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0语言运用之得体准确讲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9
专题20 语言运用之得体准确(讲)讲目标1.了解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类试题命题规律及基本题型。
2.熟练掌握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语言得体【高考典例】1.【2020年高考课标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仿写等语言表达的能力。
首先要弄清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根据题目中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所给第一句可以确定仿写句子的句式,然后考虑针对什么推断来反驳,最后确定自己所写内容。
解答时一定要立足题目,认真审题,审出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模式,切不可脱离原题作答。
2.【2020年高考课标Ⅰ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必背金词金句】成语:①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②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③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④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⑤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富多彩。
名句: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________,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②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________,假冒伪劣品充斥市场,那么谁敢到这些加油站加油。
③近几年来,从事介绍“越南新娘”、“柬埔寨新娘”行业的人员总是________,各种负面报道屡屡见诸报端,造成不良的影响。
A.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鱼龙混杂B.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C.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泥沙俱下D.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解析:“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符合第①句语境。
“鱼龙混杂”虽也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但前者多用在动态语境中,后者多用在静态语境中。
符合第③句语境。
“鱼目混珠”用比喻以假乱真。
符合第②句语境。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广东各地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公开招聘专职安全员,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的现状。
B.作为中小学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群体,中小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好其中的馆藏资源,令其发挥育人作用,不仅在于中小学生自身,还受限于学校及家长。
C.为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规范注册收费行为,保障注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了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
表达得体1、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天府文化专题讲座。
我们应邀到了天府文化研究专家赵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材料,为大家带来具有天府味的文化大餐。
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学术厅,等着赵教授到来,听取他的精彩讲座。
2、下面语句都存在用语不得体的毛病,请加以修改,写修改意见。
①你的文稿,我已拜读,总体感觉不错,其中也有几处不妥的地方,我斗胆做了斧正。
②学校后勤组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校园安全隐患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校园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③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花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④你赠送的这张照片十分珍贵,我一定好好惠存。
⑤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
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师恩期颐。
3、下面是某省气象台发布的一则预警通知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16日夜里到12月18日,我省将出现下暴雪和持续低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达到入冬以来最低值,各地降温幅度好多在6~8℃之间,黄河以北有些地段儿降温可达8~10℃。
望各相关部门赶紧开展防寒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提醒市民出门儿注意防寒保暖。
4、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做修改。
近期,有坏人用“你家孩子正在医院抢救”之类的短信或电话来骗钱儿。
如果你是孩子的爹妈,收到此类信息,请赶紧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核实真伪,可别上当。
同时,不要轻易透露手机号码、孩子姓名等相关信息。
5、下面是一则通告,其中有五处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知各位用户:为确保我市元旦期间用电正常,我公司决定对城区内的电路设备设施进行集中雏护,现将有关事宜强调如下:维护将于2018年12月27日8时至29日16时施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6 语言表达之得体(讲)(含解析)不分版本语言表达之得体考向得体1.讲高考〔1〕考纲要求得体,指恰当地使用语言,能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2〕命题规律语言得体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主要考查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和语体得体,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
例1.【XXXX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面是某校一那么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平安期间,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答案】例如: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方案〞;⑥“正遇上〞改为“正值〞。
【解析】【精准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
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庄重场合,用语要标准雅正,多用书面语。
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煽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
所以做本体是注意启事语言的标准雅正,不能用口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方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
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等。
例2.【XXXX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面是某报社一那么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系列之语言得体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2018年我乔迁新居,沈老师前来做客时,特赠裱制精良的对联一幅为我补壁,我至今仍旧珍藏。
