗效好。
②安全性:不产生或较少产生副作用。
药品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
药物的杂质:是指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引进或产生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包括由于分子手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非治疗活性的光学异构体。
药物中杂质限度制订的依据:是在不影响疗效,不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则下,便于制造、贮存和生产,允许某些杂质的存在有一定的限量。
三.药物的名称通用名:中国药典委员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化学名:根据化学结构式进行的命名,可参考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和中国化学会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商品名:制药企业为保护自己所开发产品的生产权和市场占有权而使用的名称。
第二章麻醉药二.化学名掌握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的化学名。
盐酸普鲁卡因:2-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
盐酸丁卡因:4-(丁氨基)苯甲酸-2-(二甲氨基)乙酯盐酸盐盐酸利多卡因: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盐酸盐-水合物盐酸布比卡因:1-丁基-N-(2,6-二甲苯基)-2-哌啶甲酰胺盐酸盐-水合物三.结构掌握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硫喷妥钠、氯胺酮、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的结构药 品 名 结 构 性质及应 用 氟烷 甲氧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F 3C-CHBrCl Cl 2CH-CF 2OCH 3 F 2CHOCF 2CHFCl F 2CHOCHCl-CF 3吸入性全麻药不易燃,不易爆,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小。
可用于全身麻醉及诱导麻醉。
硫喷妥钠巴比妥类静脉全身麻醉药(非吸入性全麻药)麻醉作用快,持续时间较短,临床上主要用于诱导全麻和基础麻醉,与吸入麻醉药配合使用。
药物化学课后作业及课堂练习第⼀章1.列举⼏种临床常⽤的全⾝静脉⿇醉药静脉⿇醉药⼜称为⾮吸⼊⿇醉药,⼤多为⽔溶性的盐类。
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液,随⾎液循环进⼊中枢神经产⽣作⽤。
⿇醉作⽤迅速,不良反应少,为主要的全⿇药。
但⿇醉的深浅程度较难控制。
临床常⽤的静脉⿇醉药有:(1)早期:巴⽐妥类: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海索⽐妥钠(Hexobarbital sodium)优点:作⽤快缺点:安全范围窄(2)近年:⾮巴⽐妥类:盐酸氯胺酮(Ketamini Hydrochloridum)化学名:为2-(2-氯苯基)-2-甲胺基环⼰酮盐酸盐。
依托咪酯(Etomidate) 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utyrate)2.为什么说lidocaine的化学性质⽐procaine稳定利多卡因的局⿇作⽤强与普鲁卡因两倍,且穿透⼒强。
其⽐普鲁卡因稳定是由于分⼦结构中有酰胺键,由于邻位两个甲基的空间位阻作⽤,对酸、碱均较稳定,不易被⽔解。
3.按化学结构分类,局⿇药分为哪⼏类?各有哪些主要代表药物?局⿇药的主要结构类型及代表药物4.简述局⿇药的构效关系。
局⿇药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I 为亲脂性部分,可为芳烃或芳杂环,⽽以苯环作⽤最强。
苯环邻对位上引⼊给电⼦基团例如氨基等可使活性增强。
苯环邻位上引⼊取代基可增加位阻,延长作⽤时间。
苯环氨基上引⼊烷基可增强活性。
II 为中间连接部分,此部分决定药物的稳定性。
X 可为O 、NH 、CH 2 、S 等n=2、3时局⿇作⽤好,有⽀链局⿇作⽤强。
⿇醉作⽤强度:⿇醉作⽤持续时间:III 为亲⽔性部分,通常为仲胺或叔胺。
好的局⿇药,分⼦的亲脂性与亲⽔性间应有适当的平衡,即应有⼀定的脂⽔分配系数。
⼀般来说,具有较⾼的脂溶性,较低的pKa 值的局⿇药通常具有较快的⿇醉作⽤和较低的毒性。
5.试写出lidocaine/procaine的合成路线。
普鲁卡因的合成:利多卡因合成路线:第⼆章6.试述苯⼆氮?类药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化学稳定性和构效关系。
课程名称:药物化学(二)课程代码:01759(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化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的发现、发展、现状、进展,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药物的作用靶点等知识,重点在药物化学结构变化与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常用药物的构性关系、构效关系、实际保管与应用有系统的认识,达到合理有效地使用常用药物这一目的。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目标是使考生通过学习,对常用药物的结构与结构特点、类型、制备原理与方法、构性关系和构效关系、实际保管与应用以及新药研发理论与技术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掌握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方法,并具备根据药物的结构或结构特点分析药物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和实际保管与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了解现代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医药工作实践中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类型药物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化学名称、化学结构或结构特点、制备原理与合成路线、构性关系、主要用途及各类型药物的构效关系,掌握常用药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立体异构体。
2、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其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质反应和确定预防药物发生变质反应的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掌握药物化学分析、研究药物的方法,能应用药物的有关化学知识解决药物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实际问题。
4、熟悉新药研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5、了解各类药物的新进展及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名称、化学结构类型、结构或结构特点和主要用途。
6、了解影响药物生物活性的一些结构因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基础课程有机化学与专业课程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课程之间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的学习对考生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药物的酸碱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酸碱的定义,药物结构中常见的酸、碱性功能基及强弱顺序和影响强弱的因素;熟悉两性物与两性离子的区别和药物的酸碱性在药物方面的一些应用;了解如何判断两性物与两性离子。
药物化学(一)第一章麻醉药第一节全身麻醉药1、吸入麻醉药:氟烷:2-溴-2-氯-1,1,1-三氟乙烷起效、苏醒快、作用弱,全麻及诱导麻醉性质:1、氧瓶燃蘸笙苑;2、加入硫酸,沉于底部。
