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与程序
(四)仲裁协议的形式 多数国家仲裁法和仲裁规则都要求仲裁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 1958年《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对仲裁协议的惟一要求 就是仲裁协议应当是书面的,并以此作为缔约国承认和执行仲裁裁 决的主要条件之一。 (五)主合同无效时,仲裁协议效力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第21条规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将被 视同独立于该合同其它条款的一种协议,仲裁庭有权据此决定合同的存 在和效力,当仲裁庭作出主合同无效的裁决时,并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法 律效力。
第一节 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途径
我国法院受理案件的前提条件 当事人之间无各种形式的仲裁协议; 正式向我国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并正式递交了起诉书; 属于我国法院管辖; 符合我国法院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和特别管辖的要求。 当事人选择在我国诉讼时,应遵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 程序的特别规定”。 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人民法院和外国法 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其他诉讼行为。 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的,应当按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 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未经我国 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在我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当事 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 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 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与程序
(二)仲裁庭的组成
双方当事人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 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第三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首席仲裁员与被选定或者被指定的两名仲裁 员组成仲裁庭,共同审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