B.自上一篇论文发表以后,你并未停止相关研究,勉力续貂,又见一篇论文发表,实在可喜可贺。
C.某医生治好不少患者的顽疾,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相赠,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D.秦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放您桌上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
1.【答案】C 【解析】A项,乔迁:敬辞,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补壁:谦辞,把作品赠人时用,意为水平拙劣,不足登大雅之堂,就权且给人糊墙。
B项,续貂: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多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
C项,“杏林”是医学界或医家的代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他隐居庐山,行医不取一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积年蔚然成林。
要注意与“杏坛”区别开来,“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相传孔子在杏树下设坛讲学,后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场所。
D项,拜读,敬辞,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经过认真研究,报社决定任命中科院王院士担任社刊的顾问。
B. 居民因停车问题发生了争执,居委会为此进行斡旋,解决了矛盾。
C. 各位校友,在校庆活动中,希望你们能为学校尽一点绵薄之力。
D. 这一次大型评选活动能够顺利举行,要感谢诸位专家的鼎力相助。
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题中,A项,任命,意义有承命,接受命令。
指下命令任用,与语境不符;B项,斡旋,在当代国际交往中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
大词小用;C项,绵薄之力,是指微不足道的力量,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是谦辞,不能用在别人身上。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 为了祝贺王老师的令郎新婚之喜,我们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以表达诚挚的祝福。
B. 兹介绍我校王丹宁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予接洽为荷。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语言表达得体作业(全国卷用)(限时60分钟)1.下面是某文学爱好者写给杂志社编辑的投稿信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是贵刊的忠实粉丝,贵刊的每一期我都惠存着;我也是一个初学写作的文学爱好者。
今儿把我的大作投递给贵刊,恳请编辑老师能于百忙之中认真阅读。
若能倾囊相授,荣幸之至。
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祝贵刊越办越好![解析]“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照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此处用错对象;“今儿”是口语,不恰当;“大作”是敬辞,称对方的著作,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认真阅读”对对方提出要求,不恰当;“倾囊相授”意思是把所有的技能、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用在此处不当。
[答案]①“惠存”改为“保存”;②“今儿”改为“现在”;③“我的大作”改为“拙作”;④“认真阅读”改为“审阅”;⑤“倾囊相授”改为“不吝赐教”。
(5分,每点1分) 2.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解析]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片段,应为书面语体。
“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5分,每点1分)3.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得体(教师版)教学目标:⒈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⒉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正确使用谦敬词;⒊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
知识链接“语言得体”主要针对“外部语境”,即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景等。
一、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选择有分寸的语言。
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
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相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在高考试题中,关于“交际对象”,主要围绕谦敬词的准确运用命制。
常见的谦词有“家”(家父,称自己的父亲)、“舍”(称比自己小的家人)、“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人,称自己)、“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等。
常见的敬词有“令”(如令堂,称对方的母亲)、“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
二、根据交际场合的不同,选择巧妙的语言。
交际的场合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
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笑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如此等等。
三、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语言。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高考二轮复习: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考点解说】1“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含有效果的要求,就是表达的清晰。
(1)“量”的要求是: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明”的要求是: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③避免啰嗦;④井井有条。
【例1】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请找出下面语句中最应该删去的三个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由于在欺诈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都是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的,所以各国法律都允许其中受欺诈的一方可以建议撤销合同或提出合同无效。
应该删去的三个词是:【答案】由于,其中,可以【解析】“由于”在此处多余,无表原因之意;受欺诈的只能是一方,“其中”多余;有了前面的允许,“可以”就使得文字不简洁。
【例2】下面的文字语言重复啰嗦,在不影响原意的前提下,由(甲)删除三处和(乙)删除四处两种改法。
把删除的句子的序号分别写在(甲)(乙)后的横线上。
汉字又称方块字。
①它有音有形。
②汉字有形,形在二维空间上展布,③不像拼音文字,④拼音文字只是线形的延展,而汉字形中有音。
⑤汉字有音,音为单音,⑥每⑦字音含声,⑧共有四声,每个字仅一声。
删除部分:甲乙【答案】甲①④⑦乙②④⑤⑦【解析】甲:本段分两层讲汉字的形和音,①多余;③是举例;④重复不简洁;本段讲的是汉字,⑦完全可以删去。
乙(略。
依甲的思路可以分析)【例3】修改下面的这段文字,使它更精美。
①你的急躁决定你的冲动,②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③你的沉稳决定你的忠实,④你的柔韧决定你的忍耐,⑤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总之,⑥你的性格决定你的名声。
(1)与内容不符必须删掉的一句是(2)第句的行文不贴切,应该改为【答案】(1)删去①。
(2)⑥改为“因为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解析】(1)删去①,因为与文段语境不一致。
(2)⑥改为“因为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因为该句是对全文的总结。
专题20 语言运用之得体准确(讲)讲目标1.了解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类试题命题规律及基本题型。