甲氧氟烷浮于硫酸上层。
甲氧氟烷:麻醉作用和肌松作用比氟烷强,诱导期长。
恩氟烷:新型高效吸入麻醉药,麻醉肌松作用强,起效快,临床常用。
异氟烷为异构体乙醚: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静脉麻醉药:盐酸氯胺酮: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已酮盐酸盐2个旋光异构体,用外消旋体;作用快、短、副作用小,诱导期短。
分离麻醉羟丁酸钠:作用弱、慢、毒性小。
——OH 1、三氯化铁红色2、硝酸铈铵橙红色第二节局部麻醉药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构效关系:1、苯环上增加共他取代基时,因增加空间位阻酯基水解减慢,局麻作用增强。
2、苯环上氨基的烃以烷基取代,增强局麻作用。
丁卡因。
3、改变侧链氨基的取代基,有些作用增强。
布他卡因。
4、羧酸中的氧原子若以电子等排体硫原子替代(硫卡因),脂溶性增大,作用增强。
盐酸普鲁卡因: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不宜表面麻醉性质:1、加氢氧化钠有油状普鲁卡因析出。
干燥稳定,避光PH=3-3.5最稳定。
2、酯键:水溶液水解失活:对氨基苯甲酸及二乙氨基乙醇,前者氧化变色。
3、叔胺结构:碘、苦味酸等呈色。
4、芳伯氨反应:盐酸丁卡因:4-(丁氨基)苯甲酸-2-(二甲氨基)乙酯盐酸盐作用:用于粘膜麻醉,与普鲁卡因一起成为应用最广的局麻药。
二、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N-(2,6-二甲基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盐酸盐-水合物性质:酰胺键较酯键稳定,酸碱中均较稳定. 作用强,可用于表面麻醉布比卡因:1-丁基-N-(2,6-二甲苯基)-2-哌啶甲酰胺盐酸盐长效局麻药,用于浸润麻醉。
三、氨基酮类及氨基醚类第二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镇静催眠药一、巴比妥类构效关系:1、丙二酰脲的衍生物,5位碳原子的总数在6-10,药物有适当的脂溶性,有利于药效发挥。
第一章绪论一、药物化学的内容与任务(一)药物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等等各种药品。
药物可在药店购买,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药物与药品有极大的差异。
. 药物仅影响机体生物功能的进行速度而不能改变现存的自然生物过程或产生新的功能。
例如,药物可加速或减慢引起肌肉收缩的生化反应、肾脏细胞对水、钠潴留和排除的调节、腺体的分泌(如粘液、胃酸或胰岛素),以及神经对信息的传递等。
药物作用的强弱一般取决于靶部位的反应。
药物可改变生物过程的速率。
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通过脑组织发布指令减少某种化学物质的生成从而减少癫痫发作。
然而,药物不能修复已经超出修复范围的损伤,这种药物作用的限制,使得组织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如心力衰竭、关节炎、肌萎缩、多发性硬化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十分困难。
每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均有差异。
为达到同一疗效,体重较重的人比较轻的人需要更多的药量。
新生儿和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慢于儿童和青年人。
肝肾病患者对药物的清除亦比正常人困难。
每种新药的标准剂量或平均剂量由动物试验和人的试验决定。
但平均剂量表面上被定义为“适合所有人的剂量”,其实它只对一定范围的个体适用,并不完全适合每个个体。
药物体内过程因人而异,许多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从而影响最终的药效。
其他一些因素也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遗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等。
①含义:指用于预防、治疗、缓解、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②分类: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
(二)化学药物①含义:具有以上功能的化合物。
②来源:化学合成、动植物提取、生物合成等。
(三)药物的研究内容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途径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四)主要任务①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基本任务)②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③创制、开发新药(五)学习《药物化学》要求①掌握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学会分析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化学稳定性、作用特点之间的关系,学会应用药物的理化性质解决药物的调剂、制剂、分析检验、贮存保管及临床使用等问题,掌握药物化学实验操作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第一章总论(1)单体具有一定分子量的分子式、理化常数与结构式确定的化合物。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或其代谢与转化产物。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与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6)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这些物质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
(7)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就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就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这些物质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并不就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章糖与苷(1)苷苷就是由糖及其衍生物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非糖物质(苷元或配基)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新生成的化学键即为苷键。
(2)苷化位移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α-C、β-C与糖的端基C的化学位移值均发生了改变,称为苷化位移。
(3)原生苷在植物体内原存在的苷;(4)次生苷原生苷水解掉一个以上单糖的苷。
(5)单糖糖的基本单位,为多羟基的醛(polyhydroxylaldehyde)或多羟基酮(polyhydroxyketone)化合物。
第三章苯丙素类(1)苯丙素类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位的天然成分。
(2)香豆素香豆素(香豆精)就是具有苯骈-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3)木脂素木脂素(Lignans)就是一类由苯丙素双分子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成分,即由二分子C6-C3单位氧化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少数为三聚物与四聚物。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1)醌指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状共轭不饱与二酮结构的化合物。
(2)醌类化合物就是指分子内具有醌式结构(对醌型、邻醌型)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