2.熟练掌握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语言得体【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仿写等语言表达的能力。
首先要弄清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根据题目中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所给第一句可以确定仿写句子的句式,然后考虑针对什么推断来反驳,最后确定自己所写内容。
解答时一定要立足题目,认真审题,审出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模式,切不可脱离原题作答。
2.【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看对象——分你我;看谦敬——长幼分;看场合——析语境。
【考点精解】得体,指恰当地使用语言,能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也就是用语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
语言环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
“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
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命题规律】语言得体主要考查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和语体得体,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
近几年高考,该考点多与“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辨析并修改病句”结合起来考查。
2017年高考课标卷在此考点单独命题,2018年高考仍是备考的重点。
【技巧点拨】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的“语言表达得体”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多读勤练,掌握方法。
这个考点考查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所以复习时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增加材料储备,注意积累,同时勤于练习,注意总结规律,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3.掌握答题技巧:(1)看场合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一般来说,在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用典范的书面语;在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话题要集中,经常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并尽量用口语。
(2)看对象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说法。
还应注意应用谦称、敬称和习惯用语。
敬称只能用于称对方,谦称只能用于自己。
有人将常见的谦称和敬称概括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家父”“家母”“家兄”;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舍弟”“舍妹”;称对方的亲属,多用“令”字冠首,如“令尊”“令郎”等。
习惯用语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3)看目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要达到说话的目的,就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恰当的句式。
(4)看语体不同的文体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语体,如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学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程式化。
【跟踪训练】1.【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某知名节目录制现场:小沈阳和妻子一起现场演完一小段二人转后,观众掌声未息,主持人前来搭话,结果小沈阳来了一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玩笑话,“臭不要脸的”。
B. 某省政法委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评论:“基层警察确实很辛苦,体验了就知道,那些站着讲话不腰疼的乱喷分子,有本事别报警。
”C. 某名校一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答案】D2.【18届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
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 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C. 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D.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答案】C【解析】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应改为“不敢苟同”。
B项“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
D项“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改为“裁夺”。
3.【18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 小李收到王先生著作后回信:惠赐的大作已收到。
拜读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帮助,定当珍藏。
B. 令郎能在这次全国物理竞赛中折桂,多亏您悉心教导,我略备薄酒,以示感谢。
C. 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D. 乡镇庙会上人山人海,街道上几乎水泄不通,突然一位中年男子高喊着:“借光,借光!”神色匆匆地往乡政府跑去。
【答案】B【解析】B项,“令郎”是敬辞,称别人的儿子。
此处用来指自己的儿子,不得体。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
4.【18届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王伟与我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在一次偶然相遇时,他兴奋地说:“久仰大名”啊。
B. 他学习认真且谦虚,在向老师请教问题时,他说:“不吝赐教”。
C.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好借好还,所以在归还所借之物时会说“请笑纳”。
D. 我的犬子和郭老师的息女是蚌埠学院的同班同学。
【答案】B点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另外还需要注意常见的谦敬词的使用。
(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5)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包括写节目串词、写主持人的开头语等等。
※考点二:表达准确【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③【答案】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
推断时应在用词准确、合乎情理的情况下进行,如“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只要表限定,后面接的内容限定这一种,那么就能有“就……”的结果。
一般用来叙述比较确定的事,“避免环境污染”是不能确定的事。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该题中考核“这样可以”“只要”“就能”这些用词。
2.【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今年的江苏卷注重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考查。
此类试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所涉及。
这与历史人物和对联的配对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题目。
首先依据题干明确要求,比如本题,“杜甫草堂”,人物是“杜甫”,地方是“草堂”,应先在脑海中回顾如下知识:人物的生平经历、经典诗句、人物的思想特点、历史贡献、字号、活动的地方;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比如②中就暗含了人物的经历、朝代以及草堂的地点;④中涉及人物的字号和经典诗句。
【考点精解】“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